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年堅守 只為一件「牛」事

2020-12-12 騰訊網

賴永雄(右一)在靈峰鎮肉牛養殖示範基地查看4代雜交牛生長情況。

本報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畢朝斌 文/圖

一件事堅持做了24年,會是什麼結果?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水產畜牧獸醫站站長賴永雄用24年的堅守給出了讓人心服口服的答案:本地黃牛經過4代改良,培育出高品質「壽城雄」黃牛,成年牛800—1000公斤,比本地黃牛一頭增收8000元—1.5萬元,而且廣東、廣西兩省區邊界25個鄉鎮養牛戶因此脫貧致富。

靈峰鎮地處粵桂兩省區三縣交界地帶。這個邊遠山區鎮的水產畜牧獸醫站工作人員只有一人,就是站長賴永雄。但走進位於鎮街道的站辦公室,只見一樓大廳各種辦公提示牌一應俱全,乾淨整潔;二樓為動物衛生監督辦公室,三樓則是靈峰鎮賴永雄「人才創新工作室」。這個工作室依託賀州市總工會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等優勢創建,是培育技術能手和帶動兩廣邊界農戶發展養牛經濟創收的場所。工作室的成立,吸引了兩廣邊界鄉鎮600多名養牛能人加入靈峰鎮養牛協會,共同發展「壽城雄」黃牛。

「雖然站裡在編工作人員只有我一人,但幹活卻不止我一個光杆司令,我們有一個十裡八鄉都認可的技術團隊。」賴永雄笑道。

「記者你看,工作室成員表上這5個防疫員,就是賴站長一手帶出來的。」做介紹的是靈峰鎮愛群村的退休副支書羅衛星,正因為對賴永雄心懷欽佩之情,將近70歲的她從退休開始,就到站裡義務幫忙打理各種事務。她告訴記者,因為兩廣邊界鄉鎮的農民都十分信賴賴永雄,所以他每天從早忙到晚,自己就想發揮餘熱幫賴站長守好陣地,好讓他能安心地把「壽城雄」黃牛做大做強。

「壽城雄」黃牛的雛形是本地黃牛。2001年,自治區牛品改專家組到賀州進行牛品種改良培訓。獲得培訓機會的賴永雄如逢甘霖,學習回來後立即組織人員下村宣傳,協助自治區牛品改專家組在靈峰村開展牛品改試點工作。

2002年6月,第一頭雜交牛誕生,標誌著牛品種改良工作在靈峰成功打響第一炮。從此,靈峰鎮牛品改事業蒸蒸日上,兩廣邊界25個鄉鎮的養牛戶都紛紛慕名前來邀請賴永雄的技術團隊為自家牛配種。

多年來,靈峰鎮這支「養牛技術推廣團隊」為兩廣邊界鄉鎮的本地黃牛人工配種5.2萬頭次,產下優質雜交牛4.4萬頭,直接為養殖戶增收1.6億多元。2016年,賴永雄利用自己摸索的雜交改良方式成功培育出一種優質高檔肉牛新品種「樓利黃牛」,為國內首例,同年4月申請國家專利。「樓利黃牛」為如今的「壽城雄」黃牛品牌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初冬時節,靈峰鎮愛群村脫貧戶梁峰州家的十多頭牛在牛棚裡悠閒地吃著草料。記者看到,這十多頭牛中,有兩頭比其他牛將近小一半。賴永雄解釋,兩頭小牛就是本地黃牛,其他的牛分別是2代和3代雜交牛。

「今年已經賣了3頭雜交牛了,每頭都1.5萬元以上,準備再賣5頭,這一年光賣牛收入就有十多萬元。」梁峰州算著收入笑出聲來。

賴永雄從2016年開始為梁峰州家的牛進行品改,經過4年努力,梁峰州家的牛從最初存欄兩頭發展到現在的十多頭,而且擁有6頭2代和3代的雜交母牛。去年,他家因為售賣3頭雜交黃牛而實現脫貧。

還在愛群村為養牛戶做技術指導,賴永雄就接到了廣東懷集縣一養牛戶的電話,對方的牛已到配種最佳時期,需要他前去為其配種。

「我家的牛都是找賴站長幫配種,因為他技術好,每次都是一次成功,而且生出的小牛好,賣價高。」懷集縣梁村鎮養牛戶黎文興告訴記者,當地有個說法:本地黃牛小如狗,一擔挑著兩頭走。而通過賴站長配種改良生出的牛,體形是本地黃牛的兩倍大,養4個月的小牛就能賣1萬多元。

據了解,賴永雄苦練「配種」基本功,勇攀人工授精技術高峰,通過持之以恆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不斷總結積累實踐,他實施黃牛人工配種受胎率由65%提高到91%,為本地土黃牛雜交改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百裡救急,跨省救牛;雜交改良,助農增收……賴永雄的工作在兩廣邊界鄉鎮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和稱讚,他以黃牛事業為媒,成為推動兩廣邊界關係和諧發展和省際黨建工作牽線搭橋的「紅娘」。

