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孤獨的最高境界

2020-12-11 騰訊網

對很多人來說,孤獨是一個非常不友好的字眼。因為在他們心裡,孤獨就等於寂寞,等於失意,等於迷茫,等於消沉,等於人生低谷……即使從人的本性而言,也沒有人會願意主動去選擇孤獨。作為一種群居性的動物,孤獨的時間長了,或許就再也沒有辦法回到人群中了。

可是,人生匆匆幾十年,有些事情,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口,只能一個人去闖;有些不平坦的路,只能一個人去走 。當孤獨來臨時,真正令人痛苦的不是選擇孤獨,而是逃避孤獨。因為一旦逃避,孤獨就會像黑夜一樣,慢慢吞噬你。而主動選擇孤獨,你就會成為自己的太陽,照亮黑暗。

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史上最孤獨的唐詩,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響徹天地,僅22字,就寫出了孤獨的至高境界,無人能及。全詩如下: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作為古典詩歌中的一個熱門話題,歷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描寫孤獨、歌唱孤獨、訴說孤獨……對於孤獨,他們也有著自己的不同見解和不同領悟。當這些見解和領悟化成美麗的詩句,流傳後世時,更多的人對孤獨便有了一個深刻而全新的認識。

那麼,孤獨的至高境界是什麼呢?陳子昂這首《登幽州臺歌》或許能略解一二。作為一個著名詩人,陳子昂的才華自然不用多言。然而,自古才華太高的人,人生總是充滿了坎坷艱險。歷史上,陳子昂才華出眾,一度得到了武則天的重用,但也因此遭到權貴的嫉妒和打壓,最後慘死獄中。去世時,年僅41歲。

這首詩寫於公元696年,既武則天通天元年。在接連遭受挫折後,詩人壯志難酬,心情無比悲憤,於是登上薊北樓,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雖然,這首詩是詩人對自己個人命運的一種感嘆,但其意義卻遠遠超越了詩作本身,更超越了詩人所處的時代,具有了跨越古今的感染力。

整首詩抒發了一種生不逢時的哀嘆,情緒感傷,語言奔放。首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仿佛橫空出世一般,令人驚嘆。詩人如同站在歷史的一座高峰上,俯仰天地,說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他極度自負,覺得這片江山等到他了。在古人與來者之間,他是被等到的那個人。可同時,他又是最孤獨的那個人。

天地悠悠,人生匆匆,短短幾十年轉瞬即逝。對於宇宙而言,生命如此渺小卑微,一代又一代的幻滅著。縱觀古往今來,放眼歷史長河,有幾個人物的生命是發亮的?是會被後世永遠記住的?所以,極有抱負的詩人,多麼希望自己這個渺小的生命能夠永遠發光,能夠做出一番大事業,能夠被歷史銘記。

然而,時代卻沒有給予詩人這樣一個機會。他雖然才華不凡,懷抱家國之志,可是卻處處碰壁,壯志難酬。所以,他「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詩作寫到這裡,一股深重的悲愴之情撲面而來,令人無比感傷。詩人的這股熱淚,是空懷報國之志而不能施展的吶喊,蒼涼悲壯。

整首詩長短不齊,展現了唐詩在發展初期的面貌,有一種粗獷而蒼涼的美。在詩中,詩人表達的雖然是個人壯志難酬的一種哀嘆,但卻顯示了人類個體的渺小以及宇宙的浩瀚。對於世人而言,他是無比孤獨的。

可是,他的這種孤獨已經超越了其本身,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高度: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可謂,穿越時空,響徹天地。

