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並非一個因素導致,其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都是什麼呢?

2020-12-22 深更讀史

1991年12月25日,克裡姆林宮懸掛的鐮刀錘子旗幟被緩緩降下,存續七十年,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轟然倒塌了。

蘇聯曾經不止是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同時還在冷戰時期處處與美國競爭。要知道當時蘇聯的體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工業方面,絲毫不落後於美國。那麼為什麼最後會解體呢?

其一、我們先說一點。蘇聯的工業確實非常強大,但這裡面有個問題,那就是蘇聯的工業發展非常畸形,那就是突出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忽略了其他,尤其是國民經濟的發展。

最終導致國內的經濟一落千丈,百姓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要知道二戰後蘇聯蘇聯就進入了冷戰時期,雖然最終沒爆發大戰,但局勢是非常緊張的,甚至很多時候差一點爆發了戰爭。

所以蘇聯不得不始終堅持自己這個重工業優先的戰略,美國是耗得起的,可蘇聯不行。

其二、一旦老百姓吃不飽飯的時候,就會人心思動。要知道,蘇聯還不僅僅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麼簡單。

俄國在歷史上瘋狂擴張了幾百年,先後吞併了數個國家以及侵佔了大量的他國土地。十月革命後,雖然有些國家獨立了,但是在蘇俄的影響下,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等國又都走向了社會主義陣營,內戰結束後,蘇俄一步步走向了蘇聯。

可以說蘇聯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加盟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可是,蘇聯政府長期以來,把俄羅斯民族和俄羅斯聯邦置於一個極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

本身,這樣的國家和民族凝聚力就很低,在受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分離主義就會越發凸顯。在國家強大的時候,很多問題不會暴露,然而很多時候他們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其三、蘇聯改革失敗徹底引發國內矛盾。其實從史達林開始,就已經意識到了國內問題多多,所以也一直在試圖改變。包括之後的歷屆領導人,其實也一直希望能夠使國家走上正常,但怎奈蘇聯面臨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多東西早已根深蒂固,一味地縫縫補補已經不起作用了。

戈巴契夫上臺之後,也認識到了國家存在的弊病,他也希望能夠改變,所以才有了戈巴契夫改革,但其實已經晚了,而且有點急於求成,幻想能夠一步到位,所以他的很多改革措施,使得經濟進一步惡化,內部的各種矛盾徹底爆發了。

更關鍵的是,他取消了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取消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法定執政黨地位,徹底讓蘇聯亂得一塌糊塗。

