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版本將是一個體量較大的更新,而作為更新前瞻的第七彈,今天將繼續與大家聊聊即將在新版本中實裝的一系列戰鬥輔助功能及相關優化。
戰鬥輔助功能
在上一篇更新前瞻中我們說到了即將實裝的「軍團特別行動」,提及了在這個新玩法中玩家將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危險且複雜的PVE戰鬥;以及,作為一個允許玩家自由對戰的硬核PVP遊戲,我們也不止一次地聽到了來自玩家的「期望強化戰鬥輔助功能」的呼聲。
所以在1.7版本中我們重點對相關的輔助功能進行了系統性的強化,內容包括:強化戰術視圖、新增戰鬥數據統計、允許玩家在太空中更換彈藥、允許玩家在太空中切換艦長、允許玩家設定5名艦長待命、及允許玩家手動設置躍遷到達距離。
強化版戰術視圖
戰術視圖一直是幫助玩家把握戰場大局,輔佐玩家進行戰鬥操作的重要功能,但在之前的版本中,舊版的戰術試圖僅僅實現了更高的觀察視角和更直接的移動操作這兩項最基本的功能,很明顯這個系統仍有很深的潛力可以挖。所以在1.7版本中我們針對戰術視圖追加的第一項改進就是「最大射程圓環」:
如上圖所示,當玩家駕駛艦船出站後,戰術視圖就會自動取得當前裝載武器的最大射程,並以此為依據為玩家在戰術視圖的黃道面上以紅色加粗的虛線標註出最大射程指示環。這個圓環的標識範圍在戰鬥中會實時根據玩家受到增益、失去增益、受到減益等戰鬥事件發生變化,以幫助玩家實時把握武器的實際射程,追求最佳的戰術走位。
但如此一來立馬就暴露出一個問題:因為敵人並非時刻處於黃道平面上,所以當敵人離開黃道平面,甚至遠離黃道平面時,又該如何把握敵人與自己的實際距離呢?所以,在1.7版本中我們針對戰術視圖追加的第二項改進就是「距離黃道投影」:
如上圖所示,強化後的戰術視圖將以黃道投影線的形式來標註身邊目標距離自己的實時距離。當目標離開黃道面後,它們向上或向下的投影線將會是一條弧線,且當目標離開黃道面及自己越遠時,其投影線的弧度也會越大。黃道投影機制可以看作是將很難通過肉眼直接觀察感知到的三維位置關係進行了「降維」,相信這一功能的推出將能更好地幫助玩家把握戰場上錯綜複雜的敵我形勢和位置關係。
但僅僅做到這樣依然未能達到玩家提出的「希望通過戰術視圖把握戰場全局」的願景,這是因為雖然通過以上的兩項改動已經能夠實現基於距離的戰場觀測,但僅僅依靠距離變化依舊無法準確推斷出目標的行動方向和實時速度。所以在1.7版本中我們向戰術視圖追加了第三項改進就是「速度矢量箭頭」:
如上圖所示,在強化版的戰術視圖中,包括自己在內的單位在飛行時都將獲得一個指示運動方向的箭頭,且這個箭頭的長度會隨著實際的飛行速度發生變化:速度越快,箭頭越長。有了速度矢量箭頭,玩家就可以輕易地判斷出身邊敵我目標的運動態勢,部分資深玩家甚至可以通過箭頭的長度直接讀出實時速度,從而對戰場的發展動態不再「後知後覺」。
戰鬥數據統計報告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聽見玩家希望能在遊戲中「內置更多戰鬥數據分析與展示功能」的呼聲,我們曾在之前的版本中加入了武器實時秒傷的顯示,但很明顯這點數據並無法滿足玩家的需求。所以正好也是乘即將在1.7版本中推出「團隊首領戰」的機會,我們將同步在遊戲內上線一個計算更加細緻,展示更加全面的戰鬥數據統計功能:
這個新的數據統計功能將由三大塊戰鬥數據構成,它們分別是:輸出傷害量、承受傷害量和護盾回充量:
在輸出傷害統計中玩家可以查閱自己的總傷害輸出,平均暴擊率,所有曾攻擊目標的輸出傷害排名及細節數據;
在承受傷害統計中玩家可以查閱自己的總承受傷害,平均被暴擊率,所有曾攻擊自己目標的輸出傷害排名及細節數據;
在護盾回充統計中玩家可以查閱到自己受到的護盾回充總量,平均回充效率,所有曾為自己回充護盾單位的回充量排名及細節數據。
戰鬥數據統計會在玩家進入太空時自動開始運行,並會在玩家每次回站或下線時自動截止並保存。在功能界面上玩家將能查閱最近的10條歷史數據及進行分享,除此之外我們還在太空中新增了一個用於顯示玩家實時總傷害和全局平均秒傷的控制項,通過點擊這個控制項右側的重置按鈕還能實時開啟一輪新的數據統計:
在太空中更換彈藥
在1.7版本中我們將補完飛彈的彈藥體系,同時還將針對全系列武器推出新的先進彈藥體系,這些改動將使遊戲中的武器和彈藥搭配選擇更加豐富,但同時也使得「希望能在太空中更換彈藥」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為了實現這一需求,在1.7版本中我們將為所有艦船加入專門的彈藥艙,玩家可以在空間站的停機坪中訪問所有已部署艦船的彈藥艙,並向內轉移自己想要的彈藥。所有被置於彈藥艙中的彈藥可以在太空中被更換,且在回站時不會被卸入個人倉庫:
接著,在太空中更換彈藥的操作順序一樣是先打開彈藥艙,然後便能自行選擇同時為所有武器更換同種彈藥,或分別為不同武器裝載不同的彈藥:
最後,玩家在戰鬥中獲得的彈藥將不會進入彈藥艙而依然進入貨倉,它們無法被實時運用於戰鬥中,且依然會在回站時被自動卸載進入個人倉庫。
在太空中切換艦長
在1.6版本更新後艦長的出擊艦型已被關卡的推薦噸位所限制,這導致了目前玩家只能編排3名艦長待命的結構已無法滿足5個艦船噸位的需求,所以我們計劃在1.7版本中拓展艦長的援護系統,使玩家可以編排5名艦長進行待機:
接著,隨著目前戰鬥格局不斷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希望能在太空中切換艦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所以我們計劃在1.7版本中升級艦長的召喚系統:當艦長處於待出擊狀態時,點擊艦長頭像將打開出擊選擇界面,該界面將詳細展示艦長信息並允許玩家「讓艦長駕駛指定的艦船出擊」:
手動設置躍遷到達距離
我們曾在1.5版本中推出了「手動設置環繞距離」的功能並獲得了玩家的一致好評,但在該功能推出後我們立刻又聽到了玩家希望推出「手動設置躍遷到達距離」的呼聲,所以我們決定在1.7版本中實裝這個功能並採用與手動設置環繞距離一樣的「長按呼出」操作,以實現讓玩家能自由選擇進入戰場時的相對抵達位置: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第二銀河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