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
在泡茶之前,人們只會把茶葉放在嘴裡咀嚼。泡茶的發明是茶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拐點,它直接帶動了茶具、茶道、茶藝、茶文化的發展。泡茶之後,茶飲才真正實現了普及,成為中國人和世界各地愛茶人士的至愛。
泡茶時水溫掌握很重要,使用過冷或過熱的水衝泡好茶時,喝起來會有苦澀味。水溫的高低決定了茶湯中咖啡因溶解量的多少——茶湯中咖啡因含量越多,喝起來就越苦。另外,水溫過高容易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降低茶湯的營養價值。
不同的茶葉對水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高級綠茶,特別是各種芽葉細嫩的名茶(綠茶類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衝泡,一般以80℃左右為宜。茶葉愈嫩、愈綠,衝泡水溫要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
泡飲各種花茶、紅茶和中、低檔綠茶,則要用100℃的沸水衝泡。如水溫低,則滲透性差,茶中有效成分浸出較少,茶味淡薄。泡飲烏龍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較多,而且茶葉較老,必須用100℃的沸滾開水衝泡。
有時,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還要在衝泡前用開水燙熱茶具,衝泡後在壺外淋開水。少數民族飲用磚茶,則要求水溫更高,將磚茶敲碎,放在鍋中熬煮。
泡茶需要合適的水溫,喝茶也是需要合適的溫度的。茶的最佳飲用溫度,不但是關乎茶的滋味、有益元素的釋放,還關乎您的健康。
茶的最佳飲用溫度為56℃--62℃左右。
很多人會辯解說,注意不要燙到嘴皮,一口喝下去不就完了嗎?熱茶喝進肚子裡,渾身冒汗才舒服啊。其實,燙傷口腔都還只是表面問題,燙傷食道和胃黏膜問題可就嚴重多了。
眾所周知,食道上的黏膜是一層很脆弱的膜狀結構,只能耐受50~60℃左右的溫度。一杯茶剛泡出來的時候,最少也有85℃左右,直接一飲而盡,怎麼會不燙傷黏膜呢?
①泡茶時的用水溫度很重要
泡茶也是決定茶好不好喝的重要因素,太冷的水泡不出茶葉裡的味道,太熱的水又容易將茶葉的有效物質破壞掉。用適宜的溫度,先泡出這杯茶原本該有的滋味。
②「冷」「熱」都不可取,飲「溫茶」效果最佳
溫茶,既不會有涼寒之氣傷身,也不會有「火氣」逼人,性情中和,最宜入口。
③選擇合適的品茗杯
開口寬闊的小茶杯,散熱效果較好,一小杯的容積並不大,稍微放置一會,舉杯時手指沒有明顯的「燙手感」即可入口。
俗話說,喝茶溫度不對,健康易毀,因此,最佳的飲茶溫度,可以使我們的健康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