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的黃庭堅作品賞析

2020-12-16 工筆小強

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點讚,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舉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後擢升起居舍人、秘書丞、國史編修官。紹聖年間因章惇、蔡卞等黨人論實錄多誣,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此後多次被貶官在外,最後至宜州(今廣西宜山),死於該地。他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學於蘇軾門下,被稱為「四學士」。他善為文章,長於寫詩,尤以擅長書法著稱,其楷體字勢開張,筆力剛勁;草體盤曲迴旋,變化無方,被譽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杜甫寄賀蘭銛詩》

《杜甫寄賀蘭銛詩》帖,紙本,草書,縱34.7釐米,橫69.6釐米。釋文:朝野歡娛後,乾坤震蕩中。相隨萬裡日,摠作白頭翁。歲晚仍分袂,江邊更轉蓬。勿言居(此字點去)俱異域,飲啄幾回同。寄賀蘭銛。該帖系《宋元寶翰》冊中的一開。筆法圓勁,筆勢連綿,如龍蛇飛舞,達到心手兩忘的境界。尾「寄賀蘭銛」四字寫作行楷書,矯拔精健,與前草書詩文的飛動氣勢相映生輝。雖短短八行,卻是黃庭堅的草書佳作。此詩帖與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黃庭堅《花氣詩》帖堪稱雙美。

《惟清道人帖》

《惟清道人帖》頁,宋,黃庭堅書,紙本,行書,縱29.3釐米,橫31.8釐米。釋文:惟清道人本貴部人,其操行智識,今江西叢林中未見其匹亞。昨以天覺堅欲以觀音召之,難為不知者道,因勸渠自往見天覺,果已得免,天覺留渠府中過夏。想秋初即歸過邑,可邀與款曲,其人甚可愛敬也。或問清欲於舊山高居築庵獨住,不知果然否?得渠書頗說後來草堂少淹留也。庭堅叩頭。

《惟清道人帖》中作者記錄了惟清道人的操行品質及其與張商英(天覺)得交往。黃庭堅於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在江西分寧,從帖文分析,此帖當書於其年夏日,時年51歲。帖中所提之惟清道人在《嘉泰錄》卷六中有所記載,俗姓陳,南州武寧(在江西)人,為江西隆興府黃龍寺禪師,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卒。此帖行書行間寬綽而字間緊密,所以筆畫多取橫勢,結體欹側,左低右高,有峭拔之態,充分體現了黃庭堅小行書的特點,為其代表作品。

《送四十九侄詩》

《送四十九侄詩》卷,紙本,行楷書,縱35.5釐米,橫130.2釐米。釋文:詩送四十九侄。又妷財相見,何堪舉別觴。共期同奮發,更勉致軒昂。接物宜從厚,修身貴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親旁。該帖字大如拳,結體多取柳公權法,字大方可盡其筆勢。撇捺特長,筆畫多取橫勢,字勢舒展俊朗,跌宕起伏,變化出新,極具挺拔之態。黃庭堅的書法正如其詩法。張耒評其詩句:「不踐前人舊行跡,獨經斯世擅風流。」用此句評論黃庭堅的書法是很恰當的。

《諸上座帖》

《諸上座帖》宋,黃庭堅書,紙本,手卷,草書,92行,縱33釐米,橫729.5釐米。《諸上座帖》是宋黃庭堅為友人李任道所錄寫的五代金陵僧人文益的《語錄》,全文系佛家禪語。此書學懷素的狂草體,筆意縱橫,氣勢蒼渾雄偉,字法奇宕,如馬脫韁,無所拘束,尤其能顯示出書者懸腕攝鋒運筆的高超書藝。黃庭堅《山谷自論》云:「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在《語錄》後黃氏又作大字行楷書自識一則,結字內緊外松,出筆長而遒勁有力,一波三折,氣勢開張,一卷書法兼備二體,相互映襯,尤為罕見,是其晚年傑作。

《浣花溪圖引》

《浣花溪圖引》卷,紙本,草書,縱35.5釐米,橫391.4釐米。此詩收入《山谷外集》,作於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黃庭堅時年42歲。作品筆法蒼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書法的風格特徵。卷後明王世貞跋中評道:「……老杜浣花溪圖引也。歌詞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語。書筆橫逸疏蕩,比素師饒姿態,亦稍平易可識。而結法之密、腕力之勁、波險神奇,似小不及也……。」跋文中「素師」是指唐代著名書家懷素,王世貞對黃庭堅與懷素書法特點的比較非常準確。此件作品雖然殘處較多,仍不失為佳作。

《致明叔少府同年尺牘》

《致明叔少府同年尺牘》紙本 墨書 28.5×20.5釐米,亦稱《尺牘》、《明叔少府》,信札一通。凡6行,55字。書於紹聖二年(1095年)左右。 釋文:庭堅頓首。承見諭。早當過此。延佇甚久。何以不至耶。雪寒。安勝否。大軸今送。然勿多示人。或不解此意。亦來索。匠石斫鼻。則坐困矣。庭堅頓首。明叔少府同年家。

