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王牌關東軍,在二戰時期到底是怎樣存在,最後結局如何

2020-12-15 歷史有佳人

無論是通過影視劇,還是各種各樣的書籍,就可以看出中國對於日本的軍隊,有著一種骨子裡面的仇恨,其實這和歷史上的事件有著很大的關係,即便是現在兩個國家之間,已經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外交關係,經濟之間的往來也非常的密切,但是對於日本關東軍所犯下的罪行,歷史將永遠銘記。

在1904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又派出了大量的軍隊,侵略了中國的東北,經過一年多時間日本打敗了當時的沙俄,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就藉口要保護東北鐵路的權益,還建立了一隊守備軍。兩個部隊之間的兵力加起來有2萬多人,全部歸關東總督來全面指揮,在這個地區還設立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也就被當時的人們稱為關東軍。

1919年的時候,為了全面的提升這支隊伍的地位,日本政府撤銷了原來的部門,還設立了全縣相對而言比較小的一個機構,在原來的基礎上組建了司令部,從此之後關東軍就直接的聽天皇的指揮,獨立性已經很強大了。1931年9月份的時候,關東軍就製造了一個事件,在一天的時間裡就快速的佔領了長春,瀋陽等多個大城市。增加了兵力,從原來的三個師團已經增加到12個,在1941年的時候,為了配合德國對蘇聯的總進攻,進行了重大的軍事演習,並且調集了大量的軍隊駐紮在東北,在珍珠港沒有遭到偷襲之前,這支隊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30個師團,人數增加到85萬,對外宣稱百萬部隊。

看見德國在進攻蘇聯的時候出現了失敗,日本政府也不敢貿然的行動,趁著英國和法國正在各自者進入戰疫,軍隊受到了命令,快速的南下。在1932年的下半年,政府就專門的指示,要維持北方的平靜狀態,不過暗地裡一切在不斷的擴充著軍事力量,增設了司令部和裝甲軍以及航空軍隊司令部。從1943年開始,為了挽回出現的敗局,關東軍裡面的很多兵力,就已經投入到太平洋的戰場上,本以為可以憑藉著這個精銳的軍隊,挽救已經處於失敗的命運,可是沒想到在進入之後,不但沒有對及時造成任何的扭轉,反而成為了一個炮灰。

1945年5月的時候,德國已經宣布無條件的投降,蘇聯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遠東地區,中國境內的抗日武裝也是不斷出現,這個時候的關東軍只能重新的進行備戰,把原來在東北地區已經退伍的20多萬軍人,重新的徵集到戰場上,作為了臨時的兵力。其實這種人員的增加也只是一種表面的碰撞現象罷了,特別是日本政府已經在多個戰場上出現了失敗,造成士氣非常的低落,關東軍以前的那種威風,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在歐洲方面的戰鬥全面結束之後,當時蘇聯的軍隊已經有了很大的精力來對付這些關東軍,在1945年的時候雙方已經開戰,當時蘇聯的元帥指揮著150萬的重兵,趁著夜色打響了戰役。在凌晨的時候,蘇聯的軍隊已經跨過了界限,佔領了黑龍江,烏蘇里江,全面的進入了東北境內,在這一天毛澤東主席也發表了一個重要的聲明,那就是全面配合蘇聯軍隊的進攻。

儘管在這之前,關東軍已經有了這方面的準備,甚至還對外宣稱要進行一場徹底的決戰,但是根據日本政府的設想,決戰的時候應該是一年之後,沒想到對方已經提前了,在強大的攻勢下,原來精心設置的這些設備戰線也快速的出現了瓦解。總司令部決定放棄長春,企圖在通化這一帶進行和蘇聯之間的決戰。在這個時候的隊伍內部,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的士兵,都完全沒有了鬥志,想著保命要緊,就使得原來想的一場決戰演化成為了逃跑的遊戲。

導致蘇聯軍隊每個方面都進展的特別順利,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之內,就已經到達了東北的中部地區,這在軍事歷史上已經創造了一個很大的奇蹟,這也就說明日本的這支軍隊從此之後,再也難以發揮重大的作用。當時日本政府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就指揮著這些軍隊,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可以放棄滿洲地區,然後向著朝鮮撤退。

但是關東軍在軍隊裡面,被外界稱為了王牌,覺得這樣做簡直是太丟面子了,進行了拼死的抵抗,怎麼也不願意投降,就像是把自己的臉打腫了還充當胖子一樣,這樣做並不能夠喚起士兵們作戰的信心。在8月15號的時候,日本境內的天皇已經宣布投降,可是態度驕橫的關東軍說自己沒有收到停戰的命令,依然是繼續的拼死抵抗。到17日的時候,除了那幾個修建了堡壘的殘餘日軍,還在頑固地進行著對戰之外,整個關東軍已經完全喪失了能力,最後總司令也向蘇聯的軍隊,提出了停止戰疫和平談判的請求。

