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直-20項目型號總師鄧景輝在結構樣式採訪時稱,直-20將開始系列化發展,進入解放軍陸軍、空軍、海軍、武警部隊服役,甚至還會對外出口,走出國門。
這表明直-20作為用途廣泛的10噸級中型通用直升機,將與美國的UH-60「黑鷹」直升機一樣發展出眾多型號,繁衍出枝繁葉茂的大家族,這種代表我國最高技術水平的第四代直升機無疑會成為交付量最大的國產直升機,並將長期服役。
所以航空知識雜誌主編王亞男在接受採訪時預測,直-20的最終產量很可能會達到2000至3000架,目前整個「黑鷹」和「海鷹」家族的的總產量已經超過4000架。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三種型號的直-20,分別是陸航的直-20通用運輸基本型,具有細尾梁和後置尾輪;以及海軍的直-20J搜救性和直-20F反潛型,具有粗尾梁和中置尾輪,旋翼和尾翼也可以摺疊。
此前直-20已經通過了高原、極寒以及高溫高溼惡劣環境的測試,表現出了優秀的性能,被證明能在中國遼闊國土上所有地區執行任務。此外該機使用的大量先進技術,如主動振動控制、電傳操縱、低噪聲高氣動效率旋翼、先進旋翼防冰除冰系統、大功率國產渦軸發動機等,都為該機的系列化發展打下堅實的性能和技術基礎。
研製單位甚至可以利用直-20已發展成熟的航電、飛控、動力和旋翼等關鍵系統,快速發展出一種能與AH-64「阿帕奇」媲美的10噸級武裝直升機,彌補直-10在載彈量上的不足,填補我國在重型武裝直升機上的空白。
這種研製方式其實早已有先例,在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陸軍先進武裝直升機(AAH)競爭中,研製出UH-60的西科斯基公司提出的S-71方案就大量採用了UH-60的發動機、旋翼、減速器、部分尾梁、平尾和垂尾、尾輪等現成組件,儘管該機最後敗給AH-64,但這種研製概念已經顯示出在降低研發費用和風險上的巨大好處。
我國在這方面也有了以直-9輕型運輸直升機發展出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的經驗,因此以直-20為基礎快速發展一種在關鍵系統上與之高度通用的重型武直不存在任何技術難度,一旦實現除了能大幅提高陸航攻擊能力外,在統一兩種直升機的後勤和維護上也具有巨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