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有人看了悲傷有人看了憤怒,你的覺悟是哪種

2020-12-03 ACG情報君

#經典動漫#

文|情報君

螢火蟲之墓是由野坂昭如創作的一部小說,後來被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勳改編成動畫作品,這部作品是野坂昭如以自身在二次大戰的體驗,創作出具有半自傳性質的故事。不過這部作品也被人分成兩派觀點對作品進行評價,有的人看完落淚,有的人看完憤怒。

這部動畫的背景是二戰戰敗前的日本,美國的飛機飛到日本本土進行轟炸,起初清太和妹妹節子跟媽媽在一起,父親徵戰了,而美國的戰機略過日笨本土的時候清太的家被燒毀,媽媽在逃出來後不久就因為重傷去世了。

清太和節子兩兄妹從此相依為命,由於到處都是戰亂學校被毀家也沒了,所以清太帶著妹妹節子投靠阿姨的家中,順便把能賣的東西都賣了買了米去到阿姨家中跟阿姨五五分,但後面隨著東西吃完後成為了累贅於是受到了阿姨的白眼。

但清太卻太天真覺得自己能處理這一切於是帶著妹妹離家出走在外遊蕩,最後他們找到了一處防空洞然後在防空洞中安置下來。最後他們吃完所有的食物和用完所有的錢後就覺得到田裡去偷西紅柿,用最後的錢買西瓜(為什麼不給妹妹治病或者提前吃好一點)。

最後連跟他換錢的人都不跟他換錢了,因為偷了別人家的紅色臺布。開始還有米飯和食物,錢也有一點點,不過後來用盡後走上偷東西的道路後生活質量直線下降。最後妹妹得了病後哥哥完全沒有錢給妹妹治病,妹妹吃完最後的一顆糖後就死了。

最後清太在失去妹妹後自己也因為虛弱死在了三之宮站。很多人看完這個故事後都覺得戰勝是罪魁禍首,是戰爭導致了這兩兄妹無辜的死去,對這兩兄妹表示同情,這是大多數人的看法。

然而這裡面其實是有更深層的含義,真正看到的人會感覺很憤怒,甚至覺得活該,首先二戰中日本作為發起國這樣的事情在別的國家做過了多少,我們中國就是受害的國家之一,韓國等國家也在侵略的範圍之內。

美國之所以炸到日本去就是日本人在侵略別人方面做得很過分,偷襲珍珠港令無數人死去。屠殺者應該有被殺的覺悟,造成國內流離失所的情況是對外發動戰爭的報應。

其次在清太的做法上也能看出日本人的思想極為不正確,首先自己沒有計劃和保護自己的觀念甚至還有點自大導致了自己和妹妹的死亡,首先如果清太不自大沒有離開阿姨家,自己起碼還能活命。

清太自大離開阿姨家後帶著妹妹在外流落街頭後也沒有計劃著如何使用和分配自己身上的資源,開始的時候每天吃飯還做得非常講究,可以說是豐盛,但最後卻要餓肚子,清太沒有想過要留點後路。

而且清太沒有想過通過工作獲得報酬,都是通過偷東西等等,這跟日本侵略者的思維是一樣的,所以下場也非常慘,不努力工作通過偷搶等方式獲得收益本身就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在一些人看來兩兄妹並不值得可憐看完反而很氣憤,不思上進的想法是錯誤的根本原因。

