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青靛色的古代玉,對研究漢代玉文化是重要參照物

2020-12-14 家傳古玉說傳承

古玉本色是玉材的顏色,古人稱玉本色提出赤如雞寇,黃如青靛之說,也就是說在各種顏色的玉材中,紅黃色標準是最珍貴的。所謂的色質,色即沁色,質指玉質本色。

臺灣博物館的中國古玉藏品漢代黃色玉碗

在古代要想找到一塊好的黃玉料,是不容易的,就算找到了,也只能細心的切割,儘量保持原有的形狀,讓它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價值。古玉有三黃,一是暈黃、灑金黃和玉皮黃色。古玉的黃色之美,坩黃,慄子黃,秋葵黃,老酒黃等

古代和田黃色玉雕刻的龍頭玉瓚局部圖片
家傳古玉藏品黃如青靛古代龍頭玉瓚禮器

可見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古人就已經意識到黃玉的稀缺和罕見,並且對其珍愛有加。黃玉也因所含雜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黃色,由淡黃、甘黃至黃閃綠色。又可分為蜜臘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米色黃、黃褐色等等。歷史上的帝王將相都對黃玉情有獨鍾,而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眾多玉文化遺存中更是有很多古代黃玉沉穩雅致的身影,從而更深切地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黃玉其實說白了它代表我國古代皇權的一種象徵。

博物館的藏品漢代玉瑞獸杯具

古人根據和田玉料的不同特徵,將玉石分為赤、黃、白、黑、青五種顏色,這也稱為玉石的五種「正色」,而其它玉石顏色則為中間色,其中就是我們圖片中古代稀少珍貴的黃玉品種。最令人推崇的就當屬黃玉了。

古代和田黃褐色的三足鼎立家傳古玉藏品

中華民族擁有八千年玉文化的古國,中國絕不缺乏精美的文物藝術品,真正缺乏的是對文物藝術品的保護和真正的專業收藏深入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精美絕倫,構成了有血有肉有魂有魄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所以我很堅信八千年來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很多珍貴寶玉這個真理,國寶在民間民間也有國寶。

國家博物館的藏品漢代黃褐色玉蓋盒

學好收藏要有悟性其實是一個人對實踐經驗的去粗取經,去偽存真的過程就是以物見證的悟性。上圖這些古代黃如青靛色的古玉,對研究漢代就使用和田黃玉是重要參照物。

博物館的藏品漢代古玉接落水杯禮器

古玉時間久了沁生色,但材質還是相同改變不了本質,色生光,光生氣,氣生神。古玉之沁,集自然之靈氣,借時光之醞釀,自然而生,光氣活現,神韻非常。凡古玉真品,可無沁色之表象,但不可無光氣神之靈魂要素。今人可仿型料工紋能仿其沁,卻不能與光氣神達到統一,同樣的玉材質使用非常的相似。

博物館的黃色玉雕刻龍形式酒器

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每天分享傳播古玉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己任,交流古玉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真的喜歡古代文物喜歡收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那就百度關注家傳古玉說傳承,謝謝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歡迎大家加入中華玉文化交流傳遞!

