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秘文化之方術

2021-01-20 清楊水中木

在博大豐富、悠久連續的中華文化中,有一部分文

化具有神奇而隱秘、科學而迷信的特徵,我們統稱為神

秘文化。

神秘文化的範疇涉及三方面:一是人與神的關係;

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三是人與人的關係。其具體內容

大致有六大類:第一是思想類,它包括萬物有靈論、天

入學說、陰陽五行學說、宗教學說、宿命論、無神論、

奇淡怪論等,這是神秘文化的哲學部分。第二是民俗

類,它包括崇拜祭祀、擇吉禁忌、癖疾陋俗等,這是神

秘文化的泛延部分。第三是方術類,它包括各種預測

類、養生術和親術,這是神秘文化的主幹部分。第四是

文獻類,它包括《周易) 《尚書)(山海經) 《大藏經)

(道藏),以及各種秘籍禁書和方術資料,這是神秘文化

的庫府部分。第五是人物類,它包括巫師、術士、僧道

隱逸、善男信女、門幫會派、能工巧匠、神童哲士,以

及由人物演變而出的神仙鬼怪,他們是神秘文化的表演

者。第六是綜合類,它包括各種奇異的現象、神秘的事

件、精湛的工藝、絕妙的名勝、人文的地下寶藏等。

神秘文化並不是中國的土特產,世界上其他國家和

地區也有神秘文化。在西方,歐洲大陸一度完全被宗教

神秘主義所統治.歐洲學者對以奧秘知識,特別是關於

靈界和未知宇宙力量的知識為依據的理論、習俗、禮

儀,統稱為神秘學。神秘學包括撒旦學、星佔學、喀巴

拉、神靈學、佔卜學、巫術、法術等。在東方,古代印

度以神秘主義為崇高的境界。禪宗認為神秘主義是最完

備的認識,只是無法用知識表達而已。神秘主義是個人

修行的目的,通過徹悟、祭祀、幻術.達到人神一體.

神人交融的境界。

我國的神秘文化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長期

性。神秘文化的源頭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原始人是怎

樣鑽燧取火的7山頂洞人為什麼要在屍體周圍灑些赤鐵

礦粉粒?半坡人是怎樣以母係為中心組成家庭?圖騰崇

拜對社會進步發生了什麼影響?炎黃之爭是否推動了歷

史發展?這些都令我們深思。既使到了科學高度發達的

今天,還有許多人篤信鬼神、溺戀宗教、認定宿命。神

秘的觀念經久不衰。二是複雜性。神秘文化是多種層次

文化的總匯,既有科學,又有迷信;既有精華,又有糟

粕;即是裸露的,又是朦朧的。它頭緒紛繁,邏輯混

亂,沒有完整的禮系,治絲益棼。這兩個特點決定了研

究神秘文化的艱巨性。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要求儘快

盡圓滿地破釋各種神秘現象,這就必然會促成神秘文化

研究向廣度和深度開拓。

造成文化神秘性的根源是什麼?我們的先民面對著

的大自然是個巨大的未知數,它以無限威力制服著人

們。在知識極其貧乏的洪荒時代,先民茫然地相信大自

然有生命,有意志,有能力,於是崇拜一切自然物.從

天上的日月星辰雷電雲雨,到地上的山川河流上石草

木,乃至飛禽走獸,無不加以崇拜,這就是萬物有靈觀

念。萬物有靈觀念促使先民對所有的文化現象從神秘的

角度加以解釋,釀造了龐大的神秘文化體系。

在先民看來,萬事萬物都是由天主宰的,於是萬物

有靈論逐漸濃縮提煉為天入學說。天有思想,有至高無

上的本領。天人之間有感應關係,天可制約人,人亦可

以以言行感應天。人副天數。人及其社會都是按照天的

模式鑄就的。天有陰陽,人有男女;天有四時五行,人

有四肢五臟;天地有上下之分,人間有尊卑之另0。漢代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創立了完整的天人學說.提出君

