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歷史傳統美德之「兄友弟恭」

2020-12-03 騰訊網

在上一期中已經講了日本戰國時代有關「父慈子孝」的鬧劇,而本期則會繼續與大家分享「兄友弟恭」的故事。在這之後還會有「君臣豐樂」、「民風淳樸」兩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道理雖然簡單,但在逆道亂常的戰國時代卻少有人明白。亂世之中,掌權者往往利慾薰心,以至於親族血緣亦可不顧。為爭奪家督之位,兄弟之間往往刀劍相向,鬧得一出出家破人亡的悲劇。

其一、大阪城中的械鬥

宇喜多秀家與宇喜多詮家的堂兄弟之爭在戰國時期雖然算不上典型,但此事件的經過與影響卻十分有趣。

眾所周知,宇喜多秀家之父直家乃是通過下克上的殘忍手段而成為了一方大名。然國家易盜,人心難盜 。即便直家成為大名,備前各豪族依舊保持著極高的自治權。1582年宇喜多直家去世,年幼的秀家又長期居住於大阪,備前一國更是全部交由長船、岡、戶川三家輪流執政。宇喜多秀家與領國內的聯繫變得愈加脆弱。

為重新奪回家中權力,宇喜多秀家重用親近的長船紀伊守與妻子帶來的前田派家臣。然而此舉卻成為了宇喜多家中動亂的導火索。

宇喜多秀家

1598年,長船紀伊守突然逝世,反長船派勢力迅速擁護宇喜多秀家的堂弟詮家上位,同時打壓長船派勢力。1600年,被打壓的長船派紛紛逃往大阪尋求秀家庇護。然而詮家一行人不依不饒,竟公然在大阪城內起兵攻擊宇喜多秀家的宅邸,並要求秀家讓出家督之位。

隨著詮家的無理要求被拒絕,雙方最終於大阪宅邸內刀兵相向,甚至秀家自身都被迫持刀參與混戰,場面混動可見一斑。最終在各大名的出面調停下,秀家兄弟之爭才告一段落。

宇喜多引人注目的兒字家紋

那麼,為什麼說此事件的過程與影響十分有趣呢?

所謂「家醜不可外揚」,兄弟紛爭畢竟不是什麼體面事,而像秀家兄弟竟然將此事鬧到了大阪城中,甚至在府邸上演了一場刀兵相向的大戲,鬧得天下盡知。臨近秀家府邸的德川家康等人更是聚而圍觀,使得秀家顏面盡失。兄弟之爭鬧到如此地步,已然成了天下笑話,這即便是在綱常混亂的戰國時代,也是難得一見的大場面。

另外,秀家兄弟之爭又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首先,此次動亂中秀家重臣多有戰死、家中元氣大傷,使得宇喜多軍在同年進行的關原合戰中戰力大減;另外,在動亂不可控制後,秀家急忙請求各大名出面仲裁。然而主持仲裁的德川家康卻對詮家等人極度包庇,不僅免除詮家等人死罪,甚至將其招為家臣。面對如此不公的審判結果,秀家可謂對家康恨之入骨,這也是秀家在關原戰敗後寧願被流放也不願出仕家康的原因之一。

宇喜多直家

今川家「花倉之亂」

今川家爆發的「花倉之亂」,算得上是戰國時代兄弟相爭的典型代表。1536年,年輕的今川氏輝與其弟彥五郎同日離世,今川氏家督之位因此空缺。為此今川家不得不從遁入空門的花倉殿與梅嶽承芳(即後來大名鼎鼎的今川義元)中選取一人繼任家督。

按理來講,今川義元乃壽桂尼(今川氏輝之母,在今川家有絕對的話語權,被稱為戰國的女大名)嫡出,並受到太原雪齋的支持;而花倉殿為庶出,此場家督之爭本該毫無懸念。但是花倉殿的母親卻是今川家重臣福島助春之女。畏於福島氏的實力,亦有一眾家臣站隊花倉殿,家中動亂在所難免。

今川義元與太原雪齋

同月,為搶佔先機,今川義元率先獲得幕府將軍足利義晴的認可,獲取了大義名分。之後,落於下風的花倉殿企圖包圍今川館一舉殺死今川義元等人。然而其部隊卻被今川義元與太原雪齋擊潰。同時北條方面的援軍也抵達戰場,花倉殿一潰千裡、再無一戰之力。

最終,花倉殿在今川義元的逼迫下自殺。「花倉之亂」因此結束,而被稱為「東海第一弓取」的今川義元正式登上了日本戰國的舞臺。

信長二子之爭

相比於父親織田信長與兄長織田信忠,二子織田信雄與三子織田信孝的才能實在差之千裡。若說之前的宇喜多家與今川家的兄弟相爭都還是為了各自的利益,信孝與信雄兩人卻完全是被羽柴秀吉當槍使。

