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原因的深層次探究

2020-12-18 歷史小博主

蘇聯解體已經二十年了。其中有關蘇聯解體的原因可謂是汗牛充棟,既有蘇聯人自己的思考,也有各國學者的見解。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蘇聯的消亡主要是內部傾軋的結果,「和平演變政策」只是誘因之一。

蘇聯解體的第一負責人就是史達林。為什麼這麼說呢?史達林違背了列寧制定的基本路線,為追求工業化速度而建立了史達林模式,給蘇聯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按理說社會主義社會應該比資本主義社會更高級,可史達林模式卻走上了風馬牛不相及的道路,最終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了伏筆。

不過,雖然史達林模式的弊端有很多,但歷屆蘇聯領導人如果潛心改革的話,那麼蘇聯依然可以存活下去。畢竟人類的歷史終究是不斷修正的。所以蘇聯的掘墓人還是要從史達林之後的接班人中尋找。

不管是馬林科夫還是安德羅波夫,他們都只是短暫的執政者,也並未做出如何耀眼的功績。在蘇聯的歷史上真正起過作用的領導人還是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戈巴契夫和葉爾欽。在這些人中,赫魯雪夫是最早認識到史達林模式的弊端的領導人,也是最早開始修正的人。

蘇共二十大「秘密報告」的橫空出世使得赫魯雪夫志得意滿,開始大膽地揭開蘇聯暗流湧動的蓋子。儘管赫魯雪夫將史達林模式的弊端歸咎於史達林的「個人品質」,但實際上其本人並未認識到史達林模式的根本弊病。赫魯雪夫只是批判史達林本人,而對史達林模式只是小修小補,因而改革具有盲動性。

現在,人們把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歸咎於戈巴契夫和葉爾欽。許多人甚至至今仍然痛恨戈巴契夫,認為他的「公開化」舉措抹黑了蘇聯的形象。但戈巴契夫只不過是那個「說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他說的無非是人們不敢說的事實,又有什麼錯呢?

換句話說,即使沒有戈巴契夫的揭露,之後也會有其他人。其實戈巴契夫的本意還是要推動改革的,只不過史達林模式太過於根深蒂固,因此他的改革只能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至於葉爾欽,他只是把蘇聯推入這座墓的人,蘇聯崩潰的墳墓不是他挖好的。這時的蘇聯只是苟延殘喘,已經進入了垂死階段。可以說葉爾欽只是蘇聯的送葬人,而絕非掘墓人。

那麼到底誰才是蘇聯的掘墓人呢?答案不言而喻,就是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以宮廷政變的方式取得了權力,但他並沒有改革史達林模式,而是將史達林模式推到了新的高潮。勃列日涅夫企圖再造史達林模式,從而實現其個人的高度集權。這就加劇了蘇聯原有的矛盾,導致社會劇烈的震蕩。

當蘇聯人民無法忍受這種制度之時,墓也就挖好了。勃列日涅夫當政的十八年來,大肆追逐軍事霸主的夢想,親手將蘇聯的政治體制打的稀爛。其實用什麼方式取得權力並不重要。在蘇聯的政治體制中,繼位者獲得權力的方式大都不是光明正大的。但無論怎樣奪權,只要掌權後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後人也不會過多苛責。

唐太宗在腥風血雨中取得政權,但現在有誰不說他們是一代明君?況且勃列日涅夫奪取政權的方式本就是史達林模式中的重要環節,關鍵是其本人要有作為。如果勃列日涅夫本人延續赫魯雪夫改革的步伐,那麼今天的勃列日涅夫一定是蘇聯的英雄。可惜,勃列日涅夫並不是這樣的人。

勃列日涅夫完全將「前進」變為「後退」,他又回到了史達林模式上。回到史達林模式的勃列日涅夫,勢必要恢復史達林的名譽。他甚至要為史達林翻案,歌頌史達林的豐功偉績。但當時迫於蘇聯人民對史達林的怨恨,勃列日涅夫並未大張旗鼓的這樣做,而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從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政策來看,其本人是史達林計劃經濟模式的忠實信徒。勃列日涅夫上臺後,加大了對軍事工業的投入,甚至不顧民生。勃列日涅夫也親手締造了一個新的特權階層。舉個例子,勃列日涅夫的「第聶伯羅集團」熱衷於搞小團體,將「有權才能有錢」的想法灌輸到治國理政中,最終形成了不可挽回的惡果!

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經營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畢竟墓已經挖好了,就算是戈巴契夫也再無回天之力。葉爾欽輕輕一推,蘇聯就進了勃列日涅夫親手挖好的「墳墓」!

