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守藝人丨用布繪就黃河的陝北民間藝術家

2021-01-07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出品丨西部網文化傳媒工作室

「男人的藝術來自一把鋤頭,女人的藝術來自一把剪刀。」馮山雲老人在他的山雲居藝術館闡述黃河文化時說到。馮山雲的家就在延河邊的半山腰上,遠遠望去便與周圍的窯洞不同。走近一看,「山雲居藝術館」的匾額高懸,若不是親眼得見,很難想像在陝北的小縣城裡有這樣一棟頗具西式風格的三層建築。這裡不僅是馮山雲的家,更是一座延川布堆畫的展覽館。

1949年出生的馮山雲生於延川長於延川,黃河水滋養浸潤著他,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延川布堆畫技藝的傳承人,起源於陝北婦女縫補衣服的布堆畫成為馮山雲一生痴迷的藝術形式,幾十年來馮山雲都在延川這片土地上傳播和推廣民間藝術。

編輯:劉璞華

相關焦點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70年,陝西人堅持播種綠色,曾經的不毛之地變成了「人造綠洲」,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榆林防沙治沙經驗,引領著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春夏時節的陝北,滿眼綠色;深秋時節的陝北,五彩斑斕。歷史經過1000多年,讓綠洲變成了沙漠;共產黨領導群眾70年,把沙漠變回了綠洲。外地人來到陝北,無不感嘆:這哪裡是印象中塵土飛揚的黃土坡?真是陝北好江南!
  • 陝北有一個很低調的景區,遍布全國9個省,遊客卻說:一點也不低調
    陝西陝北黃河壺口瀑布風光邊走朋友邊說,壺口瀑布算是陝北比較低調的景區,因為黃河遍布全國9個省份,宣傳各方面都是非常的低調,話音剛落,旁邊的遊客就說,黃河壺口瀑布一點也不低調陝西陝北黃河壺口瀑布風光說到這裡,朋友還說壺口瀑布之所以叫壺口,還因為黃河自高原奔流不息,經過陝北,因為地形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和壺口一樣,所以也叫壺口瀑布。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陝西師範大學俄語中心與陝西人民...
    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陝西人民出版社聯合《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舉辦「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有獎徵稿活動。來稿請發送至sxrmcbs70@126.com。陝西師範大學俄語中心與陝西人民出版社的民歌推廣緣文/孟 霞2017年12月,我和我的俄羅斯同事、西安市榮譽市民、俄語中心俄方主任娜塔莉·察廖娃(我們都更願意叫她「娜塔莎」),著名作曲家劉熾的兒子、美籍華人劉欣欣老師合作編譯的《陝北經典民歌》(漢俄對照)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湖北 陝西即將來「電」
    記者 趙晨攝12月20日下午,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成功跨越黃河,為實現陝北能源基地每年向湖北負荷中心輸送電量440億千瓦時的目標又邁進重要一步。陝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電力規劃重點項目,也是推進西部大開發與中部地區崛起的重點工程。
  • 豆瓣評分8.4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開播就大火,陝北這個取景秘境...
    豆瓣評分8.4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開播就大火,陝北這個取景秘境怕是要藏不住了!>「打了旱魃才能見雨」 是解放前河南、山東、陝西等 偏遠地區會有的習俗
  • 「我們的黃河」第十四集 用黃河精神哺育多彩黃龍
    過個紅事,老人過個生日,都是用這個餛飩來招待客人。黃龍縣西接洛川、南與白水、澄城、合陽毗鄰,東臨韓城、北靠宜川。所以在飲食上,將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特色。再加上大山裡物產豐富,可以就地取材,紅甜肉、核桃饃,都是他們獨具匠心的創意。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曹谷溪:《山花》情緣——寫在陝西...
    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陝西人民出版社聯合《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舉辦「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有獎徵稿活動。來稿請發送至sxrmcbs70@126.com。1972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集《延安山花》,使地處黃河岸邊的一個偏遠小縣——延川,成為「全國群眾文藝創作先進典型」。這本詩集,先後在國內外發行達28.8萬冊,在當時是一個奇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陝西日報》等報紙,均發表了分量很重的評介文章,我本人也因此備受關注。