在8月19號的時候,蘇聯的軍隊就率領著幾名軍官和士兵,組成了一個團隊,在各種措施的保護下到達了長城與日本的軍隊進行了談判,迫於外界的壓力,關東軍的總司令交出了象徵著軍事權力的日本軍刀,宣布自己和所有的手下,都已經成為了蘇聯的俘虜。

根據事後的統計,在這次戰役的過程中,關東軍其實已經損失了大約67萬人,其中有8萬人被當場擊斃,59萬人成為了俘虜,這個時候蘇聯軍隊的傷亡人數僅僅是3萬人左右。通過這個對比就可以看出輸得特別慘烈,除此之外那些公正的審判。包括參謀長,司令員等多個人員都已經被判處了絞刑,那些留下罵名的將領也受到了相應的處罰,還有一些人逃回了自己的國家隱姓埋名,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對這些人來說也是過著忍辱偷生的生活,相信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相關焦點

  • 二戰後,被蘇聯俘虜的日本關東軍,都去哪裡了?
    二戰末期,歐洲戰事結束後,美國躥騰蘇聯出兵,以儘快解決日本問題。為此在雅爾達會議上不惜出賣他國利益。雙方討論的好好的,可美國突然使用了原子彈,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眼看日本投降在即,蘇聯緊急出兵東北開始對日作戰。
  • 二戰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為何蘇聯對陣日本關東軍卻「摧枯拉朽」?
    二戰時期,從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始,美國於8日對日宣戰,美日在太平洋戰場上大打出手,一直打到日本投降,其間美國還向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雖然然美國最後勝利了,並佔領了日本,但美國打的很苦。
  • 二戰時期日軍六個「海洋師團」結局,有的全軍覆沒,有的順利投降
    對日本軍隊或者二戰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日軍陸軍的基本編制是「師團」,舊日本帝國陸軍的師團分為甲種師團(常指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和乙種師團。前者採用四四制編制,約15,000至20,000人,人數多、裝備好、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後者採用三三制編制,約10,000人,裝備一般、戰鬥力較甲種師團為弱。
  • 關東軍戰敗投降,1萬多年輕女兵被蘇聯俘虜,最終結局如何?
    即便時過境遷,每當國歌響起,我們還是會突然想起那些距離我們不算遙遠的戰爭,回憶起中國近代時期為國家獨立、民族獨立所作出的抗爭,以及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然後突然熱淚盈眶。 而在距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所有戰事中,關東軍戰敗投降可以說是最令人大快人心的戰事之一。
  •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關東軍總共歷任七個總司令官,他們的結局如何
    在舊日本陸軍中,有這樣一支部隊,它有著「皇軍之花」之稱,在巔峰時期曾擁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並在裝備上也比其他的日軍部隊優異,這支部隊就是後來積極充當侵略急先鋒的關東軍。
  • 蘇聯出兵東北,為何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卻不堪一擊?
    短短一周時間,蘇軍便擊潰了日本關東軍主力部隊。整個戰役歷時24天,共擊斃日軍8.3萬人,俘虜59.4萬人,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為什麼戰鬥力強大的日本關東軍在面對蘇聯紅軍的時候,會突然變得不堪一擊了呢?
  •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關東軍做了哪些準備?兵力如何部署?
    與此同時,日本軍界爆破技術一流的河本末守中尉,帶著6名日本關東軍士兵,引爆了埋設在南滿鐵路柳條湖的42包小型黃色炸藥,頓時鐵軌、枕木就被炸飛了。隨著劇烈的爆炸聲響,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十四年侵華戰爭的序幕。日本為了發動九一八事變,經歷了漫長的準備,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關東都督府時期。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 大阪第四師團。
  • 二戰結束後,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裕仁:天皇不是神
    簡介:二戰時期,日本的軍國主義不斷宣傳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洗腦日本百姓,最終舉國上下陷入一個瘋狂的地步。當時的日軍非常瘋狂,但是在反法西斯同盟軍的圍追堵截下,日本最終還是失敗了。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接受了無條件的投降。
  • 二戰日本關東軍的「精銳」甲種師團也是二戰日軍最「窩囊」的師團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至此14年抗戰爆發。眾所周知,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戰力還是比較可觀的,但卻在日軍中卻有有這麼一支日軍部隊與其他兇悍的日軍部隊大有不同——大阪第四師團。在二戰時期他們不會如其他日軍一般實行瘋狂的自殺式衝鋒,其士兵甚至會做一些倒賣軍用物資之類的「小買賣」。在日軍內部,這支特殊的部隊一向為其他部隊指揮官所不齒,在我國甚至曾一度傳出該部隊各種堪稱搞笑的故事。
