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聖經中見證主復活的三位婦女

2020-12-19 基督教資訊平臺

經文:

可16:1-2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並撒羅米,買了香膏,要去膏耶穌的身體。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陽的時候,她們來到墳墓那裡,

1,這三位婦女最先得知主耶穌復活的消息:

七日的第一日即是主日,三位婦女帶著預備了的香膏,要去膏主耶穌的身體。馬可福音書的作者告訴我們,最先得到這偉大之復活信息的人,是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等三位婦女,在耶穌死亡與復活的事上她們是見證主受死與復活的群體。

當她們來到墓前,她們發現石頭已經滾開,墓裡甚麼也沒有,只見一個穿著白袍的少年人坐著。這少年將耶穌已經復活的大喜信息告訴她們,並且囑咐她們去通知門徒。

馬可雖然沒有明說這位少年人是天使,但發光的白袍通常被視與神的使者有關(正如我們在馬可福音9章3節提到登山變像的事中所見,在猶太文學中,天使常穿著白袍。這些婦女不見得馬上認出這位乃是天使;因為聖殿的祭司和其他人也會穿白袍)。

最終,主復活的信息由婦女傳開:因為她們愛主,關心主的身體,所以她們成為首先報好信息的重要人物。

2,這三位婦女都和主耶穌有深厚的感情: 

(1)經歷主的拯救──抹大拉的馬利亞曾經歷主耶穌的醫治(路8:2),現在確知復活的主是全人類的救主。 

(2)經歷主的權能──約西的母親馬利亞是使徒雅各的母親(可15:40),亞勒腓的妻子(可3:18),一直跟隨,見證主治病、 趕鬼,對靈界和自然界的權能,現在確知主超越生命的權能。 

(3)經歷主的真實──西庇太的妻子撒羅米,是十二門徒之中雅各和約翰的母親,曾經要求主耶穌給她兩個兒子高位(太20:20),現在確知復活的主是掌權者。

3,她們來到主耶穌的墳墓看見的三件事: 

(1)墓石滾開──是為了讓婦女及門徒可以進入見證主耶穌的復活,當她們看到空墳墓,又聽見少年的話就明白耶穌復活了。

(2)白袍少年──馬太說明是天使(太28:5),目的是提醒她們和門徒,主曾應許在加利利和他們相會,主的復活是必然的。 

(3)裹屍布──馬可福音簡示看主安放的地方,約翰福音說明是墳墓空了,看見仍然卷著的細麻布和裹頭巾,證明主已復活了(約20:5–7),因為裹屍布中沒有屍體。

4,這三位婦女的榜樣:

當她們得知耶穌復活的事之後,這鼓勵了她們的信心與盼望,這也促使她們去告訴更多跟隨主的人主復活的這件事的真實。她們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就去看耶穌,這說明她們愛主的熱切,她們並沒有因耶穌釘十字架而離棄耶穌,乃是越發地愛主,她們買香膏的舉動也說明了她們的愛不僅僅是在言語上,更是體現在行動的裡面。

這也是發自生命的流露,奉獻最好的給主,香膏的膏末不再是一種儀式,乃是發自內心的愛,發自內心的熱忱。這也提醒每個跟隨主的人,愛主要有具體的行動,不要在信仰上停留,不管身份如何,這都不會影響愛主。

