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與開發
整合濱水資源,打造活力空間
宋春華
「一江一河」示範下的長三角濱水地區發展
朱劍豪
打造後工業未來水岸——
訪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左衛東
《建築實踐》編輯部
上海西岸藝術水岸開發與建設——
訪上海西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輝
《建築實踐》編輯部
城市規劃與設計
水環境導向下京津冀地區城市規劃發展與實踐
陳天
聚焦西岸傳媒港,提升濱水文化空間品質
李定 楊晨
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城市設計
Henning Larsen建築事務所
廣州瀝滘CBD商務區規劃
安博戴水道 & 德國RSAA建築事務所 / 莊子玉工作室
武漢長江主軸濱水公園
Sasaki
基於生態與人文的濱水城市設計:對話Sasaki
張鬥 薛銘仁
景觀與生態設計
鰻鱺嘴濱江公園
岱禾景觀建築設計事務所
常德老西門一期(葫蘆口)改造
易蘭規劃設計院
長春水文化生態園
水石設計
麓湖生態城G1藝展公園
GVL怡境國際集團長沙方案所
上海藝倉美術館水岸公園
一宇設計
後記:景觀設計師的思考
林逸峰
建築與裝置
上海船廠總體規劃
TFP Farrells Architects
白蓮涇M2遊船碼頭
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
陸家嘴濱江金融城展覽中心
OMA建築設計事務所
B.I.G 海珠灣創意園
豎梁社
後記:關於濱水開放空間的設計思考
鍾冠球
梅溪湖文化中心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
陽澄湖遊客集散中心
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
維港文化匯
Kohn Pedersen Fox
星光大道海邊檔
LAAB Architects
生長展亭
New Office Works
湖邊插件塔
眾建築
百聯集團時尚中心衍慶裡
博埃裡建築設計事務所中國
華東師範大學麗娃河畔書吧修繕
日清設計
眉山東坡書院
XAA建築事務所詹濤工作室
青普揚州瘦西湖文化行館
如恩設計研究室
桃園鼓勵好室
衍序規劃設計
Legend未來人居藝術館
LWK + PARTNERS
「逐水而居」,自古以來都是人類為爭取生存與發展遵循的一致原則,也是人類親近與體驗自然的天性所在。
前工業時代,水為人類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灌溉、生活供水與排水是其主要作用;進入工業時代,受資本擴張的刺激,水服務於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的作用被極大凸顯,但過度的使用對水環境產生極大破壞;而當人類社會逐步邁向後工業時代,科技進步與生活水平提高,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的本能嚮往以及休閒遊憩的需求,水的生態和景觀作用重新得到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和城市規模的擴張,許多城市的濱水空間已從城市邊界轉化為城市核心,土地價值提升使得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也在客觀上為濱水空間再開發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由國資開發集團主導,積極引入優質社會資本,整體規劃、產業先導、綜合開發的模式,已在許多城市落地,為濱水空間賦予了嶄新的面貌(如上海黃浦江兩岸、廣州珠江兩岸、重慶兩江四岸等),極大地改善了城市公共空間的整體品質,並提升了城市綜合競爭力。
本期特輯圍繞政策、開發模式、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生態、建築、公共藝術等方面,分為4個版塊呈現國內濱水空間實踐領域的最新成果。
「政策與開發」版塊,原住建部副部長宋春華對濱水地區發展作了提綱挈領的論述。考慮上海較為成熟的濱江開發,我們邀請了一江一河辦、西岸集團和楊浦濱江集團的領導介紹上海濱江開發的經驗與思考。
「城市規劃與設計」版塊,陳天從城市與水環境協調共生的角度對京津冀地區的規劃發展做了論述;李定、楊晨則介紹了上海西岸傳媒港項目在設計、管理、施工組織等方面的創新;另外,我們還精選了武漢、廣州、深圳等地的城市設計,以強調其在連接開發與具體地塊設計之間的重要紐帶關係。
「景觀與生態設計」版塊,選取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濱水景觀實踐案例,希望以打破專業界限、強調整體環境的綜合視角,重審濱水空間設計當下面對的問題與機遇。
「建築與裝置」版塊,關注的是濱水空間的微觀構成,容納了工業遺產改造、親水設計、公共藝術裝置、景觀建築等前沿的實踐類型,這些「點介入」無疑對提升區域整體的文化品位有重要作用。基於公共性與互動性的原則,有大量的年輕建築師在濱水環境中探索建築學新的可能性。
近年來,與發達國家城市曾經的情況類似,我國城市出現了濱水地區的「再開發熱潮」。對此,我們需要堅持對市民公共利益、城市歷史文化和水體生態環境的保護,以更加長遠的目光審視濱水地區發展的目標與方向,在後工業轉型時期,重塑人與水之間的共生關係。
章明,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總設計師,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總建築師,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金獎和世界建築節WAF年度大獎獲得者,同濟大學教授、博導,同濟設計集團原作設計工作室主持建築師;兼任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學術部主任等職;致力於城市有機更新和既有建築及建成環境的改造再利用以及文教類建築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研究,曾獲中國建築學會青年建築師獎,全球華人青年建築師獎;2018 年榮獲「上海市傑出中青年建築師」及「上海市勘察設計之星」稱號。
我國已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濱水地區的更新和開發建設,更應堅持高品質、高質量。
宋春華《整合濱水資源,打造活力空間》
「一江一河一湖」濱水空間必將成為長三角區域綠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的動脈和引擎,成為新經濟的發展空間,引領區域綠色生態發展。
朱劍豪《「一江一河」示範下的長三角濱水地區發展》
(楊浦濱江)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核心是對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利用;其次是如何使歷史建築與周邊環境、高層建築乃至標誌性建築形成協調融合的體系。
《打造後工業未來水岸——訪上海楊浦濱江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左衛東》
在未來的十年裡,西岸的發展應以結果為導向,以建設「文化活躍、商業繁榮、產業發達、智慧互聯」的產城融合區域和便捷高效的人文城市為目標。
《上海西岸藝術水岸開發與建設——訪上海西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忠輝》
北方地區普遍面臨水資源嚴重匱乏、水質差的狀況,而京津冀地區的協調發展,特別是城水關係的協調將成為一個長期的研究和實踐重點。
陳天《水環境導向下京津冀地區城市規劃發展與實踐》
在區域綜合開發項目的設計工作、設計管理工作與後續施工組織配合工作中,總控團隊既是管理團隊,更是設計團隊,保證區域綜合開發項目的初心與理念是總控工作的基本原則。
李定、楊晨《聚焦西岸傳媒港,提升濱水文化空間品質》
濱江地塊的重點應放在空間的對話與多樣性上,物理空間上的寬度也讓設計具有更多的包容性……水系一直是濱水生活的中心,將水岸資源延伸到城市內部形成濱水區,是保持濱水城市繁榮的核心力量。
《基於生態與人文的濱水城市設計:對話Sasaki》
鰻鱺嘴濱江公園 |岱禾景觀建築設計事務所 2018
上海藝倉美術館水岸公園| 一宇設計 2017
白蓮涇M2遊船碼頭 | 同濟原作設計工作室 2018
梅溪湖文化中心 |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 2019
星光大道海邊檔 | LAAB Architects 2019
生長展亭 | New Office Works 2019
歡迎讀者在後臺留言與我們分享有關此期主題的意見、建議。
購買紙刊,請關注「建築實踐」微信公眾號,點擊進入官方微店或掃描下方二維碼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