《糟姜帖》

《糟姜帖》紙本 墨書 28.9×37.6釐米,又稱《承惠帖》,凡5行,37字。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字勢有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之神韻。 釋文:庭堅頓首,承惠糟姜銀杏,極感遠意,雍酥二斤,青州棗一蔀,漫將懷向之勤,輕瀆不罪,庭堅頓首。

《苦筍帖》

《苦筍帖》紙本 墨筆 31.7x50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帖共十一行,一百八十一字。書於元符二年(1099年)。字體曲折頓挫,沉靜典雅,落筆奇偉,豐勁多力。 釋文:   餘酷嗜苦筍,諫者至十人,戲作苦筍賦。其詞曰:僰道苦筍,冠冕兩川,甘脆愜當,小苦而及成味,溫潤稹密,多啗而不疾人。蓋苦而有味,如忠諫之可活國;多而不害,如舉士而皆得賢。是其鍾江山之秀氣,故能深雨露而避風煙,食餚以之開道,酒客為之流涎,彼桂玫之與夢汞,又安得與之同年。蜀人曰:苦筍不可食,食之動痼疾,使人萎而瘠。予亦未當與之下。蓋上士不談而喻;中士進則若信,退則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頑不可裯。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為醒者傳。」

《松風閣詩》

《松風閣詩》紙本,行書,32.8x219.2cm,全文計29行,153字,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古稱樊山,是當年孫權講武修文、宴飲祭天的地方。黃庭堅與朋友遊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夜晚聽松濤而作。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書法人物黃庭堅
    他從手中握的那管毛筆得到啟發,立即答對出下聯:「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筆,筆寫文章。」李常見外甥小小年紀便能對出這樣難度較大的聯句,從此對黃庭堅更加器重、愛護,著意精心栽培,使之進步更快。黃庭堅不飲酒,其作草全在心悟,以意使筆。然其參禪妙悟,雖多理性使筆,也能大開大合,聚散收放,進入揮灑之境。而其用筆,相形之下更顯從容嫻雅,雖縱橫跌宕,亦能行處皆留,留處皆行。黃庭堅所作《諸上座帖》等佛家經語諸草書帖,乃真得其妙理者。也正由此,黃庭堅開創出了中國草書的又一新境。黃庭堅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
  • 縱橫有象,舒朗蕭散,黃庭堅的書法有什麼特點呢?
    黃庭堅書法以篆意行筆,處處有「篆隸古意」,顯得渾穆古茂,於雄強的力度之外還具有一種含蓄雍容的「中庸」韻美。「古今書家同一圓秀,然惟中鋒勁而直、齊而潤,然後圓,斯圓秀矣。勁拔而綿和,圓齊而有光澤,難哉,難哉!」笪重光《書筏》云:「能運中鋒,雖敗筆亦圓;不會用中鋒,即佳筆亦劣。優惡之根,斷在於此。」劉熙載言道:「書之有隸,生於篆,如音之有徵,生於宮。故篆取力弇氣長,隸取勢險節短,蓋運筆與奮筆之辨也。」
  • 黃庭堅最精彩的7幅書法作品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
  •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行書8個字,估價3.5萬元,筆法流暢骨力雄強
    中書協主席蘇士澍行書8個字,估價3.5萬元,筆法流暢骨力雄強。在一般人的印象當中,著名書法家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先生的書法好像偏向於篆書的創作,他對於篆書這種古文字的書寫有自己的一套理論和建樹,確實是篆書創作的一位領軍先鋒人物。但是身處中五體全能才是一位能將。
  • 樂見渾厚華滋的花鳥巨獻——崔國安作品賞析
    樂見渾厚華滋的花鳥巨獻——崔國安作品賞析渾厚華滋的中國畫印象,一般說的是山水特點。在這裡轉遷過來形容崔國安的花鳥作品,看似有點兒不恰當。但是觀賞崔國安的花鳥作品,其渾厚華滋的意象不輸山水的磅礴,所以乾脆就用渾厚華滋來描述對他的花鳥觀感。崔國安作畫,必有快意情懷,氣息升騰的卓然。其作畫心必大興,看其畫心必大興!他的作品有超乎尋常的審美調動能力,足以讓人看得心潮澎湃!金畫錦繪,本領為先,優品佳作,悅目為本。他的大寫意作品,因為藝術家的本領在先,所以成為悅目的佳作。
  • 國畫:看看這些作品,在他面前何人敢稱大師?
    前期得到任頤指點,後又參用趙之謙 畫法,並博採徐渭、八大、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家之長,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拙,亦創新貌。其作品重整體,尚氣勢,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富有金石氣。講求用筆、施墨、敷彩、題款、鈐印等的疏密輕重,配合得宜。吳昌碩自言:「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 黃庭堅論書,著力打通詩文書畫界限,獨抒己見!
    黃庭堅論書,著力打通詩文書畫界限,為世人矚目。黃庭堅書法重「韻勝」與「不俗」,其實他在論詩文繪畫上亦是如此。他稱「書畫當以韻為主」(《題北齊校書圖後》)、「凡書畫當觀韻……此與文章同一關紐」(《題摹燕郭尚父圖》》)。