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天不變.道赤不變;人

如果違背天道就會受到天的譴責和制裁,這一套理論是

力統治階層馭民服務的,得到了漢武帝的彰揚,從而使

神秘文化的根基更加「合法合理.。天人學說成為神秘

文化的一塊基石。

基於天人之間的神秘關係,先民總結自然現象和規

律,創造了陰陽五行學說,作為認識神秘現象的基本理

論和方法。陰陽學說集中地反映在<周易)一書中,五

行學說肇始於《尚書,洪範)篇。

《周易)是一部千古奇書,它的突出貢獻在於樸素

而豐富的辯證法「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這是其總綱。

它以神秘的思維模式和象數理論,試圖「以通天下之

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從而對傳統文化

的方方面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易>的另一個貢獻

在於內涵了上古的科學,如震卦記載了雷電知識,大壯

卦表述了建築原理,非卦強調了飲水衛生和環境保護,

卦形和卦序顯示了令人驚嘆的數理邏輯,這些都是應當

充分肯定的。

《尚書》是上古重要文獻的彙編.其中的(洪範)

篇是治國綱領。<洪範)記載了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

一一九疇。九疇以五行為首.五行哲學貫穿全篇。五行

學說把世界統一於五種基本的物質,具有樸素的唯物論

色彩。五行學說還以五行相生相剋,五行毋常勝.表現

出辯證思維。作為一種哲學,五行學說滲透到文化的各

個領域;政治上有五德始終;倫理上有五禮五宗五常;

醫學上有五藥五臟五味。不過,五行學說有很大的局限

性,它以對閉循環的機械模式,把萬事萬物都牽強地附

會於五行,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歷代的術士以五行學說

作為絕對的思想律,推廣於方術,使五行學說蒙塵尤

厚。

陰陽五行學說是上古思想家創造的.巫和方士是我

國最早的一批思想家。巫曾經是很高尚的智者,是文明

初開時期的知識分子。<國語.楚語)記載: 「古者民神

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

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總能聽徹

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傳聞中

的巫鹹、巫相、巫彭都是傑出的大巫。囿於時代條件,

巫的迷信成分很重,誠如《詩『大雅》所云: 「靡哲不

愚」。凡是科學感到不知所措之時,迷信就會乘虛而人.

巫後來分化為兩個派別.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巫師。

「巫」遂由褒義詞演變為貶義詞。

上古的方士多是有一技之長的人。戰國時的談天術

就是一位精通陰陽五行學說的方士, 《史記)卷七十四

記載他提出了「五德轉移」和大九州說.由於他的見解

新鮮、宏大不經,所以諸侯爭相以貴實款待他,比起孔

子周列國的狼狽處境,談天術可謂是很受禮遇的。後世

的方士都是一些失意的知識分子,他們或是浪跡江湖.