相關焦點

  • 戈巴契夫否認「背叛」蘇聯,稱蘇聯解體,這兩個原因是關鍵
    在其後的幾十年中,美蘇爭霸成了主角,爭霸的範圍涵蓋了方方面面,涉及到軍事、經濟、政治、地緣空間、戰略武器、太空等,這一時期被統稱為冷戰時期,直到1991年蘇聯走向解體,冷戰才得以消失。蘇聯的解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就連美國都措手不及。
  • 蘇聯當初是如何解體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蘇聯解體是上世紀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一個疆域龐大的國家、一個在全球都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一個擁有強悍軍事實力的國家,在一夜間土崩瓦解,不復存在。蘇聯是社會陣營的老大,也是對抗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不僅徹底改變了全局局勢,也讓全世界的國家都大吃一驚,在蘇聯解體之前,西方研究蘇聯的專家都言稱蘇聯絕不會解體,然而事實就這樣發生了,蘇聯解體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不論東西方國家,就連蘇聯自己,也沒有想到。
  • 蘇聯解體最直接的一個原因:掌舵人水平一代不如一代
    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權的國家,佔人口多數的窮人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從一點來看,當時的蘇聯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世界革命中心,二戰擊敗德國的主力,與美國並稱超級大國,但最後還是走向解體。
  • 戈巴契夫談蘇聯解體原因:我犯了錯,但罪魁禍首是他們
    戈巴契夫談到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直言道:「我犯了錯,但罪魁禍首是他們。改革本身就是一場賭博,一場冒險。儘管我現在失敗了,然而我自始至終卻從未後悔過。」美蘇冷戰爾巴喬夫談蘇聯解體原因(一)急功近利下導致體制僵化、經濟衰退戈巴契夫一系列以「改革與新思維」為出發點的系列措施,從根本上放棄了當時蘇聯基本國情與價值觀念的政治體制,一味照搬西方資本主義
  • 蘇聯解體是老布希的功勞?哈佛大學教授:直接原因是烏克蘭獨立
    他的作品《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作出了一個完全不同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對蘇聯解體的解釋的解答,核心內容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在於內部的民族衝突和高層權力鬥爭,直接誘因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政治精英之間的衝突,雙方無法繼續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合作。而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將自己視為冷戰贏家,這種說法其實是老布希為自己邀功的競選策略,而非歷史真相。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可見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社會的艱難處境。
  • 蘇聯解體,因為戈巴契夫改革失敗?卻不知是蘇聯模式的問題!
    蘇聯的解體其實是必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弊端就日益的顯現了出來!工業領域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農業就更不用說了!而人們對史達林的敬愛可以說是只增不減,所以對史達林模式也是深信不疑!而後面的幾次改革也就無法找到弊端的關鍵!
  • 蘇聯迅速解體,應該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還是另有原因?
    蘇聯,是由多個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的聯邦,也是全球第一個將理論上的社會主義實踐於現實中的聯邦國家。很多人都說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其時任領導人戈巴契夫的問題,他冒進的改革思路,對於蘇共的否定,導致了蘇聯最終解體。但是,他進行改革的初衷,本意是帶領蘇聯進步和發展,但事實上,他制定了較為錯誤的改革路線。再加上,美國等西方主義的滲透,戈巴契夫已經開始動搖,不斷的抹黑蘇共的成就,導致蘇共已無法再作為執政黨決策國家的任何事情,因為人們已經不再信任政府,不再信任蘇共。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西方為此也想不通的是,中國比蘇聯要弱小很多,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所以理論上來說,中國那是比蘇聯要虛弱很多的。 在冷戰背景下,尤其是中國和蘇聯交惡下,中國比蘇聯那時更加危險才對,更加容易解體才對。但是結果卻是恰恰相反,我們看到,最終的結果是蘇聯走向了解體,而中國不但沒有解體,反而實現了國家的崛起。為此西方想不通了,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
  • 別被美國人騙了,根本不是軍備競賽導致的蘇聯解體,實則另有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最終隨著蘇聯的解體才宣告結束。此後美國諸多的學者都一直宣稱所謂的:軍備競賽是拖垮蘇聯根本原因,那麼事實又真的是這樣嗎?首先可以肯定的,軍備競賽並不是拖垮蘇聯的根本原因。
