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軼事,國民黨主動為新四軍換武器,粟裕看出其中貓膩婉言謝絕

2020-12-19 騰訊網

糖衣炮彈

1938年6月,粟裕將軍率領新四軍,在鎮江附近的衛崗,伏擊了日軍的一個重炮旅。擊斃日軍30多名各級別指揮官,炸毀5輛汽車,繳獲50多支步槍、一隻保險箱、日本軍旗等一系列軍事用品。」

粟裕指揮的這場戰鬥,是新四軍在江南抗日的處女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國民黨中央政府為此發來賀電。據《粟裕傳》中記載:「國民政府6月20日電:葉軍長,所屬粟部,襲擊衛崗,斬獲頗多,殊堪嘉尚,仍希督飭,繼續努力,達成任務。」

粟裕聽到國民政府的嘉獎令後,總感覺是「黃鼠狼給雞拜年」。粟裕的參謀長問他:「蔣介石可是難得一次在全國通報嘉獎新四軍,怎麼看你一點反應都沒有呢?」粟裕答道:「老蔣的嘉獎又沒讓部隊多一槍多一炮,我高興什麼。

正當粟裕認為國民政府的嘉獎過於「寒酸」的時候,國民黨軍部來人了。據《粟裕傳》中記載:「國民黨軍部的人,掛著一幅笑臉走進了粟裕的司令部,重複了一遍國民政府的嘉獎令,然後對粟裕說:『粟司令,我們給新四軍送武器來了。』」

粟裕不太相信,軍部的人就拿出新武器給粟裕看,然後又對粟裕說:「粟司令,我們知道新四軍最缺乏武器彈藥,你們拿日軍的武器和我們換,一桿三八大蓋換一挺機槍,一面日軍軍旗可以換三箱手雷,一把日軍的戰刀可以換一門迫擊炮。你們絕對賺。」

粟裕將軍很機智地說:「換武器可以,但軍部要打收條,留作憑證。」軍部的人一聽這話臉就黑了,最後灰溜溜地帶著武器走了。事後有人問粟裕,這麼賺的買賣為什麼不換啊,粟裕一語道破天機對他說:「這明顯是國民黨的『糖衣炮彈』,想騙取日軍戰利品冒充是他們自己繳獲的。」

眼光獨到

在拒絕了蔣介石的「糖衣炮彈」後,粟裕在司令部會議上強調,讓各位同志不要對蔣介石抱有幻想要堅決忠誠於黨。粟裕將軍對蔣介石的認識還是挺到位的,1940年10月,蔣介石製造了「皖南事變」,新四軍全軍覆沒。後來在中央的幫助下,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新成立。

此時的粟裕任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官職高了肩上的擔子就重了。據《粟裕傳》中記載:「粟裕對『皖南事變』有所顧忌,在和日本人打仗時,也在思考著怎樣才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1943年8月,粟裕趕往黃花塘開會,在前往軍部的路上,粟裕專門繞遠路,路過新四軍各個師部,沿途派人測繪地形,收集地裡信息。粟裕發現新四軍四個師的結合地在淮寶地區,那裡原先就是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的所在地,現在由日軍兩支部隊把守。

粟裕眼光獨到地看清江南局勢,於是準備先下手為強,佔領淮寶地區。1944年,粟裕率部突襲了淮寶地區的日軍,殲敵900多人,順利佔領了淮寶地區及以東50公裡的地方,新四軍從此找回戰場主動權。

將帥們的評價

粟裕在江南地區的戰績是有目共睹的,各大戰區的將帥們對粟裕的評價都非常高。據《粟裕大將》中記載:「衛崗大捷後,陳毅元帥賦詩《衛崗初戰》高度讚揚了粟裕的指揮才能。」

在粟裕率軍「七保三倉」,「五保豐利」後,林總特意命人搜集粟裕的戰報,潛心研究粟裕的戰法以及打仗風格。據《粟裕大將》中記載:「林總評價粟裕是勇氣驚人的悍將。」

1947年,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在魯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事後陳毅元帥在向中央匯報的時候,非常謙虛地說道:「粟裕的打仗才能比我高,我完全放心粟裕指揮全軍。」在這之後,每當華東野戰軍有新的戰報,陳毅元帥都讓粟裕來做最終決定。

有一日,記者採訪陳毅元帥,問陳毅元帥怎麼經常不呆在司令部。陳毅笑著回答道:「我離開司令部很必要,免得粟司令事事向我報告,延誤了戰機。」陳毅對粟裕的信任由此可見。

粟裕將軍的部隊,因為長期孤軍深入作戰,沒有後援,沒有補給,所以塑造了粟裕將軍敢打敢拼的勇猛作風。在高級軍事學院畢業的劉伯承元帥非常欣賞粟裕的指揮才能。在《劉伯承回憶錄》中記載:「劉伯承在解放後評價粟裕:智勇雙全,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國最優秀的將領。

