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02回:白雲深處魔幻絕頂,翠壑丹崖遠望千裡
原創圖片(本圖文中的圖片版權歸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號: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圖志全部圖片謝絕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圖轉載!請自重,特別謝絕各種手工特意疊加商業網站水印的轉載!本作品保留一切權利。作品中圖片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用於以營利為目的一切商業行為,違者必究。本圖文中部分章節文字內容可能局部來自公開網絡或公有領域,僅供個人學習研究和欣賞而使用,沒有明確商業用途。原創照片來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黃劍博客圖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一部登山傳奇優雅悽美讓你一步三嘆!一杯沙巴老酒香醇綿厚讓您低吟徘徊!一束命運驚雷驚天動地讓您心悸震撼!一場人生急行摧枯拉朽讓您迴腸盪氣!
四人登頂東南亞最高峰神山日記(Mount Kinabalu),世界第三大洲最高峰,能從南中國海看到的最高峰。
京那巴魯公園是馬來西亞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承認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地點。京那巴魯國家公園在1964年成立,目標是為了保護神山和在那裡棲息的動植物。
京那巴魯國家公園最大的吸引點是神山-世界上最顯著的高山和神山國家公園植物園。京那巴魯國家公園距離哥打京那巴魯城(沙巴首都)約2小時車程,沿路能夠觀賞不同的美景。公園的總面積是754 平方公裡(291平方英裡),有四個氣候帶,而且有世界上最豐富多種類的動植物。
京那巴魯山是沙巴最雄偉的象徵物(神山),也是喜馬拉雅和紐幾內亞之間最高的高山。巍然屹立於海拔4095米的高度(13,435尺),神山散發出無法形容和不可思議的魔幻氣息。堅毅的花崗巖山峰常被雲層包圍著,像是高貴的女郎在面紗後窺探。天氣晴朗時,能看見山峰的獨特形狀,從圓滑的花崗巖身漸漸形成似冰川的小尖塔,充滿平靜和安寧的感覺。
神山本身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巖基:衝破地殼的巖漿庫。雖然神山很年輕,但已經是京那巴魯公園的中央重點,也是沙巴最大的原住民-卡達山杜順族的神話。卡達山杜順族相信神山是神聖的安息之地,所以相信他們的祖先的靈魂在那裡安息。
公園吸引了眾多的爬山愛好者,還有許多大自然的愛好者,他們來這裡賞花,觀鳥,欣賞這裡獨特的自然景觀,這裡的野生胡姬花及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的花朵開放時對角可達到45釐米。這裡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從低地雨林到溫帶的森林,再到高山上的松柏,應有盡有。
如果群眾從山腳下出發,再回到出發地,一般需要二三天的時間。園內的住宿是相對簡單的,有一些度假旅舍和一些小屋,旅遊的旺季是需要提前預訂的。旅遊的旺季是每年的四月及七八月和十二月份。
攀爬神山無需任何特別技能,只要身體強壯就可以了。當地人在三四歲的幼小的年紀就已攀爬神山了。上山峰的棧道是沿著神山的南面,總共是8.5公裡的跋涉旅程。
從9個月大的嬰兒(被父親抱著上山)到八十多歲的新洋人,多數的人使用兩天時間攀爬到山峰。雖然如此,在攀登神山競賽(被稱為世上最難的攀爬高山競賽)獲得優勝的參賽者在短短的三小時內上下神山(人比人氣死人)!
神山的地勢隨高度改變,從低地的雨林到山地森林,林雲和亞高山草甸,最終抵達光禿的花崗巖地帶。只有在神山,您可以在低地食用早餐,在雲林裡食用午餐和在亞高山草甸享用晚餐!