或是擺攤設點,以方術作為生計。秦漢時的方士有徐

市、盧生、新垣乎、李少君、奕大、郎宗、張楷、甘

始、封君達、左慈、甘忠;晉代有陳訓、郭璞、步熊、

魏華存、單道開、鄭隱、葛洪;南北朝有阮孝緒、鄧

鬱、陶弘景、耿玄、許遵、王遠知;唐宋時有李淳風、

袁天綱、明崇儼、陳搏、周克明、蘇澄隱;明清時有劍

基、張三丰、張中、邵元節、蔣平階等。他們在歷史舞

臺上淋漓盡致地表演了各種方術。

除了巫師和方士.還有一批宗教徒也是神秘文化的

創造者和實踐者。北魏末有僧尼二百多萬人,唐宋時道

教徒遍及天下,可見勢力之大。他們表演的方式多種多

樣,如法顯、玄奘西行取經;僧肇翻譯並著書立說:智

憲聚眾講學;張道陵在民間傳教;張魯、發動農民起

義;陸修靜整理文獻;張守真、林靈素作為皇帝的智

囊;王重陽建立流派,他們推波助瀾,促進了神秘文化

傳播,並使之更加豐富。

宗教是神秘主義的產物,又是神秘文化的重要組成

部分。西域是印度佛教傳人中國的前沿.西漢時佛教已

播及到中國的周邊地區,直到東漢才被統治者接受。漢

唐間譯著了大量佛經,修建了眾多佛寺。唐以後形成不

少流派,如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禪宗、律宗、淨

土宗、密宗,其中以禪宗和淨土宗最有中國特色,簡便

易行,故能長期流傳。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第一大宗教。東漢太平道和

五鬥米道的問世,標誌著道教的確立。道教是傳統文化

的雜交.它從儒家吸收哲理,從佛教吸收教義和教規,

從巫祝吸收齊醮,從方士吸收術數。遼金時道教有正一

派、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五個大的教派。

除了正統宗教,我國還有眾多的民間宗教。民間宗

教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愚昧閉塞文化的產物,其思

想基礎是多神論,其基本群眾是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民

間宗教與原始宗教一派相承,不過更加秘密而已。白蓮

教是一支較大的民間宗教,多次以神秘的形式發動農民

起義。此外還有涅槃教、紅封教、老子教、羅祖教、南

無教、淨空教、悟明教、大成無為教、紅陽教,有的曇

花一現,有的囿於一隅,有的似有似無,這些民間宗教

使神秘文化傳播到廣泛的領域。

一般說來.宗教側重於從意識上製造神秘性,方術

側重於從實踐上製造神秘性。什麼是方術?<文心雕龍.

書記)云:「方者,隅也。醫藥攻病,各有所立,

專精一隅.故藥術稱方。術者,路也。算曆極數,

見路乃明,九章積徵,故以為術。」方術是特別的本領,

醫歷算數、陰陽卜祝都屬於方術。《後漢書.方術列傳)

記載: 「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藝之士,莫不

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

我國古代的方術大抵有以下類別:

卜筮術盛行於先秦,延續至明清。 (札記.表記)

云: 「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無非卜筮之用。」

(史記.日者列傳)亦云; 「古者受命為主,王者之興何

嘗不以卜筮快於天命哉!」 卜以甲骨佔,筮以耆草佔.

後來又產生了樗蒲卜、金錢卜、十二棋子卜、瓦卜、拋

石下、蛋卜、籤卜,以佔卜所得的信息反饋,判斷吉

兇。三國時管輅、北魏時關明都以卜筮稱著於世。清代

王夫之認為應當具體對待卜筮,君子佔易是以鬼謀助人

謀,有助於思維和決斷;小人佔易是支離附會,愚弄民

眾。卜筮對于吉兇各有一半的概率.其靈驗是偶然的,

缺乏事實為依據。

佔星術是根據星辰的方位、形狀、遠行、變化、預

測自然災害及人事。殷墟卜辭有不少以天象佔卜的記

載。周代認為政治的興衰可以從天文得到徵兆。春秋戰

國時代的子書、裨灶、甘公、唐昧、嚴皋、石申都是著

名的佔星家.《五星佔》是現存最早的佔星書。漢代的

司馬遷、劍歆、京房、張衡、王充、蔡邕都精通佔星

術。(史記.天官書)(靈憲}(開元佔經}(靈臺秘苑)

為佔星術提供了理論總結。佔星術豐富了先民的天文知

識,是一種樸素的天文學。歷代統治者以佔星作為決策

依據,達官貴人認為自己與星辰有對應關係,佔星術成

為馭民的工具。

佔候術以自然現象佔驗吉兇。宋沈括在《夢溪筆談

.象數)云: 「予佔天候景,以至驗於儀象,考數下漏,

凡十餘年,方粗見真數。」佔候側重於觀察氣、雲、雨,

旁及各種物象,其目的在於推測災祥。《四庫全書.佔候

提要)指出: 「佔天本以授時而流為測驗災祥,皆末流

遷變,失其本初。故佔候之與天文.名一而實則二也。

.….後世以佔候為天文、蓋非聖人之本意。」可見佔候

術與天文學是有區別的。漢代的謝夷吾、段翳、公沙穆

偏好佔候,唐代李淳風撰《觀象玩佔)、邵諤撰有(望

氣經},清代汪宗沂撰有《雲氣佔候)。佔候文獻對於研

究古代氣象、物候有一定價值。

星命術是根據日月五星四餘二十八宿及想像出的神

煞的運行變化及相互關係,預測人的命運。早在漢代就

有以星位侈談祿命的記載,唐代張果在《星宗)以天星

運數推算人的祿命。明代葉子奇在《草木子>卷二云:

