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美國人認為大部分的澳大利亞人是很有能力、坦率、友好的一群人。最初的一批英國罪犯被釋放到澳洲大陸組成了澳洲最早的外來移民群體之一。
這群早期的移民包括小偷、殺人犯、搶劫犯、和死刑犯,他們對英國的階級制度極為不滿。經過數十年的言傳身教,澳大利亞人與美國人、亞洲人和歐洲人相比,他們對廢話和階級差異的容忍度更低。
由於美國的大眾媒體喜歡在全球各地鼓吹美利堅實力和美國新聞,再加上兩國人都是說英語的,理解彼此的文化沒有語言阻礙,這使得澳大利亞人比美國人更了解美國文化。
在美國人的眼裡的澳大利亞人對自己和大多數周圍的朋友或親人都很有幽默感。美國人總愛自稱美國是自由的土地和勇敢者的家園,而澳洲人自稱澳大利亞是幸運的國家。後者的綽號要比美國的自稱悠閒得多,謙遜得多。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代人的逝去,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之間牢固的友好關係有所減弱。除了因為兩個國家都屬於多民族移民國家之外,很少有美國人認為澳大利亞是美國最好的盟友。而且在澳大利亞,英國的影響力要比美國的影響力大得多。
很多美國人所遇到的多數澳大利亞人的生活都是相當悠閒和愉快的。美國人平時和澳大利亞人的對話也是很愉快的。澳大利亞有些人有文化,受過良好的教育,而有些人則心胸狹隘,受教育程度低。就這一點而言,這和在美國或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
許多美國人喜歡美化他們與他人的交往互動,所以一開始很難判斷美國人對對方的真實看法。相反的是,澳大利亞人喜歡更直接地跟對方展示自己的想法,根據澳大利亞人自身情況和他們所處的階層,他們在罵人時用的詞語也不同。
美國人認為許多澳大利亞人是屬於不思進取安於現狀的一群人,澳大利亞人對能夠獲得學位、找到一份穩定工作、下班後回家看電視並喝杯啤酒等事情感到心滿意足,很容易過著安逸的生活。美國人們傾向於想得更長遠,美國人則更有野心。很多美國人也非常清楚他們的雄心壯志不現實。然而,這種思維開闊,跳出框框、自以為是的態度是美國人民固有的習慣。
美國生活著大量不同背景的人。其中有些人是企業家,擁有自己的企業和公司。有些人是白領打工者在他人在公司工作。相比之下,澳大利亞的人總體上更加同質化。
美國人對澳大利亞的印象是既矛盾又模糊的,一方面,美國人認為澳大利亞堅強而獨立。但美國人又覺得澳大利亞有點像一個保姆國家。每當一提起澳大利亞,在很多美國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那種蠻荒的內陸地區的畫面,但現實是,美國人知道雪梨的生活跟美國任何一個大城市的生活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國人認為澳大利亞人的性格是,善良,幽默,很羨慕澳大利亞國內很少有種族衝突,但是美國人從生活中或電視上總能見到很多澳大利亞人是不自命不凡的,他們很討厭這種澳大利亞人。
總之,美國人眼中的澳大利亞是矛盾和美好共存的,遇到戰爭時,美國人總能想起澳大利亞人,並讓他們做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