從靈峰鎮水產畜牧獸醫站辦公室窗戶遠眺,只見遠處一山頭的防火林帶鬱鬱蔥蔥。據介紹,這山頭地處廣東懷集縣崗坪鎮維安村和賀州市八步區靈峰鎮愛群村交界,原來因兩村山地糾紛,防火林帶項目一直被擱淺。5年前,賴永雄作為「紅娘」從中調處,終於推動項目落地。在他的提倡下,兩村還成立了跨省聯合黨支部。2018年,賴永雄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

如今,這位獲得過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的廣西牛品種改良十佳技術員,被聘為粵桂兩省區省際畜牧師。他正依託曾獲得全國「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先進單位的靈峰鎮養牛協會,發揮跨省際優勢,建立起15公裡長的草山草坡養牛示範基地。他決定持之以恆地做一件「牛」事,一直到做不動,就是把「壽城雄」黃牛做到家喻戶曉。

來源:廣西日報

相關焦點

  • 全中國只剩下10人!中科院匠人,堅守22年,只為這一件事
    只屬於「中國匠人」的堅守和傳承師傅們教的東西,我怎麼能丟?1943年,我國科學繪畫先驅馮澄如先生在故鄉江蘇宜興創辦了「江南美術專科學校」,為我國培養了第一批科學繪畫師。此後,憑藉三代繪畫人的不懈努力,《中國植物志》和各地方植物志編寫完成。同時,中國的科學繪畫事業在全國各地也得到了蓬勃發展。而繼承前輩意志的孫英寶,便是中國第四代科學繪畫師的一員。作為一名「老北漂」,孫英寶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植物研究所,開啟了自己的科學繪畫生涯。
  • 鹿子霖發瘋吃野草,白嘉軒愧疚流淚:一生只做下一件見不得人的事
    他(白嘉軒)俯下身去,雙手拄著拐杖,盯著鹿子霖的眼睛說:「子霖,我對不住你,我一輩子就做下這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來生再世給你還債補心。」鹿子霖卻把一棵鮮靈靈的羊奶奶遞到他眼前:「給你吃,你吃吧,咱倆好。」白嘉軒輕輕搖頭,轉過身時忍不住流下淚來。
  • 5300多人跟著這位老兵,只為一件事
    5300多人跟著這位老兵,只為一件事 2020-12-1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靜安寺兩個和尚叛變,只為做一件事
    說起和尚,大家都知道和尚信奉的是佛教,講究的是清修,是普度眾生,出家人不吃肉不喝酒以慈悲為懷,六根清淨與世無爭,但是在抗日期間,曾經發生過一件事,靜安寺出現一批假和尚,他們不但不為國出力,還集體叛變,只為了做一件事——奴化教育,當日本人的走狗。
  • 心守一事,生死相依!88歲老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作品被羅浮宮收藏
    88歲老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作品被羅浮宮收藏:人活到極致,就是擇一事終一生…在日本,有一個特殊的行業,被稱為匠人,又叫做職人。有這樣一個匠人,他擁有驚人的平衡感。這種感覺,來自於他長年累月的堅守。陀螺成型後,要進行上色。上色也是分步驟完成的,塗完上一個顏色後要靜置一段時間,再上另一種顏色。塗色後一個陀螺就製作完成了。
  • 83歲老人為了一件事整整堅守了60年,築起「地下鋼鐵長城」!
    錢七虎在很多場合說過這句話,他用畢生精力投入國防事業,建立並不斷推動我國現代防護工程事業,知道自己往哪裡去;他一生堅守保衛國家的夢想,不忘共產黨員的使命,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從哪裡來?從國家危難的環境中成長而來。「國歌裡唱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錢七虎的家鄉江蘇崑山陷入戰亂。
  • 只做一件事,只聽一琴音
    有一句俗話叫做說,活在當下,其中有一很重要的意思是說,要專注於眼前所做的事,而不是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想著那件事,做那件事的時候就想著這件事,身子在當下,思想,要麼在未來要麼在過去。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一個老和尚說。
  • 怎樣讓一個人心甘情願的去做一件事
    為什麼我們只談自己所要的呢?那是孩子氣的,不近情理的當然,你注億你的需要,你永遠在注億。但別人對你卻漠不關心。要知道,其它的人都像你一樣,彵們關心的只是彵們自己。 世界上唯一能影響對方的方法,就是談論彵所要的,而且還告訴彵,如何才能鎝到它 明天你要別人替你做些什麼時,你要把那句話記住!
  • 《三國演義》:風雲變幻的建安二十四年,關雲長的起落人生
    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是《三國演義》中形勢急劇變化的一個時期。在這段時間內先後發生了黃忠定軍斬夏侯,劉備稱漢中王,東吳向曹魏「俯首稱臣」,關羽水淹七軍和敗走麥城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而這些事件之間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 你有沒有為一件事拼盡全力過?