  • 為什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蘇聯解體了?
    對於我們曾經的鄰邦蘇聯,這個在1991年自動解體的超級大國,大家一定都印象深刻吧!蘇聯的黯然落幕,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圖片借鑑,侵權可刪)二、社會問題:發展不均衡,缺乏盟友。蘇聯時期政策就是出口糧食,用外匯換取西方先進的重工業機械設備,從而讓領導階層忽視了國內的經濟和農業的發展,造成了經濟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面,特別是蘇聯時期的三次大饑荒,更是讓平民人心浮動,哀聲載道。
  • 蘇聯解體時,異文異種的中亞五國,為何不願脫離蘇聯?原因很簡單
    在以東斯拉夫三國為核心的蘇聯集體中,中亞五國在民族、習俗和文化上都顯得格外迥異。不過,當80年代蘇聯走向衰落時,中亞五國的民眾,卻並不希望蘇聯覆滅。1991年3月17日,蘇聯高層就「是否保留蘇聯」這一議題,而舉行了公投。這次投票共有9個加盟共和國、1.48億人口參與,相對而言比較體現民意。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那麼,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國歌的節奏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蘇聯國歌的歷史。1917年,俄國先後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後,蘇俄政權上臺,這就是蘇聯的前身。在沙俄時代,沙俄的國歌為《天佑沙皇》。不得不說,西方各國普遍信奉天主教或者東正教,國歌中都透著宗教信仰。例如英國的國歌,至今仍是《天佑女王》。
  • 為何蘇聯解體時,我國不對其伸出援手,拉一把?原因很簡單
    格局一方是以美國為主的老牌資本主義陣營,另一方是以蘇聯為代表的新興社會主義陣營,史稱冷戰格局。上世紀九十年代,戈巴契夫宣布「蘇聯解體」後標誌著冷戰格局被打破,也讓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造成了今天「一超多強」局面。蘇聯的解體是對社會主義傳播的嚴重打擊,直接影響了東歐各國的政治之路。很多東歐國家認為社會主義行不通,選擇投靠美國,加入資本主義陣營。
  • 1991年蘇聯為何主動解體?這4點原因很關鍵,其中一個和中國有關
    其實俄羅斯在之前屬於蘇聯,曾經的蘇聯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共同體,由15個國家組成。也正是因為有如此龐大的表現,所以在與美國冷戰期間,蘇聯能夠處於不敗地位,絲毫不會懼怕美國的威脅。然而,蘇聯最後還是宣告解體,並且分裂成了15個國家。這對其中的加盟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無論是經濟還是領土方面,都有極大的損失。
  • 為什麼解體後的蘇聯,卻比蘇聯所有國家強了很多
    首先,蘇聯解體並不是國內多數認為的分裂。而是經濟和總體實力最好的主體三國不想拖著蘇聯這個累贅帶著一幫窮兄弟玩了。倒是其他一堆加盟共和國依依不捨的拖到了最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即使在蘇聯時期在聯合國也是一直有獨立席位的。特別是蘇聯的絕對主體和創造者俄羅斯一直保持完整。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大廈將傾,軍隊分家成必然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三個蘇聯原始開創國籤訂協議決定解體後,首先就意味著其政治上的分家已經完成,但更大的問題是,偌大個蘇聯的巨額家產,解體後各國的分配繼承問題就顯得很難處理,其中最為敏感且具爭議的便是軍事力量的分配。
  • 美蘇冷戰耗時41年,為啥最後是蘇聯解體了?主要原因有3點
    導語:美蘇冷戰耗時41年,為啥最後是蘇聯解體了?主要原因有3點眾所周知,美國在二戰前期靠出售大量武器裝備給參戰國悶聲發大財,在二戰的後期才加入,把德國和日本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加快了二戰結束的步伐。而在二戰後的幾年蘇聯悄然雄起,美國不得不開始重視蘇聯等社會主義等國家,美國為了鞏固自己霸主的地位,限制蘇聯的對外擴張,從而開展耗時長達41年的冷戰。在1947年,杜魯門公開宣布蘇聯是美國的最主要的敵人,「杜魯門主義」也正式標誌著美蘇冷戰開始,而且英國也曾一度表示將為美國提供擴展勢力和遏制蘇聯的技術,冷戰從此拉開帷幕。
  • 蘇聯解體給中國的三個歷史教訓
    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家體量的相似性,1991年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能給中國帶來很多歷史教訓。那麼,中國能從蘇聯解體中學到哪些歷史教訓呢?一、要注重民生。最後,蘇聯為忽視民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最後的解體,民生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二、文化自信很重要。蘇聯本來就是一個由15個加盟國組成的聯盟國,民族眾多,地區文化也存在差異,所以文化信仰方面的自信更加重要。
  • 蘇聯解體並非一個因素導致,其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都是什麼呢?
    要知道當時蘇聯的體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工業方面,絲毫不落後於美國。那麼為什麼最後會解體呢?其一、我們先說一點。蘇聯的工業確實非常強大,但這裡面有個問題,那就是蘇聯的工業發展非常畸形,那就是突出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忽略了其他,尤其是國民經濟的發展。最終導致國內的經濟一落千丈,百姓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