「星術以七曜四餘定所遇得失.以太陽定立命.以太陰

定立身,以百年定行限,以生克制化定人吉兇壽夭。」

星命術歪曲佔星知識,認為人稟星氣而生,隨星位尊卑

而成貴賤之命,這無疑是天命論的反映。宋代的鮑雲

龍、元代的鄭希誠、遼代的耶律純、明代的萬民英都是

呈命術大師。主要代表作有《七曜神星禽經)(星命溯

源)(星命總括)(星學大成)。

算命犬又稱命理術.它以陰陽五行和四柱法推算祿

命。算命術的依據是宿命論,認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在

出生時就決定了。王充在(論衡.命祿篇)云:「凡人遇

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壽天之命.亦有貴賤貧

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聖賢及下愚,凡有首目之類,

含血之屬,莫不有命。」唐代李虛中開創了以年月日 的

幹支算命法,五代末年徐子平增加了以時算命的方法.

形成四柱八字法。算命術代表作有《李虛中命書) 《三

命通會)(三命消息賦)。算命術完全無科學可言,應當

徹底批判。

奇門遁甲術是有關時空方位的選擇術。它以十幹中

的乙丙丁為三奇.以八卦變相「休生傷杜景死驚開」為

八門,合稱奇門。以十幹中的「甲」最尊貴而顯露,稱

為遁甲。方士把奇門遁甲託名於黃帝,姜太公、張子房

所創立,實際上南朝時才風行奇門遁甲術,宋代楊維德

撰《遁甲符應經),明代程道生撰《遁甲演義》,清代史

易撰《奇門臆解}。無名氏(煙波釣叟歌)的影響最大。

方士認為奇門遁甲是兵家的必備知識,開運用於經商、

旅行等事宜。

太乙術是古代七大方術。《史記.日者列傳)記載漢

武帝會聚五行家、堪輿家、建除家、叢辰家、歷家、天

人家、太乙家諮詢國策。太乙是北極神的代稱,象徵天

帝。方士說太乙依五行生剋、陰陽消息,在九宮運行,

預示休咎。一九七八年在安徽阜陽出土漢文帝時的太乙

開花盤,其地盤的方位上分刻有「憂 『患 『喜 『利」

「病 『僇」「顯」「盜爭」等字樣,表明是用於預測的。

太乙術的代表作有《太乙九宮佔) 《太乙金鏡式經》,其

術已經失傳。

六壬術是以陰陽五行結合幹支佔卜吉兇的方術。六

王與遁甲、太乙合稱三式。五行以水為首.十幹中壬、

癸分別為陽水、陰水。六十甲子中有王甲、壬午 壬

辰、壬寅、壬子、壬戌,六壬值七百二十課,每課皆顯

示特定的吉兇。傳聞先秦時伍子胥已經採用六壬佔.漢

代流行六壬式盤,宋代祝泌撰《六王大佔),明代無名

氏撰(六王大全)。由於六壬術荒誕無稽,已被歷史淘

汰。

擇日術是選擇吉利日時,防止災異的方術。《禮記.

