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弘一大師的「溫州蹤跡」 「晚晴院」再續一段溫州佳話

2021-01-10 溫州新聞網

 2010年《李叔同》劇組來溫時參觀弘一大師紀念館

  寶嚴寺的晚晴院

  寶嚴寺內弘一大師紀念館外景

  溫州網訊 今年是紀念弘一大師(李叔同)誕辰140周年, 甌海區政協牽頭出臺《「做大做強弘一文化,打造溫州文化高地」三年行動的計劃》, 謀劃了系列紀念活動。

  我們知道:在出家以前,他是名揚四海的風流才子李叔同。他兼擅書法、篆刻、繪畫、音樂、戲劇、詩文、金石,他所創作的歌曲,是當時的「流行歌曲」,一首《送別》家喻戶曉,傳唱至今不衰;他還是中國最早畫西洋畫和教授西洋畫的先驅之一……出家後,他是譽滿天下的一代高僧。在俗39年,在佛24年,其中有12年時間,弘一就在溫州度過。

  弘一大師和溫州有著怎樣的一段緣分,在溫州留下了哪些「蹤跡」?

  紀念堂生動講述「流金往事」

  穿過三垟溼地大拆大建的工地,有一條簡易水泥路通往大羅山山麓,這也是通往溫州大學城的近道。寶嚴寺就坐落在上山的「近道」上。翻閱《永嘉縣誌》三十六卷,有「寶嚴院,在德政鄉,宋祥符間建」的記載。寶嚴院即指寶嚴寺。早年,這座千年古剎的交通並不方便,今天,竟成了北接三垟溼地景區,南臨宏偉大學城校園的銜接點。

  站在山門外仰望,弘一大師題字的「寶嚴寺」牌匾赫然在目。踏入寺院,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放生池,放生池後面長廊式的建築體就是弘一法師紀念館。大師的黃楊雕像靜靜迎候在館中央,目光深邃、表情慈祥。在紀念館中陳列的諸多大師生前遺物及書信字函中,大師在溫州的12年光景鮮活、生動起來……

  除了長期駐錫的慶福寺之外,大師還住過江心寺、茶山寶嚴寺、仙巖伏虎庵、郭溪景德寺。除慶福寺外,大師留駐寶嚴寺的次數最多,時間最長,他在很多親筆信中稱讚寶嚴寺「風景殊勝」「山中蘭若」,表示願「久居彼處」,「彼處亦慶福寺之屬寺也」。今天,慶福寺早已無從尋訪,我們只能在寶嚴寺「追尋」大師「蹤跡」。

  寶嚴寺並不似溫州其他佛教聖地香火旺盛,釋宗聖住持這樣解釋:「弘一大師就是一個低調淡泊的人,如果寶嚴寺香客不斷,也許他就不會留駐此地了吧!」駐守寶嚴寺二十多年,臨摹弘一大師的「寶嚴寺」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雖說只是簡簡單單三個字,卻值得我學習一輩子。」

  他與一批溫州文人深厚交情

  從紀念堂櫥窗中的舊書信中,我們可以了解,大師關注溫州的人文環境, 與溫州眾多文化名人交往密切。

  金柏東《弘一大師與溫州文化》一文中也詳細記載:弘一在上海南洋公學時老同學林大同,字同莊,就是溫州瑞安人,曾東渡日本留學,與弘一大師同齡,民國時曾任浙江水利廳廳長。當時弘一想找一清淨著書之處,林同莊言及永嘉山水清華,氣候溫適,又較僻靜,無多幹擾,是治律的好地方,師聞之欣然。這是弘一大師來溫與溫州人「緣」的開始。

  民國溫州,有一批通曉佛學的文化人,除了在溫州創建菩提學會、蓮池學會、鹿城佛學會,創辦醫院、學校等公益事業和賑災濟貧等慈善機構等以外,更給予弘一熱情接待,全面支持。如陪同弘一從杭來溫的吳璧華、周孟由;承擔弘一駐溫期間的「飯食之資」和「一切費用」的周群錚;發起木版翻刻弘一手書《五大施》三經的劉景晨;為弘一書寫「晚晴院」匾額的「永嘉長者」陶文星;替弘一刻制「演音」「沙門月臂」等印章的金石家謝磊明等人,便都是其中佼佼者。

