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請求上帝醫治拯救他,因為上帝是他當讚美的。猶大人對耶利米說就讓上帝說過的話應驗吧。先知曾經預言過耶路撒冷會遭到別國侵佔,可惜百姓不相信。先知不喜歡他的預言得到應驗,因為那樣百姓終會遭遇災難,無奈他要忠實地傳達上帝的信息。在災難降臨的日子,耶和華是百姓的避難所。願逼迫先知的人蒙羞。
【耶十七14】「耶和華啊,求你醫治我,我便痊癒;拯救我,我便得救;因你是我所讚美的。」
求你醫治我。先知認識那唯一能治他有罪之心的主。你是我所讚美的。耶利米作出有理的請求,求神為他辯解。
【耶十七15】「他們對我說:「耶和華的話在哪裡呢?叫這話應驗吧!」」
由於耶利米被指控為假先知,所以這事必定發生在主前605年巴比倫第一次入侵之前。耶和華的話在哪裡呢:猶大百姓認為耶利米的預言沒有得到應驗,就向宣告耶路撒冷即將滅亡的耶利米,厲聲咒罵神與耶利米均說了謊。然而,不久之後耶路撒冷就被巴比倫所摧毀(B.C.586),他們的非難與嘲笑就成為一席妄言。惡人思考時只會專注於轉瞬即逝的表面現象,因此,他們的內心無法容下信心與信賴。
不肯悔改的的以色列人用諷刺嘲笑的口吻來回答耶利米審判的警告。他們似乎覺得很安全,根本沒有想到將來的苦難。這又說明了先知的這一批信息發自他工作的初期。
【耶十七16】「至於我,那跟從你作牧人的職分,我並沒有急忙離棄,也沒有想那災殃的日子,這是你知道的。我口中所出的言語都在你面前。」
先知申訴他個人並不喜悅他的預言果真應驗,百姓終遭災禍,他不過是忠心傳神給他的信息。
我並沒有急忙離棄。有人認為耶利米的這句話是指他不急於放下自己牧人的工作,擔任執行神使命的先知(摩7:14,15),因為他蒙召以前是在亞拿突及「其郊野」放羊的。但本句原文的含義模糊,可以有其他的解釋。第二種解釋是耶利米沒有放棄跟隨神,擔任屬靈牧者的工作。第三種解釋是見下文「牧人」。
也沒有想。先知的異議是因為他不想看見神審判「那災殃的日子」。他預言那個日子將臨到他的民族,所以他太願意神的代言人。
【耶十七17】「不要使我因你驚恐;當災禍的日子,你是我的避難所。」
上半或譯作「我沒有為災禍緊迫你」,意思先知沒有促使神將災禍加諸選民身上。
【耶十七18】「願那些逼迫我的蒙羞,卻不要使我蒙羞;使他們驚惶,卻不要使我驚惶;使災禍的日子臨到他們,以加倍的毀壞毀壞他們。」加倍的毀壞。直譯是「加倍地打碎」。
耶利米是如此的忠心,他專心地做神的牧人,還求上帝不要把災禍降在百姓身上。他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只因百姓的太不聽話了,以致於上帝的忿怒要發作,先知也沒有辦法勸阻。但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拯救,是我們所讚美的,祂的管教也是為了百姓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