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農村實行火葬,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你支持嗎?

2020-12-17 鄉村黑土哥

人離不開生老病死,尤其農村人對死更為看重,一輩子辛勞,臨了也要風風光光的走,親朋好友弔唁,孝子賢孫叩頭,講究風光土葬,千百年來,一直如此,自從國家提倡火葬以來,老百姓漸漸適應了這種改變,可是有的專家就說了,農村實行火葬,主要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是這個道理嗎?

先不說農民最忌諱人死後不能全身,就是聽說人死後火葬心裡都疙疙瘩瘩的,現在專家又說,火葬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這就難免遭到農民一番質問了,的確土地資源非常珍貴,所以最近幾年國家一直致力保護耕地,確保土地合理利用。

有的農民就說了,土葬的時候是挖個墓穴,把棺槨埋在田地裡,火葬後只不過是把骨灰盒放到棺槨中,不還是把棺槨埋到土裡嗎?一樣佔用土地資源,沒看見哪裡節省了?並且火化還汙染環境,這與環保也不力啊!農民還要掏錢買骨灰盒,費錢費時費力,怎麼可能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呢?

國家提倡火葬,農民會理解支持,可是專家說,為了節省土地資源,農民可能就有話說了,你們認為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嗎?

相關焦點

  • 殯葬改革後,土葬實行火葬?北大教授:火葬把人當垃圾燒,有不妥
    但是土葬這樣的傳統也正在被逐漸打破,由原來的土葬實行火葬,現在城市基本已經全面實行,而在農村也已經在各地實行多年,當然有些地方可能還沒有全面推廣,而實行火葬其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土地資源
  • 農村即將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你能接受嗎?
    農村全面實行火葬,阿坤難以接受,但貌似沒有什麼用。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土地越來越重視,佔地的墳也引起了人注意,有人說,農村的墳墓嚴重侵佔浪費土地,為此,應該全面效仿國外,立即實行火葬不允許土葬,對此阿坤感到很悲痛。
  • 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
    農村的殯葬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不同的地區還會有不同的講究,無論是選擇安葬的地點,還是墓地的朝向,都有非常多的說法,一則能夠讓逝者安息,二則傳說是能保佑子孫。不過針對農村殯葬,一直有一個矛盾存在,那就是土葬和火葬的選擇,農村土葬屢禁不止,專家不解農民執著,農民:如此「火葬」就行?
  • 我國火葬的四個歷程,莫要子欲養而親不待
    而入土為安主要體現在死後進行土葬,而土葬這個習俗又源於靈魂信仰,是農耕民族崇土意識的一種表現,是對土地的熱愛。剛上小學的時候,書本上對祖國的介紹就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那時真是深深引以為豪。但長大後才真正了解,作為多山地形的我國,遠稱不上「物博」兩字。國家為了節約土地資源,全國性地推廣火葬,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死人與活人爭地。
  • 蔡彪:為什麼要推行火葬?
    而邊疆少數民族則是火葬,如《墨子·節喪下》:"秦之西有儀渠之國,其親戚死,聚薪柴而焚之,燻上,謂之登遐,然後成為孝子",《荀子·大略》又說:"氏羌之虜也,不憂其系縲也,而憂其不焚也。"中國興起火葬的觀念還在佛教傳入之後。
  • 城裡人說農村實行土葬佔地,但火葬費油費電價格貴,農民還不忍心
    土葬:農民支持高,但佔地不環保土葬是農村祖祖輩輩都比較奉行的葬法,也是人們一直踐行的唯一葬法。但土葬需要挖坑當墓地,很佔地,哪怕是在農村,有時也需要購買墓地。農村對墓地的選擇上要求較高,有時看中了一塊地但不是自家的,還不是得花錢買,不過農村這種情況往往是花錢人家也不一定捨得賣。在農村,選陰地一點也不比選宅基地講究度低。
  • 火葬時,逝者居然能傳來隱隱的哭泣聲?別慌,這是正常現象
    火葬逐漸普及,取代土葬成為主流喪葬模式近年來,火葬模式逐漸在全國各地開始遍地開花,因為火葬本身佔用土地面積較小,而且在之後的腐化過程中,也能夠更加快速的實現循環,進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一般而言,在很多有條件的農村,基本上火葬已經普及,而在城市,基本上火葬已經是主流喪葬模式,目前各個地方關於土葬的也越來越少,人們對於骨灰盒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
  • 北大教授吳飛:應當恢復土葬,火葬就像把人當垃圾一樣焚燒處理
    諸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樹葬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葬與火葬。土葬是將逝者直接裝進棺木並埋葬在土裡;而火葬則是將人火化成骨灰後葬。  老一輩人篤信風水學,他們始終保持著人死後要「入土為安」以及「死要留全屍」的思想,相比於「將人化為灰燼」的火葬,他們更傾向於傳統的土葬。自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人口的增加與人均耕地面積的銳減,不少專家、學者大力倡導火葬。