  • 于右任的12幅傑出行書作品展,筆力遒勁自然,網友:可入中書協
    于右任書法他絕妙之處是筆法自如,讓你越看越有味,越看越想看,韻味十足,可稱草書的最高境界,實在難以超越。于右任先生書法取法魏碑,融入篆籀筆法,信手書來,妙趣天成,不愧大家。于右任的書法可是得到整個書法界公認的,無論是國共兩黨書法家名家,還是黨外書法家,無一不對其書法大家稱讚,他是近代當之無愧的書法大家!於老的字現在確實是收藏界的寵兒。
  •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18183首頁 江湖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墨魂黃庭堅聯詩答案大全 墨魂黃庭堅的詩有哪些 來源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行深百丈水 韻化大文章——孫增坦書法藝術賞析
    多年來,由於對書法的酷愛,退休後,他開始涉及草書,對王羲之的《十七帖》、張旭、懷素、黃庭堅、王鐸等名家的草書都精臨過,從而窺得古人筆法之妙。他擅於用筆,有黃庭堅之風,行筆欲右先左,由劃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書風給人以典雅、沉著痛快的感覺。
  • 黃庭堅臨終前寫的草書,出神入化、神鬼莫測,堪稱「人間絕筆」!
    「宋四家」是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北宋的四位頂級書法家,蘇東坡以書卷氣取勝,蔡襄以地位名世,米芾以繼承而卓然立於眾人之上,而在草書領域則無人能夠比肩於黃庭堅!公元1104年,也就是北宋的崇寧三年,距離黃庭堅暴斃僅有幾個月的時候,這一年也是他書法最具神明境界的時候。
  • 特色展覽|臺北故宮新展:宋代郭熙《寒林圖》、黃庭堅尺牘亮相
    「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於6月9日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展出。郭熙《寒林圖》、吳鎮 《篔簹清影圖》、文徵明《千巖競秀》軸等繪畫作品和王羲之 《孝女曹娥碑》、黃庭堅《致齊君尺牘》等書法作品將悉數亮相。
  • 2020重點推薦書法家——程冰石作品賞析
    幾十年來潛心研習歷代書畫大師作品,取其精華大膽創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遍遊祖國名山大川,「以自然為師"深入大自然寫生創作。養天地浩氣,法自然靈華。「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遷想妙得,大道致簡,藝以載道,道法自然。「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暢神於宇宙天地之中。天人和一,物我兩忘,心手雙暢。神超物外,藝膽筆魂。寫詩情達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書畫藝術獨開新界!
  • 杜甫一個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高境界!
    古詩詞是我國璀璨文化的瑰寶,唐詩宋詞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精美的內容,不同的詩人之間就有不同的感情故事,蘇軾的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李白的浪漫等等,不過古詩詞中發展的過程中還出現過一些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杜甫一個名句,蘇軾黃庭堅自嘆不如,李煜卻隨手改出高境界!
  • 于右任|以碑入草,大巧若拙
    于右任 行書七言聊 袖中異石未經眼選自「為萬世開太平——于右任書法作品展」一生寫就大量詩文,皆有感時事,憂國憂民,抒修齊治平之理想抱負,呈磊落襟懷,示雅好清節。其又受新思想的影響,不固守封建說教,並身體力行投入革命。其詩文境界更為開闊豪邁,得詩文經學之滋養,其下筆自然能脫盡塵俗。
  • 黃庭堅的一首五言詩,全篇無一生僻字,卻音韻鏗鏘
    這位隱者每天幹活供養小女孩,平時安於平淡生活,他經常把小女孩扛在肩上,還簪花微醉,怡愉自適,人生境界高超。北宋詩人陳師道得知這個故事後,寫了一首《陳留市隱者》,讚美這位隱者情操高尚。陳師道在詩中說,「子豈達者與,槁竹聊一鳴。老生何所因,稍稍聲過情。閉門十日雨,吟作飢鳶聲。
  • 黃庭堅的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
    黃庭堅就寫了這樣一首詩,將清風和明月融合一起,帶來了無限美感。《鄂州南樓書事》黃庭堅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黃庭堅與蘇軾既是師徒又是朋友,兩個人的經歷極為相似,一直被排擠被貶謫,因為同樣的經歷,才讓他們的作品比別人更加深刻。
  • 精彩紛呈 一蘭一景2020網上蘭展作品賞析(一)
    推廣「一蘭一景」理念,提升藝蘭水平,「一蘭一景」舉辦了第二屆網上蘭展。本次蘭展面向「一蘭一景」三個群共徵集參展作品62件,參評作品52件,先睹為快!作品賞析1號:作者:周周品名:春蘭 碧瑤作品介紹:春蘭碧瑤15苗連體,7桿都是雙花,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