大家看完後覺得怎樣?如果你是《螢火蟲之墓》中的主角你會怎麼做呢?我是ACG情報君,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的動畫,上映至今已經滿30年。《螢火蟲之墓》於1988年上映,其中一款視覺海報中,哥哥「清太」和妹妹「節子」在夜晚的草叢中,滿滿黃色亮光,呼應螢火蟲像星星一樣飛舞,哥哥望著張嘴大笑的妹妹,畫面溫馨。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流淚嗎?
    高道生最著名的作品是《螢火蟲之墓》,豆瓣得分高達8.7!男人不值得流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飯想看的電影,但他的影評都是感情用事,催人淚下,我不敢看他的情感。這次,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這部「催淚瓦斯式」的高分巨作,結果,在整個過程中沒有太多想哭的衝動,反而更多的是沮喪和不理解。
  • 《螢火蟲之墓》-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講述了二戰後期的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的悲傷故事。不敢看第二遍的片子!小妹妹把彈珠當糖的那段,實在讓人又悲傷又絕望!宮崎駿的大部分電影都看過很多遍,只有這部,真的只看了一遍,看完心塞得很……這是一部以「死」為主題的作品,它沒有政治說教,而是對「死」進行了正面進攻,認真地正視它。這使作品帶來了一種新鮮感。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可以是人類徵服欲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這個紛擾世界中看不見的內在羈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戰爭,它們都無不折射出人性底層最為隱秘的那個角落。
  • 戰爭中的螢火蟲《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朋友推薦給我《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囑我一定要看,剛剛看完,很想分享一些東西。影片是倒敘形式,開頭主人公已經死了,死在了車站裡,朦朧之中與早已死去的妹妹節子相見了。但為了照顧妹妹,他強忍悲傷,騙妹妹說媽媽在醫院治療。媽媽去世後,哥哥帶著節子和一些空難之前藏的食物住進阿姨家。阿姨用母親的遺物換了一些米,兄妹倆吃上了住在阿姨家以來的唯一一頓飽飯。阿姨嫌棄節子年幼愛鬧,嫌棄兩個孩子是累贅,哥哥於是帶著妹妹住進了野外防空洞。沒有燈,節子怕黑,哥哥捉了很多螢火蟲放在蚊帳裡。
  •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動畫片的翹楚,把我看哭了!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當代動畫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反戰類型片,是少有的能夠在世界級別的類型片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動畫類型。僅這一部作品,其主題涵蓋面之廣、意義挖掘之深、情感表達之健全和飽滿,宮崎駿所有作品疊加起來,都無法超越它。
  • 《螢火蟲之墓》戰火逃命的兄妹,看完淚流滿面
    《螢火蟲之墓》這部影片採用的是倒敘的播放方式,從一開始,這個故事就註定了以悲劇結束。電影的名字是《螢火蟲之墓》,或許在防空洞中螢火蟲曾經給過他們希望。只是螢火蟲終究不是擁有頑強生命的生物,捉來的螢火蟲第二天就都死在防空洞裡面了,而防空洞也成了兄妹倆的墓穴。螢火蟲短暫的螢光猶如他們短暫的生命,雖然有過希望,只是戰火面前誰能真正逃脫呢,何況他們還都是孩子。
  • 橋上的小女孩絕不是螢火蟲之墓的節子
    你真的的看懂了《千與千尋》嗎?時隔多年《千與千尋》終於被搬上了中國的大熒幕。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動畫片,這部動畫裡面處處透露著當時日本那個歷史經濟下的許多人的無奈與悲傷。其實千尋的父母並不是變成了豬而是出了車禍。「湯屋」其實不是簡單的洗澡的地方,而是暗指「妓院」。
  • 透過《螢火蟲之墓》看人心,比戰爭還殘酷的是人心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由高畑勳導演執導,整部電影充斥著憂傷的旋律,也不乏溫馨的場景。這部電影也被美國知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為「最具情緒渲染力,令人反思的電影之一」。
  • 《螢火蟲之墓》哥哥握著我的手,我就知道,白天有太陽,晚上有螢光