因為一個真心愛主的人,是奮不顧身,是傾其所有的;在聖經中這些婦女雖然在猶太民族中是渺小的一部分,但在耶穌的眼中,她們是最能為主發光的群體,因為她們將好消息帶給了更多的人。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跟從耶穌的婦女們 撒種的比喻
    因為在路加福音裡專門有這一段介紹跟隨耶穌的婦女們,而且路加福音確實比其它三部福音書多一兩個耶穌醫治、幫助婦女的故事,所以路加福音被基督徒視為最重視婦女的福音書,又被稱為婦女福音。多的是哪一兩個呢,13:10-17「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算一個,前面7:11-17「使寡婦的兒子復活」也可以算是幫助婦女。至於其它的故事,則是別的福音書裡都有的。
  • 當祂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
    24:22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24:23沒有看見祂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祂復活了。24:24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祂。」24:25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 24:26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祂的光榮嗎?」
  • 「三一神論」合乎聖經嗎?
    同樣,我們「獨一的上帝」 是以聖父、聖子和聖靈三個不同的位格顯現。「在天上作見證的有三位:就是聖父、道和聖靈,這三者為一。」一個大問題有人會問,「如果聖經教導我們只有一位上帝,那麼上帝怎麼會由三位組成呢?」聖經明確宣稱只有一位上帝。三千多年來,猶太人一直在重申下面的經文:「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治好睚魯女兒和血漏婦女(下)
    第24-34句說耶穌在去管會堂的家裡路上無意中又醫治了一個患血漏的婦女就是故事中的故事。第24句作者說這個婦女患了十二年的血漏,意思是指這人的病很重。為什麼寫十二年,可能是這個作者愛用十二這個數字。馬可福音中寫耶穌有十二門徒,第42句說管會堂的女兒是十二歲,後面還有碎餅碎魚裝滿十二籃。
  • 從聖經中學習跨越絕境的信心
    接著記載一個十二歲的少女病危,他的父親來求助耶穌;另一個是病了十二年的婦女來尋耶穌醫治,這兩個人都有美好的結局,他們得到醫治。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兩個人都一個很大的特點信心,排除萬難來尋找耶穌,全心的信徒耶穌。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
  • 基督徒當要做到的三個見證
    當我們選擇信靠主耶穌的那一刻起,生命就不再屬於自己,也不再可能為自己而活,乃是要為死而復活的主而活,因此基督徒的的一生乃是為了榮耀和見證基督耶穌。基督徒的身上應該有基督的味道,若失去了基督的形象和見證,如同鹽失了味一樣。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重日常生活當中的見證,注意我們在人面前的言行和舉止。
  • 聖經中主耶穌和門徒都是守的安息日嗎?
    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4:31】耶穌下到迦百農,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訓眾人。【路6:1】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吃。【徒16:13】當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裡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對那聚會的婦女講道。
  • 復活節講章:傳講基督復活的信息
    面對主耶穌基督的受難,眾人都顯得非常的軟弱,也都在猜疑主耶穌到底怎麼樣了。2、婦女們驚怕,將臉伏地為何驚怕呢?經文說,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忽然有兩個人出現在墳墓中,婦女們自然會驚怕。婦女們有很好的表現,但同時也會有一些軟弱。這是聖經真實的寫照,這也是基督徒生命中真實的光景。雖然跟隨了基督,但人的內心卻常常會處於猜疑和恐懼的狀態。但要知道,婦女們是在還未知道基督復活時,才處於這樣的狀態。可是我們呢?我們已經是知道了基督復活的事實,就不應該處於猜疑和恐懼的狀態,而是要存著堅定的信心,勇敢地跟隨基督,因為基督已經復活了。
  • 聖經研究丨學者把新約三卷福音稱為對觀福音是不當的
    新約的頭三卷福音書,即馬太、馬可和路加福音,聖經學者習慣上稱為對觀福音或符類福音書。筆者對此主張不予認同,理由是這三卷書的受書對象、主題和記載的重點均不相同,馬太福音的受書對象是猶太人,主題是「耶穌,救贖的君王」,記載的乃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 《聖經》問答100條,值得收藏轉發!
    ——基遍人 18、約翰福音那位「主所愛的門徒」是誰?——約翰 19、耶穌有多少次清楚預言自己受死復活?——3次 20、約翰福音中記載耶穌行了幾個神跡?——8個 21、馬太原從事何職?——稅吏 22、撒母耳的母親名叫什麼?
