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院Church等團隊開發新的方法,可快速組裝染色體

2020-12-22 中國生物技術網

單倍型解析或分階段的基因組組裝可提供基因組及其複雜遺傳變異的完整圖片。但是,當前用於分階段裝配的算法要麼不生成染色體尺度的定相,要麼需要譜系信息,這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近日,哈佛醫學院Heng Li,George M. Church等人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在線發表題為「Chromosome-scale, haplotype-resolved assembly of human genom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稱為二倍體組裝(DipAsm)的方法,該方法使用長而準確的讀數和長距離構象數據,以在1天之內生成染色體規模的分相組裝。DipAsm應用於四個公共人類基因組,PGP1,HG002,NA12878和HG00733,DipAsm產生了單倍型解析的程序集,具有最小重疊群長度,可覆蓋50%的已知基因組(NG50)直至25 Mb,並在大約90.5%的雜合位點分階段98-99%的準確性,在連續性和定相完整性方面均優於其他方法。

該研究證明了染色體規模的分階段裝配對於發現結構變異(SV)的重要性,包括數千個新的轉座子插入,以及高度多態性和醫學上重要的區域,例如人白細胞抗原(HLA)和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KIR)區域。DipAsm將促進高質量的精準醫學以及個體單倍型變異和種群多樣性的研究。

另外,2020年11月30日,哈佛醫學院George M. Church及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Volker Busskamp共同通訊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在線發表題為「A comprehensive library of human transcription factors for cell fate engineering」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人TFome,這是一個全面的庫,其中包含1,564個TF基因和1,732 TF剪接亞型人TFome的大規模組合篩選將補充基於發育生物學和計算系統生物學的細胞工程其他策略(點擊閱讀)。

人類包含每個染色體的兩個同源拷貝,並且推導每個拷貝的基因組序列對於正確理解等位基因特異性DNA甲基化和基因表達以及分析進化,法醫和遺傳疾病至關重要。然而,重建基因組序列的傳統從頭組裝算法通常將樣品表示為單倍體基因組。對於二倍體基因組,例如人類基因組,這種摺疊的表示法導致基因組中一半雜合變異的喪失,可能在單倍型之間分開的區域引入裝配錯誤。

已經提出了幾種算法來生成單倍型解析的程序集,也稱為分階段程序集。FALCON-Unzip,Supernova等使用相對短距離的序列數據進行定相,並且只能解析高達9兆鹼基的單倍型人類樣品。這些方法無法逐步完成著絲粒或長重複。擴展FALCON-Unzip的FALCON-Phase使用Hi-C連接相控序列模塊,可以生成更長的單倍型,但無法實現染色體長的定相。

Trio binning是唯一可以做到這一點的方法,加上整個染色體的組裝和定相。它使用父母雙方的序列讀段對後代的長讀段進行分區,然後分別組裝每個分區。但是,Trio binning無法解析雜合區域,並將使這些區域保持非定相狀態。更重要的是,並非總是有父母提供的樣本,例如,對於在野外捕獲或父母去世的樣本。這限制了Trio binning的應用。因此,目前缺乏能夠為單個人準確地產生階段性裝配並與序列技術創新保持同步的方法。

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稱為二倍體組裝(DipAsm)的方法,該方法使用長而準確的讀數和長距離構象數據,以在1天之內生成染色體規模的分相組裝。DipAsm應用於四個公共人類基因組,PGP1,HG002,NA12878和HG00733,DipAsm產生了單倍型解析的程序集,具有最小重疊群長度,可覆蓋50%的已知基因組(NG50)直至25 Mb,並在大約90.5%的雜合位點分階段98-99%的準確性,在連續性和定相完整性方面均優於其他方法。

該研究證明了染色體規模的分階段裝配對於發現結構變異(SV)的重要性,包括數千個新的轉座子插入,以及高度多態性和醫學上重要的區域,例如人白細胞抗原(HLA)和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KIR)區域。 DipAsm將促進高質量的精準醫學以及個體單倍型變異和種群多樣性的研究。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711-0