相關焦點

  • 渾身透著古樸審美力量的漢代玉人,讓我們對中華玉文化更加熱愛
    中華玉文化在漢代是繁榮昌盛時期,漢代前後共歷426年,經歷了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新莽(公元9~25年)與東漢(公元25~220年)三個階段。以西漢墓葬為例,廣州南越王墓、徐州獅子山楚王墓、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及夫人竇綰墓、山東巨野紅土山昌邑哀王墓出土的玉器都非常精美,證實中國漢代歷史的玉文化典章。漢代圓雕和人物藝術工藝美術品數量雖不多,但表現了漢代玉器造型藝術的高度水平。例如漢代的人物連體玉人、玉鷹、玉熊、玉闢邪和玉奔馬,是一批難得的漢代藝術珍品。漢代玉器品種很多比如玉擺件,又稱觀賞陳設性玉器,主要包括玉雕動物、玉人、大型的禮器等等。
  • 讓漢代玉文化帶你認識中國式哈利波特傳奇
    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作者如此設想是否也有國外歷史的靈感來源,至少,在中國歷史上,人們對於類似的「靈魂聖器」早就有著深遠的研究,甚至,早已形成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文化。所以,單從「靈魂聖器」般的漢代葬玉文化就可見一斑,由此,葬玉文化也成為了漢代玉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在漢代紛繁的玉文化中,從葬玉文化另闢蹊徑去探尋,也算得上是感受漢代玉文化不一樣的精彩。試想,能將如同哈利波特靈魂聖器般的想像付諸於現實,絕對堪稱經典。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古代的玉璧、玉瑗、玉環、玉玦都是什麼,它們有何區別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價值。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認為:「玉,石之美者。」他根據玉的特徵,提出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在古代的玉器中,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屬於圓形玉的範疇,是傳統玉文化的重要載體。這四種形似四胞胎的玉器,擔負著怎樣的功能呢?
  • 古代簪飾的古典蘊意:玉人鬢上簪,寸寸相思意
    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服飾文化。服飾傳承著古代延續千年的禮儀文化,古代服飾的各個細微之處的設計都彰顯著中國作為禮儀之邦的濃厚氣息。"簪"是古代服飾的重要組成,蘊含傳統禮制,亦是日常服飾中不可缺少的飾品。尤其是對古代女性而言,以簪為頭飾,是美化裝扮的秘訣之一。簪的雛形是史前時代的"笄"。
  • 中華古玉文化是國萃,一定要世代傳承不能丟失
    歷代皇家貴族如秦始皇、宋高宗、清乾隆等都是玉器的大收藏家;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元代朱德潤的《古玉圖》、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清代吳大的《古玉圖考》等都是古玉收藏與研究的論著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彼德焉。而玉的溫潤色澤象徵仁慈,堅硬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
  • 古代閨房頭飾收藏欣賞:美人可曾配玉梳
    收藏有時是一件傷感的事,古代閨房頭飾亦是如此,有些藏品的心思當如貓一般敏感,草長鶯飛,豪情滿懷之時,玉梳圓潤自然,清新沁人;感嘆世事無常、人生飄零的時候卻是稚澀晦暗,廖然傷情。玉梳的悠久,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東北紅山文化遺址,浙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出土過一些玉梳。可以想像那個冷兵熱血的時代,男兒愛青銅,女子配玉梳是何等的高貴雅致。
  • 早期玉文化的萌芽狀態和後來玉通靈的作用
    二、為什麼說玉文化的出現是伴隨著宗教和巫術出現的古代巫師賦予「玉」具有驅邪的功能,因此,社會統治階層普遍認為,用玉雕琢的龍鳳神物可以保護自己,降妖伏魔,玉雕製成的獸類,可以鎮邪消災,在這樣的思潮下,對玉器的製造及形制的選擇都起到一個推進的作用,玉器的文化屬性自然已成為玉器的主流。
  • 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古玉?古玉到底有何特殊性?
    01 古玉器中含有巨大的潛在價值有些具有特殊歷史文化價值的古玉器,其歷史文化價值遠遠高於其經濟價值,因此決定其價值的並不是玉材的種類和質量,而是該古玉器的製造年代及其相關聯的歷史事件。許多古代帝王及王公貴族使用過的玉器或與重要歷史事件相關聯的玉器,其價值都會非常高,甚至成為「無價之寶」,歷史上的「和氏璧"就屬於這類古玉器。
  • 和田黃玉,玉中的貴族可與羊脂玉相媲
    新疆的和田玉有非常多的種類但是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類,和田黃玉便是其中之一。和田黃玉非常的罕見加上它產量也非常的少,所以說它可謂是玉中的貴族可以和羊脂玉媲美了。而黃玉本身就是晶瑩剔透質地非常的細膩,而且它的油潤性也非常好,所以摸起來順滑再加上它獨特的黃色更是讓它身價不菲。
  • 玉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提到玉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是玉文化研究者和愛好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對玉的準確定義,既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促進玉石產業健康發展的意義,更是保障了廣大玉文化產品的使用者和收藏愛好者們的利益。在此特別提醒那些熱愛玉石及玉雕藝術品的朋友,學習專業文章和國家標準,學會去偽存真,學會規避各種紛雜的商業文字,才能在博大的中國玉文化海洋中獲得適合自身的一席之地,獲得純真樂趣。