相關焦點

  • 國軍提出以一挺嶄新機槍換一支戰損步槍,為何粟裕卻言辭拒絕?
    韋崗戰鬥結束粟裕帶領部隊返回駐地沒幾天,先遣隊駐地來了幾位特殊客人,點名要見粟裕。原來他們是國民黨第三戰區某遊擊司令部的,他們首先把粟裕帶領新四軍韋崗伏擊戰的成績大大誇贊一番,然後說出此行的目的。
  • 黃橋戰役真相:粟裕抗日有功,卻遭5倍兵力圍攻,反殺後群眾叫好
    這一戰為開端,粟裕的軍事才能開始嶄露頭角,為後來他成為我國大兵團作戰專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很多無良公知和無知群眾眼裡,黃橋戰役的"真相"是這樣的:陳毅粟裕帶兵打了韓德勤,國民黨惱羞成怒才集中力量滅了新四軍軍部,造成了皖南事變。事情真的如此嗎?真的是黃橋兵變造成皖南事變嗎?
  • 說說抗戰的最後一戰——高郵之戰
    大家都知道經過14年的抗戰,日本天皇在1945年的8月15日發布了投降的命令。那聽到日本天皇的命令,日軍就全部放下武器投降了嗎?事實上並不是,還有一些部隊負隅頑抗,比如駐紮在高郵的一支日軍部隊。8月15日天本宣布了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籤訂投降書。
  • 富得流油的新四軍,張雲逸把師部建在南京城下,葉飛一路殺到上海
    1941年1月25日,軍委以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為基礎,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在江蘇省鹽城成立,任命陳毅為新四軍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張雲逸為副軍長,賴傳珠為參謀長,鄧子恢為政治部主任,新四軍下轄七個師和一個獨立旅,還有一個抗大第五分校,全軍共九萬人,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更加壯大了。
  • 高郵之戰 抗戰「最後一役」
    戰役由新四軍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將軍親自部署指揮,參戰部隊為華中野戰軍七、八兩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15個團的兵力。自1939年10月高郵淪陷後,日偽軍一直在此部署有重兵,高郵城頭碉堡林立,城外工事密布,護城河環繞四周,形成嚴密外圍防線,城內則利用廟宇、公園、工廠構成防禦據點。
  • 這次戰役,粟裕僅用7000人打敗了30000敵人,不得不服
    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對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新四軍迅速佔領了蘇北黃橋區域,這個地方,往北是江蘇東部平原,往南就是長江,地理位置有著天然的優越性,對鞏固抗日根據地、打開華中抗日新徵程,有著非常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黃橋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切斷了國民黨頑固派和江南頑固派的密切聯繫。
  • 井延坡丨細數新四軍武器:破鐵鍋造的手榴彈照樣打鬼子
    「井延坡」工作室開闢「冷熱軍史」專欄,約請知名軍史專家定期推出網評文章,解讀中外軍事史上的熱點事件和戰史背後的各類冷知識,為您打開一個觀史的新視角。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達成協議,於10月將在江南八省的紅軍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 抗戰中,中共是如何活捉和釋放國民黨省主席的?
    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有一個省主席,當了中共的俘虜。他便是江蘇省主席韓德勤。韓德勤如何當了中共的俘虜?他主動進攻新四軍,結果大敗,損兵折將,連自己都當了新四軍的俘虜。這是1943年的事情。這一年3月,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接到情報:蔣介石已令韓德勤、王仲廉東西夾擊新四軍,企圖把新四軍消滅在洪澤湖畔。此時,一度被日軍趕得四處跑的韓德勤部己進入金鎖鎮、界頭集、山子頭一帶,公然叫囂「反共」。
  • 抗日戰爭時期,大別山白羊嶺山區大娘與新四軍的故事
    抗戰時期新四軍在大別山留影1941年著名的皖南事變發生了,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皖南部隊9000餘人,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北上。6日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隊七個師8萬餘人的包圍襲擊。新四軍部隊英勇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約2000餘人突出重圍外,其餘7000餘人全部犧牲遇難。黃梅縣抗戰時隸屬皖南新四軍,第八大隊獨立第四營,由於前線損失慘重,營長鄒一青帶領餘部進山打遊擊戰,等待上級進一步的指示。
  • 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慣於奇襲,敢於決戰,粟裕十大經典戰役
    紅軍時期,粟裕沒有擔任過獨立部隊的軍事正職,也就沒有機會展現軍事才能。抗戰時期,他終於開始爆發。一、奇襲官陡門時間:1939年1月18日至1月21日。新四軍犧牲54人,138人負傷。戰役過程:1943年,粟裕利用到軍部開會等時機,沿途對日偽軍據點進行偵查。1944年,我軍作戰選擇了涇口和車橋兩個據點,最終確定深入敵佔區,先打工事堅固又有日軍駐守的車橋。
