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舀一勺熱乎乎的糖汁,在一塊石板上靈活地作畫,不到一分鐘,一隻惟妙惟肖的老鼠就躍然而出,再沾上竹籤,用鏟刀從石板上鏟起來,一幅晶瑩剔透、散發著誘人香味的糖畫就做好了。5月30日下午,曹晗在宿豫區中亞·翰林華府小區現場展示的糖畫工藝讓人嘆為觀止。
曹晗參加社區活動,向孩子們展示糖畫工藝
「糖畫工藝博大精深,我學做糖畫4年了,只能算剛入門。」曹晗笑著告訴記者。
糖畫,就是用糖汁做成的畫,它亦糖亦畫,可觀可食。糖畫藝人以勺子為「筆」、糖汁為「墨」,畫出各種生動的圖案造型,如戲曲人物、吉祥花果、飛禽走獸等。
22歲的曹晗是宿豫區順河街道人,在她小的時候,遇到逢年過節,當地集市上常會看到糖畫藝人現場製作糖畫的場景。當時的曹晗覺得這種能吃的「玩具」好神奇,偶爾父母給她買一個,她總是愛不釋手地把玩,直到糖都開始融化了,才捨得吃掉。
後來,隨著曹晗逐漸長大,關於糖畫的記憶也就逐漸消散了。
2016年,曹晗在淮安讀大學。一個周末,她和同學出去遊玩。在市區一個公園裡,她看到了兒時家鄉集市上相似的一幕:一位50多歲的老人在製作糖畫。老人身邊放著一個轉盤,轉盤邊上的方格裡畫著不同的圖案,有十二生肖、龍鳳、人物造型等。買糖畫的小朋友自己轉動轉盤,轉盤的指針停在哪種圖案上,老人就製作哪種圖案的糖畫。
看著老人動作麻利地製作出栩栩如生的糖畫,曹晗被深深地吸引了。從此,每到周末,曹晗都會去那個公園裡看老人製作糖畫。熟悉之後,她知道這位老人名字叫戴武林,是淮安市清江浦區糖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戴武林不僅經常去公園裡現場製售糖畫,還開辦糖畫教學培訓班。曹晗報名參加了戴武林的糖畫教學培訓班,學習糖畫工藝。
學習糖畫非常辛苦,看似簡單製作起來其實並不容易。師傅畫得行雲流水,輪到自己卻畫得一塌糊塗。原來,製作糖畫必須要有繪畫基礎,因為製作糖畫是沒有底稿的,畫稿全在糖畫藝人的頭腦裡,作畫時必需胸有成竹,一氣呵成。於是,曹晗先在紙上練習畫畫,從最簡單的十二生肖開始畫起,然後畫卡通圖案,最後畫人物。練了幾個月後,頭腦裡有了幾十幅成品畫稿,曹晗才開始正式練習製作糖畫。
製作糖畫的糖汁很燙,剛開始練習時,她控勺能力不強,糖汁經常灑落。看到糖汁灑落,影響糖畫的效果,她總是下意識地伸手去扣掉,結果手指頭一下子就被燙傷了。那段時間,她的手指頭總是舊傷未愈,又添新傷。為了練好糖畫,大三的暑假,曹晗乾脆不回家,留在淮安向師傅學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曹晗進步很快,在大學裡就參加了幾次淮安當地的民間手工藝展活動。
2019年,曹晗大學畢業回到宿遷上班。工作之餘,她繼續研究製作糖畫工藝,並逐漸有了點名氣。回到宿遷一年來,她多次受邀參加市區的一些活動,現場展示糖畫工藝,受到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