鵂鶹、白鶺鴒、黃葦鳽 這些鳥的名字你能讀對幾個?

2021-01-09 環球網

「最近拍了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後發現,小鳥的名字我幾乎都不會讀。」最近,剛剛升級為鳥類發燒友的市民楊女士發現,要讀出小鳥的名字太有挑戰性了,自詡「飽讀詩書」的她在「考試」中竟然不斷卡殼,最後只能依靠「作弊」才矇混過關。

周圍沒人讀對10個字

昨日,市民楊女士表示,最近在河西拍到幾種小鳥,向朋友請教它們的名字,沒想到這些小鳥的名字自己不僅不會寫,就連讀也是費了大事。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和自己有著同樣尷尬的人大有人在。

楊女士把四隻小鳥的名字發來,讓記者嘗試讀一下,「 鵂鶹、白鶺鴒、黃葦鳽」一共10個字,記者周圍幾位號稱飽讀詩書的同事,竟然沒有一個全部答對。

「這只是最簡單的初級考題。」楊女士笑著開起了玩笑。

考智商、耐心和眼力

「全對了?那必須要鼓掌啊!」「對了6至9個?不錯不錯!基本可以說得上是鳥類達人」「不到5個?嗯,上升空間還是很大的!一個也沒讀對?趕快再從頭看一遍。」在網上一處鳥類論壇裡,一道「這些鳥兒的名字你能念對幾個的題目,吸引了不少網友參加。

「鶲鷂鶘鶹鸏鸌鷸鶓鵜鷳鵐鴟鰹鵓鳽鵂鷚鵟鶺鴒鵯鴝……這些看著讓人頭昏眼花的拗口的生僻字,都是鳥類的名字,也幾乎讓所有網友大跌眼鏡。

有網友表示,為正確讀出這一行字,連蒙帶猜花了快半小時,答對的也只是個位數。有的網友說,恐怕只有內行人才能一氣呵成吧!

「這不僅考智商和耐心,更是考眼力,」一位網友表示,眼睛已經看花了。

鳥類起名方式有典故

鳥類專家表示,每一隻鳥都有一個學名,儘管鳥類在動物王國裡為一個小「家族」,但是要給自然界中的每一種鳥以確切的名字也確非易事。我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鳥類名字大多都會加上偏旁部首,以此來標示。在長期的實踐中根據形、聲、色等給鳥取了許多俗名,有些名字長期延用至今,並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

鳥類有一些名字卻來源於典故,如喜鵲、畫眉、杜鵑等。絕大部分是依據鳥的體態、部位羽色特徵命名的,也有的依據鳥的生活習性而命名。

63個鳥的名字等你挑戰

鳧、鳩、鳶、鰹、鴗、鵎、鵼、鳽、鳾、鴇、鷓、鴣、鵓、鶇、鸕、鷀、藪、鵙、鷺、隼、笞、曳、鴞、鴟、鴝、鴛、鴦、鶺、鸝、鴒、鴯、鶓、鵂、鶹、鴴、鵐、鵏、鵟、鷳、鵜、鶘、鶚、鶥、鸊、鷉、鷂、鶲、鷚、鷦、鷯、鷲、鷸、鸌、鸏、䴉、榛、蓑、塍、杓、鸛、鴷、椋、鵖