山下炎熱,到了山腰就開始進入雲霧區,之前汗流浹背之後就很容易著涼。神山(MtKinabalu)位於馬來西亞沙巴,號稱東南亞第一高峰,最高點羅氏峰有4,095米高。上山必須要有登山許可證和嚮導的,證書分兩種,彩色的證書要收費10馬幣,是登頂成功的證明,另一種黑白的證書則是沒有登頂的。
話說我們早上坐車來到公園管理處,是因為趁著清晨爬山是最好的時機,到了下午老天就會突然變臉。公園會給每個登山的人派發印有每個人名字的卡片(2010年10月3日,Mount Kinabalu,Paradiserain.AJ03 003)。
激動的火焰在心裡燃燒,這一天正是祖國國慶的日子,而我能夠用登頂東南亞最高峰來為祖國慶祝嗎?剛才跟我們同車的幾個馬來西亞華人選擇了從較難的馬西勞棧道來開始登山(Mesilau Route),
我仔細打量了我們隊伍隊員們弱小的身骨,還是放棄了這條叫馬西勞棧道的登山道路,這個路大約有6公裡長,而從攀爬的地方算起一直到拉邦拉塔可能要徒步八公裡。
馬西勞棧道從馬西勞自然旅舍開始一直到拉央拉央。這條棧道在1998年8月開始被使用,當時多數是給科學家和研究家使用,因為路程比丁波漢長,約六小時才能抵達拉央拉央。如果想有使用這個棧道,建議與當地有關部門先提前辦理登記,需另支付註冊和後勤費。
適合比較注重自然生態多過攀爬的登山客。沿路能看到針葉樹,攀藤,精湛的貝殼樹等等。約海拔2000米,靠近露脊地開始,樹木會漸漸稀薄,道路會比較多石頭,盤根錯節的樹根,海綿狀苔蘚和苔類。這裡也能看見嬌嫩的蘭花和美麗的橙色杜鵑。
在還沒有抵達Kipuyut橋之前,您會看見一些小溪,然後渡過迅速流動的西馬西勞河。從這裡開始跟著山脊步行,道路會越來越傾斜,需走2公裡的山坡。然後再繞著山體走500米到和丁波漢棧道連結的地方:拉央拉央。
繼續行走到拉班拉達,在那裡住宿一晚後,在第二天繼續攀爬到頂峰的路程。
因為我們隊伍中有三位美女,所以我們選擇了丁波漢棧道到頂峰的路線。
從丁波漢閘門開始時反而是要下山坡到一座瀑布(Carson’s Fall),以京那巴魯公園的第一名看守員的名字取名的。從這裡開始就一直往上山坡走。視個人的體能而定,但多數的登山客需約五小時抵達拉班拉達住宿。
棧道裡有配合地上的樹根建立的半人工階梯,沿路能看到陣陣的飄雲,搭著蘭花的樹木,豬籠草和杜鵑等等。沿著丁波漢棧道有幾個木崩小屋(Pondok),第一個是位於海拔1981.7米的Kandis小屋。若天氣晴朗,這裡可以看見連結哥打京那巴魯城和京那巴魯國家公園的道路。
第二個木崩小屋是位於海拔2081.4米的Ubah小屋;這個地帶滋長著很多Nepenthes lowii,也是婆羅洲最稀有的豬籠草類,所以注意看外型奇異而且有袋子的植物。繼續跟著棧道在一片綠色的森林步行,您將會經過沙巴電信站,位於 Komborongoh (海拔2252.2 米)。『Komborongoh』 這名字是來自一種本地人在傳統儀式時拿來驅惡靈的植物。
第三個木崩小屋是 Lowii 小屋,這段路能看見綠色森林參雜竹,樹蕨和更多的杜鵑。這位於海拔2518米的第四個木崩小屋 – Mempening小屋的附近有野生的秋海棠,
您也可以在這裡休息和觀賞已不怕人的松鼠,樹鼩和鳥類。 過後您會經過拉央拉央(Layang-layang)電視臺站,後抵達拉央拉央的露脊地(曾被稱為Carson’s露營處)。拉央拉央(燕子地帶)也是丁波漢棧道和馬西勞棧道連結的地方(海拔2740米)。
經過第五個木崩小屋 Villosa小屋(海拔 2690米)後,樹木漸漸開始稀少,道路也變成光禿禿的石頭路,沿路也能夠看見彎曲的剝樹皮的銀灰色樹幹。在某些地方也可以看見雄偉的神山山峰全景,非常的壯觀!
