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場上的衛生員謝瑜煥:六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2020-12-21 騰訊網

謝瑜煥深深敬了個軍禮

昨日,記者採訪了今年86歲的謝瑜煥老人。當年在戰場上,他六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小戰士被炮彈擊中,犧牲在他懷裡

謝瑜煥說,他是浙江杭州人,1951年3月參軍,1952年7月,他從軍分區調到華東軍區二十四軍七十師二〇八團一營三連任衛生員。當年9月,他隨部隊從吉林通化集安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你知道上甘嶺戰役吧?十五軍打完了以後,上級派我們二十四軍接防。」老人說,上甘嶺是五聖山南麓的一個村莊,他所在的部隊在《朝鮮停戰協定》籤訂前,一直駐守在那裡。

有一次修戰壕時,兄弟連一個才入伍四個月的小戰士不幸被敵人炮彈擊中,山很陡,謝瑜煥抱起戰友就跑,可當他跑到安全地帶時,那個他不知道名字的小戰士已經犧牲在他懷裡,最後他輕輕為小戰士蓋上了白布。

因為冒著敵人炮火不怕危險搶救傷員,謝瑜煥榮立三等功一次。

戰場上六次遇險,死神與他擦肩而過

「在戰場上,您害怕嗎?」對於這個問題,老人輕輕搖了搖頭說:「等你真正上了戰場,就不知道啥是害怕了。」他說,直到雙方停戰前,無論白天晚上,炮聲都沒有停過,「就跟炒豆一樣」。

老人細數了他在戰場上六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第一次是在接收軍火的時候,運軍火的車被敵方炮彈擊中,死裡逃生的他被一發彈片打到腰間皮帶上,差一點就進入身體;第二次最為驚險,是他隨部隊路過五聖山的一座孤山時,一發彈片從他耳邊擦過,第二天他才發現單衣的肩膀處少了一塊布片;第三次是他和戰友們躲在戰壕的「貓耳洞」裡,當時天下大雨,土一直往下掉,他讓戰友先走,等他最後剛跑出來,整個洞塌了下來;後來的幾次都是他在搶救傷員時,與死神擦肩而過。

「敵人裝備好,有飛機大炮還掌握制空權,而我們志願軍擅長夜戰、近戰和擲手榴彈。」老人說,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夜間行動。

他與她通信9年,兩人最終喜結連理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籤訂後,志願軍陸續回國。謝瑜煥隨部隊駐守在朝鮮黃海北道鳳山郡的一個村莊。在那一年時間裡,他為村民看病發藥,很受當地人尊敬。尤其是只要孩子們放學,總會圍在他身邊,他教孩子們中文,孩子們教他朝鮮語。

他記得1954年7月他隨部隊走的時候,因為走得很急,沒有時間和孩子們告別。回國後,他給孩子們寫信才重新取得聯繫,後來他們一直通信了一年多,這些信件目前被深圳一家紀念館收藏。

提到寫信,老人說他和愛人也是因為抗美援朝認識的。他記得1953年,他在朝鮮收到了一個15歲家住天津的女初中生的慰問信,兩人就這麼通過寫信認識了,他們的通信一直持續了9年。謝瑜煥退伍回到家鄉,成為當地的居委會書記,這位女初中生也變成了高中生、大學生。

1962年,這位女學生大學畢業,兩個人在通信9年後終於第一次見面。第二年,他們就結婚了,當時他們一個在大連瓦房店工作,一個在浙江杭州工作。1965年,謝瑜煥的愛人來到洛陽工作,第二年他也調到了洛陽。

「她已走十年了,那些信後來也被家人不小心當廢紙賣掉了。」老人說,雖然信沒有了,但他們在信裡說過的話,他永遠記在心裡。(記者 李礪瑾 實習生 尚淵椋 文/圖)