    創造就在一念之間「你有沒有為一件事拼盡全力過?」這是前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在我對未來搖擺不定的時候,問我的話。後來,他給我講了他的故事,在他的故事中,我找到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過去一念之間的堅守,一以貫之,必將成就些什麼。」「不用有意繞開黑暗,不用反覆思考得失。」
  • 高雄人只拜託這一件事 吳益政忍不住痛哭
    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今天被問到父親節怎麼過時,不禁哽咽,除了連日的輿論壓力,甚至想到家人和高雄人時,他忍不住痛哭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他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吳益政今天出席老車自救活動後,談到選舉,忍不住痛哭。吳難過說,「高雄人真的好辛苦,每個人都只拜託我一件事,把經濟做好,讓我們可以生活。
  • 第五人格:2000元氪出「明智吾郎」,只為向玩家證明這一件事!
    有一名玩家直接認定了這次的大副金皮「明智吾郎」,本想了解一下是否值得,到頭來卻花費了近2000元才氪出「明智吾郎」,在經過測試一番後,只為向玩家證明這一件事!這名玩家在體驗了明智吾郎時裝後,表示實在是沒有絲毫金皮的感覺,甚至是有點後悔,因為這與商城售賣的金皮也是有著不少的差距。
  • 三國隱藏最深的好人:夏侯淵,生前幹過一件事讓人眼眶溼潤
    提起黃忠,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戰長沙與關羽對刀一戰成名,為蜀漢開疆闢土立下赫赫戰功。其實這是《三國演義》對他進行的誇張渲染。在正史《三國志》中,黃忠是個存在感很低的人,只參加了一場大戰:定軍山之戰,並在此戰中殺了曹魏大將夏侯淵,此前此後對他的描述都極為簡略有限。
  • 吳伯凡最新演講:德魯克終其一生,只為做一件事
    常用的一種管理方式就是來一個管理員,規定我們這個地方只準關窗戶,如果要開窗戶,請出去。當然,這可能有效,那些人要不忍受,要不走。芙麗特說這不叫管理,管理是在承認衝突、承認差異的情況下,尋找一種解決方案。
  • 番茄工作法之一次只做一件事
    為了避免第二天犯同樣的錯誤,番茄工作法在一天結束前要做三件事:記錄、處理和可視化,這些每日回顧工作,是改進個人流程的關鍵。六、沒想到一件事要做這麼久。將活動拆分為小項目,使其更加清晰。經過預估,如果某項活動需要7個以上的番茄鍾,就應當拆分它。
  • 出道16年,張杰只做了一件事
    為參加比賽,他到處借錢找律師替他與原來的唱片公司解約。 張杰落敗離開了那個舞臺,但那隻蝴蝶讓他知道,自己收穫了比參加比賽更珍貴的東西。 這個世界上還有太多的人守護著張杰,想聽他唱歌。
  • 深圳為殘疾人做了一件最牛的事
    侯伊莎全身心投入殘疾人事業,帶領深圳市殘聯,以殘疾人融入社會為中心,力推無障礙城市建設,在理念、制度、設施、改革、服務等領域疾馳掘進,為殘疾朋友平等、參與、共享照亮了無障礙通道。深圳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侯伊莎今年,已經是侯伊莎在深圳殘聯任職的第4年。
  • 「平」而「不凡」,來自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簡單的話語傳達出的是多年來同事們對趙平的信任,更是她執著堅守,不忘初心的最好印證。趙平的叔叔趙明才是雷鋒生前的戰友。趙平從小就喜歡聽叔叔講雷鋒的故事,耳濡目染,立志長大後也要做雷鋒和叔叔那樣的人,將奉獻作為自己的信仰,把為人民服務當成自己的終身追求和自覺行動,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 被隔離後,這位年過古稀的漫畫家做了這樣一件事……
    與時間競速,與疫情抗爭,我們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為擔當者助威、為奮鬥者加油,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中國少年報·未來網北京2月3日電(記者 牛曉樂)這兩天,一本名為《給孩子的戰「疫」漫畫》的電子書(電子書連結:https://ebook.k618.cn/zymh/)引發關注,在微信端廣為傳播。看過該電子書的相關微信用戶留言:「畫筆作『槍』,凝聚力量,引領少年,共同戰『疫』。」
  • 她是中國最後一位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95歲為教育捐款3568萬元
    到了近代他們似乎已經變成了男子的專用詞,極少有人在稱呼女子為先生。但也不排除一些女子巾幗不讓鬚眉,受人尊重亦被稱為先生,比如楊絳先生,張愛玲先生。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葉嘉瑩先生,而她一生當中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傳承中國古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