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臨終前寫的草書,出神入化、神鬼莫測,堪稱「人間絕筆」!

2020-12-14 書法網

學習草書,在書法史上有幾個人是值得銘記的,他們書法一直影響到了今天,漢末的張芝、三國時期的皇象、西晉的陸機、以及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孫過庭、賀知章、楊凝式等人。

這些人基本上奠定了宋朝之前中國的草書筆法體系,而宋朝則出現了一位具有極高地位且極具創造力的草書大師,他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宋朝的草書大旗。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他就是「宋四家」中的黃庭堅!

「宋四家」是影響後世極為深遠的北宋的四位頂級書法家,蘇東坡以書卷氣取勝,蔡襄以地位名世,米芾以繼承而卓然立於眾人之上,而在草書領域則無人能夠比肩於黃庭堅!

公元1104年,也就是北宋的崇寧三年,距離黃庭堅暴斃僅有幾個月的時候,這一年也是他書法最具神明境界的時候。這一年他因為得罪權臣而被貶黔中,也就是今天的貴州省地區,在滿腹惆悵的心境當中,他寫下了一幅「曠世傑作」,此作代表了黃庭堅畢生最高的草書成就,甚至可以媲美與張旭與懷素。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這件作品就是黃庭堅的「臨終絕筆」——《李白憶舊遊詩卷》,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幅草書,出神入化、神鬼莫測,堪稱「人間絕筆」,也不虧他『草聖』的名號!

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沈周見到此卷之後,驚為天人,隨即題跋道:

「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 '草聖'宜焉!」

意思是黃庭堅這件作品,已經得到了懷素草書的真諦,甚至猶有過之,在用筆上能夠恍恍惚惚而鬼神莫測,稱他為「草聖」一點也不過分!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李白憶舊遊詩卷》從技術上看有極高的控筆能力,這種提腕法的控筆技巧,在後世的草書作品當中也比較罕見,出了宋徽宗與王鐸、傅山幾人,少見如此精穩的功力!

從用筆上看《李白憶舊遊詩卷》有張旭跟懷素的遺韻,但更多的是黃庭堅自己從「二王」體系中生發出來的境界,那就是「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如果說張旭與懷素靠的是利用飲酒來使自己達到「忘我之境」而去創作的話,那麼黃庭堅則是以極深厚的傳統功力,一些皆由「心悟」而得,字字從胸中流淌出來,從而書卷氣時期,瘦勁奇崛,氣勢雄健,而變化多端!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寫好草書有兩重關隘,第一是精神氣格,第二是控筆功力,二者缺一不可。黃庭堅乃是江西詩派的創始人,寫詩的才華比蘇東坡還高,他自幼聰慧,讀書過目成誦,且精通儒、釋、道以及諸子之學,具有極高的精神氣格。

此外,黃庭堅練字尤勤,他飛動而灑脫的狂草技法乃是根柢與極深的傳統功力,這也是後人沒有足夠的傳統功夫,學黃庭堅很難成功的一個原因。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黃庭堅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純以中鋒行之,且十分注重線條的律動感與結構,這種節奏從謀篇布局,到一個單字,甚至到一根線條都是完整的,所以學習黃庭堅的狂草在於學習這種獨特的節奏,沒有節奏感的草書便如沒有靈性的殭屍一般。

《李白憶舊遊詩卷》乃是黃庭堅生平最為浪漫且節奏感超強的「神作」之一,這種超絕的靈性氣質和雄健的豪邁用筆,足以堪稱後無來者,令世人驚嘆而自失!

可惜的是,這件《李白憶舊遊詩卷》在近代流入日本,如今藏於日本的一家博物館。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這件作品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作一模一樣的宣紙作品。