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織田家家老柴田勝家、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等人召開清州會議,確定了以三法師為繼承人,織田信孝與織田信雄為後見的體系。然而織田信孝與織田信雄都有意爭奪家督之位,兩者之間埋下了不合的種子。

遊戲中的女版信長

同年,織田信孝在柴田勝家的支持下公開反抗秀吉。為分化織田家實力,秀吉果斷拉攏與織田信孝有利益衝突的織田信雄,而信雄也果然上當。因此便形成了織田信孝-柴田勝家與織田信雄-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的敵對局面。之後的故事大家便十分清楚了。

1583年,羽柴秀吉在賤嶽之戰中擊敗柴田勝家,同年,在羽柴秀吉的指示下,織田信雄逼迫信孝切腹。信孝死後,羽柴秀吉又迅速開始蠶食信雄的勢力。在1584年小牧長久手戰役時,信雄被迫與秀吉講和,織田氏從此臣從於秀吉之下。(真是坑完兄弟坑隊友,不知信長如此智慧之人為何會有這種傻兒子)

信孝與信雄之爭,可以說是完全毀了織田家的未來!若是信孝與信雄兩人和睦,憑藉尾張、美濃兩國以及盟友德川家康,無論柴田勝家與羽柴秀吉多麼強大,織田家都有能力在亂世中保證自身的權利。然而兄弟兩人卻因為得不到的利益相互敵視,並最終被羽柴秀吉利用,親自斷送了織田家的未來。想必織田信長泉下有知,也會為自己兩子的不肖而震怒。

