每到周五,都有一種莫名的放鬆感,雖然周六周日才是我教練本職工作最忙的時候。有絲絲恐懼,害怕自己是不是把寫作當成一份工作來做了,這樣周末放鬆心情的出現貌似也就能解釋過去。但如果這種邏輯能成為現實的話,對我可能會是一種打擊,因為,我只是想非常隨意地分享自己的跑步心得和具體的方法,不在意,不經意間的一件事情。
從我個人角度,我是非常願意把在小聶跑法公眾號寫的文章作為一種非常私人化的分享。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有過幾次善意的提醒,說公眾號之所以有公眾兩字,就很難做到私人化,因此也就很難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去表達一些觀點和角度,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謹言慎行的那種。好吧,貌似沒有了一點點自由,但多了一份責任,這樣也挺好的。
前兩天,又不小心批評了學員幾句,因為他們不聽話。一直以來,我時刻提醒自己和學員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詞和態度,不能讓學員感覺到壓力。但還是有點控制不住,言語方面直接表達了我不滿的態度。起因是他們還是非常心急地去理解跑步,初級階段的水平,一直好奇,甚至以行動去探討高級階段的內容,好比是小學生階段就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找老師諮詢各種高中課本的問題。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會導致自己該練的基礎沒有練到,而高級動作即使獲悉了,也會因自己基礎不牢而掌握不了,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無用功。這樣的例子雖然在現實當中比比皆是,只是作為我的學員,會引起我對自己責任的反思,因此,也就容易被這些學員惹火。當然,我知道這是我修為不夠的原因,提升空間依然存在,喜憂參半吧。
我們又來探討一下無為唄,周一的文章(小聶:看完這些,你還覺得小聶跑法就是姿勢跑法嗎?),有跑友留言,貌似還是我的教練同行,提到他對無為的理解。事實上,從他的言語表達,他太在意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他只在意我跑動的肌肉反應而忽略了動作形態,更忽略了產生這些動作形態的過程的前提是什麼。肌肉反應是人體正常的體能表現,和無為意識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在所有的運動項目裡面,即使是世界頂級運動員都會有正常的肌肉反應,按他的文字意思去表達,我只有慢跑才是無為了,因為慢跑階段才不會出現他所說的身體的「緊」。
當然,如果我在慢跑過程中還出現他所說的「緊」,那就真的不能說是無為了,因為想太多才會在輕鬆慢跑中體現肌肉發緊,視頻裡的配速是305左右,已經遠遠超出我的正常比賽配速,屬於速度訓練竭力跑動那種,因此所體現出來的肌肉反應是非常正常的,即使基普喬格的比賽配速250看起來很輕鬆,我們嘗試探討一下他在速度訓練跑210左右配速的時候,看看他是否還會和250配速時的肌肉反應是一樣?
看看我們小檸檬的無為而跑,空無雜念的跑動體現
這樣說吧,包括我們學員群在內,依然有很多人非常在意步頻、步幅這些數據的結果體現,他們關注常規的跑動,通常會在意自己步頻步幅是多少,而不會去思考跑動中的發力點和專注度應該如何把握。包括剛才那位留言的教練同行,如果他真正想做一名對他人能給到幫助的教練,應該在觀看我的跑動視頻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在觀摩我動作運用的發力點和我的腰腹部形態的研究上面,而不是在意我的跑動配速或肌肉反應這些外在的結果。再說一次:無為不是表達什麼都不要,而是在做的時候不去想反而會得到更多。
很多人跟我說,今年沒有比賽可跑了,咋辦呢?我樂了,跟他們說:幾年前你跑步了嗎?你跑馬拉鬆了嗎?還不是一樣的過。事實上,我說過好多次了,跑步僅僅是我們追求健康,改善生活質量的一種方式而已,而馬拉松更是建立在跑步基礎到達一定階段以後的錦上添花的行為。我當然願意有比賽了,但沒有了其實也是可以用非常坦然的心去面對。至於很多人關心我,問這樣會不會對我的工作產生影響,我說:影響當然是有,但不會很大,因為我是在做跑步技術分享,而不是做馬拉松培訓。我只是想讓更多熱愛跑步的人可以知道健康無傷和穩步提升的跑步方法,而不是培養專注於馬拉松的跑者。所以呢,所謂的影響對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不要覺得我們每一次的跑動或比賽到了終點就是結束,其實,這才是未來下一段跑動或下一場比賽真正的開始。好比是我感覺周五到了,這周的文字工作貌似結束了,可以輕鬆一下,其實,思考下周文字該如何安排和布置的工作才開始。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過程而享受這個過程,比過於追求到達終點那一刻的滿足感更重要。
好了,該放鬆還是得放鬆一下,起碼睡個自然醒的願望還是得實現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