曾子問》云:「擇日而祭於禰.成婦之義也。」說明先秦

已有擇日的習俗。漢代的建除家就是專門從事擇日的方

士。清代,欽天監每年頒發一冊憲書,以九星配年月

日.以太歲神煞、月令神煞、幹支五行神煞推究吉兇。

《協紀辯方書)是欽定的最大一部黃曆通書。民間辦事

總要請方士擇選吉日,實際上.吉日純屬於虛烏有,刻

意追求吉日只會作繭自縛。

扶亂術是用亂筆在沙盤上寫字畫圖,根據顯示的痕

跡判斷吉兇。又有扶鸞、扶箕,與扶亂大同小異。扶亂

在唐宋流傳,明清盛行,這與科舉有關。讀書人臨考前

心中空虛,就以扶亂祈求神示。失意的士人往往以扶亂

為業,藉以餬口。

相術是根據人的形貌判斷其性格、經歷、前程的方

術。我國醫學以望聞問切分析疾病.相術借用瞭望診的

手段,歪曲地推斷吉兇。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流行以體

態說明人的表現的習俗.漢代以後形成為一門獨特的方

術.許負撰有《相法)。唐代袁天綱、明代袁琪都是著

名的相師.現存相術文獻有(神相全編》《玉管照神書)

《太清神鑑)等。

測字術是通過拆解組合文字,隨心陸地會的方術。

測字術於秦漢萌生,唐宋普及,明清泛濫。宋人筆記載

有不少測字的事例。現存測字術代表作有(字觸) 《測

字秘牒)。測字不以事實為依據.望文生意,任意解釋。

測字過程中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識性,似可作為一種文

字遊戲加以正確引導,或許有利於開發智力。

佔夢術是依據夢境解釋人事的方術。殷墟卜辭記了

不少據夢佔卜的資料。周代統治者以佔夢作為治國的依

據。秦漢時期成書的(靈樞)有《淫邪發夢篇>,首次

論證了夢的生理機制。現存佔夢代表作有明代陳士元的

《佔夢逸旨)、無名氏《周公解夢書)。佔夢書籍匯集了

千奇百怪的夢例.對研究先民心理史有一定價值。至於

佔夢家的種種解釋,我們只能作為笑料。

風水術又稱堪輿術,是選擇最佳地點作為宅地的方

術。它可以分為選陰宅和選陽宅兩大類。風水術孕育於

先秦.周公和樗里子重視相地。晉代郭璞撰《葬書),

奠定了風水理論;唐代楊筠松撰《三龍經),豐富了風

水理論。宋至清,風水術分為形法派和星氣派。形法派

重視形勝.星氣派重視卦理和星氣.形法派比星曳扳更

加普及。風水術的陽宅理論有待重新發掘和利用對於認

識和改造環境有一定。

煉丹術分為兩類,一是外丹術,一是內丹術。外丹

術蘊釀於先秦,冶煉業為其提供了物質準備.神仙觀為

其提供了思想準備,陰陽五行學說為其提供丫理論準

備。寧封子、務成子、安期生被方士推崇為煉丹宗師。

漢代李少君向漢武帝建議煉丹,開創了大規模的煉丹事

業。魏晉南北朝出現了葛洪、陶弘景這樣的煉丹大師,

寫出了《九鼎經)(周易參同契) 《抱樸子)等典籍。唐

代皇帝多餌丹藥而喪命,使人們深深地認識到丹藥的弊

端。但是,煉丹術客觀上對祖國醫學、化學起了促進作

用,提供了經驗。特別是火藥的發明,推進了人類文明

的進程。

內丹術就是氣功。嚴格地說,內丹術以丹理說明氣

功,與廣義上的氣功是有區別的。通觀形形色色的氣

功,無非異曲同工,都主張煉清、鍊氣、煉神,以調

身、調息、調心、靜坐、放鬆、守一等方式完成性命雙

修。氣功可以疏通經絡,調和血氣,關發智力,誘導特

巽功能。古代有不少氣功書籍,如《黃庭經) 《陰符經)

《悟真篇)都蘊含很深的哲理。

房中術是關於男女性生活的方術,又再為陰道、九

一術、御女術、交接術。(漢書.芸文志)記載了房中術

文獻八家、八百八十六篇。晉代房中術達數十家,但存

在許多愚味、損人利己的觀念,應當慎重地研究和評

價。

中醫術最初也是方術之一。古代巫、醫同源,巫、

醫不分。先秦的岐伯、俞景、僦貸季、雷公、醫和、長

桑君、肩鵲既是醫家,都是方士。後世的葛洪、陶弘於

人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臟腑關係、經絡現象

無不以陰陽五行加以說明。 《漢書.藝文志》把[醫經]