  • 《奔跑吧·黃河篇》12月4日晚開播!跑男團帶你感受壯美黃河壺口
    「暢遊」黃河,感受黃河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作為國家廣電總局2020年重點項目,《奔跑吧·黃河篇》將於12月4日起,以6期特別季的形式與觀眾見面,開啟黃河奔跑之旅,在九曲黃河的波濤壯麗中,以生動的方式深度探索祖國西北地區
  • 額德尼畢力格:與木共舞的「守」藝人
    額德尼畢力格:與木共舞的「守」藝人 2020-12-17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陝西?
    陝西省地圖「陝西」的由來在河南省臨近陝西省的地方,有個地方叫陝縣(陝州),在西周時期叫陝原,「陝西」就是指陝原的西邊。陝西的形成陝西作為行政單元,要追溯到北宋曾設的陝西路。元朝初期設陝西四川行省,在分出四川行省時,將漢中留在陝西,因為秦嶺比橫臥在漢水河谷與四川盆地之間的大巴山脈(含米倉山)險峻。
  • 吳堡火車站,黃河岸邊的縣城火車站,最容易讀錯字的車站
    縣城就在黃河邊,應是黃河流域距黃河最近的縣城啦。吳堡縣是個小縣,全縣不到九萬人,屬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吳堡縣扼秦晉之交通要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是陝北通往華東、華北的橋頭堡。307國道和青銀高速穿境而過,橫亙我國東西的太中銀鐵路進入陝北的第一站,就是吳堡火車站啦。
  • 陝西千年古縣,因黃河之水滌蕩而生,還是太史公司馬遷故裡
    陝西,古稱三秦大地,簡稱「陝」或「秦」,說到陝西,相信不少人會想到十朝古都、網紅城市西安,秦國故都鹹陽,當然少不了的還有黃土高坡、信天遊等具有濃鬱陝北氣息的元素,今天我們來說說陝西唯一一座獲得國家級優秀旅遊城市的縣級市。韓城位於陝西省東部、關中平原東北部,與山西河津、萬榮等縣市隔黃河相望。
  • 專家談丨 林梅: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
  • 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揭牌 電影《家在黃河邊》同步啟動拍攝
    (記者:張杰)7月28日,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陝西大荔黃河文化影視文創基地在大荔揭牌,作為「黃河三部曲」第二部的電影《家在黃河邊》啟動儀式也同步舉行。至此,以影視文創為主要展現形式,傳承黃河文明、弘揚黃河文化的產業群在大荔翻開全新篇章。
  • 跟著黃河入大海丨黃河向東方 源頭之水入汪洋
    帶著一場以「送黃河源頭水入海」為主題的線下活動來到了山東東營站在入海口,回望黃河源活動現場設置的「黃河大合唱」「共繪黃河圖」>「詩讚黃河」等環節無一不在表達人們對於母親河的致敬一首氣勢如虹的《保衛黃河》體現的是黃河的雷霆之勢更是孩子們對母親河的熱愛以及他們對黃河精神的理解
  • 你知道陝西的陝是指什麼嗎?為什麼還叫三秦?還是老秦人後代嗎?
    我們知道河南、河北的河是黃河,山東、山西的山是太行山。陝西的陝其實是陝塬,也就是現在河南三門峽市的陝州區,秦朝的時候這裡是陝縣,陝縣就是陝西了。陝西還叫三秦,和古代不同,現在的三秦指的是陝北,關中和陝南,陝北也就是黃土高原,陝北人吃高粱、住窯洞、唱信天遊,經常被代表整個陝西,但實際上關中可能更合適。
  • 一個景區兩種結果,黃河隔住了地理,還隔住了什麼?
    有首陝北民歌唱道:「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正是唱出了黃河中遊陝西山西一帶河與山的交融,人與河的較量,人與山的故事。黃河是陝西和山西兩地之間的天然界限,也是也是承載兩省的水脈。黃河一衣帶水,水土相連的秦晉從古到今一起創造著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承至今。
  • 在陝西用秸稈就能編織出各式家用!
    我國的陝西地區是草編文化盛行的地方,因為黃河流域曾在這一片黃土地上孕育出了上千年的農業文明。有了農業基礎才有了草編等與農業相關行業的發展。陝西的陝北、關中、陝南三個區域均有傳統草編技藝的流傳。從陝北草蓆到關中草帽、杯墊再到陝南的草鞋、棕襪子等物品都有著極強的地域風格。這也使得陝西草編技藝成為了我國諸多草編文化中頗具特性的一部分。
  • 陝西新聞聯播:「繪」當凌絕頂 珠峰測高的陝西擔當
    陝西新聞聯播:「繪」當凌絕頂 珠峰測高的陝西擔當 2020-06-02 0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0月4日晚7點來不倒翁小姐姐抖音直播間 看陝西了不起的守藝人
    陝西作為文化大省,由皮影大師汪天穩老師和她的女兒汪海燕一同出鏡直播,帶領大家走進皮影背後的故事;同時,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原名馮佳晨)也將作為嘉賓主持,一起參與到本次活動中,本場直播盛宴將在10月4日晚19:00皮卡晨直播間與大家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