  • 不同歷史時期的玉人特徵
    從新石器時期至明清時期,古玉中的玉人形象一直處在發展演變之中,而且歷代不衰。玉人的形象雕刻也由簡單至複雜,不同歷史時期的玉人也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徵,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進入古代玉人的世界,品鑑不同時代的玉人形象。
  • 明清時期對於玉石的顏色分類中:綠玉、菜玉都是個什麼玉?
    書中有云:「玉出西域于闐國,有五色,利刀刮不動,溫潤而澤,摸之靈泉,應手而生。凡看器物白色為上,黃色、碧色亦貴,更碾琢奇巧敦厚者尤佳,若有瑕玷、皵動、夾石及色不正欠溫潤者價低。」從大概意思上看,和現代人玩玉的觀念差不多,玉質以溫潤細膩為佳,以白玉為上品,雕工好的也不錯,有瑕疵和欠缺油潤度的價值就要低一些。
  • 細說中國古代玉童子
    古玉的世界中,人物雕像一直是經典的雕琢題材。從古至今,兒童形象一直深入人心,惹人憐愛。玉童子雕像也是歷代玉器匠人經久不衰的雕琢內容題材。兒童的內心純淨、純潔和成人複雜的世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差。人們對於玉童子雕像的喜愛更加體現了想返璞歸真及渴望簡單內心的真實情感。
  • 古代皇后頭戴和田玉雕刻的鳳凰玉冠飾,代表其身份高貴
    在乾隆朝的《欽定大清會典·禮部·冠服》中,記載皇后「冠施鳳,古代把皇帝稱為龍,那麼他的配偶就是鳳了。人中龍鳳都是非常高貴的人。鳳凰代表了皇后或者身份尊貴的女子,所以,最初鳳冠不是普通人可以戴的是古代統治者的專利。下圖片是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舊藏,古代皇家貴族用新疆和田玉雕刻的鳳求凰玉冠飾物,這件玉冠油潤細膩 整體受沁清晰可見,品相完整。
  • 漢唐玉人:從佛道之韻到世俗美感的發展與變遷
    隨著古代社會的向前發展,中國古代「玉人」經歷了由人至神再到由神至人的過程。尤其漢代以後,隨著新疆玉石的大量開採,物質材料的充沛促使玉人被賦予的神性逐步消失,並開始向世俗化的方向發展。漢代玉舞人大量出現和使用,主要原因在於漢代長袖舞的高度流行。舞蹈是從祭祀等宗教儀式中誕生的,基於此,祭祀舞蹈在漢代也頗為重要。「翹袖折腰」的玉舞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漢代道家、黃老神仙思想以及追求飛升長生的影響。這時期的玉舞人形象姿態優美,似翩翩欲飛。
  • 民間生意火爆的玉如意,為何在古代被稱為「搔杖」?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而玉器文化一直都是我國優秀文化的瑰寶。隨著歷史的發展,玉器在皇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並且成為了貴族的象徵。翡翠玉甚至成為皇家玉,翡翠外觀的雕紋多樣化,工藝水平顯著提高。玉如意作為玉器的衍生物,多次出現在古裝劇中,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最典型的就是《葫蘆娃》。
  • 敦煌旱峽玉礦遺址入圍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河西走廊地區採玉史...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業遺址有3處——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河南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和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這幾項發現在古代手工業技術、資源控制和遠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學術探討引發旱峽玉礦遺址發掘眾所周知,玉文化是東方文明、特別是華夏文明區別於西方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玉料來源研究是玉文化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 鑑定:玉,滑石,翡翠三者有何區別?
    在我國江蘇、浙江一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鑑定發現其中有岫玉(鄭建:《江蘇省吳縣新石器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殷墟婦好墓中有四十餘件玉器,「其中多數與現在遼寧岫巖玉接近,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極個別與新疆和闐(田)玉相似。」(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第428頁)。由此可見岫玉的開採史至少有三四千年歷史了。
  • 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其中一個竟然表示絕交?千萬別送錯了!
    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玉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和價值。左上:商 紅沁玉瑗 左下:良渚文化玉環 右上:紅山文化 玉玦 右下:宋 紅沁玉壁外形相似的古代玉器「四胞胎」雖然看起來都是圈圈,但「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叫法和用途卻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