  • 抗戰期間,岡村寧次曾派日本天皇親弟弟和乾兒子主動向新四軍乞和
    那麼,窮兇極惡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官岡村寧茨為什麼會主動邀請新四軍高級幹部來談判呢?這一切,都緣於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不斷勝利,日本侵略者已是窮途末路,支撐不了多久了。 .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武裝迅速發展壯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日本法西斯戰敗指日可待。侵華日軍頭目們深諳其中的道理,岡村寧茨更是惶惶不可終日。其實,早在1941年底,岡村寧茨就曾多次向新四軍發出乞和信息,要求允許日軍代表前往新四軍軍部談判,試圖找到一條延緩其失敗命運的途徑,卻都被新四軍拒絕了。
  • 共和國將帥成名戰,粟裕將軍與淮海戰役
    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抗戰期間,粟裕歷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從履歷看,可以說粟裕參加了我黨各個時期幾乎所有重要戰役,但粟裕真正的成名戰應該是在解放戰爭時期,其中,淮海戰役應該是其巔峰軍事代表作。淮海戰役的大背景及戰前準備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但要講清楚淮海戰役,至少需要從1947年初開始說起。
  • 「常勝將軍」粟裕:三次婉拒元帥頭銜,一生最大遺憾沒能解放臺灣
    最高層指示粟裕將軍負責對寶島的解放。為此,對岸老蔣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因為在解放戰爭期間,粟裕的厲害他就領教過。如果此番粟裕做好渡海工作,準備解放寶島,老蔣或許真的該考慮流亡菲律賓了。不料,隨後爆發的抗美援朝運動,耽誤了寶島的解放工作。對於粟裕來說,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解放寶島。
  • 車橋戰役大捷,日軍誇粟裕了不起,沒成想卻遭到了上級的批評
    所以粟裕就借著前往黃花塘參加整風會議的時機,在路上嚴謹的考察了一路上的敵情和地形地勢,在轉回蘇中軍部後,就在軍政擴大會議上義正嚴辭地提出了「與日軍打一次大規模戰略決戰」的構想。「這是國難家仇,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要主動出擊,打響戰略反攻第一槍。」
  • 粟裕和徐海東都是大將,差別不只是資歷,還有軍事指揮能力
    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的時候,兵微將寡,只有七八千人,物資缺乏,在關鍵時刻,又是徐海東主動伸出援手,給中央紅軍借了5000大洋,解了燃眉之急。之後,徐海東任十五軍團軍團長,十五軍團和中央紅軍一軍團合編為一方面軍,並肩作戰,鞏固陝北根據地,一起參加了東徵山西的作戰。
  • 珍貴史料:新四軍七個主力師的師長及所屬兵力
    1937年新四軍剛剛成立時,並沒有師級番號,而是將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統一整編為四個支隊,到1940年「皖南事變」爆發後,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被國民黨方面扣留,政委項英和參謀長周子昆犧牲。蔣介石趁機宣布新四軍為「叛軍」並取消了番號,為針鋒相對地展開鬥爭,根據軍委的命令1941年1月在蘇北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以陳毅代理軍長,張雲逸為副軍長,各部隊重新整編為七個師。第一師 師長粟 裕 開國大將
  • 粟裕指揮能力超群,指揮大小戰役無數,為啥華野的一把手是陳老總
    在我人民軍隊裡要說能打仗,打硬仗的將領有很多,但是要數個排位來,粟裕無疑是前幾名的(不敢妄自排名)。第一點:就兩人的履歷說起,從紅軍時期再到新四軍、解放戰爭,兩人的關係都是主、副將帥。1927年南昌起義時,20歲的粟裕擔任警衛班班長,26歲的陳毅則擔任警衛團的指導員。抗戰時期,陳毅擔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指揮,粟裕擔任副指揮,陳毅擔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粟裕任副指揮,而陳毅擔任新四軍代軍長時,粟裕又擔任新四軍主力師師長。
  • 抗戰時期,隨著八路軍的不斷壯大,武器裝備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中國工農紅軍也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改編為第18路集團軍),簡稱八路軍。當時八路軍僅有119、120、129三個師,下轄6個旅4.6萬人左右,江南的新四軍約有1萬人左右,相比蔣介石的170多萬人的軍隊還是十分的弱小。
  • 粟裕大將巧施掏心戰,創下1個記錄,我軍無人能夠打破!
    文/滅霸他爸長達十四年的抗日戰爭中,我軍俘虜的日軍軍官軍銜最高者為三澤金夫大佐,創下這一記錄的正是粟裕指揮的車橋戰役。1944年,蘇中地區的新四軍部隊已經高達20個團,共計3萬餘人,粟裕認為大規模出擊的條件已經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