欲購此黃庭堅此《李白憶舊遊詩卷》,請點擊下面: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

相關焦點

  • 用自己的章法背臨黃庭堅草書代表作,希望提出批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翠蛾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羅衣。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渭橋南頭一遇 君,酇臺之北又離群。問餘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極。
  • 【龍靈書道】黃庭堅教你「神用筆」:這樣寫,書法才瀟灑!
    這種出神入化的章法布局不僅與山谷道人所處時代的「尚意」審美相關,恐怕更與其本人叛逆創新的個性書風息息相關。 (黃庭堅《李白憶舊遊詩草書卷》筆法解析之三) 黃山谷此作的章法看似一氣呵成,無意而書之,實為匠心布局,有備而為之。
  • 書法人物黃庭堅
    宋皇祐四年(1052年),作詩送人赴舉:「萬裡雲程著祖鞭,送君歸去玉階前,若問舊時黃庭堅,謫在人間今八年。」供職京師宋治平四年(1067年),黃庭堅考中進士,任汝州葉縣縣尉。熙寧初參加四京學官的考試。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於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餘條內容宣示他們,說這些沒有驗證。不久,經院受考察審閱,卻都有事實根據,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黃庭堅在《神宗實錄》中寫有「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於是首先盤問他。黃庭堅回答道:「庭堅當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時的確如同兒戲。」
  • 這幅草書霸氣了900多年,有人看了頂禮膜拜,有人看了雲裡霧裡
    草書發展到盛唐已至高峰,後人要超越張旭、懷素草書,難。宋人中黃庭堅草書另闢蹊徑,以自然率意的尚意手法自開一家面目,其代表作《諸上座帖》跌宕恣肆,滿紙菸雲,這幅草書霸氣了900多年,有人看了頂禮膜拜,有人看了雲裡霧裡。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六-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從小就非常聰明,讀書數遍就能背誦,七歲就能做詩,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在詩詞及書法方面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我們主要講黃庭堅的書法成就。我們在這裡只討論他的書法成就。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字句以樂景寫出悼,以哀景寫樂,大幅提高其吹奏,讀書來盪氣迴腸,感人肺腑,惜是淪為了千古絕唱。而在這首代表作中的,堪稱有那麼兩句,淪為了戀人心裡對真愛的世俗嚮往的美豔心願。《神仙》這首詞,智就智在,它的每一個字句,都寫出入了人的心窩裡面。直到現在,我們都仍然常常用於這兩句詞來傳達自己的現實心路歷程,也傳達著對真愛的美好願望。這樣的一首詞語,寫透民心,大自然堪稱家喻戶曉。
  • 弘一大師:臨終絕筆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字,什麼意思?
    如果每個人都能心中滿足 「我夠用了、我夠穿了、我夠吃了……」人間的物質看淡一點,什麼也不要掛在心上,那麼你的煩惱就不會多。心中無缺便是「富」。很多人解不開的「結」,弘一大師做到了,在家庭、事業的鼎盛時期,毅然放棄了身外之物,以一種坦蕩的胸懷,宏大的「愛」心投入到佛法的普及之中。
  • 黃庭堅最精彩的7幅書法作品
    (草書《李白憶舊遊詩卷》沈周題跋)此時黃庭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此時草書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 作者為了傳達自己對年齡、歲月、春天、生命創作許多複雜的經驗,寫了這首詩,也用最自然的方式來書寫,把黃庭堅平日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宛轉結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小品,是欣賞書法不可多得的佳作。
  • 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花氣燻人帖》,只有28個字,放大後神採飛揚
    春日裡,無意間看到黃庭堅的這幅《花氣燻人帖》,雖然只有28個字,還是被驚豔到了。快來一起欣賞下吧!放大後看,更是覺得這書法寫得神採飛揚!黃庭堅《花氣燻人帖》《花氣燻人帖》是中國北宋書法名家黃庭堅的書法之作,以隨意自在的筆法,結合嚴謹的中鋒線和草書中的婉轉,組成了一幅堪稱完美的書法小品,是欣賞書法的難得佳作,尤其適合在春天裡欣賞
  • 「二王」及其書脈對黃庭堅書法審美觀的啟示——篆隸筆意
    黃庭堅對篆隸書法如此傾心不已,那麼其極有可能精於篆籀,可惜無一紙半字留存下來。我們只能從黃氏自敘中尋找蛛絲馬跡了。黃庭堅在《謝送宣城筆》中說:「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須。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漫投墨客摹科斗,勝與朱門飽蠹魚。愧我初非草玄手,不將閒寫吏文書。」
