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服飾

2020-12-12 巖小溪讀書筆記

一、 產生 背景

西歐國家發生了偉大的資產階級文藝復興運動,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財富的增加,使社會風氣大為改觀。神的權威被人性所替代,人的價值和尊嚴得到肯定。教會的禁欲主義讓位給對人世間享受的追求,教會的蒙昧主義和神秘主義被尊重知識、崇尚理性所替代。

二、最顯著特點:服裝由若干外星明確的獨立部件組成

三、三個階段:義大利風時代、德意志風時代、西班牙風時代

(一)義大利風時代(1450-1510年)

1、女裝:重心放在下半身,上輕下重,頭飾小巧,一般都不戴帽子,頭髮向後梳,頸後挽髻,露出額頭。

a、腰部有接縫的連衣裙羅布,領口開得很大,呈V型;也有一字型,袒露的胸口上裝飾著珍珠項鍊

b、袖子開始獨立裁剪和製作,一段一段紮起來猶如蓮藕,在上臂、前臂和肘部有許多裂口。

c、高腰、衣長及地、寬敞肥大

d、穿高底鞋Chopin

2、男裝:重心放在上半身

a、寬大的上衣波爾普萬(Pourpoint)和緊身下衣肖斯(Chausses)組合。

b、外出時一般身穿齊膝大袍子和鬥篷。

(二)德意志風時代(1510-1550年)

1、主要特色:

a、露出裡面的異色裡子

b、白色內衣

c、剪口斯拉修裝飾

2、女裝:

a、領口:初期方形低領,後縮小,變成高領

b、腰細、下面收許多縱褶

c、袖根部極其肥大,有斯拉修裝飾

d、大帽子上繡有花紋,飾有珠寶或鴕鳥羽毛,帽邊有斯拉修裝飾

3、男裝

a、茄肯取代波爾普萬

b、立領很高且有普利茲褶

c、在緊身褲肖斯外面再增加鼓脹的短褲布裡齊茲和陰莖套科多佩斯

d、外面套披肩

e、大帽子裡再戴一頂軟帽

(三)西班牙風時代(1550-1620年)