相關焦點

  • 尋訪最可愛的人丨抗美援朝老戰士趙子明:「朝鮮戰場上,我3次與死神...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
  • 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武紀星:穿梭在槍林彈雨裡的衛生員
    1948年11月6日,聲勢浩大的淮海戰役打響了,武紀星跟隨部隊轉戰徐州戰場,投身於解放戰爭。在行軍路上,他作為一名新衛生員,聰明好學,潛心鑽研,跟著老衛生員認真學習戰地救護、外傷包紮等技術。在戰爭中,他參加了救護隊,用他剛學會的救護本領搶救傷員。他時刻冒著槍林彈雨為受傷的戰友包紮,照顧和運送重傷員。戰鬥打到哪兒,他就跟到哪兒。
  • 當衛生員「遇見」衛生員
    舞臺上的燈光,將衛生員周翔的側臉映得通紅。  此刻,臺下觀眾未必能看清演員的表情,周翔還是努力保持著堅毅的神情。  周翔知道,此時的自己已經不再是衛生員周翔,而是69年前的「英雄衛生員」康漢亭。在周翔眼中,這是熱血的顏色,是忠誠的顏色,也是衛生員袖標上代表生機的紅色十字。  2018年9月,18歲的周翔來到「中元山英雄連」當兵。在祖國大陸最南端,這位「00後」遇見了一位陌生的英雄。  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周翔仍清晰記得,連史館白色的磚牆反射著陽光,晃得人睜不開眼。汗水從額頭流到眼睛裡,牆壁上黑色的浮雕,在他視線中模糊成一片。
  • 英雄讚歌|他五天不吃不喝殲敵51人 五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憑一支槍,孤身俘獲17名敵軍;戰場上多次歷險,五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在方形山戰鬥中連續五天五夜水米不進,殲敵51名......這些驚心動魄的往事,王安明說起來雲淡風輕。當年頒發的「抗美援朝獎章」遺憾失竊,「志願軍」的烙印卻伴隨他一生。三個孫子長大後也跟隨爺爺的足跡,全部參了軍,一代代堅定地行進在保家衛國的道路上。
  • 短短幾個月,4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上將王平的戰鬥傳奇
    早在紅軍時期,他就是紅3軍團的重要指揮員,槍林彈雨中,王平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之內4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第五次反「圍剿」時,王平擔任紅3軍團第4師11團政委,團長是鄧國清。王平在一條小溝裡找到指揮戰鬥的鄧國清團長,兩人正說話,突然從側面射來一顆槍彈,從鄧團長的側背穿過,打在了王平的皮挎包上,子彈頭掉在挎包裡。王平幸沒傷著,鄧團長卻傷得不清。王平找來擔架把鄧團長送去後方醫院,自己繼續指揮戰鬥。一天之內,王平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 于敏:28年隱姓埋名,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因為他的心裡很清楚:只有為祖國研製出性能強大的核武器,祖國才有尊嚴,人民才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他所做的事業和祖國的發展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鮮為人知的是,這位中國的「氫彈之父」在工作中竟然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為了研發出中國自己的先進核武器,他透支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身體和生命。1969年,我國的核武器發展進入關鍵時期。
  • ...可愛的人】抗美援朝老兵緒加立: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要上戰場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江蘇高郵北海社區收到了一筆特殊的捐款,捐款人是今年88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緒加立。緒加立老人年輕時上戰場保家衛國,如今耄耋之年仍心繫家鄉,貢獻微薄之力。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日前,記者來到家住北海路東二巷的緒加立家中,聽他講述那段驚心動魄的難忘歲月。
  •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筆墨勁旅」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除了真槍實彈與敵殊死搏鬥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外,還活躍著一支特殊的隊伍——新聞工作者。在槍林彈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他們以筆為槍,鼓舞士氣,打擊敵人,鑄就了新聞史上不朽的篇章。 赴前線去採訪 「要不是我積極爭取,差點上不了前線。」原第27軍《勝利報》編輯沉冰回憶道。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決策後,第27軍立即北上待命。
  • 鉤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長空戰鷹