文秀嶺

給您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孤獨詩詞,短短20字,卻響徹千古
    作者:凱紫 來源:凱紫的詩詞之美(ID:kaizisc) 孤獨,大概是人類史上永恆的命題。 你讀過最孤獨的一首詩是什麼?99%的人都會下意識的吟出這首唐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這可能是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只有22個字,卻流芳百世
    ,大概是人類史上永恆的命題。 但是,對於我來說,沒有一首比得上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 它沒有出現在我的初高中語文課本上
  • 蘇軾有一首最精妙的詩,全詩無一孤獨字眼,卻成為孤獨的最高境界
    他的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還常常蘊含哲理,具有宋詩的典型風格。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
  • 這可能是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唐詩,只有20個字,卻響徹千古
    柳宗元最孤獨絕望的時刻,就是寫下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沒有生機,沒有同伴,只有漁翁一人在垂釣!天地間只剩自己一個人了,沒有人,更別說懂自己的人了,自己被拋棄在這冰雪之中,獨對嚴寒。不是身處絕望之地,不會寫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可柳宗元讓後人佩服的在後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寫孤獨的詩,20個字寫出最高境界,蘇軾給予9字評價
    他借萬物之妙,抒胸中之情,寫出了《黔之驢》《臨江之麋》《羆說》等千古傳誦的曠世名作。 據悉,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冬,柳宗元望著窗外的皚皚白雪,頓時來了靈感,揮筆寫下了千古名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元稹很孤獨的一首詩,僅開頭七個字就很傷感,結尾更是耐人尋味
    以中唐詩人元稹這首《雨聲》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整首詩意境悽美,僅僅是開篇的七個字,那就營造出了一種孤獨之感,讀來讓人耐人尋味。《雨聲》唐代:元稹風吹竹葉休還動,雨點荷心暗復明。曾向西江船上宿,慣聞寒夜滴篷聲。元稹最為大家熟悉的是愛情詩,尤其是他在妻子韋叢逝世後,寫下了很多的這一類的作品,從而感動了歷代的讀者。
  • 這些描寫孤獨的詩句都很經典,你最喜歡哪一首?
    孤獨並非與生俱來,卻經常與你我相伴。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孤獨並不代表寂寞,但寂寞卻可能是因孤獨而引起。心境不同,對待孤獨的態度也不一樣,有人內心強大、具有獨立精神,反而更加獨處;有人喜歡依仗別人,面對孤獨幾乎毫無信心。
  • 史上最愁的一首詞,只有49字,卻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
    出生於書香門第,父母都是飽讀詩書之輩,自小便展露出了非凡的才華,16歲那年更是憑藉一首《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轟動京城。 18歲那年嫁給了門當戶對,又志同道合的太學生趙明誠,兩人賭書潑茶,很是恩愛。
  • 古詩中把孤獨寫到極致境界的幾首詩
    我們現在或許有好多種方法去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如果你感到很孤獨呢?古代的時候他們的的發洩情緒的方式不多,所以他們好多人就會在詩詞中表達他們內心的想法。在古代,他們在詩中寫下了悲歡離合。你能夠在沒一句詩中,感受到詩人的那種心情。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把孤獨寫到極致的幾首詩。《獨坐敬亭山》是李白晚年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李白的獨坐之景。
  • 你說自己孤獨?如果你沒有讀過這3首詩,就不要說自己懂得孤獨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一首古體詩,開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被後世評為「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寫這首詩時,陳子昂35歲,但因直言進諫遭株連下獄。出獄後一生抱負難以實現的他,登上了幽州臺,寫下了這首滿是悲憤之語的名作。它傳達給讀者的,已不再是一己的悲苦,而是一種對生命普遍孤獨性的體驗。
  • 黃景仁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當然今天並不是要與大家聊歷史,還是來繼續來讀詩,筆者要為大家推薦黃景仁的《春興.夜來風雨夢》,這也是一首很孤獨的作品,整首詩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限的感慨,讀來也是讓人肝腸寸斷。黃景仁也是一位大家,他在清朝文壇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另外他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譬如《別老母》、《雜感》、《綺懷十六首》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尤其是他的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更是讓他滿天下,成為了清朝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所以說清朝儘管很落後,但是在文學上依舊很強盛。
  • 史上最孤獨的16首詩詞,道盡滄桑,最後一首的境界無人超越!
    有一種孤獨,叫夜深人靜,輾轉反側。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說:孤獨就和發燒一樣,在夜晚最盛。夜深人靜時,孤獨最愛冒出頭來。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境遇悽涼,孤獨無依。尋尋覓覓,卻只尋得一份冷冷清清,何其悲戚!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一個人的內心,在孤獨彷徨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了解自己的人。在2000多年前,有一首奇詩,將孤獨的感受寫到了極致,寫出你我都有的孤獨。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
  • 杜荀鶴最孤獨的一首詩,半夜燈前十年事,一時和雨到心頭!
    孤獨有的時候是一種人生態度,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說過一句名言:在各種各樣的孤獨中,人最怕的是精神上的孤獨。只要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其實即使是身處在孤獨之中,那也是能夠體會到孤獨所帶來的樂趣。《全唐詩》裡就有很多描寫孤獨的作品,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是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每一句都有著一種寒冷的孤獨之感,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繞不開「孤獨」二字,當時柳宗元正是被貶湖南永州,生活上陷入了困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這讓他無比的孤獨,才能夠寫出如此悽美的作品。
  • 孤獨的至高境界
    所以,他的哲學著作大多用格言和警句寫成,充滿譬喻和象徵,把哲學和詩融成了一體。 (一) 愛情從來是詩歌的一根軸心,可是,在尼採的抒情詩裡,幾乎找不到愛情詩。他一生中只有一次為時五個月的不成功的戀愛,以及對李斯特的女兒、華格納的夫人柯西瑪的一種單相思。
  • 孤獨的陳子昂登上幽州臺,而另一位孤獨的詩人,卻昂首攀南鬥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兩首古人的「孤獨詩」。在我國的南宋時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理學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大家,名叫陸九淵。他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對「宇宙」二字,從理學的角度,深入研究。有一次讀古書,看到書中記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幡然醒悟,原來「宇宙」就是無窮的意思,在空間上沒有邊際,在時間上沒有起點和終點。
  • 龔學敏:是「念天地之悠悠」的孤獨
    一首《登幽州臺歌》,寫透千古孤獨之心。位列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的陳子昂,不光擁有李白杜甫等重量級古代詩人知音,還擁有大批當代詩人粉絲。比如《星星》詩刊主編、詩人龔學敏。龔學敏認為,眼下漢語新詩也正呼喚「當代陳子昂」登場,開一代詩風,帶領新詩走向高峰。陳子昂詩風古樸,格調雄渾,風骨崢嶸,蒼勁有力。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親情令人溫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與燈前細密縫補衣衫的畫面最能撩動人心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就是這般如像鳥兒般比翼雙飛,如同連理樹,相互依存緊靠在一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有朋友在,又何懼天涯海角呢。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那麼珍貴迷人,讓這個世界充滿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妨讀讀杜甫這首詩,意境孤獨卻如此曠達!
    孤獨本來就是生命的本相,人生在世,知己難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人生天地間,不可能事事順心,經常有悵然若失之感也屬自然。正如陳子昂感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天地之大而沒有我容身之所,這是何等的孤單。但是孤獨也能是一種另類的美,同時也是我們無法繞開的哲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