列於(方技略),作為與房中術並列的方術。漢代以後,

醫術日益科學化,自成一系。

巫蟲術是巫師常用的邪術。古人把許多毒蟲放在器

皿中互相吞食,最後剩下的不死之蟲叫蟲。巫蟲術在戰

國時就產生了。漢武帝時發生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巫蟲案

獄,隋煬帝曾以巫蟲陷構其弟楊秀. 《紅樓夢》第二十

五回記載了馬道婆是怎樣用巫蟲作法的。歷代賢哲都主

張嚴禁巫蟲術,《六韜)云:[偽方巽伎、巫蟲左道、不

祥之言、幻惑良民,王者止之。]

降神附體術是以巫術的儀式,詐稱使鬼神降臨,驅

邪避災的方術。這種方術十分愚味落後。

幻術是虛而不實,假而不真的方術。漢代盛行幻

術。幻術有隱身術、士遁、火遁、木遁、金遁之奇聞。

幻術與當今的魔術有相似之處,應當推陳出新。

以上這些方術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預測術,

如卜筮、佔星、佔候、星命、算命、奇門遁甲、太乙、

六王、擇日、扶乩、相人、測字、佔夢、風水等方術皆

可統屬之。二是養生術,如外丹術、氣功、房中術、早

期醫術皆可統屬之。三是雜術,如巫蟲術、降神附體

術、幻術皆可統屬之。

此外,神秘文化還廣泛地存在於約定俗成的限制,

在農業、工匠業、商業、軍伍業、戲業也有很多神秘的

規定。民俗文化中的神秘性最為紛繁,有待進行疏理。

如何評價神秘的民俗,迄今還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我國古代已有學者封神秘文化感興趣.他們大致做