來源:iNature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實現多倍體植物基因組的全染色體組裝
    新方法實現多倍體植物基因組的全染色體組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53:45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Lachlan J. M. Coin課題組利用新方法實現多倍體植物基因組的全染色體組裝。
  • 美國研究團隊首次合成人類X染色體完整序列
    中國航空報訊:美國研究團隊首次合成了完整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這將有助於我們全面了解基因組功能,並指導基因組信息在醫療服務中的使用。例如,生物學上的女性繼承了兩條X染色體,一條來自其母親,一條來自其父親。但是這兩個X染色體並不相同,它們的DNA序列有許多差異。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對普通人類細胞的X染色體進行測序。相反,他們使用一種特殊的細胞類型,該細胞具有兩個相同的X染色體。與僅具有一個X染色體拷貝的男性人體細胞相比,這種細胞可提供更多的DNA進行測序。
  • 哈佛大學醫學院David Sinclair團隊實現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來源:臨床細胞治療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David Sinclair團隊的中國籍博士研究生呂垣澄與哈佛醫學院及附屬波士頓兒童醫院何志剛及麻省眼耳醫院Bruce Ksander等團隊通力合作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Reprogramming
  • 5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作者 | 馮麗妃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理由是各大醫院車流量大幅上升。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指出6大不當,5位華人青年學者回懟哈佛醫學院「新冠論文」
    科學網微信公號7月14日消息,今年6月,美國哈佛醫學院一篇發表在該校開放獲取資源庫DASH上的論文,通過分析武漢醫院停車場照片和百度搜索數據,斷定新冠疫情可能去年8月底就在武漢傳播。論文上線後遭到多方譴責,被指所引用材料牽強之至,漏洞百出。
  • ...華春瑩|麥可·瑞安|新冠肺炎|外交部|百度|哈佛醫學院|dash|...
    一篇頂著哈佛光環的論文,成為了輿論場的新熱點。通過對武漢幾所醫院附近交通流量和關鍵詞搜索量的分析,該論文認為新冠肺炎早在去年8月底可能就在武漢暴發。此文一出,便被以川普為首的一些美國政客積極轉發,用來作為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的新證據。
  • 科學家開發出超分子組裝新方法
    英國和日本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超分子組裝的新方法,有望帶來比矽材料性能更優越的分子電子設備,比如用巴基球製造的柔軟電視屏幕,為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聽體驗。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方法有著巨大應用潛力,有可能推動新材料生產的變革。相關論文發表在6月22日的《自然·化學》雜誌上。
  • 【世衛駁斥哈佛所謂武漢去年夏天出現新冠的分析】哈佛大學醫學院...
    2020-06-11 07:14:50來源:FX168 【世衛駁斥哈佛所謂武漢去年夏天出現新冠的分析】哈佛大學醫學院一篇論文稱去年夏天武漢醫院停車場內的車輛有小幅增加,推測新冠病毒最早於8月在武漢出現,對此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周三表示,這並沒有因果關係,「不要進行過多猜測,然後兩三步就匆忙得出結論。」
  • 哈佛大學:酶促DNA合成見光
    此前,哈佛大學懷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和哈佛醫學院(HMS)的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團隊開發了第一種DNA儲存方法,該方法使用稱為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dT)的DNA合成生物酶,該酶原則上可以合成更長的DNA序列,錯誤更少。
  • 深度扒皮:哈佛大學醫學院這回在中國身上,算是徹底砸牌子了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近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個團隊,發布了一個關於新冠病毒的最新調查,稱他們通過分析100多張武漢6家醫院停車場的圖片,以及中國百度的搜尋引擎數據,發現早在2019年秋季甚至8月,武漢就出現了一些異常。
