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任何正規宗教一樣,道教也有著自己的教規、教義、信仰和追求,那麼,在道教的教義中,有6個「關鍵詞」,你又知道幾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
第一個關鍵詞:「無為」
「無為」是道教教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道教教徒對待社會政治和為人處世的最基本態度。「無為」,簡單來說,大概就相當於「不作為」,可是,道教為何會如此倡導「無為」呢?原來,在道教看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皆有其「道」,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人們只需順其自然就好,也就是所謂的「無為」。
第二個關鍵詞:「清靜」
在我們的印象中,「清靜」與「無為」往往連在一起,而實際上,它們是道教兩個獨立的「關鍵詞」。道教最崇尚的,當然是「道」,不過,「道」卻還有著一個「根本」,那就是「清靜」。道家認為,但凡學道之人,只有保持身心的「清靜」,才有可能得道;換句話說,「清靜」就是得道的基礎,是「道」的根本。
第三個關鍵詞:「寡慾」
「寡慾」也是道教教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道家看來,任何人都有著無窮無盡的欲望,而這,也正是人們無法「得道成仙」的關鍵之所在,所以,若想修道成真,就必須要節制各種欲望,做到「少私寡慾」。《道德經》上有這樣的話:「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說的就是「欲」的危害。當然,道家的「寡慾」,並不等同於「絕欲」、「無欲」,而是要求人們不極端、不奢侈、不過分。
第四個關鍵詞:「無爭」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儘管是「無爭」的,但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於是老子又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這個「無爭」,就是道家的一種行為準則。在我們今天看來,「無爭」只不過是一種消極的情緒,不過,它往往也是一種大智慧。
第五個關鍵詞:「坐忘」
所謂「坐忘」,就是排除所有的私心雜念,從而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坐」,是姿態,「忘」,則是在此姿態下而達到的狀態。忘掉過去,忘掉現在,也忘掉未來;忘掉他,忘掉你,也忘掉我自己;忘掉喜,忘掉憂,也忘掉愁;總之,心如止水,心外無物,一切的一切,都忘掉了。若是能達到「坐忘」的境界,那麼離「得道」也就不遠了。
第六個關鍵詞:「九守」
既有「忘」,也有「守」。所謂「九守」,指的是道家子弟修持的九項內容,即「守和」、「守神」、「守氣」、「守仁」、「守簡」、「守易」、「守清」、「守盈」、「守弱」。「九守」是道家的九項修持內容,事實上,它也是人們追求養生的九個要訣。世間萬物,千變萬化,倘若能夠做到「九守」,則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和「隨機應變」了。
以上就是道教教義中的6個「關鍵詞」,即「無為」、「清靜」、「寡慾」、「無爭」、「坐忘」和「九守」。親愛的小夥伴們,這6個「關鍵詞」,你能做到嗎?呵呵,我們當然做不到,否則,那我們豈不早就「成仙」了?
歡迎關注一家爭鳴,謝謝你這麼漂亮還來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