  • 草書實用與審美的衝突——《非草書》與《草書勢》
    ……指爪摧折,見聴出血,猶不休綴」的狂怪學習草書的方式,最終非但不能把草書寫好,反而「如效顰者之增醜,學步者之失節也。」從趙壹對杜、崔、張子的態度和所反對的那些狂怪學草之人,可以看出趙壹對草書藝術更加深刻的把握。
  • 他被皇帝奉為「神筆」,在明代書法排第一,草書更是冠絕古今!
    在大草領域,晉時有張芝,唐代有顛張醉素,宋代有黃庭堅,明代有王鐸、徐渭、祝允明、倪元璐、傅山…鐸《贈張抱草書詩卷》張芝是第一個對草書進行變革的人,將今草變為大草,草書的面目為之一變,而張旭和懷素則分別在草書的筆法和線質上做足了功夫,而宋朝的黃庭堅,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宋朝的草書大旗
  • 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的黃庭堅作品賞析
    尾「寄賀蘭銛」四字寫作行楷書,矯拔精健,與前草書詩文的飛動氣勢相映生輝。雖短短八行,卻是黃庭堅的草書佳作。此詩帖與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黃庭堅《花氣詩》帖堪稱雙美。黃庭堅的書法正如其詩法。張耒評其詩句:「不踐前人舊行跡,獨經斯世擅風流。」用此句評論黃庭堅的書法是很恰當的。
  • 穀雨當飲茶,黃庭堅寫穀雨茶的詩,與他給蘇軾送茶寫的詩略輸一籌
    茶文化自唐代便已興盛,宋朝時茶更是文人傾情描寫的對象,北宋大家黃庭堅便是其中的一位傑出代表,他寫過很多飲茶的詩句,不論是穀雨茶還是雙井茶。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其一落絮遊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穀雨茶。
  • 宋四家之一黃庭堅,被蘇東坡戲稱「死蛇掛樹」的顫筆技法令人叫絕
    導語:黃庭堅,「宋四家」之一。擅長行書、草書,楷書也自成一家。書風極具個人特色,世人稱謂「長槍大戟,雄奇傲岸」。14歲時,父親過世;25歲時,第一任妻子過世;26歲時,妹妹過世;26歲時,第二任妻子過世……黃庭堅的前半生,經歷了太多次親人離別。
  • 4位大師的臨終絕筆,有的作品隨性灑脫,有的名言讓後人受用一生
    4位大師的臨終絕筆,有的作品隨性灑脫,有的名言讓後人受用一生我們都無法逃脫死亡,即便是偉人,也必須要面臨死亡,而一些大師,他們的死亡往往會給他們的藝術作品增添更高的的價值。當然一些出名的作家隨便一幅畫作就是價值連城,然而他們臨終之前的最後一幅作品往往更加值錢。民國時期多大家,王國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生於晚清,成於民國。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接受西方思想的偉人,並且用西方思想論述中國文化,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 內蒙一位草書大師,一天能寫3萬字,被譽為:書法史上最勤奮的人
    歷代的書法家,出身幾乎皆是士大夫階層的佼佼者,首先是一個出色的文人,其次書法寫得好,才配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第三是勤奮的學習。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家是不經過努力就會成功的,草書大師有著「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王獻之有著「十八缸水」的傳說,米友仁曾記錄自己的父親,春節的時候還能夠臨池不輟,蘇東坡自己練字能夠堅持每天八個小時,趙子昂能夠日書一萬字,大書法家文徵明臨終前還在為朋友書寫墓志銘…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勤學苦練,在書法史上有這樣一個人
  • 宋徽宗草書,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何人能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在宋朝書法史上有著著名的「宋四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四個人代表了北宋書法的最高水平,到了南宋時期
  • 李鴻章臨終絕筆詩作,看哭很多人,他確實是一位「背鍋俠」!
    ,佢兒童響朵,有住一腔報國熱烈,然而命運無照住於佢,佢生錯咗時代,結果一代雄傑成咗「佗手俠」,佢臨終寫咗一首詩,睇喊咗好多人,咁呢首詩寫嘅系乜嘢呢?臨終絕筆「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嚟傷國步,八千裡外弔民殘。秋風把寶劍孤臣眼水,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睇。」
  • 【龍靈書道】寫草書,要學學懷素的「停頓」筆法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在古代草書經典法帖中,停頓、頓挫和休止的類型化有很多,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黃庭堅《諸上座帖》中都有這些類型,每一個書法家,他的停頓、頓挫和休止的方式不同,決定了他的風格展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