相關焦點

  • 十五種鳥的名字,能讀對十個,不得不承認你認識的生僻字真多
    鵲鴝(qú),孟加拉國鳥,在中國內地有「四喜兒」之稱。食物以昆蟲為主,兼吃少量草籽和野果。樹鷚白鶺鴒(jí líng),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布。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釐米。
  • 【熱議】鵜鶘、鶺鴒、普通燕鴴……焦作這些常見鳥類的名字你能叫...
    其實,不少鳥的名字難寫又難認。焦作日報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程師吳洪勇處了解到,據統計,焦作市現有鳥類達277種,不少鳥名中有生僻字,特別容易讀錯。今天,就讓我們上堂生物課,來認識一下吧。斑嘴鵜鶘(tí hú)是冬候鳥,它的嘴很長,嘴下有一個皮質的囊,可以存食。鵜鶘倆字難認,它的小名就好認多了,叫淘河。
  • 世界上最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現身廣東,激動了一大波鳥類愛好者
    近日有報導廣東檢測到「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海南虎斑鳽,看到這個消息,對於我這個住在廣東的好奇寶寶來說怎麼能不去深入了解一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圖片源自中新網 廣東林業局供敲黑板,海南虎斑鳽的「鳽」讀jiān(跟「尖」同音),不要以為是鳩哦!首先這個讀音不能讀錯。
  • 那一隻白鶺鴒
    自然而然白鶺鴒給過我兩次困惑,兒時常看見它,白臉、白腹、黑背、黑尾,脖子下面有一塊黑,體形瘦長,站立時喜歡上下擺尾。它形單影隻,一個孤獨的鳥在空曠的田野上飛。飛不太高,一飛一墜,畫出多孔拱橋的連續弧線。
  • 鶺鴒:鳥中「張飛」 紅樓夢壓垮賈府的「稻草」
    鶺鴒,俗稱張飛鳥,大概是因為白鶺鴒羽毛顏色黑白相間,很像戲曲舞臺上的張飛臉譜。鳥綱鶺鴒科鶺鴒屬各種候鳥的通稱,山鶺鴒則獨成一屬為山鶺鴒屬。 白鶺鴒記者拍了很多,後來僅留了這一張。 我國常見的有白鶺鴒,灰鶺鴒、黃鶺鴒、黃頭鶺鴒。
  • 名家講堂:孫其峰教授解析鶺鴒鳥畫法畫理
    孫其峰,當代著名畫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自唐人張彥遠倡導「書畫同源」之說以後,書畫兼精的藝術家,可以說是代不乏人,孫其峰就是一位書畫都很擅長的藝術家,當我們觀賞他的書與畫時,便能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交融和相輔相成。
  • 青島候鳥傳㉖丨鶺鴒:鳥中「張飛」 紅樓夢壓垮賈府的「稻草」
    白鶺鴒記者拍了很多,後來僅留了這一張。我國常見的有白鶺鴒,灰鶺鴒、黃鶺鴒、黃頭鶺鴒。體長17-18釐米,背羽純色,無縱紋;尾呈圓尾狀,中央尾羽較外側尾羽為長。古人早有對鶺鴒的詳盡觀察,故宮館藏宋代《鶺鴒枯荷圖》。漢代毛氏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耳。」精準表述出了鶺鴒的習性——多活動於水邊,停息時尾上下擺動,故又稱「點水雀」,飛行時極有特點,作連續的拋物線狀,邊飛邊叫。
  • 白鶺鴒亞種的野外識別
    春寒料峭,積雪還未完全消融,白鶺鴒Motacilla alba就急不可耐地從南方陸續遷來,堪稱「春天的使者」。 白鶺鴒是我國各地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其亞種繁多,羽色主要以黑白灰為搭配,各亞種的繁殖羽野外識別不難。
  • 千島湖發現神秘小鳥 它的名字你可能都念不準
    千島湖發現神秘小鳥 它的名字你可能都念不準 原標題:   被放生的,是一隻什麼鳥?  先來看看這個字,鳽(音同間jiān)。你見過嗎?會讀嗎?  不錯,它就是海南鳽——世界上最神秘的鳥類,世界30種最瀕危的鳥類之一,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類!截至目前,在全世界被發現並報導過的不超過200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一隻出現在科普畫冊中的鳥。說不定很多人連它的名字都念不準。
