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笑談人間道:一個小故事,告訴你為何越聰明越是無法當領導

2020-12-07 簡詩歌
莊子逍遙遊

莊子說: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

有一次,南伯子綦到商丘,看到一顆神奇的樹。這棵樹非常大,樹蔭下能停下一千輛馬車。

南伯子綦說:

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莊子不做官

這棵樹好奇怪,一定是一種特殊的材料!抬頭看,枝幹是捲曲的,不能做棟梁;低頭看,根部容易爛,不能做棺材。舔一舔葉子,嘴爛了;問一問味道,狂吐三天都停不住。

這種樹太厲害了。它的厲害之處,不是對人們有用,而是對人們無用,完全沒有一點作用。甚至讓人們不敢去接近它。

大而無用的神樹

子綦感嘆說: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這就是「不材之木」啊!要不是一無是處,也長不到這麼大啊,人們早把它砍掉使用了。唉!天生此木,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啊!

夕陽下的大樹

這種木頭,最大的神奇之處,在於能保全自我。這種境界猶如老子和莊子提倡的至人、聖人、神人了。看似無用,其實只是對於世俗來講沒有用;其實有自己專門的用途。如果用人類當中的一種,來比擬這種樹,那麼只有帝王可以比擬。

一代天子劉邦

古代的帝王,都自稱「孤」「寡人」,是孤家寡人,不與他人同列;這不是不受歡迎,而是實際上高於所有人。帝王是最沒用的,比如漢高祖,不能打仗、不能用計謀、不能管後勤,可是他的作用就是收攏了一大幫人幫他做事,最終猶如這棵大樹一樣,蔭蔽天下百姓。

文中講道:這棵樹的樹蔭下,可以停放一千輛馬車。這其實是暗示「千乘之國」——春秋戰國時代,以國家的馬車數量,來衡量國力強弱,一千輛馬車的國度,是天子之邦。這其實是暗示,這棵看似無用的樹就是樹中天子,與這棵樹相似的人就是人中之龍。

西楚霸王和虞姬

真正的領袖、人中之龍,到底需要什麼特殊的才能?他不必像韓信一般會帶兵,越多越好;也不必像張良一般運籌帷幄,心思細膩萬事都在掌握之中;更不必學陳平,陰謀詭計層出不窮;學蕭何,後勤管理天下第一;他還不必學西楚霸王,威武霸氣天下唯我獨尊。他不能太精明,也不能太專業。如果太精明,隨時看到別人的錯誤,指出別人的錯誤,他就無法統帥那麼多人為他做事;如果太專業,比張良韓信還專業,他就會成為別人的臣子,而非天下的君主。