在海拔3050米那裡有一條小道連結到直升機停機坪,那裡您可以看到非常壯麗的山峰景色。接著您將到達第六個木崩小屋 Paka小屋(海拔 3080米)。Paka谷就在小溪邊,是第一個探險家休息的地方,您可以在這裡探索。
在這個高度,空氣已經開始稀薄,比平時難呼吸。如果順利抵達拉班拉達(Laban Rata),這裡的住宿包括Waras小屋,班那拉班(Panar Laban)小屋,Gunting Lagadan小屋,Pendant 小屋和拉班拉達旅舍。住宿有提供宿舍式的住宿和熱噴噴的餐食,在這裡遊客可以休息和過夜,在第二天才繼續攀爬到山峰。拉班拉達這地帶已經是高過雲層了,所以在這裡能夠看見很獨特而且無阻的絕色日落。
班那拉班(Panar Laban) 「祭祀之地」 ,這裡是 Sir Hugh Low 和他的本地導遊進行祭祀儀式來安撫祖先的靈魂的地方,為了登山客有個安全的旅程,不被幽靈騷亂所影響。這裡每一年都會進行這祭祀儀式,尤其在龐大的項目或探險團出發前也要進行此儀式。
我們選擇一直向上攀登的從TIMPOHON GATE(海拔1866米)進入的傳統小道是明智的,因為這個道路是一直向上的,經過Carson FALL瀑布,這個會讓人覺得有個盼頭,可那條路Mesilau的道路充滿了上上下下的反覆折磨,穿行在複雜的熱帶雨林裡,再加上可能有狂風驟雨作伴,可想而知是怎樣的艱辛。
磨房的楊瑩同學在2008年8月8日就選擇了這條道路,如今這個1987年出生的女孩已經在日本工作了。接近正午的時候深入森林,山勢沒有什麼跌宕起伏,並非爬深圳的三水線那樣不斷的一會上一會下,否則大家心裡會叫苦不迭。
山上有很多美麗的植物啊!如山上的活化石豬籠草等,這次比較幸運的是一路上都沒有下雨,在KANDIS SHELTER休息的時候隊友還不斷地給松鼠餵食。有些地段山勢漸漸險峻了,不久山上起霧了,一陣風吹過來,吹散了原本熱血沸騰的幹勁。
大家真希望下場大雨把我們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淋得透透徹徹,但是因為前半段流汗過多,上了海拔2000米以上之後,山風漸猛,雲霧蒸騰,被汗水浸透的衣服一下子像個冰塊一樣,體溫立即驟降,這個時候就很容易感冒。
剛開始登的時候,是穿過密林,沒有什麼風,渾身都溼透了,拿條溼毛巾蓋在頭上還不解熱。友才與蟲姐衝在最前面,我與優彩,安琪兩個女孩慢慢走在後面,可能有人在爬山的時候腦海裡已經什麼都不去想了,什麼美景,什麼高山,全都成了過客,他們可能追求早點到達目的地,換身乾燥的衣服,喝上一杯溫暖的茶才是他們最迫切的渴望。
但我不同,我認為無限風光在路途之中,所有我並不形色匆匆,而是把時間放在觀察周圍的樹木與花草等,有野葡萄與很多纏繞在樹木上的苔蘚等,還有很多樹幹長得像被擰扭過似的,極為怪異。沿途很多休憩的地方,大家可以坐下來休息,吃乾糧。
蟲姐不吃雞腿,她讓我給吃掉了,三文治還是不錯的,雞蛋當然是第一個被幹掉。最後友才跟蟲姐等先期到達達拉班拉達(PANA LABAN),而我則與喜歡唱山歌的優彩以及穩重的新加坡女孩安琪走在一起。
到了下午我們用靈魂拖著身體到達「拉邦拉塔」的,那一刻直教人感動的想狂喊,可是我沒工夫拍照了,首先要把身上這層皮換成乾淨的,然後瘋狂大吃一頓。熱咖啡、乾衣服、豐盛的食物…終於坐在了人類文明中間,暖洋洋的旅社客廳裡面擠擠嚷嚷的坐著各國的登山者,大家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頓時感到「拉邦拉塔」這個登山者聚集地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五湖四海的朋友們歡聚一堂,明早凌晨三點一起出發奔向山頂,那是一種別具一格的體驗,讓你突然覺得世界上的人們其實就是這樣簡單,人們的快樂也不過就是這樣簡單。
我本來與隊員在外面的懸空陽臺上喝咖啡,可惜霧氣太重,山風吹得人直發抖,不久又轉移到室內,然後大家排隊去領自助餐,食物常豐盛,大家都吃得撐死了,安琪與蟲姐等在「拉邦拉塔」的露臺上喝咖啡,被凍得要死,後來大夥就一起離開自助餐館,向最高的旅社進發,沿途還要攀爬15分鐘,友才,蟲姐,優彩和我住一個宿舍,而安琪被分配到其他宿舍了,這些房間都是男女混住的。
我放下行李後與優彩出去拍攝了一些夕照照,然後返回房間,蟲姐很早就上床睡覺了,二個女孩都睡上鋪,我與友才睡下鋪,洗澡是沒有熱水的,據說供電系統故障。但我還是用毛巾搽了一下身體,換了條內褲,山上真的很冷,洗澡的時候冰水真是冷得要命。
廁所也非常簡陋,我看到外面幾個韓國人在打牌賭博。之後我看外面黑將下來,如是我也回去睡覺了,可悲的是像我這麼聰敏絕頂的人,卻也有智者千慮,終有一失的時候,也可能是因為高原反應吧,我居然不知道被子是跟床單鋪在一起的,其實只要扯起被子就可以鑽進去睡覺了,結果整個晚上,我跟友才都是只蓋個毯子睡在被子上面,我們以為被子是床單!結果半夜被凍醒!
