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 《神奈川沖浪裏》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5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孫夏)曾影響梵谷、德彪西等藝術家,至今仍頻頻出現在時尚品牌中的巨浪,可以在省博看到了。15日,由湖北省博物館主辦的《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特展》在該館綜合館大廳開幕,觀眾可欣賞《神奈川沖浪裏》的拓印版本。
浮世繪是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題材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浮世繪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使其成為日本最著名、最典型的美術樣式,並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江戶時代後期,透視原理等技法傳入日本,被稱為「名所繪」的風景畫成為木刻版畫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其中,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繪的巔峰之作。特別是葛飾北齋的「巨浪」,已經成為日本文化與藝術的象徵。
湖北省博物館經義大利漢學家馬達羅捐贈,收藏了上述兩套作品,均為1919至1971年間日本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拓印的版本。本次浮世繪特展將分兩期予以完整展出,第一期展出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展覽時間為1月25日至2月29日;第二期展出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次》,展覽時間為3月6日至3月31日。
文創產品
《富嶽三十六景》描繪的是在關東地區(今東京、神奈川縣等地)不同地方眺望富士山的場景。北齋原本計劃畫三十六幅,由於賣的太好了,追加了十幅。在這組畫裡,北齋用大膽的構圖,細膩的筆觸將當時人們的生活與神聖的富士山結合在了一起。
「山下白雨」是展廳裡的第一幅畫,這幅畫也被稱為「黑富士」,巨大的山麓巖石被烏雲壓的漆黑,紅色閃電和白色積雲清晰可見。
「凱風快晴」,凱風即從南方吹來的風。這幅被稱作「紅富士」,清晨太陽升起,山逐漸被染成紅色,構圖簡潔。
最著名的《神奈川沖浪裏》,梵谷的《星空》曾參考這幅畫的構圖及色彩,德彪西也曾從中汲取靈感,創作了《大海》交響詩。
展覽外,省博還推出了20餘種浮世繪主題的文創產品,如滑鼠墊、紙巾盒等。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