  在溫州形成佛學和書法體系

  1924年,弘一在慶福寺,完成了近代佛學經典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歷時四年。全書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後由夏丏尊居士將35部交給日本內山完造,分寄到日本東京、京都各大學圖書館收藏。

  1928年6月至9月間,弘一在溫州先後10多次寫信給李圓淨、豐子愷提出編撰《護生畫集》中的相關細節問題,該畫集1929年2月由開明書店印行,頗受歡迎,不同版本竟達15種之多。1929年8月,大師開始撰寫《清涼歌集》,後由他的學生劉質平及弟子譜曲,1936年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

  1932年,慶福寺重建,弘一大師為該寺大雄寶殿題寫「極樂莊嚴」橫匾;寶嚴寺也留下了大師真跡對聯:「常持清淨戒,應生歡喜心。」這座千年古剎因為大師停留,在之後的歲月裡,不斷地閃爍著人文的慧光。

  有關專家說,弘一在溫州形成了他的佛學和書法體系。

  「晚晴院」再續一段溫州佳話

  寶嚴寺靠山腳的一個小院落裡,還有一幢兩層的青磚小樓俯臥——這就是「弘一法師故居」,名為:晚晴院,字是大師孫女莉娟女士題的,女性特有的柔媚撲面而來。

  小樓建築風格是民國的,灰瓦,木窗。一樓門廳並不寬敞,一張磨了邊角的八仙桌上,擱置經年的文房四寶、生了鏽的刻刀。這讓人聯想到,弘一在溫州誦念學律之餘,自製刻刀,玩起了篆刻的佳話。1922年4月,弘一刻印五方,鈐為印稿寄贈夏丏尊,葉聖陶先生對這五枚印的評價:「好極,不可言說。」

  今天的這幢「故居」也來之不易。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天津、廈門、泉州、杭州、寧波、嘉興、臺北等地都先後建有弘一大師紀念館,研究者遍布海內外,而大師心儀的「第二故鄉」溫州卻一直沒有紀念地。在一批有識之士的呼籲、奔走、努力下,1997年寺內設立「弘一大師紀念館」後,又在山腳仿建大師「故居」晚晴院,2010年正式完工。

  2010年11月,溫籍藝術家董蘭興率他領導的浙江歌舞劇院大型原創舞劇《李叔同》團隊回到家鄉演出,恰逢寶嚴寺新落成晚晴院。於是,「李叔同」便首次回到了寶嚴寺「故地」,留下了一段佳話。

  雖說是仿建的「故居」,但它試圖與往日發生關係;至少表達了溫州對大師虔誠的追憶和挽留,也為追憶大師在溫州12年的歲月,有了實實在在的「依託」。此後,大師家鄉天津的電視臺也特來寶嚴寺拍攝專題片;大師孫女莉娟女士、大師學生劉質平先生之子等人都先後來尋蹤問跡。

  進一步做大做強「弘一文化」

  根據甌海區政協牽頭出臺《「做大做強弘一文化,打造溫州文化高地」三年行動的計劃》,甌海有關方面將邀請天津、上海、杭州、嘉興、廈門、泉州等人士共議組建紀念弘一大師「七城」聯盟和謀劃弘一大師赴溫駐錫100周年紀念活動。

  甌海區政協、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還聯合舉辦弘一文化音樂專場;甌海區政協紀念弘一大師聯誼會首出會刊《溫州弘一大師文化研究》,匯集十年來研究弘一文化成果和舉辦系列活動紀事。

  此外,我市有關部門在江心嶼舉辦了紀念座談會,部分專家受邀就弘一大師與溫州文化的淵源、與溫州摯友的情緣、在溫州取得的藝術成就及溫州本土對弘一大師「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等方面進行座談,緬懷這位藝術造詣深厚的集大成者的同時,也呼籲進一步發掘和保護弘一大師為溫州留下的寶貴人文遺產和精神財富。