而上鋪的兩個女孩還是比較正常的,但她們沒有提醒我們,直接導致我跟友才被凍得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我記得我雖然穿上了所有的衣服,但還是不停的輾轉反側,最後被凍得輕微感冒了不說,人也差點困得虛脫了。
半夜凍醒了,順便出門窺探大廳有沒有鬧鬼,之後鬥膽把木門打開,但見外面寒風呼嘯,遠處電閃雷鳴,就是沒見下雨。起來走了幾圈熱了回身,轉身又去房間睡覺,才發現取暖基本靠抖。
公元2010年10月04日,凌晨兩點多就起床了,反正晚上沒怎麼睡好,乾脆早點起床算了。睡在我上鋪的美女蟲姐姐還比較清醒,她是那種平時非常淡定,一到關鍵時刻就大顯巾幗風採的女人,外表弱不禁風,內心無比強大。
而優彩妹貌似極度不舒服,她都不想起床,她叫她男朋友友才給她把早餐帶上來,她自己不想再下去了,友才勸她不要再爬山了,似乎很嫌棄她,但她卻堅持要爬山,我建議大家一起去吃飯,補充熱量,否則夜行會很吃力。
本來以為小蟲姐姐的速度會很慢的,結果這次優彩妹妹開始磨蹭時間了,最終在我們的催促下,拉上安琪姐姐,一起去下面的拉央拉央吃飯(LABAN RATA),很多昨天吃飽了撐著的人,今天就吃不了多少了,小蟲姐姐的狀態出奇的好,看來平時經常運動的人就是不一樣,友才也是摩拳擦掌的,他以前經常在深圳組織登山活動,我經常報名參加,所以大家彼此之間非常熟悉。
補充了點食物後,就與導遊一起出發了,出門時已經有很多人排隊上山了,這時天氣很冷,大家把能套上的衣服都穿上了。幾十人的隊伍蜿蜒徒步到我們住的小屋後面,打開鐵門後,隊伍就開始打著手電筒前進。
陸續有些歐美與韓國驢友超越了我們,友才與小蟲姐姐照舊衝在隊伍的最前面,我看優彩狀態奇差,就順便擔負起收尾的工作,安琪姐姐則在我們附近跟著,導遊很負責任的一直跟著我們。
雖然後面四個人走的很慢,但也慢慢找到了感覺,因為剛開始是在樹林中穿越,沒有什麼風,很多人又開始流汗了,我忙提醒隊友解開衣服,力求不流汗,後來海拔升高很快,樹木很少了,風也大了起來,天邊還有閃電,頭頂的星空非常通透,漫天的星光陪伴著我們。
一路上優彩妹妹不停的停下來喘氣,有時乾脆坐在石頭上,我想夜登最恐怖的地方就跟迷路一樣,你永遠不知道前面還有多遠,所以你會感到很絕望,不知道這段路還有走多久,心裡沒底自然徒增恐懼。但我們這次比楊瑩小姐二年前幸運多了,楊瑩那次上山時還下雨了,她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就在夜色還濃重的時候再次整裝前進。
她身上的衣服還是溼的,鞋子裡面還有水,外面的寒夜正在飄蕩著一絲一絲鑽心的冷氣。她感到很累很冷,甚至想哭,可是她卻不能放棄,夢想的道路從來都不是坦途,不經過努力地攀登,永遠都不可能到達頂峰。
一想到我比楊瑩妹妹幸運,自然我爬起山來就不那麼覺得恐怖了,偶爾停下來安慰一下優彩,再抬頭看下漫天的星星,前面是黝黑的山峰,這次隊伍漸漸拉開了距離,跑的快的已經在前面很遠的地方了,而比我們慢的視乎還在山腳。
到了海拔3700米左右的地方,看到一個小屋,裡面點著蠟燭,所有通過的人必須把登山證亮出來讓工作人員登記,所以這個點就是最後一個坎了,邁過去了,你登頂的機率就很高了,要是這裡都過不去,你就直接下撤吧。
最險峻的地方在登頂前的那些光滑的石面。有很多次隊員都差點要摔倒,如果昨晚下過雨的話,那石頭就更滑了,楊瑩那次就是搖搖晃晃的撫著周身還在淌著水的巖壁,手緊緊攥住繩索,腳下一步一步挪動,確保踏實的踩在巖壁上。而我們這次還是很幸運,石面並不是很滑,遠方的鐮刀月亮掛在天邊,星星在黑色的海洋上浮動著,山下的燈光像一道道閃光的五線譜,在萬籟俱靜的世界裡輕奏著撩人心弦的音樂。
夜風仍然從四面八方襲來,我們的心也不再浮躁了,眼睛忍不住四下張望,凝視著周身黑色神秘下的一切。山頂基本上都是石頭,就如楊瑩形容的,她突然發現自己一個人站在荒野似的「月球表面」,的確,基納巴魯山山頂的部分好似月球上氣勢恢弘的環形山,就連巖石都有巧奪天工的造詣,實在非現實所能擁有。
那次楊瑩和朋友們走散了,登山者們在最後的這一段路上開始拉開距離,我們跟楊瑩一樣也一步都沒有放棄,反而覺得腳下像是更堅定了,不斷的朝著天空的方向前進,天原來並沒有那麼高。我的頭燈對這次行動幫助特別大,我用的是那種礦燈,射程遠,亮度高,天上的明星顯得攝人心魄,
我自從在西藏的然烏湖與四川美女方小姐一起數星星的那次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這樣美麗的星空,我們仿佛是站在月球上,星星離我們如此親近。
就如楊瑩所形容的那樣:「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浩瀚的星海,無窮無盡的明星爭奇鬥豔,我好似掉進了一個巨大的萬花筒,我將自己迷失了,幻化成星海中微微發光的一顆粒子,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我此刻的感受跟楊瑩是一樣,我們曾經爬過相同的山,只不過時間不同而已。
楊瑩認為當一個人面對一大片最原始的星星的時候,城市的任何燈光都遙不可及,楊瑩說人是如此渺小和孤單的。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掉落在無限大的世界裡,如果你不找到自己的那一點光和熱,誰又會將你憐惜?我跟楊瑩的感受是一樣,站在山頂,才發現自己的渺小。
