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想用另一個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尤三姐那麼愛柳湘蓮,柳湘蓮知道嗎?
尤三姐對柳湘蓮起意,是五年之前,「五年前我們老娘家裡做生日,媽和我們到那裡與老娘拜壽。他家請了一起串客,裡頭有個做小生的叫柳湘蓮,他看上了」。
我們設想一下這個情形:柳湘蓮是在臺上表演的,尤三姐是在臺下看戲的。而且不是一對一、小劇場的演出,是堂會,觀眾很多。而且柳湘蓮並不是主要演員,只是客串。而且尤三姐不是管家娘子、主人主婦,只是眾多賓客中的一個。
這種情況之下,尤三姐注意到柳湘蓮,是可能而且完全合理的;柳湘蓮注意到尤三姐,是幾乎不可能的——不是幾乎,是絕對不可能的。
在此之後,他們還有見面的機會嗎?
沒有。她用「說來話長」開篇,但其實內容並不多。這個「長」,只能是表示時間長,已經五年之久了。如果後來還有機會見面,還有交往,尤二姐就不會只說是「五年前」而不提以後了。要知道她是「盤問他妹子一夜」才知道真相,而且之前尤三姐又有「姐姐知道,不用我說」的伏筆,這時沒必要瞞著尤二姐了。
好吧,只是五年前單方面的一次「見面」,懷春少女迷上了舞臺上的明星,你讓這明星從哪裡知道去?
尤三姐的愛,柳湘蓮不知道。不僅是不知道,而且根本不能讓他知道。
賈璉在路上遇到柳湘蓮,當面提親,「只不說尤三姐自擇之語」。
為什麼不說?唉,考慮一下時代背景吧。寶玉和人戀愛(不知道是黛玉),王夫人就問「和哪個作怪」;寶釵聽到女孩子與心儀的男子傳遞信物,馬上認定「姦淫狗盜」的性質;戲裡書裡的小姐一想到「終生大事」,賈母就批判為「鬼不像鬼,賊不像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按照一般的觀念,女子主動戀慕一個男人,就是傷風敗俗、道德敗壞。賈璉要把尤三姐介紹給柳湘蓮為妻,怎麼可以說「這是個傷風敗俗、道德敗壞的女孩」?
好吧,站在柳湘蓮的立場上考慮一下:賈璉要把小老婆的妹妹介紹給他為妻,他對這個女子一無所知,只從賈璉嘴裡知道「我這內娣的品貌是古今有一無二的了」,而不知道尤三姐對自己有情。
接下來,柳湘蓮又從寶玉口中得知,這位美麗的少女,是聲名狼藉的寧國府的親戚,而且是改嫁的再醮婦帶來的拖油瓶,而且寶玉還「那裡和他們混了一個月」——如果換了是你,你會接受這樣的妻子嗎?
不是說寶玉和她們「混」的一個月裡發生了什麼。但是寶玉這時也漸近成年,可以與寶玉「混」,哪怕只是純潔的相處,也可以看出尤氏姐妹不避外親、行為不謹——如果換了是你,你願意娶一個這樣的女人嗎?
換了是任何男子,面對這樣的情況,都會度量度量的。僅僅是因為柳湘蓮「冷心冷麵」,才有當面拒絕的堅決。別人呢,要麼是拒絕得委婉一點,要麼就是存著「當王八的吃倆炒肉」(北方諺語,可見於老舍小說)的心思,願意當接盤俠。
但是這樣的男子,還配得到尤三姐的愛嗎?
這份感情,陰差陽錯得叫人啼笑皆非,卻註定了痴情的尤三姐,不可能得到她痴等五年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