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視頻帶你走進醫學世界的重磅|前沿|新知
心衰患者血清離子水平異常很常見,且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如何更好管理?近日,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家委員會、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發布了新共識——《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離子管理專家共識》,針對臨床最常見的離子平衡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
心力衰竭患者鉀離子管理
(一)心力衰竭合併低鉀血症
低鉀血症管理:正常低值血鉀也應當補鉀。
1. 處理原則
(1)推薦心衰患者血鉀維持在4.0~5.0 mmol/L,即使處於正常低值血鉀3.5~4.0 mmol/L,也應當補鉀,同時注意補鎂。
(2)使用襻利尿劑者,經驗性補鉀可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且小劑量經驗性補鉀(
(3)同時補鉀、補鎂可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風險,且機制協同互補。
2. 補鉀方案
口服補鉀初始劑量為60-80 mmol/d,分次服用,通常一次口服氯化鉀3.0-4.5 g,可使血鉀上升1.0-1.5 mmol/L。
一般靜脈補鉀濃度為20-40 mmol/L,相當於1.5-3.0 g/L。
高濃度的鉀溶液必須經大靜脈如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或股靜脈輸入。
密切監測血鉀水平,建議血鉀補至>4.0 mmol/L。
3. 預防
心衰患者的低鉀血症預防:使用襻利尿劑及透析患者要注意補鉀,定期監測血鉀水平,避免腹瀉、大量出汗等可能引起低鉀血症的誘因。
(二)心力衰竭合併高鉀血症
1. 心力衰竭合併高鉀血症的治療
根據高鉀血症發生的緊急程度和血鉀升高的嚴重程度予以相應處理。血鉀≥6.0mmol/L伴或不伴心電圖改變,應給予急診處理。
(1) 飲食及藥物調整:限制鉀含量較高的食物攝入,減量或停用鉀補充劑、RAASi、MRAs等藥物。
(2) 葡萄糖酸鈣
(3) 促進鉀向細胞內轉移:1)葡萄糖+胰島素;2)碳酸氫鈉
(4) 促鉀離子排洩:1)利尿劑;2)陽離子交換樹脂;3)新型鉀結合劑;4)血液淨化。
2. 心力衰竭合併高鉀血症的預防
識別高鉀血症的高危患者,包括心衰合併糖尿病、CKD、基線血鉀水平偏高、服用RAASi、MRAs等藥物的患者等。RAASi、MRAs使用應注意適應症及定期監測血鉀,高危患者飲食及用藥要適當限制鉀的攝入量,特別是晚期CKD和鉀排洩障礙的患者。某些非心血管藥物會影響腎臟的鉀排洩,心衰患者應謹慎使用,包括非甾體抗炎藥、免疫抑制藥、唑酮類抗真菌藥等。
(三)心力衰竭患者血鉀的監測
所有慢性心衰患者都應監測血鉀水平,建議1次/3-4月,使用襻利尿劑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更密切的監測血鉀水平,建議1次/1-2個月。
使用RAASi、MRAs期間應注意定期監測血鉀以避免高鉀血症,肌酐>2.5 mg/dl或腎小球濾過率(eGFR)5.0 mmol/L慎用MRAs,肌酐>3 mg/dl、血鉀>5.0 mmol/L 慎用RAASi,上述藥物治療後1~2周應監測血鉀和腎功能,之後監測1次/月。
以上內容摘自
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 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患者離子管理專家共識 [J] . 中華心力衰竭和心肌病雜誌,2020,04 (01):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