1、外觀特徵:大量使用填充物;用料奢華;複雜的紋樣和精美刺繡

2、女裝

a、高達耳根的拉夫領

b、盛行緊身胸衣苛爾.佩凱和裙撐法勤蓋爾

相關焦點

  • 淺析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服飾文化與同時期明朝服飾的比較
    其實中西方的服飾在文化歷史上有很大的差異,但是隨著世界服飾文化的發展,兩者在相互碰撞中必然會產生變化。而且兩者之間在碰撞中甚至產生了相互融合的跡象。因為明朝和西方的文藝復興屬於一個時期,但是由於兩個國家的文化底蘊不同,所以才創造出了不一樣的服飾文化發展。
  • 當盛唐遇上文藝復興,一場中西女子「服飾圖鑑」盛宴
    中西方文化自絲綢之路開拓以來,一直進行著激烈的碰撞與融合。而服飾是一個時代的文化表現載體,所以我們可以在中西方不同服裝形式中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文化差異。而中國的唐朝與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分別是中西歷史上具有代表性,也是對後代最具影響力的繁榮時期。
  • 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已經有了現代西方服裝的影子
    文藝復興之文藝復興時期的服裝,已經有了現代西方服裝的影子。Dolce&Gabban杜嘉班納2013秋冬系列,被公認很好地再現了文藝復興之巴洛克風情的金碧輝煌。相對法國時裝業對全世界的改變,腦藝復興創造了近代文明的義大利,卻因為戰敗,文化影響力局限在一隅,只好沉湎在文藝復興的榮光裡。
  • 西方史綱:文藝復興只是文藝?
    這一底色又如何促進了國家、社會和市場崛起,改變了西方文明的根本面貌。「Renaissance」這個詞的本義其實很簡單,就是「再生」或「重生」。從表面上看,古希臘、古羅馬的文藝再生了,但這只是西方文明在再生過程中最吸引眼球的面相,並不是它唯一的面相,更不是它的底層邏輯。實際上,文藝復興的幹將們想要讓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那種圍繞人形成的世界得以再生。
  • 文藝復興時期裡「怪咖」的八卦
    它的奇妙之處就是布龍齊諾把先鋒式的裝扮放在了贊助人柯西莫·美第奇的身上,他並沒有選擇給柯西莫穿上國王的服飾,確是把他裝扮成了古希臘的神,這樣具有實驗性的嘗試。 可以看出,贊助人柯西莫給了他足夠大的自由去創造,這也是文藝復興的特點之一,不僅僅是藝術家在創作藝術,贊助人也完成了創作的一部分。
  • 部隊文職基礎知識:西方文學之文藝復興
    上期結束了中國文學講解,今天咱們繼續總結西方文學中的常見考點。談到西方文學,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代表人物以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為主。其中文學三傑有: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美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但丁,跨世紀詩人,其代表作《神曲》也是中世紀的巔峰之作。除《神曲》外,但丁還著有《新生》、《詩集》等著作。
  • 歐洲文藝復興對西方現代繪畫的重要影響
    文藝復興的說法實際有一個暗含的前提,即某項東西的衰落。那麼是什麼東西衰落了呢?這我們得要從東羅馬帝國的拜佔庭藝術說起。在整個接近千年的漫長中世紀,拜佔庭藝術佔據了主角,而拜佔庭藝術首先是宗教藝術,即其根本之目的是為宗教服務的。
  • 為啥穿它|怎麼理解西方女性在文藝復興的時尚表達?
    當我們追溯到歐洲史上文藝復興時,這驚世絕俗的運動也強烈彰顯出穿著者的財富與社會地位,並依不同的階級支配著裝的規範。到底什麼是文藝復興呢?它的義大利語「Rinascimento」有「重生」之義。按歷史學家簡單的解義,就是那些宣稱復興的重要性的人認為,有些東西已經死亡,但必須讓它們再生;而導致這死亡的時期就是中世紀,一個講求宗教化的西方時代。中世紀時期,嚴苛的教規認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由神命定分配的,也就是說,如果上帝讓你擔負某個城堡的主人,你就得穿戴突顯身份的服飾;同樣地,如果你是一個身份卑微的農民或是奴隸,就不得不穿上代表農民或奴隸的衣服。
  • 西方音樂發展時期
    一時覺得西方古典音樂在歷史長河中遍布了數不勝數的經典之作。雖然不可能完整地探知或者欣賞所有的作品和作曲家,但是通過時間的脈絡來窺探一下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還是有可能的。 一般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可以分為7個時期 古代音樂時期:通常是指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4世紀.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後期一些早期的基督教音樂。
  • 文藝復興後的歐洲平民:因為讀書,開始捍衛「隱私權」
    談到文藝復興,出現在普通人腦海中的,都是一些大人物,比如達文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那麼,歐洲普通人的文藝復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今天就從「讀書」這件小事開始,聊聊那個巨變的時代。中世紀的歐洲,普通人都讀什麼書?
  • 讀書筆記 開啟讀書的另一扇門
    很多人都知道讀書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開闊的眼界和紮實的積累,但是開啟讀書卻很難,或者說堅持讀書很難。不為讀書而讀,只是通過讀書讓自己更充盈、更凝練,打開讀書這扇門至關重要,而讀書筆記就可以讓你的點點滴滴變成生活的井井有條。《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傳媒業出身的奧野宣之著名的代表作。
  • 《認識自我》:一本書讓你了解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以一本書摸清西方文化與西方人個性形成之源梳理歐洲2100年人文主義發展史《科克斯評論》年度好書 《書單》《出版人周刊》《圖書館期刊》星級書評。《認識自我: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的西方人文藝術史》 作者:[意]英格麗·羅西裡尼 譯者:宇華,周希出版社:未讀·思想家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佛羅倫斯為何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的中心?
    佛羅倫斯街頭隨處可見的雕塑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在西方掀起的一場思想啟蒙運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反對中世紀的神學思想和封建文化,藉助復興古希臘、古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而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在文藝復興200多年裡,佛羅倫斯一直作為藝術中心而存在,依靠強大的文化輻射力,帶動羅馬、威尼斯、熱那亞、佩魯賈等其它義大利城市,乃至歐洲其它大城市,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運動,最終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完全可以說,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英雄城市。那麼,佛羅倫斯為何能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的中心?
  • 《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
    這就是為西方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讀書筆記)二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收集到了很多的經典臺詞,它在另一方面也體現著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如:真正的愛情所走的道路永遠是崎嶇多阻。似乎真心的戀人們永遠要都經歷一番坎坷,而結局或終成眷屬或分道揚鑣。憶念、幻夢、嘆息、希望和哭泣總伴隨著愛情,讓戀人之間飽受折磨。
  •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拉伯雷 文藝復興時期法國文化巨人,重要的人文主義小說家。他博學多才,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許多領域均有所建樹。它奠定了西班牙戲劇的基礎,同時,也是西方戲劇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作品。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 讀書筆記怎麼寫?教你繪製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傳統的讀書筆記指讀書時把文中精彩的部分整理出來,或把認為對自己有讀書心得的內容記錄下來。適當的做一些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書籍內容和訓練自身閱讀能力,還能從側面加深對書籍的記憶力。你可曾想過用思維導圖製作讀書筆記?
  • 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天才——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的光芒是如此的閃耀,在這個時期誕生了許多影響深遠的藝術家,給世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在文藝復興盛期的「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是一位集繪畫、雕塑、建築、詩歌於一身的偉大藝術家,特別是繪畫與雕塑方面成就巨大,雕塑上被稱為是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最高峰。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10座瑰麗無比的文藝復興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起源於15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古典文化的「重生」。後面這種風格傳播到整個歐洲,取代了中世紀的哥德式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主要建築元素包括柱子、壁柱、踏板、內飾、拱門和穹頂。以下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10個代表建築。
  •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遠見
    近代文明對「物」的把握和研究成了風尚;但是,對「物」的運用,在西方近代的文明史發展中,可有兩種相當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自然科學的發展算是一種藝術的發展又是另一種。前者盡物之用,把自然科學研究的成果用做生活的提升,或是充做「競爭」的文化用途;而後者則是把物作為無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