隊員爬過最後幾塊冰冷巨大的巖石,我們一步一搖地登上神聖的基納巴魯山至高峰,仔細尋找過去,隊員們也都陸陸續續來到了頂峰,彼此鼓舞著,畢竟山上太冷了,很多人沒有穿厚衣服,結果大批人馬都是衝頂拍完照就急匆匆的下撤了,畢竟我穿了衝鋒衣,而且別人告訴我神山的日出是全馬來西亞正震撼人心的,所以我拉著小蟲姐姐爬到背風的一個地方,一邊就是萬丈懸崖,深不可測。
雖然有幾根繩子象徵性的護著,但是完全不可靠,這時天際已經發白了,可惜雲層太厚了點,當那龍脊似的黑色突兀山峰之後泛出第一絲淺淡氤氳的紅色光芒,我還是起身走到山頂,在牌子那裡讓一個美國老人給我拍了張照片,之後再次琢磨了下銘牌上寫的字,因為是馬來文,後來才知道是這個意思:「In memory of Gunting bin Lagadan, Chief Guide of Mount Kinabalu 1888-1996 」
這時我目送友才弟和小蟲姐姐下撤了,我看安琪姐姐也挺不住了,就讓她慢慢下山,我則繼續在山頂看風景,然後望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凝視了良久。日出非常壯觀,讓我想起了今年元旦在江西三清山看日出的情景,真是異曲同工啊。
雖然站在峰頂冰涼徹骨的巖石上,寒風在我們身上肆虐著,刀刃般割著我們的臉頰,卻不曾動搖我們對日出的期待。大家都是興奮的,即使因為鑽心的寒氣而不斷的戰慄著,仍然面向著神聖的東方。
登山者說在登上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大概是那種勇攀高峰和克服艱難萬險的精神。登山最美不過山頂的幾分鐘,到了山頂馬上就又要下去,因為還有下一個山峰,雖然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可以登山珠峰,但這個夢想並不會很遙遠。
駐守在峰頂的人員都靜默著,就如楊瑩描寫的那樣:陽光洗滌了風餐露宿的艱辛,重新給我們勾勒出一個金色的輪廓。太陽將黎明前最後的痛苦和黑暗全部蕩滌,新的一天就要受到光明神聖的洗禮。太陽升起來了,那奔騰的勢不可擋的光芒照亮了所有人的夢想,向著高不可測的天空不斷的升騰。
看完日出,我就開始下山,不遠處我發現優彩居然跟導遊呆在不遠的地方,想到優彩是學攝影的,這次應該給個機會讓她發揮下。如是在山峰上我與優彩停留了很長時間,知道最後下山的人就剩下我與優彩跟導遊為止,連安琪姐姐都提前下撤了,為了拍點照片,優彩真沒有少折騰,又是捕捉光影,可惜是器材太差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背不動長搶巨炮型的專業相機,只能拿個最低端的標鏡湊合下用了(18-55MM)。我知道,攝影就是等待的藝術,記得美國攝影師傑費恩拍攝到閃電直接打在自由女神像上的驚人照片,而他為了拍攝這一幕已經等候了40多年。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Located at 1,585 metre above sea level, Kinabalu Park showcases a complete and interesting ecological system unrivalled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Approximately 2 hours ride from Kota Kinabalu, the park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754 sq. km with altitude ranging from 600 metres up to the summit of Mount Kinabalu at 4,095.2 metres. Popular for its cool climate, the park promises to enchant visitors with its rich flora and fauna. It also carries lowland, mountain and alpine vegetation on a scale that is not seen elsewhere between the Himalayas and the snow-capped peak of New Guinea.
In December 2000, UNESCO awarded Kinabalu Park as Malaysia’s first World Heritage Site for its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and its role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ological sites in the world.
