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
可16:1-2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她們來到墳墓那裡,
1,這三位婦女最先得知主耶穌復活的消息:
七日的第一日即是主日,三位婦女帶著預備了的香膏,要去膏主耶穌的身體。馬可福音書的作者告訴我們,最先得到這偉大之復活信息的人,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等三位婦女,在耶穌死亡與復活的事上她們是見證主受死與復活的群體。
當她們來到墓前,她們發現石頭已經滾開,墓裡甚麼也沒有,只見一個穿著白袍的少年人坐著。這少年將耶穌已經復活的大喜信息告訴她們,並且囑咐她們去通知門徒。
馬可雖然沒有明說這位少年人是天使,但發光的白袍通常被視與神的使者有關(正如我們在馬可福音9章3節提到登山變像的事中所見,在猶太文學中,天使常穿著白袍。這些婦女不見得馬上認出這位乃是天使;因為聖殿的祭司和其他人也會穿白袍)。
最終,主復活的信息由婦女傳開:因為她們愛主,關心主的身體,所以她們成為首先報好信息的重要人物。
2,這三位婦女都和主耶穌有深厚的感情:
(1)經歷主的拯救──抹大拉的馬利亞曾經歷主耶穌的醫治(路8:2),現在確知復活的主是全人類的救主。
(2)經歷主的權能──約西的母親馬利亞是使徒雅各的母親(可15:40),亞勒腓的妻子(可3:18),一直跟隨,見證主治病、 趕鬼,對靈界和自然界的權能,現在確知主超越生命的權能。
(3)經歷主的真實──西庇太的妻子撒羅米,是十二門徒之中雅各和約翰的母親,曾經要求主耶穌給她兩個兒子高位(太20:20),現在確知復活的主是掌權者。
3,她們來到主耶穌的墳墓看見的三件事:
(1)墓石滾開──是為了讓婦女及門徒可以進入見證主耶穌的復活,當她們看到空墳墓,又聽見少年的話就明白耶穌復活了。
(2)白袍少年──馬太說明是天使(太28:5),目的是提醒她們和門徒,主曾應許在加利利和他們相會,主的復活是必然的。
(3)裹屍布──馬可福音簡示看主安放的地方,約翰福音說明是墳墓空了,看見仍然卷著的細麻布和裹頭巾,證明主已復活了(約20:5–7),因為裹屍布中沒有屍體。
4,這三位婦女的榜樣:
當她們得知耶穌復活的事之後,這鼓勵了她們的信心與盼望,這也促使她們去告訴更多跟隨主的人主復活的這件事的真實。她們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就去看耶穌,這說明她們愛主的熱切,她們並沒有因耶穌釘十字架而離棄耶穌,乃是越發地愛主,她們買香膏的舉動也說明了她們的愛不僅僅是在言語上,更是體現在行動的裡面。
這也是發自生命的流露,奉獻最好的給主,香膏的膏末不再是一種儀式,乃是發自內心的愛,發自內心的熱忱。這也提醒每個跟隨主的人,愛主要有具體的行動,不要在信仰上停留,不管身份如何,這都不會影響愛主。
因為一個真心愛主的人,是奮不顧身,是傾其所有的;在聖經中這些婦女雖然在猶太民族中是渺小的一部分,但在耶穌的眼中,她們是最能為主發光的群體,因為她們將好消息帶給了更多的人。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