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彙編有關資料,如《中明史『方技

傳)記載周述學[撰《大統萬年二歷通議)以補歷代之

所未及,圖書、皇極、律呂、水志、分野、與地、算

法、壬遁、太乙、演禽、風角、鳥佔、兵符、陣法、卦

影、祿命、建除、葬術、五運六氣、海道鋮經,莫不各

有成書,凡一千餘卷,統名曰(神道大編)。]此書已

佚。另一類是封有神論進行批判,如先秦的子產、董無

心、荀子,漢代的桓譚、王符、荀悅,南北朝的何承

天、範縝,唐代的傳奕、董呂才、柳完元、劉禹錫,宋

元的張載、謝應芳,明清的王廷相、呂坤、陳確、王夫

之、周召、熊伯龍,他們站在無神論前沿作出了貢獻。

這兩方面工作有必要繼續做下去,更重要的是在文

獻整理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應當宏觀的、較深層次的領

域揭示文化中的神秘性,特別是對那些傳門得很離奇的

靈驗故事加以剝離,使民眾認識到迷信的危害性.移風

易俗.弘揚我們偉大的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方術正考》|數術、方技中儒、道思想的並行
    《中國方術正考》是中國當代考古研究、古代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的名作。書中主要以考古史實為佐證,追本溯源,對中國古代方術的源流和發展,進行了深入查考。同時,也對中國文化源頭和思想史、科技發展史進行了重新思考,對中國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方技之學與方術之學
    「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湯火所施,調百藥齊和之所宜。至齊之得,猶磁石取鐵,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為劇,以生為死。」經方有《湯液經法》三十二卷,《神農黃帝食禁》七卷。《五藏六府痺十二病方》等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
  • 鄭洪專欄:進士方術(上)
    原來盛端明一路仕宦,在任職右副都御使時,遭彈劾削職回鄉,「家居十年,好藥石及長生之術」,被以方術得寵的陶仲文舉薦,再度出山,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但食祿不治事,供藥物而已」。身為文士,卻是以方藥之術得任高官,所以《明史》批評他「起家甲科,致位通顯,乃以秘術幹榮,為世戮笑」,將其列入「佞幸」傳。
  • 神秘詭譎的南洋「降頭術」,居然起源於中國?
    玄妙的「方術」「方術」與「降頭術」最為推崇方術的宗教應數道教,通過道士自身的修煉與修行,達成「成仙」或是「長生」的目的。看似與中國方術八竿子打不著的「降頭術」,卻與中國充滿了淵源。道術三藏取經之說據民間傳說,中國道術與降頭術都屬印度教一脈。
  • 丹道是道家文化乃至整個中華文化的根源
    ,只有道教是本土的宗教,其餘三個都是外來文化,魯迅講:中國文化的根基全在道教。再往後發展,丹道修煉在傳播過程中開始分化並在發展的過程中神仙崇拜的思想逐漸濃厚,到春秋戰國時期分化形成了許多的方術,如佔卜、遁甲、相術、星象、天文、符籙、咒語、手訣、禹步以及追求長生不老的神仙之術等等。方術本身其實就是丹道修煉的一些方法和體悟,這些方術的形成和傳播,是人們在丹道修煉基礎之上進一步總結和探索自然的必然結果。
  • 異類作家回歸神秘文化
    《天機:龍脈迷蹤之翡翠扳指》(九州出版社2010年12月)作者信周並非網絡寫手,網上對他的介紹不多,顯得相當神秘。在網絡寫作不斷締造出年收入過百萬的作家時,他成為從事另外一種寫作形式的異類作家。相反,他的作品傳統色彩較濃,能看到誌異、話本、傳奇、演義等諸多中國古代小說類型的痕跡,可見信周對神秘文化浸淫很深。《天機》是一部建立在中國神秘文化根基上的小說,它借鑑了類似《達·文西密碼》那樣的結構,視野開闊,情節縝密。作者注重在歷史大事件的背景下敘事,但筆墨卻未放在歷史獵奇上,而是重點塑造個性化人物。通過小說主人公李夢龍的命運,牽扯出國家前途、民族安危以及世界之爭。
  • 兼性思維與文化基因
    「兼」慢慢蛻變為「秉」,「道術」慢慢蛻變為「方術」。何為「方術」?「方術」與「道術」相對,偏於「一察」「一得」「一曲」和「一端」,秉持一端而不見全體,自好一察而以為全有。如果說「道術」是「兼性思維」,那麼「方術」則為「端性思維」或者說是「單向性思維」。所以《天下篇》認為從「道術」向「方術」的蛻變是一件不幸的事,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悲夫,百家往而不反(返),必不合矣!
  • 佛與原中華文化之爭?
    作為一個非本土文化,它的經歷和發展可謂是波折不斷,它傳入中國以後與道教和儒家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對佛教並沒有多少了解,所以,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佛佛教產生於印度,大概在兩漢這一段時間傳入中國。在漢武帝時期,漢朝與中亞的道路開始打通,佛教也開始從西域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初期,中國人把佛教作為一種可以延年益壽的方術,與黃帝、老子及其他本土神靈一起崇拜。
  • 最早的巫醫文化傳承