武士

結語

當然,有反必有正,有陰必有陽。戰國亂世中雖有不少兄弟相殘的悲劇,但亦有不少兄弟齊心的佳話。類似島津氏、北條氏、毛利氏,皆通過兄弟間共同的智慧將家族推向了鼎盛。對照可知,家族唯有內部團結,才能於外部打敗敵人。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歷史傳統美德之「君臣豐樂」
    在上兩期中已經講了日本戰國時代有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鬧劇,而本期則會繼續與大家分享「君臣豐樂」的故事。在這之後還會有「民風淳樸」一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日本戰國時代,因為利益紛爭,父子兄弟尚且刀兵相向,君臣之間更無君臣之理可言。長尾為景、宇喜多直家等人皆通過殺死主君的惡行而成為一方豪強。但是今天「君臣豐樂」的主角並非長尾為景等盜國者,而是素有「忠勇」之名的三河武士。三河武士之勇暫且不談,以下我們便聊聊所謂「忠誠」的三河武士,是如何害慘德川(松平)四代的。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沒有存在感的歷史事件,日本戰國村鎮械鬥的開始——應仁之亂
    提起日本歷史,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為這個和我們隔海相望的島國,在歷史方面實在是過於混亂和奇葩。我們所熟知的,也就是一些日本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比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個人都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人物。
  • 最美聊城人:他們用切實行動弘揚傳統美德
    全媒體記者 張承斌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家庭傳統美德,也許可以用這四個字歸納:孝老愛親。在聊城這片土地上,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也一直在流傳,並且湧現了很多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他們以愛為紐帶,將整個家庭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作出了貢獻,也讓這一傳統美德在當代社會熠熠生輝。
  • 日本戰國:除武田父子外,戰國還有哪些「父慈子孝」的故事?
    從1467年應仁之亂起至1615年大阪夏之陣結束,紛紛亂世持續150年。期間社會綱常混亂,魑魅魍魎之徒橫行人間。戰國所發生之事,大多是現代價值觀難以接受的。 從今天起,我會開始和大家講一些戰國亂世下發生的不符合當代價值觀的故事。
  • 好書推薦 |《日本戰國演義——天下布武》——回顧神奇國度傳奇歷史
    玩這款遊戲的好處在於,既可以在閒暇時放鬆一下,也可以在玩樂中學到歷史知識。遊戲中一次次觸發遊戲事件的過程,也是一一次次對日本當時歷史時期漸進式了解的過程,漸漸的我對日本戰國歷史的那些人、那些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日本戰國=村長打架,日本戰國到底是不是村戰?
    一直以來  日本這個國家最讓人津津樂道的  除了獨特的和風文化外  可能就是他們的戰國歷史  提起「亂世戰爭」這個詞語  大家的的第一印象都是  比如春秋戰國、三國爭霸、五代十國等  但如果提到日本戰國  近幾年來  流行的一種觀念居然是  日本戰國=村長械鬥?
  • 為何日本戰國歷史上名將無數?其實真正牛的是日本遊戲公司!
    hello,大家好,感謝觀看聊遊齋,我是齋長相信玩過《信長之野望》《太閤立志傳》《戰國無雙》這類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戰國史上有很多的歷史名將,其名聲與數量甚至要比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還要高上一籌。這就令我相當不解,日本論面積,頂多就相當於中國一個小省之大,怎麼就冒出這麼多牛逼的名將。
  • 看《織田肉桂信長》,聊日本戰國歷史!
    這部番講的是日本戰國時期的「大魔王」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後轉世為一隻狗生活在現代日本的各種爆笑趣事。當然這部番是由漫畫改編而來,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去網上搜索《織田肉桂信長》的漫畫去觀看。因為小編也會了解日本戰國歷史,所以就以這部番來跟大家聊聊~《織田肉桂信長》這部劇目前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上已經有42.2萬的追番量。
  • 遊戲中的日本戰國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談起日本戰國歷史,我想起的首先是織田信長。名古屋市) [1-2] ,日本戰國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國三傑一、信長之野望由於信長最善於使用鐵炮,最有名的就是三段擊了。所以在信長之野望中,信長的鐵炮屬性是S,技能也是牛逼的不行。最喜歡玩的還是信長之野望13天道,一開始玩就停不下來。一天就可以通關一次。後面的版本就開始沒有玩了,感覺沒有那味了。
  • 矮個日本兵喜歡1.6米長的步槍,這是互補!日本戰國「竹槍」傳統
    很多歷史資料中看著小個子日本兵,扛著長長的步槍,莫名有一種喜感。但如果把日軍的歷史往上延伸繼續看,你會發現,早在日本戰國時期,日本足輕兵就特別喜歡用長長的槍作為武器,當然這些槍各類繁多,材料也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特點,感覺「特別長」,古代日本軍隊的主力足輕步兵幾乎全是使用這種武器。
  • ...傳統與現代社會的普遍困境——以陳來「儒學美德論」為中心的討論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所呈現出來的爭議,不僅涉及哲學層面上的理論判斷,也涉及對整個現代儒學研究傳統的歷史評價。陳來的新著《儒學美德論》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涵蓋了學界已有的主要觀點,並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為我們繼續深入探究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適合的討論樣本。本文即以《儒學美德論》為中心,就此問題展開詳細探究。
  • 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
    摘要: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日本戰國時代,到底是不是村長打架這個問題,在網絡上引來不少大V自媒體參與其中,大家各有自己的觀點,也喜歡和古代中國進行對比。更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在如此狹小的地區內,還分成68國,打得有聲有色,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 珍惜每顆糧食 繼承傳統美德
    珍惜每顆糧食,繼承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節約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浪費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我們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這種現象不能在學校發生!學校要加強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教育,培養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 日本歷史上的戰國無雙
    很多人都玩過日本光榮公司的遊戲《三國無雙》和《戰國無雙》,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出處的。就是下面要講的日本戰國時期的東國無雙和西國無雙。東國無雙——本多忠勝本多忠勝出生在1548年,還沒出生時就失去父親,幼名為鍋之助,通稱平八郎。1557年當時忠勝剛好十歲,被召為近侍,之後他一直跟隨在家康的左右,所以跟家康的感情極深。1660年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之戰被殺後,德川家康開始獨立,德川家康跟織田信長結盟,著名的清洲會盟。
  • 日本的歷史上誕生了諸多名兵器,戰國最常見的武器卻不是武士刀?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的階級,也是現在一種十分著名的文化,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這是日本武士刀。日本武士刀是從唐刀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長久的歷史當中逐漸發展改良至今,如今已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鋒利輕巧,主要的攻擊特點為快、狠。
  • 歷史盛宴——《風雲戰國之列國》
    在2019年年末亮相的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豆瓣評分8.2,該劇陣容著實驚人。該劇以秦齊楚魏燕趙韓七國人物和國家的命運為線索,徐徐展開兩千年前那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每個國家上百年的興衰存亡,都是一段匪夷所思的傳奇。這是國內首檔劇情式歷史紀錄片,這種形式上的創新,或許能夠方便觀眾迅速代入,讓2000多年前的歷史,更加「親民」。
  • 敬畏中華傳統美德從敬仰最具傳統美德的文字開始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記載:「今人家正門適當巷陌橋道之衝,則立一小石將軍,或植一小石碑,鐫其上曰石敢當,以壓禳之。」開闊平展的城市見不到石頭,但在農村,尤其在山區抬頭見山,俯首見石。沒有任何字跡的石頭,就是一個普通的石頭。只有刻上「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才能顯示其鎮災壓殃之神力。
  • 孝順是傳統美德,歷史上有哪些孝子的行為,讓人完全接受不了
    孝順是中華傳統美德,自從漢朝建立的時候,以孝道治理天下開始,兩千多年來,中華美德始終都是圍繞孝道展開的。漢朝時期,你想要做官,首要條件就是得孝順。因為當時選拔官吏的方法是舉孝廉。孝順排在廉潔前面。歷史上的孝子孝女有很多,非要挑出幾個典型來,其他人肯定不服氣,因為大家都很孝順。因此只能在這裡選幾個孝順到極致的例子。一、孝順到病態的典型,海瑞。海瑞被大家稱之為海青天,因為這位老兄喜歡為民做主,給弱勢群體撐腰。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