    哈嘍,寶寶們好吖,今天書予要給寶寶們推薦上次在《龍貓》裡提到的《螢火蟲之墓》哦。《螢火蟲之墓》全劇以世界二戰結束前後的神戶大空襲為背景,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作者高畑勳,該影片與宮崎駿的《龍貓》同時上映,一個歡快夢幻,一個壓抑悲傷。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這是吉卜力所有作品中最寫實、也是唯一一部直面戰爭的電影。
  • 《螢火蟲之墓》與那些真實歷史影像重疊,以為是糖,結果是刀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然而《螢火蟲之墓》的點不在於作品的好壞,而在於對「反戰」的態度,電影的主題就是「反戰」,以日本老百姓的眼光看待事物,但也要對戰爭起因反省和控訴,雖然原作並不考慮政治,而是以平民為基礎,但畢竟有所關聯,還是會觸動到當時經歷過戰爭的人,尤其是二戰的受害國…有人說電影只突出了戰爭中平民的悲劇,卻缺乏對戰爭起因的描述,在這一點上,它絕對是失敗的。
  • 從中國視角看《螢火蟲之墓》,是反戰還是洗白?
    日漫《螢火蟲之墓》作為一部反戰類題材電影,一度感動了大批人。其細節的處理、角度的選擇以及細膩的感情線,讓大部分觀眾潸然淚下。而在《螢火蟲之墓》中,處處都是侵略國的人怎麼怎麼悲慘,侵略國的土地備受炮火的摧殘,侵略國民不聊生,通過這些事例來表達反戰主題。不好意思,我覺得很怪,這些例子都沒問題,但是錯就錯在定位上。我不願意把它歸為反戰題材,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為侵略國洗白罪惡的手段。
  • 宮崎駿佳作《螢火蟲之墓》,淚點太低,不敢看第二遍
    今天七七和大家一起回顧一部看了不敢看第2遍的電影《螢火蟲之墓》。青太又憤怒又無奈,阿姨家實在無法呆下去了,於是年幼的他扛起了兄妹二人的行李決定離開,告別了阿姨家。兄妹倆在一個廢棄防空洞裡頓時安定下來,青太每天靠著在外面撿來的各種東西,艱難的維持著自己和妹妹的生活。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淚流滿面嗎?
    而高導生前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高達8.7分!男主不值得煽情落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想要觀看的一部影片,但關於它的影評都是清一色的煽情催淚,對於感性的我來說一直不敢觀看。從這一角度來看,《螢火蟲之墓》毫無疑問是失敗的!(2)選擇性地忽略掉過錯人不能活在過去,但更不能忘記過去,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你拿這句話去問大部分日本人他們會回答你:「我們當然不會忘記歷史,尤其是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來的那兩顆原子彈!
  • 《螢火蟲之墓》真的值得你淚流滿面嗎?
    而高導生前最著名的作品則是《螢火蟲之墓》,豆瓣評分高達8.7分!男主不值得煽情落淚《螢火蟲之墓》一直是稀飯想要觀看的一部影片,但關於它的影評都是清一色的煽情催淚,對於感性的我來說一直不敢觀看。這次,終於鼓起勇氣去觀賞這部『催淚彈式』高分佳作,結果全程並沒有多少想哭的衝動,更多的反而是壓抑跟不解。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如果你能看到我的世界裡那些漸漸消逝的美好,你就能體會到現在所擁有的幸福。」——題記「你在幹什麼呢?」「我在給螢火蟲造墓呀。」節子低垂著頭,又說道,「媽媽也在墳墓裡邊吧?」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作為一部反映普通大眾,特別是孩子在戰火中痛苦與掙扎的小說。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清太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據自身經歷攥寫的小說《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
  • 吉卜力《螢火蟲之墓》令人恨覺不愛,一部令人糾結半天的日本電影
    「昭和二十年,9月21日夜晚,我死了」這是電影《螢火蟲之墓》的開場白。電影《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工作室在1988年創作的一部日本動畫,整部影片以倒敘的手法講述,圍繞二戰時期通過回憶的敘事方式展開。這是吉卜力所有作品中最寫實、也是唯一一部直面戰爭的電影。
  • 螢火蟲之墓:一部不敢看第二遍的電影,珍惜容易,懊悔太遲
    很多影迷對於這部動畫電影的評價是,沒有勇氣看第二遍,因為無以復加的心疼。宮崎駿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但是《螢火蟲之墓》這部動畫電影以戰爭為背景,運用寫實的手法,展現殘酷的現實下,人們困難的生存。並且是宮崎駿作品裡,唯一一部為翻拍成真人版的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