  • 火葬和土葬,各有什麼利弊?選擇哪種方式更好一些?
    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用的火葬的方式,當然了火葬的好處,宣傳的是為了節省耕地,畢竟我們耕地比較少,想要留出更多的耕地來種莊稼養活更多的人口。只能說火葬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最近一些年火葬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為何火葬會受到詬病?
  • 農村殯葬改革大幕全面開啟:推行火葬、限制土葬箭在弦上
    令人擔憂的是,各地「豪華墓」、亂葬亂埋佔用耕地的事情屢見不鮮,這不能不讓人憂慮中國的人的糧食安全問題,專家形容為「人增、地減、糧緊」,也就是被常說的「死人跟活人搶資源」。因為死亡人數是單向增加的,所以如果不加以限制,土地資源的確存在大幅減少的風險。殯葬改革從建國後就一直推行,但是一直效果不佳,但是不推行殯葬改革又不行,土地資源承受不了。
  • 農村土地新的規定,多地已開始試點?專家:土地性質要了解
    農村土地新的規定,多地已開始試點?專家:土地性質要了解。農民的「職業」就是土地的種植,對於農民來說,一直以來土地都是生活的依靠,雖然不能發家致富,但是基本的生活保障足以維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方式也有著很多的改變,土地對於農民的意義也已經發生了變化。
  • 清華教授:農村「一戶一宅」不合理!農民也可有多宅!你支持嗎?
    但是,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愈發嚴格,不僅實施了宅基地確權,還三令五申,要求各地農村嚴查「一戶多宅」。目前我們實行的是農村一戶一宅,每一戶都可以有一處宅基地,禁止「一戶多宅」。對於現在已經「一戶多宅」的,目前很多地方都開始排查,首先要摸排清楚,還沒有出臺下一步如何處理「一戶多宅」的具體方案。
  • 農村土地新的規定,第二輪承包到期如何延包?專家給出了解答
    農村土地新的規定,第二輪承包到期如何延包?專家給出了解答隨著農村的發展,土地承包第二輪到了2023年也已即將到期,對於農民來說,雖然近年來土地收入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外出務工的人也越來越多,然而城市並不容易安家,土地仍是許多人不能捨棄的資源,對農民有著重要的意義。
  • 專家建議:農民實行退休制,65歲以上「洗腳上田」,可行嗎?
    農民,這個身份,大家都不陌生,在30年以前,我國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農民,那個時候,都生活在農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想在土地上下功夫,能奔出個好日子,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證明,在農村致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自10月1日起,邢臺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實施方案深化殯葬改革 提倡厚養薄葬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根據《方案》,自4月15日起,全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少數民族城鄉居民去世後,在尊重民族習俗的基礎上,提倡火化、節地生態安葬。
  • 農村有土地的恭喜了!每畝都有補貼,你領了嗎?
    農村土地流轉補償政策讓更多農戶體會到了實惠。那麼,你知道流轉土地可以獲得補貼嗎? 下面介紹一下土地流轉獲得補貼的幾個主要問題。 符合什麼條件的流轉才能拿補貼? 01 丨 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係 具有穩定的土地流轉關係,土地流轉時間在3年以上,單宗土地流轉面積在100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積300畝以上)。
  • 注意:農村老人去世後,5項補貼少不了,不領就虧了,望周知
    對於去世的老年,國家對其的補貼福利也是越來越完善,若是農村老人去世,則有5項補貼可以領取,不領白不領?趕緊告訴你的農民朋友。在農村,每家都會遇到「紅白」事,村裡鄰裡都會去幫忙。而如果遇到「白事」---逐村老人去世,只能是自認倒黴了。現在的觀念有轉變了,農村老人去世也會辦得風風光光,讓老人走得更加安祥。
  • ...提倡厚養薄葬 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
    根據《方案》,自 4 月 15 日起,邢臺市所有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及其直系親屬,農村、社區的黨員幹部及其直系親屬一旦去世,必須無條件實行火化,同時宣傳發動、鼓勵帶動其他群眾積極落實火化制度。自 10 月 1 日起,邢臺市所有城鄉居民遺體都必須實行火葬,不得火化後再裝棺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