    他的動作和吶喊據說可以召喚天地之靈,幫人們趨吉避兇。巫術是人類最早最古老的文化,人類文化發展的初始階段離不開巫文化的存在。因為巫術概括太多生活常識,我們最常見的求健康,想豐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需要巫術的祈禱!而我們說的醫學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從原始的取陽背陰,養生保健,醫學是我們人類成長中必不可少的。
  • 德克·卜德:中國文化的「異域之眼」
    德克·卜德:中國文化的「異域之眼」 2020-12-23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教的文化傳承及道法術知識和修行隨筆
    經常有人諮詢貧道收徒事宜,大多都是一些想法,對道教傳承及文化沒有一點了解。今寫一篇文章做些介紹。中國的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對中國社會有著很大影響。然而,道教很多哲理僅僅是對士大夫階層有影響,對於世俗社會,它太深奧玄妙,文化素養差的人是無法理解的,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它太遙遠,因而道教的這些哲學理論往往只是在士大夫階層產生影響。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道教文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弘揚道教文化,是當務之急的必要行動與手段。但道教分為南北兩派,全真道與正一道。正一注重符籙齋醮科儀,此是演教之手段。比如祈福消災,超度拔苦,濟人利物,斬妖除魔,亦是道教活動之必要程序。但只能限於在道觀裡面發展。難以普及與弘揚。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因為出土的青銅像,看其臉龐,就像是埃及人一樣,雖然古代祭祀及宗教文化有種誇大的成分,但肯本不像中國人。那麼考古專家們為何要這麼做?在當時如此燦爛輝煌的突然消失讓很多人相當疑惑不解,甚至有些人將三星堆文明和瑪雅文明神秘消失相聯繫,發現無一例外都是在文化相當輝煌璀璨的時候戛然而止,難道是有什麼陰謀嗎,簡直讓人覺得詫異,甚至隱隱約約有些細思極恐的味道。
  • 從安倍晴明到郭敬明:日本陰陽師的文化漂流
    「曆本、天文、遁甲、方術」等皆是中國古代陰陽思想的代表之學。通過研習中國的陰陽書籍,推動了日本陰陽思想的系統形成,為陰陽思想在日本的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學問基礎。 但僅靠佔卜仍然無法緩解或解決貴族階層對神靈精怪等目不可見之物作祟的恐懼,除佔卜外,陰陽師也被期待擁有祛除作祟之物的咒術力量。九世紀後半期,隨著日本式災異觀念在貴族階層內部的固定,以及神秘主義觀念在儒學者內部的蔓延,陰陽師們的咒術與祭祀活動漸趨興盛。大致可分為袚、反閉、身固等咒術與以泰山府君祭為首的個別祭祀兩大類。
  • 外國人眼中的東方神秘力量中國和「開水」文化
    很久以來,西方人不理解我們「開水」的大中華文化,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地區差異和生活習慣不同造成的,因此外國人不明白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然而在國外生活多年,讓我感到這種不理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科學概念不一樣。
  • 第三屆FUE時尚文化周暨詠嘆調的神秘花園,白色歌劇光芒之夜盛大啟幕
    第三屆FUE時尚文化周暨詠嘆調的神秘花園,白色歌劇光芒之夜盛大啟幕 2020-11-22 15: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水族文化旅遊節在滬啟動
    本報訊 (記者 姜小玲)昨天,古樸高亢的水族銅鼓、有象形文字「活化石」之稱的「神秘水書」、堪稱世界一絕的水族馬尾繡等獨具特色的表演和展示吸引了上海市民的目光,由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 「神秘水族 魅力三都中國水族文化旅遊節啟動儀式」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作為系列活動的中國最浪漫感人的愛情故事徵文活動也同時啟動。
  • 中國古代方術士究竟指什麼?
    方術士的稱呼最早起源於夏朝,那個時候就被稱為法術之士。在周朝的時候被冠上官名,任命官職掌管訟獄,也被稱為「方術士、方術之士等」。先秦時代講究君權神授,人們都信奉鬼神。當時的人文還處於萌芽的狀態,對於大自然那些未知的神秘因素心懷恐懼,自然界中神奇怪異的東西就都被認為是鬼神鬼怪。
  • 「神秘的東方力量」與文化挪用
    上周,西班牙演員亞歷杭德拉·奧涅瓦(Alejandra Onieva)被網友們挖出兩年前衣著日式藝伎服裝參加一個「亞洲之夜」主題派對的照片,並被指責為「種族歧視」。
  • 會吐火還能隱身,中國古代魔術也很精彩,第2種最令人稱奇
    只不過,魔術師並不是今天的專利,在中國古代,魔術很早就已經產生了。並且獨具特色的本土魔術,還曾與外來魔術相互融會貫通、形成越來越完整的魔術體系。在古代,魔術被稱為「幻術」,而表演魔術的人則被稱為「幻人」或者「眩人」。我國古代幻術最早從先秦時期就已經發跡了,到了漢代,才慢慢發展得更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