南華真經

世界就是這麼奇怪。專業好不好?聰明好不好?心思細膩好不好?威武霸氣好不好?我們說原本是好的。可越是在一個方面突出的人,越是做不了領導;越是看似什麼都平平無奇的人,越是能領袖群倫,做蔭庇一個單位、一個地域、一個時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企業內訓|為何越是小領導講話越苛刻,大領導卻更平易近人?
    有網友留言諮詢,為何公司的小領導講話都嚴厲,而且苛刻,高層領導卻顯得非常的隨和?其實這才是總監的聰明之處,普通職員感覺總監人很好,那是因為管理的層級區別,普通職員不是他的直接下屬,與他的工作沒有直接關係,也用不著他出面去罵人,財務經理作為小領導經常罵職員,那是因為職員的工作與她的工作息息相關,職員沒做好,直接影響她的工作,自然就會直接罵當事人,管理員分清了層級更利於管理。為何這樣說?
  • 越是聰明的人,越懂得做人厚道
    看過這麼一段話:「古往今來,最不缺的就是所謂的聰明人,也就是認為自己心眼多,套路深的人,但是這些所謂的聰明人,最終往往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得了小利,卻丟了大利。」我特別認同。在一起做項目,他不僅總是挑揀最輕鬆的工作,把所有髒活累活都交給別人,而且在項目最後完成,最後提成分配的時候,他都會私下和領導說他做的工作最多。每個人都不是傻子,第一次找他合作是因為不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但是合作過一次發現他的真面目之後,就算他能力再強,也自然不會有人願意和這樣一個自私自利,不厚道的人有任何交集。
  • 人間三千事,淡然一笑間(精闢)
    人生短暫,笑談恩怨,則冤親別無二致;淡看名利,則貴賤兩無差別;放下執著,則得失盡可隨緣。人生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身外之物,誰也帶不走。與其與煩惱糾纏,不如學會看淡。人間三千事,淡然一笑間。道長告訴他:「你年輕時殺掉的那個人,便是我的前生。」老人問他:「你明知我要殺你,為何不躲開?」道長說:「多世以前我欠你一命,想躲也躲不掉,不如把命還給你。」
  • 一個故事告訴你:越是厲害的人,越是低調!沒有實力不允許的低調
    「我也想低調,可實力不允許呀」,這是短視頻領域一個很有名的搞笑梗,很多人看過以後,笑一笑也就過去了,因為,沒有幾個人會真正認可這句話。事實上,越是厲害的人,越是低調!沒有實力不允許的低調,實力越是強大的人,反而越低調,因為他們懂得「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的道理,不管實力多麼強大,如果不低調處事的話,也很容易給自己帶來災禍。以下分享的一個故事就會告訴你其中的道理,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越是厲害的人,越是低調!天狂有雨,人狂有禍!做人低調,準沒錯!
  • 魯迅為何一輩子都在「罵」莊子?阿Q是以莊子為原型創作的?
    魯迅晚年曾經寫過一個這樣的故事:莊子在去面見楚王的路上,請司命大神復活了一具骷髏(化用莊子的《髑髏》);但那個人甦醒過來後,以為是莊子偷了他的衣服,於是便要剝莊子的衣服;最後,莊子只好求助於巡士。齊物、逍遙、無是非的莊子,在碰到現實問題時還是要向巡士求助,這真是極大的諷刺。
  • 莊子《人間世》思想:上等處世哲學,學到一層受用一生
    作者:餘雲開《人間世》是《莊子》一書第4篇文章,是繼《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之後的名篇。很顯然,《人間世》主要就是討論「人如何處世」的學問。莊子在本篇文章通過七則寓言故事闡述了他的處世哲學。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很複雜,有些事情你不得不去做、不得不去面對,不是你能迴避得了的。當然,莊子也想到了這個問題,這就是《人間世》第二部分討論的話題。
  • 心理學:越是聰明的人,就會越痛苦,你要學會「愚蠢」
    可偏偏有人說,越聰明才會越快樂,但我認為,越是聰明的人,就會越痛苦。因為一個人越聰明,就會知道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煩惱就會越多,上面說的要學會愚蠢,不是讓我們真愚蠢,也不是說聰明是件壞事。大智若愚,真正聰明的人,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面對上面愛人跟異性搞曖昧的問題,有些人心裡明白得很,但是卻裝糊塗,他深刻地知道一個道理,人是個情感動物,從心理學上來講,一個人是需要不同的情感關係來充斥自己的。
  • 越是混得差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要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提拔你
    越是混得差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要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提拔你在職場上打拼的人,都想混得好,都想出人頭地。很多人平時見不到領導幾次,所以不知道從何下手,其實平時在酒桌上,就是一個和領導打好關係的好機會,酒桌上什麼事都好辦。而越是混得差的人,在酒桌上越要好好表現,給領導敬酒時越要說這3句話,領導聽了才會提拔你。
  •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酒桌上的文化,永遠都學不完。酒桌上的人際關係複雜,很多人之間認識,當然也有不認識的。所以不管是生活中,和親朋好友出去吃飯喝酒,還是在職場上,和領導同事出去喝酒,在酒桌上都有很多講究。根據喝酒的對象不同,酒桌上說的話做的事也要有所區分。職場上,和領導同事出去喝酒吃飯,是為了讓領導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讓領導在工作中能夠賞識自己。
  • 告訴你們一個定律:越會寵著自己女朋友的男生,越是缺愛
    那就是:越會寵著自己女朋友的男生,越是缺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討好型人格,簡單介紹一下,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行為模式,而非人格障礙。這個小故事,和上面描述的內容,其實是有區別的,因為上面那個砸鍋賣鐵,是不管如何難受,還是會繼續讓自己隱忍不發,下面那個吃一半苦的人,是看到邊界的。至於哪個好,哪個不好,我就不做過多評價了,因為這樣的評價太主觀。說說邊界吧,一個缺愛的人,和一個不缺愛的人的區別,就是在邊界。