  • 黑背鶺鴒你真的了解嗎?黑背鶺鴒知識科普
    黑背鶺鴒,拉丁學名是Motacilla lugens,英文名Black-backed Wagtail,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PASSERIFORMES)、鶺鴒科(Motacillidae)的一種動物。本物種體長約19釐米。冬鳥背灰色而具黑色點斑。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這段時間,枝頭上、小河旁到處都是鳥的蹤影,唧唧喳喳的鳥鳴終日不息。無論你是一位想尋找稀有品種的發燒級愛鳥者,還是只想用鳥鳴潤潤耳朵,都不妨嘗試用觀鳥的方式來親近自然。壽帶(攝影:本然)黃嘴粟啄木鳥(攝影:李明璞)白胸翡翠(攝影:萬文群)在武漢的東湖高新區,可以用「山水相依,鳥語花香」來形容,這裡的鳥類分布廣泛,種類也比較多。
  • 北靜王為何送鶺鴒香珠給賈寶玉?居心叵測,你看鶺鴒是何意
    在此一回,原著特意點出了北靜王水溶的年齡,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才貌雙全,那賈寶玉素日就曾聽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列位著眼,這北靜王年未弱冠,古時弱冠之年是指20歲,可見這水溶還不到20。然而,生在宮門之中,水溶雖年紀輕輕卻是心思縝密,說話滴水不漏,且頗有些年少輕狂!水溶現身時,排場極大,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
  • 名字都念不對的4個地方,卻美得出人意料,你能讀對幾個呢?
    之前有一首歌,名字叫做《生僻字》,歌詞裡面有句「我們中國的漢字,落筆成畫留下五千年的歷史。」沒錯,中國的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在學習漢字,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中國的漢字中卻依舊許多我們不認識,甚至是沒見過的。
  • 愛鳥周 | 溫州最常見的十種鳥 觀鳥護鳥從認識鳥兒開始!
    藍天下,草木間,車水馬龍的喧囂裡您是否注意過那聲清脆的鳥鳴?您是否能叫出身邊的自然——鳥兒鄰居們的名字?本文分享溫州地區十大最常見鳥類的簡單辨識,與您一同從認識鳥兒開始,讓愛鳥護鳥變成一種習慣。
  • 雎鳩是個什麼鳥?《詩經》裡的飛鳥今天還能看到嗎?
    在構思過程中,他繼而發現,光《詩經》就提到了那麼多鳥!再仔細讀下去,原來只針對「關關雎鳩」就足以寫一篇有趣的文章了。關於雎鳩為何鳥,歷史上有多位「大咖」給過解釋。明代湯顯祖借《牡丹亭》裡杜麗娘的私塾老先生之口解釋,「雎鳩,是個鳥。關關,鳥聲也。」當春香用斑鳩打趣時,老先生也沒有反駁「雎鳩即斑鳩」這種說法。
  • 鵐鷸鶇鵯鴝鵒鶲鷚鶺鶬鶊……這些鳥名咋這麼不友好呢
    記者的青島候鳥傳已暫告一段落,讀過系列文章的讀者一定滿腦子疑惑——這些鳥名咋這麼不友好呢。搬出字典一查,咦,這些字古而有之。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鳥部和隹部就有154個字。鷦鷯、鷓鴣、鶺鴒等叫法流傳了下來,更多的則是被俗名替代,例如八哥,古名叫「鴝鵒」,慢慢地有些字被塵封在了古書裡。後來,西方的鳥類命名法傳入中國。
  • 它的名字90%的人都不會念
    鵂鶹這兩個字,你認識嗎?念作xiu liu是一種鳥的名字不光名字奇怪,它來頭也不小哦~昨天下午這種被列為世界瀕危的鳥在十堰出現了...小區驚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昨天下午,市民董先生致電市野保站求助,稱在張灣區新疆路飛達南村34棟內發現一隻不會飛行的幼鳥 ,希望野保部門能來救護。隨後,市野保站和張灣林業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看到,一隻全身棕色羽毛的小鳥躲在紙箱裡一動不動。工作人員現場對這隻幼鳥進行了及時救助。後經鑑定,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頭鵂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