  • 日本投降前,叫囂本土決戰的陸軍三長官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二戰時的日本內閣中,陸軍的說話分量是最大的,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日本天皇的「縱容」,根據《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制》中的明確規定,陸軍大臣必須由現役陸軍中將、大將出任,並且只對天皇負責,因而表面上作為內閣成員,事實上卻獨立於內閣之外,並且還反倒對內閣有操縱作用。
  • 二戰日本零式戰機真那麼強?過早打出的王牌,最後成爛牌
    如果二戰是一場世界性牌局。打牌的是世界各國,那麼就會有出牌順序還有牌面大小強弱的博弈存在。如果這樣來看,日本的零式戰鬥機,應當歸為日軍戰鬥初期的最強牌面,類似大小王,或者2一樣的存在。一般而言,打牌都是越後出現的牌,威力越大,鬥地主時候,要是將王牌過早的打出,後邊就難免成陪太子讀書角色!
  • 如果美國不投原子彈,那麼蘇聯滅了關東軍後,會直接佔領日本嗎?
    沒有美國,蘇聯啥都不是,存不存在還是個問題! 雅爾達會議是1945年2月召開,會議主要內容:成立聯合國,戰後世界格局(即美蘇等各方勢力範圍),蘇聯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後對日宣戰。
  • 二戰時期死在中國戰場上的6名日本大將,實在是罪有應得!
    日本的崛起,完全是奠定在不斷剝削朝鮮和中國的基礎上;在日本民治維新後,日本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路線,不斷通過各種戰爭來掠奪資金和資源來發展自己,第一桶金就是通過「馬關條約」獲取的三億兩白銀。後來日本的軍國主義勢力越來越強大,並主導了日本的走向,最終與德國和義大利一起走向了瘋狂的瓜分世界的道路,而在日本對外擴張侵略的道路上,受傷最嚴重的就是中國了。整個二戰時期,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武器怎樣?美軍看得上眼的就一個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武器怎樣?看到這個問題,不少小夥伴肯定要說了,那自然是裝備精良啊。正面戰場,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就是在《亮劍》裡頭,繳獲到日軍一些裝備,也足夠李雲龍高興一陣的。新一團,獨立團,這些強悍的隊伍,不少裝備也都是繳獲日軍發展起來的。
  • 二戰時期德國的王牌部隊都有哪些?
    說道二戰,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抗日戰爭,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德國的閃電戰和集中營,無論是抗日戰爭,還是閃電戰,還是集中營,那都是承載了悲痛歷史的詞彙,詞彙的背後是數以千萬計的人倒在戰場上和血泊中。而首先要想到的是戰場中的王牌部隊,其中以德國的王牌部隊最為出名。
  •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如何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是比較強的。這是因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正好趕上了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日本得以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總之,日本是最後進入第一批工業化的國家名單的,雖然比英、法、美、德、俄來得慢,但也有後發優勢。明治時期,日本又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軍工製造,與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還達到先進水平。
  • 二戰1945年日本紫電改精英飛行員營野直大尉的最後一戰
    說到日本二戰的王牌飛行員,出於立場方面小編很少去寫,有人會問二戰中日本真的有王牌戰鬥機,日本飛行員在後期不都是一群亡命之徒嗎?駕駛日本各種型號的飛機橫衝直撞的展開了瘋狂的自殺攻勢?,所講述的二戰日本精英飛行員營野直大尉,他的排名在日本二戰十大空戰王牌中排名第九,是日本名副其實的空戰精英,當時日本飛行員分為了兩批人新手飛行員就被人拿去做自殺攻擊,王牌精英飛行員就被日本軍部有意的保留了下來作為日本本土決戰的最後精英。
  • 秦彥三郎:與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接洽投降的關東軍總參謀長
    秦彥三郎是日本關東軍最後一任總參謀長,而關東軍是於1942年10月1日升格為「總軍」的,時任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也隨之升任為總司令官,而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也只是設了6個「總軍」級作戰單位,它們分別是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國內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
  • 二戰時期,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緊接著1945年9月2日上午日軍在東京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1945年9月9日日本在南京和中國政府籤署了投降軍,從而代表了日軍正式投降,這個時候就有想問日本到底為什麼原因選擇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