當然了,還有一些因素,也是導致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

比如,蘇聯頻繁的對外戰爭,對東歐兄弟國家的戰爭,使得蘇聯沒有了一點老大哥的樣子。而發動阿富汗戰爭,讓蘇聯沒有得到一點好處,反而陷入了戰爭泥潭,外交困境,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說,蘇聯解體並非一個因素導致的,其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是老布希的功勞?哈佛大學教授:直接原因是烏克蘭獨立
    他的作品《大國的崩潰:蘇聯解體的臺前幕後》對蘇聯解體的原因作出了一個完全不同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對蘇聯解體的解釋的解答,核心內容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在於內部的民族衝突和高層權力鬥爭,直接誘因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政治精英之間的衝突,雙方無法繼續在一個國家的框架下合作。而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將自己視為冷戰贏家,這種說法其實是老布希為自己邀功的競選策略,而非歷史真相。
  • 戈巴契夫否認「背叛」蘇聯,稱蘇聯解體,這兩個原因是關鍵
    在其後的幾十年中,美蘇爭霸成了主角,爭霸的範圍涵蓋了方方面面,涉及到軍事、經濟、政治、地緣空間、戰略武器、太空等,這一時期被統稱為冷戰時期,直到1991年蘇聯走向解體,冷戰才得以消失。蘇聯的解體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就連美國都措手不及。
  • 別被美國人騙了,根本不是軍備競賽導致的蘇聯解體,實則另有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個世界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最終隨著蘇聯的解體才宣告結束。此後美國諸多的學者都一直宣稱所謂的:軍備競賽是拖垮蘇聯根本原因,那麼事實又真的是這樣嗎?首先可以肯定的,軍備競賽並不是拖垮蘇聯的根本原因。
  • 蘇聯解體原因的深層次探究
    蘇聯解體已經二十年了。其中有關蘇聯解體的原因可謂是汗牛充棟,既有蘇聯人自己的思考,也有各國學者的見解。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蘇聯的消亡主要是內部傾軋的結果,「和平演變政策」只是誘因之一。蘇聯解體的第一負責人就是史達林。
  • 蘇聯解體最直接的一個原因:掌舵人水平一代不如一代
    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掌權的國家,佔人口多數的窮人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從一點來看,當時的蘇聯絕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世界革命中心,二戰擊敗德國的主力,與美國並稱超級大國,但最後還是走向解體。
  • 戈巴契夫談蘇聯解體原因:我犯了錯,但罪魁禍首是他們
    ——戈巴契夫社會上關於一個國家變革最強的推動力,並不是來自於科學或精神力量的認知,而是來自於民眾百姓們歇斯底裡狂熱的變革夢想。成敗與否,皆在一念之間,只是於其所施行的道路如何而已。戈巴契夫談到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直言道:「我犯了錯,但罪魁禍首是他們。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西方為此也想不通的是,中國比蘇聯要弱小很多,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而當時的中國只不過是一個歷經百年國恥,而剛剛建立的積貧積弱的國家。所以理論上來說,中國那是比蘇聯要虛弱很多的。 在冷戰背景下,尤其是中國和蘇聯交惡下,中國比蘇聯那時更加危險才對,更加容易解體才對。但是結果卻是恰恰相反,我們看到,最終的結果是蘇聯走向了解體,而中國不但沒有解體,反而實現了國家的崛起。
  • 1991年蘇聯為何主動解體?這4點原因很關鍵,其中一個和中國有關
    如今的世界當中,中、美、俄三個國家都有著很強的軍事力量,而且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強大的展現。俄羅斯之所以能夠位於世界前列,就是因為自身的重工業發展得很好,軍事力量完全不亞於美國。其實俄羅斯在之前屬於蘇聯,曾經的蘇聯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共同體,由15個國家組成。
  • 蘇聯解體後的各國,為何沒能再次一統呢?四個字是根本原因
    【千古浪】蘇聯解體後,在前蘇聯的國土上新成立了15個獨立國家,其分布也基本上延續了蘇聯時期對加盟共和國的劃分格局,整體來說包括:波羅的海三國、外高加索三國、中亞五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摩爾多瓦。
  • 為什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蘇聯解體了?
    對於我們曾經的鄰邦蘇聯,這個在1991年自動解體的超級大國,大家一定都印象深刻吧!蘇聯的黯然落幕,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美國漸漸佔了上風,蘇聯逐漸走了下坡路,直至解體分裂,剩下一個美國屹立在世界強者的位置,高唱「無敵是多麼寂寞」,無人可以撼動其地位。按道理來說,蘇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走向繁榮昌盛的美好局面,為什麼一夕之間就分崩離析,解體成了若干個國家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 蘇聯迅速解體,應該全部歸咎於戈巴契夫,還是另有原因?
    毫無疑問,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非常重要,它是國家運行的基礎,加入到蘇維埃政權下的國家都憧憬著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帶給他們更優越的生活,更是渴望以此治理本國,加大改革,增強國力,加入聯盟的初衷也是為了本國人民能夠享受優越的社會制度,幸福安康而美好的生活。社會主義國家,典型的就是一黨專政,必須由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為全國人民謀幸福。
  • 蘇聯當初是如何解體的?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蘇聯解體是上世紀最為重大的歷史事件,一個疆域龐大的國家、一個在全球都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一個擁有強悍軍事實力的國家,在一夜間土崩瓦解,不復存在。蘇聯是社會陣營的老大,也是對抗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另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的解體,不僅徹底改變了全局局勢,也讓全世界的國家都大吃一驚,在蘇聯解體之前,西方研究蘇聯的專家都言稱蘇聯絕不會解體,然而事實就這樣發生了,蘇聯解體是誰也沒有想到的事,不論東西方國家,就連蘇聯自己,也沒有想到。
  • 蘇聯解體,真的是美國人幹的嗎?|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蘇聯解體,我見到最合理的原因戈巴契夫後來一直在強調:美國人一直在說是他們讓蘇聯解體,他們贏得了冷戰,這是個錯誤。確實,美國人那些針對蘇聯制定的各種計劃,都是外部因素,但真正導致蘇聯解體的主因在內部:蘇聯內部發生了大崩潰,當時統治階層內部精英們對這個政權失望至極,都希望這個政權垮臺,正是這種力量把蘇聯從內部撕裂、粉碎了。這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
  • 蘇聯解體對普通百姓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圖爾戰役是一個改變世界的事件,整個蘇聯軍隊就是從蘇德戰爭後期集體潰敗中獨立出來的,整個社會大動蕩,有些蘇聯國民是受到了國家文化思想的顛覆,希望摧毀整個蘇聯的建設,組建國家的合作機構,回復以前的組織形式。所以說這可能是影響發展和生活改變的最重要因素。
  • 為什麼解體後的蘇聯,卻比蘇聯所有國家強了很多
    首先,蘇聯解體並不是國內多數認為的分裂。而是經濟和總體實力最好的主體三國不想拖著蘇聯這個累贅帶著一幫窮兄弟玩了。倒是其他一堆加盟共和國依依不捨的拖到了最後。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即使在蘇聯時期在聯合國也是一直有獨立席位的。特別是蘇聯的絕對主體和創造者俄羅斯一直保持完整。
  • 29年前蘇聯解體,我國為何不趁勢收回被侵佔土地,專家:另有隱情
    總要趁中國國內局勢最複雜的時候去攪和水,用近乎瘋狂的手段去訛詐中國領土,企圖渾水摸魚。這種行為也正是帝國主義最醜惡、最可惡的行徑。克裡姆林宮其實,這兩次的表態也並非出自真心,蘇俄只是為了緩和其在國際上孤立無援的尷尬局面,以及挽回其在國際上的形象,所以才拋出了這種迷霧彈,以便更好地拉攏中國。
  • 1991年,老大哥蘇聯解體,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蘇聯解體30年:俄羅斯人怎樣看蘇聯解體?
    1991年,蘇聯宣告解體,隨後出現了所謂「獨立國家國協」。整整30年過去了,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現在是怎樣一幅景象?俄羅斯人又如何看待蘇聯的解體呢?甚至為換幾個錢,蘇聯的一些家庭將自家醃製的泡菜拿到街頭兜售,而買商品排長隊更是非常普遍。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1992年有66%的俄羅斯人對蘇聯解體表示遺憾,勃列日涅夫時期的福利制度似乎仍在人們的心頭縈繞。那時俄羅斯老百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糟透了!」可見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社會的艱難處境。
  • 1991年前蘇聯解體的背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
    而在農業反哺工業的情況下,農場工人工資待遇遠不如城市裡的工,這導致成為工人是每一個農村下一代的夢想,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不但擁有城市,鄉村人淪為老年人的居所,農業生產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前蘇聯的糧食產量也逐年遞減,這正是赫魯雪夫上臺時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