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止啼」
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 衝擊東吳十萬大軍 ,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 ,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凌統、甘寧等人 ,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 「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
張遼先時跟隨董卓,呂布殺死董卓後,便跟呂布為伍。常與呂布切磋功夫,能與之戰三百合,呂布甚奇之,拜為騎都尉,專領一支騎兵衝殺,所到之處,戰無不勝。後呂布與曹操戰,兵敗被殺,張遼欲相死,橫眉對曹操。曹操頗為欽佩,親解其縛。張遼感於曹操恩義,遂歸於曹操。跟曹操徵戰多年,屢立戰功,曹操大喜,對眾將道:文遠,乃我之呂布也!
張遼以八百人擊破孫權十萬大軍,這在整個歷史上,也是非常少見的。
再看張郃,張郃原來是袁紹的大將,也是河北名將,官渡之戰中,袁紹不聽張郃的正確建議,一敗塗地,張郃受到小人的詆毀,袁紹要對張郃下手,張郃於是投降了曹操。
當然,張郃的功勞,主要在後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張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街亭,張郃一戰擊敗了馬謖,將諸葛亮大軍硬生生地逼退回了漢中,致使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
而在前期,張郃表現的不是特別突出,比起張遼,還是稍微差一點,但後期,張郃的表現,才出眾。
因為,張郃用兵巧變,善於判斷戰勢和地形,連諸葛亮等人都非常忌憚他,可見張郃的厲害。
因此,前期,張遼比張郃厲害,後期,張郃表現好些,只是,當時張遼已經去世了。
如果單論在演義當中的名氣,可以說相對比與蜀漢三兄弟之一的張飛。
張遼的人氣明顯要差一些。但是如果按照正史當中對於張遼的描述,可以說張遼的實力在這三個人當中可以說是最強的。單就領軍作戰這一方面,把張遼稱之為三國軍神,可以說是一點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