    ■閱讀提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朝鮮西部的清川江和鴨綠江之間,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曾建立起一道令美軍望而生畏的「米格走廊」。當時,美遠東空軍轟炸機司令部下令,轟炸機指揮部一切沒有護航的飛機不得進入該區域。事實上,韓戰爆發時,中國空軍還未滿周歲。然而,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戰士,面對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空軍,打出了一片和平的天空。
  • 杭州一男子患了「蜘蛛人症」,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三十五年裡三次和死神擦肩而過!網絡配圖12年前的一次體檢,發現自己患了腹主動脈瘤!動了手術,醫生切下了他的腹主動脈,並用人工血管縫合上,但因為患有馬凡氏綜合症,醫生斷定他未處理的自身血管早晚會出現相似的問題!此後又連續經歷了兩次大手術,都很驚險,最後醫生決定在病變血管處植入兩個支架搭建血管 。
  • 這艘軍艦上,7名官兵的祖輩是抗美援朝老兵!
    抗美援朝期間,外公是偵察兵,部隊開到一個戰略要地,需要快速獲取當地的情報信息,非常危險。偵察兵除了要掌握朝鮮語外,還要儘快學會當地的方言。在朝鮮戰場,不論是做偵察兵,還是做通訊兵,都是3人小組作業,2人掩護,1人保護情報。我外公說,每次任務都直面生死、刻骨銘心。在一次戰役中,他和2位戰友送情報途中,遭遇敵軍空襲。炸彈像下冰雹似的砸向大地,爆炸後形成幾米深的大坑,身邊戰友因被襲壯烈犧牲。
  • 他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他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有效預防二次事故的發生
  • 抗美援朝老兵姜超政:戰友的鮮血染紅了鴨綠江
    中新網台州11月17日電(範宇斌 陳諾)「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85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姜超政至今依然能嫻熟地唱起舊時戰歌,他依然記得當年「爭上前線、槍林彈雨、造橋修路保機場」的崢嶸歲月。
  • 建國後,我國共7次對外出兵,除抗美援朝外,還有哪六次
    1949年之後,我國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曾7次對外出兵,除了家喻戶曉的抗美援朝外,還有哪6次?一、抗美援朝我國建國不久後,朝鮮爆發了內戰。隨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出兵介入,由於美軍實力強大,戰火很快燃燒到了鴨綠江沿岸,這威脅到了我國的安全。
  • 四位抗美援朝老兵回憶崢嶸歲月
    少先隊員獻花  石子地鋪上木棍當床睡  「大家都喊我們英雄,我不覺得我是英雄,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同志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和平來之不易,是中朝人民和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抗美援朝志願軍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四軍通訊處處長、退伍老兵孫中今年已92歲高齡,但身體硬朗,老人記憶猶新地敘述著當年浴血奮戰的場面,仿佛回到了那個熱血年代。  孫中1945年入伍,1952年9月奉命隨大部隊,開赴保家衛國的朝鮮戰場。
  • 好酷的單兵外骨骼,衛生員穿上力量倍增,背起傷員飛奔
    好酷的單兵外骨骼,衛生員穿上力量倍增,背起傷員飛奔 2020-10-06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畢節抗美援朝老兵尋找老戰友
    吳學星老人和曾孫女在槍林彈雨中,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每場浴血奮戰的經歷都讓他刻骨銘心,現年89歲的他談起那段戰場往事,依舊激情昂揚。「能,這本書我都看了好多次,沒事的時候就反覆看,懷念以前打仗時的崢嶸歲月啊!」
  • 抗美援朝電影,最燃的是這幾部
    戰爭大片《金剛川》用令人熱血沸騰的敘事手法,聚焦宏大戰爭下的小人物;紀錄影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將眾多紀實影像資料搬上大銀幕,藉助珍貴的史料幫助觀眾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背景;動畫影片《最可愛的人》講述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王海、張桃芳五位英雄的事跡,以熱血生動的方式展現「真英雄聯盟」;而故事影片《英雄連》則以一線戰士第一視角,見證抗美援朝的真實戰場
  • 鋼鐵營長曹玉海,松骨峰上的一級戰鬥英雄,血灑抗美援朝戰場
    一九五零年十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的戰場。前三次戰役,志願軍全部取勝。隨後,李奇微接替麥克阿瑟,與麥克阿瑟不同,李奇微主打陣地戰。他命二十五萬聯合國軍主攻漢江一帶,直取漢城。
  • 【鐵血榮光——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鐵血榮光——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我們是鋼鐵的軍隊」——抗美援朝老兵尚瑞堯的故事 2020-10-19 06:55:53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肖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