Kinabalu Park accommodation range from private chalets for small groups and families, to dormitories for the backpacker and semi-luxury suites for honeymoon or romantic couples.
Mount Kinabalu (Gunung Kinabalu) is the most dramatic feature in Sabah and the tallest peak between the Himalayas & the New Guinea. Towering at 4,095 metres (13,435 feet), Mount Kinabalu exerts a magical quality that is both indescribable and unbelievable. The granite peaks are constantly veiled in wisps of clouds and at times during a clear day, the summit reveals a distinct glacier carved pinnacles, rising from the smooth granite dome. It is one of the safest and most conquerable peaks in the world—provided that you’re reasonably healthy and physically fit.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mountain (Low's Peak) can be accessed relatively easily by any person with reasonable fitness, and required no technical climbing. It is a 8.8km trek to the top where the trail runs along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mountain over the Tenompok ridge. Most climbers will take two days to climb up and down Mount Kinabalu with an overnight stay at the huts in Panalaban.
Before June 2015, climbers can choose from two available trails to climb Mount Kinabalu – the Summit trail (via Timpohon Gate) and the Mesilau trail (via Mesilau Gate). However since the 2015 earthquake, the Mesilau trail has since closed and two new trails have been constructed by Sabah Parks, mountain guides and local villagers to replace the old Summit trail. Part of the old Summit trail was destory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had remained inaccessible. Final part of the ascent requires climbers to scamble over loose rocks and large boulders for about 90 m before reaching Low's Peak. The climb from Panalaban to the summit normally takes about 3 to 4 hours for most people, just in time to catch the sunrise.
After the victorious moment of summiting Low's Peak, and snapping away photographs as momento, climbers make a quick descent back to their huts in Panalaban for a quick breakfast, before heading down to Timpohon Gate. The remaining descent takes about another 3 to 6 hours depending on the fitness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clim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