  來源:溫州晚報

  江泓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悲欣交集在雁蕩-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雁蕩山能仁寺竺摩紀念館,門口裡側對聯為弘一所書。墨跡自始至終一筆不苟,不揚不萎,墨色也不飽不渴。佛經中多的是相同的字,寫得宛如獨模所鑄,書道根柢很深,內心安謐的程度,更是超凡入聖。這種純粹的境界,令人望而生畏。查詢資料發現,趙萱堂曾和弘一一起在上海創辦「盛世元音」的京劇演出班社,都是早期上海灘的京劇票友。從兩人的親密程度來看,其與弘一同遊雁蕩山的講述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 新展預告 紀念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
    而今年正值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跨年又逢大師蒞溫駐錫100周年,有兩場將在溫州博物館舉辦的特展——「碧天芳草——李叔同與溫州」、「碧天芳草——護生畫集特展」,或許能帶您從中探尋其中不易被世人所知的,關於這位大師的傳奇。
  • 永嘉網丨中山公園發掘一對民國青石門聯 竟是弘一法師駐留的慶福寺...
    直到今年,公園路改造為歷史文化街區,再加上他看到近日報紙上一篇關於弘一法師的文章,他才想起這對石板,感覺可能與弘一法師有關聯,並向上級匯報。鹿城區公園管理處得知後,當即向區歷史街區文化小組以及區文保單位反映情況,並迅速將這對門聯找了出來,邀請我市文物專家們予以鑑定。
  • 「碧天芳草」特展即將開幕,告訴你弘一法師與他的永嘉往事
    而今年正值弘一大師誕辰140周年,跨年又逢大師蒞溫駐錫100周年,有兩場將在溫州博物館舉辦的特展——「碧天芳草——李叔同與溫州」、「碧天芳草——護生畫集特展」,或許能帶您從中探尋其中不易被世人所知的,關於這位大師的傳奇。
  • 這裡是溫州第一座公園!90年前為建它,拆除了華蓋山至積穀山城牆
    說起中山公園,很多溫州人都不會陌生:這裡是溫州第一座公園,到2020年,它整整90歲了;這裡曾經承載了一代又一代溫州人的美好回憶,這座公園,近代傳奇人物弘一大師駐錫過,考古大家夏鼐與同鄉好友逛過,一代才女張愛玲在公園飯店窗邊凝望過……而公園裡的兒童樂園
  • 牛津尋訪蘇慧廉蹤跡-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日報主辦
    2013/02/23 06:22 來源:溫州都市報 瀏覽:3546 我坐在David Helliwell堆滿書的辦公室裡。
  • 佛教:晚晴老人弘一高僧
    在晚晴時期,天津河東區陸家胡同2號,是光緒年間津門有名的「李善人」家。「李善人」名李世珍,字筱樓,原籍浙江平湖,中過清朝進士,還做過幾天的吏部主事。以後做生意,壟斷天津鹽業。晚年更致力於興辦錢莊銀號,是天津早期的銀行家。光緒六年,李筱樓已68歲。九月,他那位芳齡僅18的三房姨太太,又給他生了個兒子。
  • 弘一法師: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78年前的今天,1942年10月13日,弘一大師李叔同於泉州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圓寂。 1942年中秋過後,弘一大師自感病勢沉重,手書二偈與諸友告別,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 溫州舉辦「碧天芳草」系列特展 再現李叔同傳奇一生
    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出家,法號弘一。他苦修惜福、研律弘法,成為近代南山律宗的中興祖師。2020年正值李叔同誕辰140周年,2021年又逢弘一法師到浙江溫州駐錫100周年。日前,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委統戰部、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舉辦「碧天芳草」系列展覽,展現李叔同的文藝造詣和傳奇一生,講述他與溫州的深厚情緣。
  • @溫州市民,「最美溫州人·感動溫州抗疫人物」候選人出爐,邀你點讚~
    從1月29日開始,我市組織開展溫州市「最美抗疫人」尋訪宣傳活動,累計尋訪宣傳「最美抗疫人」「復工領頭雁」「駐企服務先鋒」等各類典型300多個。3月10日,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聯合開展「最美溫州人·感動溫州抗疫人物」選樹推薦活動,共收到147份個人和群體的推薦材料。