  • 越是「無能」的領導,便越喜歡幹這3件事,希望你沒遇上
    這種領導是最好面子的,我們在和他交流和匯報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提防這種領導,因為這種領導不僅無能,有的時候更是脾氣又大,眼高手低,你在和他匯報工作的時候,你要是有什麼讓他不滿意的地方,那麼他就會去把自己心中的不滿給發洩出來,把氣全都灑在你的頭上,這時候迫於領導的威嚴,你也不好再去和他頂嘴,這時候的你就像啞巴吃黃連,有苦也說不清了。
  • 越是貧窮的人越有這3個習慣,希望你沒有
    越是貧窮的人越有這3個習慣,希望你沒有在社會上,人會有貧窮和富貴之分。有一些人,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擺脫不了貧窮。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貧窮的人依然在社會底端工作這是在生活中常見的情況。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只因你有以下3種不好習慣。1.目標制定不切實際,沒有自己的工作計劃當我們面臨貧窮時,我們都會更加嚮往富人的生活。在這時,我們 通常會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合理可行的,那麼你就能夠實現慢慢變得富有的夢想。
  • 越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在社交時越喜歡「偷懶」
    他就是這麼一個社交「懶」人!對於聊不來的人,連一句簡單的問候都不想給。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我接觸了很多人,也深刻地感觸到,越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在社交時越喜歡偷懶!「懶」得生氣,「懶」得計較,是一種灑脫的人生智慧。
  • 莊子,在你無路可走的時候?格局決定你的結局
    但是,今天我要給大家講兩則寓言故事,讓大家明白。其實,莊子的思想並非全是無為。而且,莊子的哲學思想,是可以醫心的。在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自成體系的心理學也只能讓你認識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與自己和解、與別人和睦相處。但是,能夠醫心的,也只有莊子和莊子筆下的文字。
  • 越是愛一個人,越要懂得「放手」
    01很多人都把「愛」理解的太過於淺顯,覺得愛一個人就去擁有他的全部;卻不知道,真正愛一個人的表現,是懂得「放手」。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想去佔有他,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只是想一味的去佔有這個人;那麼,你對他的感情很有可能是經不起推敲的,更不要談什麼愛與不愛。
  • 為什麼越大的領導越沒架子,和藹可親,越小的領導越牛氣的不行?
    當部門指標分配完畢之後,中層管理者就叫來了下層管理者,告訴他們你們應該裁掉多少人,最快明天后把名單交給我。你看,當「小領導」們在決定裁員,或者把這個消息告知到基層員工的時候,那麼自然我們就會覺得這個「小領導」越來越牛氣了,甚至可以決定誰去誰留了。但實際上呢?
  • 人生三大境界,莊子講了三個故事,其中一個還拍成了電影
    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也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的思想既有豐富的哲學思考,又有浪漫的情感所託,莊子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特別善於講故事,以故事來間接傳達他的哲學觀點。他的故事是神話,又是寓言,類似於今天的魔幻文學,充滿了想像力與場景感。
  • 新華日報評論員: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堅持黨的領導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運籌帷幄的指示批示,一項項審時度勢的決斷決策,無不彰顯大國領袖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高超政治智慧。江蘇堅決聽從總書記指揮,快速反應、果斷行動。1月20日總書記作出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全省各級各地迅即建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機構,成立工作專班,形成上下聯動、協同高效的指揮體系。
  • 資治通鑑:組織內,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要重用!
    這裡要記住一點,任何領導,先不管他能力如何,也別管他是不是一個好領導,他的利益訴求這一塊,必然有一個點是維護自己的權力穩定,即把自己這個位置坐穩坐牢了。這感覺就想,老闆讓一個新來的大學生,管你這個工作10年的老骨幹,你心裡能高興?不過,這卻是劉邦想要的。接下來就是今天的重點。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是要重用。 陳平的身份是降將,來自項羽陣營。
  • 如何教育頑劣的熊孩子,莊子給你這三條教育原則
    既然萬物都是道的產物而萬物平等,那麼在人際交往中就要順應自然法則,順應人的本性,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執念,如此才可以讓人如坐春風,而教育規訓也是如此。在莊子的寓言中有三個故事,表面上是講戰國那個殘酷悲涼的社會,亂世之中知識分子如何保全性命的故事。莊子的時代,知識分子是悲劇性存在——人性險惡,人君嗜殺,老百姓隨時可能腦袋落地。但這個故事的背後,其實講的是教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