  • 基督復活是真實可信的嗎?
    一、早期教會見證耶穌復活 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宣稱耶穌死後3天復活(《哥林多前書》15:4),他們是「耶穌復活的見證人」(《使徒行傳》1:22)。透過他們大有能力的宣講和見證(《使徒行傳》4:33),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5個星期後,即有一萬多位猶太人跟隨耶穌,承認他創立了一個新的宗教。
  • 《聖經》中十二女子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出現過無數驕人的女性而聖經中那些閃光的倩影更是不朽的巾幗傳奇她們雖然都不完美卻被賦予了各自的使命每個女子身上的特質>她第一個認出復活的耶穌並奉差遣首先傳送主復活的信息【馬可福音16:9】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
  • 復活第三主日經課講章:《親眼看見主》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以後在地上顯現四十日之久(徒1:3節),將自己復活的身體活活地顯給使徒看,門徒們看到復活的主他們的反應是「就喜樂了」。所以傳統教會會在復活節期之後有七個主日來著重的宣講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當然一年中所有的主日都是主復活得勝的日子,主的復活也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 聖經中法度是什麼意思?
    法度,有時侯與見證(證據、憑據、數據、記號、印記)是一個詞,有時,又與教訓、律法、慣例、規矩是一個詞。如:十條誡(十誡,約,律法,聖經重點,中心文章,上帝從山上從火中親口大聲宣布,又親手刻在二塊石版上的旨意。
  • 聖經金句 ‖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主耶穌對馬大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Jesus said to Martha, I am the resurrection and the life.這馬利亞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頭髮擦他腳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她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病了。」耶穌聽見就說:「這病不至於死,乃是為 神的榮耀,叫 神的兒子因此得榮耀。」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然後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吧!」
  • 關於《聖經》的一些知識,可以簡單了解一下
    而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發現有些文字或句子在意思上,讀起來不是特別流暢,不明白其中含義。這樣也不要著急,因為當時聖經源文是用希伯來文、亞蘭文、希臘文等語言記錄的。我們讀的聖經是翻譯過來,有些是按著聖經源文直譯過來的。現在所讀的中文版聖經,多數為常見的和合本聖經。其實中文聖經還有好多版本,比如和合本(2010)版、聖經新譯本、中文標準譯本、現代中文譯本、當代譯本修訂版等。
  • 廣東話「粵語」高清版《聖經故事》_ 從創世紀到默示錄(十集全)
    腓力士人押著三松在廳堂示眾,雙目失明的三松祈求天主歸還其神力,然後奮力撞塌了廳堂的梁柱,與在場的所有腓力士人同歸於盡。領導團結以色列人的重任又交到了先知撒母耳手中,但撒母耳長年苦惱於無力驅逐腓力士人,天主遂指引他膏立了史上第一位以色列王——撒烏耳。
  • 【講章】聖經上的幾個「萬」
    4.基督復活有時:(可16:9)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 耶穌被釘死後第三日,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 這裡需要注意的三點: 一是耶穌死後第三日復活:為何是第三日,而非其它的日子呢?
  • 2020年第三季度學課講解:5聖靈賦權的見證
    (彼前1:2)聖靈可以使基督徒帶來改變生命和見證福音大能的能力。特別在使徒時期聖靈有美好的見證。本周課程中,我們將探討聖靈的角色,以及祂如何在我們為基督作見證時賦予我們力量。領我們到基督面前,將基督的恩典顯明給我們。使我們對聖靈有更清楚的認知,能更好的服侍主。
  • 蒙恩的人|聖經:「賢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珍珠」
    拿俄米與兩位兒媳有良好的婆媳關係,也是一個美好的見證。不出意外,是拿俄米在生活中多有關照她們,像是對待自己親生的女兒一樣。才可以贏得她們的敬愛,愛是相互的,因此要彼此相愛。路德向我們見證蒙福的源泉是什麼?愛才是最妙的道,真信中不可能沒有愛,真愛中不可能不信。路德就是「敬神愛人」的榜樣,美好靈性和高尚的道德品行是不會分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