  • 溫州足球的V型發展之路-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就有不少溫州人進入省足球隊,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溫州足球實現了省運會三連冠,不過,此後陷入沉寂,一度跌入谷底,2002年利用東道主的優勢再奪省運會冠軍,此後又是連續三屆省運會榜上無名。直到2018年在湖州舉辦的省運會上,溫州隊8戰全勝奪冠,時隔16年,再度站上全省之巔。新中國成立70年來,溫州足球走過了一段盪氣迴腸的V型發展之路。
  • 尋訪溫州「富二代」教育樣本
    在民營經濟活躍的溫州,我們的身邊就潛伏著一大批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他們是否都是拼車拼爹炫富的一代?從小到大他們又接受過怎樣的教育?記者對 溫州的「富二代」「富三代」群體進行了採訪。  富二代名片:金歐陽  溫州國技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七所大學,孵化出一個IT夢  11月18日,金歐陽拿到了溫州青年創業楷模的獎項,同時面對央視採訪鏡頭,對話全國創業楷模。
  • 鄭成功北伐與溫州
    南航 攝張聲和5月10日,溫州市鄭成功文化研究會成立,鄭祥政當選會長,鄭方偉當選秘書長,研究會將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鄭成功的愛國主義精神,挖掘鄭成功在溫州的文化遺蹟,促進溫州與臺灣文化合作交流和溫州的社會經濟發展。民族英雄鄭成功與溫州頗有淵源,其抗清鬥爭中,三次北伐都曾到過溫州地區。
  • 看~新時代溫州人精神閃耀溫州!
    甌海區進出口貿易港亮屏甌海瞿溪街道巨溪國際真皮大世界亮屏「溫州是濱海城市,胸懷坦蕩海納百川,大氣包容是溫州人精神版圖的天然經緯。」溫州大學教授,溫州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張小燕說,改革開放以來,溫州人遍布世界,守望相助休戚與共早已成為溫州城市突出的精神氣質。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要求我們站在更高的層面上再大度再包容,能接納強者也能包容弱者,能接受成功也能包容失敗,敞開心扉接受多元文化,吸納多種精神養料。
  • 溫州女人·秀⑦ 溫州女掌門 | 民宿女主邂逅老屋舊物 來場「時空...
    溫州女人·秀⑦ 溫州女掌門 | 民宿女主邂逅老屋舊物 來場「時空」創作 2020-09-15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溫州整形市場:哪家可以挑戰溫州和平整形
    是誰能從星辰大海中崛起,又是誰能雄霸一方,這並不好說,但是溫州和平整形做到了。2020年溫州整形市場期待更強大的對手來挑戰,只是不知哪家可以挑戰溫州和平整形?一、是什麼孕育了溫州整形市場當然是這座城市的人文、地理環境、經濟。溫州總面積11612.9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25萬人。溫州入選2018中國大陸地級城市30強。
  • 溫州夢 | 一塊溫州糕點的網絡傳奇
    溫州夢:是溫州金融大叔推出的專題系列文章,計劃記錄那些在溫州的奮鬥故事,他們來自於各行各業
  • 《新聞聯播》再次聚焦溫州!溫州外貿鞋企如何突出重圍?
    4月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將目光再次聚焦溫州,以《一家外貿鞋企的轉型突圍之路》為題,用長達3分3秒的時間,展現了溫州的政府和企業面對困境的轉型之路。
  • 戰疫啟示錄 | 夏景林:溫州阻擊戰
    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在武漢發酵時,誰也沒想到距離武漢900公裡的溫州居然成為孤懸湖北之外的第二大疫區。面對這場從天而降的疫情,溫州全市上下第一時間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打起了一場新冠疫情的阻擊戰。而作為溫州地區的醫學重鎮,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溫醫大附一院)臨危受命,成為溫州地區唯一的省、市級收治新冠肺炎重危病人的定點醫院,也由此躍入疫情中的「風暴眼」。
  • 袁隆平續聘溫科院首席顧問,他說今年要來溫州
    2020-01-11 01:09 |溫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