  • 學術頭條: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新技術讓蚊子只產雄性後代...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等團隊開發新方法 鑑定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精確的細胞類型及組織5月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Ido Amit及法國巴斯德研究所Benno Schwikowski共同通訊在Cell 在線發表論文,介紹了一種稱為Viral-Track的新計算工具,該工具旨在使用直接映射策略系統地掃描生理病毒感染的
  • 【鄉賢風採】雲和鄉賢袁碩峰所在研究團隊開發成功高效能的抗新型...
    喜 報雲和鄉賢袁碩峰所在研究團隊利用已知的臨床藥物開發成功高效能的抗新冠狀病毒藥物。
  • 科學家開發從低解析度Hi-C數據中提取高解析度3D基因組結構的新方法
    如何低成本快速地獲得高解析度的染色質空間結構,成為大規模開展3D基因組研究的一大瓶頸。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治華研究組與中科院軟體研究所李昂生研究組合作,開發了利用低解析度的Hi-C結合其他表觀組數據,預測高解析度的染色質結構域和染色質相互作用的新方法,使得在大樣本中,快速、低成本獲得染色質高精度結構成為一種可能。
  • 生成完整的人類X染色體序列!
    然而,這兩條X染色體並不完全相同,它們的DNA序列會有許多不同之處。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對來自正常人類細胞的X染色體進行排序。相反,他們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細胞類型--有兩個相同的X染色體。這樣的細胞比只有一個X染色體副本的男性細胞提供更多的DNA進行測序。它還避免了分析一個典型女性細胞的兩個X染色體時遇到的序列差異。
  • 美國貝勒醫學院開發新方法,有望助盲人恢復視覺
    撰文 | Katherina責編 | 兮大多數後天失明的患者,只是眼睛或視神經受損,由此,人們開發出一種繞過眼睛和視神經的2018年,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Daniel Yoshor教授和William H.Bosking教授團隊在進行癲癇術前評估時,給視力正常的受試者體內植入顱內電極後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 醫學院左為團隊與解放軍總醫院陳香美、蔡廣研團隊合作研究成果...
    左為團隊與陳香美、蔡廣研團隊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療法帶來希望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1-01-12  瀏覽:
  • 吳鵬團隊揭示檢測腫瘤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方法
    基於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T細胞與樹突狀細胞的抗原特異性相互作用,我們開發了一種化學生物學方法,稱為FucoID,用於快速探測和分離這些T細胞亞群。我們使用這項技術從多個鼠類腫瘤模型中分離出腫瘤特異性抗原反應性腫瘤浸潤CD8+ T細胞,並發現該T細胞亞群具有獨特的TCR組成,類固醇生物合成上調並在體外和體內均表現出強大的腫瘤反應性。
  • 醫學院向燁研究組發文揭示複雜有尾病毒組裝成熟分子機制
    醫學院向燁研究組發文揭示複雜有尾病毒組裝成熟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6月12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醫學院向燁研究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有尾噬菌體φ29組裝成熟機制結構生物學研究」(Structural assembly of the tailed bacteriophage φ29)的研究論文
  • 田間快速檢測新方法來了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與俄亥俄州立大學、孟加拉國謝赫穆吉布拉赫曼農業大學、巴西聖卡洛斯聯邦大學和美國農業部合作開發出一種檢測田間麥瘟病發生的新方法,該方法不依賴實驗室PCR儀等專業設備,實現了麥瘟病的田間快速核酸檢測。
  • 哈佛附屬的8家醫院全在這兒了!
    哈佛醫學院到底有多少附屬醫院?醫生選擇去美國進修選擇哪家更好? 小編匯總了哈佛醫學院各大教學附屬醫院名單,打算去美國進修的醫生朋友趕緊收藏起來咯!研究團隊有1100多位科學家,包括9名國家科學院人員、11名醫學研究所在職人員和9名霍華休斯醫學研究所人員。每年科研投入2億2千5百萬美元。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John F. Enders為,1954年諾貝爾獎得主,脊髓灰質炎疫苗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