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練習者的訓練既要注重人體外形,還要注重內意的練習和內部器官的修煉!
古武術有句諺語:內不動,外不發!在意識支配下,做到用意引領氣動,意到則氣到,氣到則可以發力,這樣才能使得內外合一!
內外合一的「內」
這裡的「內」指的是,內氣、氣血、精神,換句話來說,武術關於「內」的修煉就是屬於神經系統的心、意念、精神,屬於呼吸系統的氣息,屬於運動系統的功!
傳統武術中,有許多內練之法,比如樁功、伸展法、易筋經、八段錦等等!
這些內練之法可以疏通自己的經絡,調整自己的氣血。
內練過程中,能夠讓自己的大腦皮層保護性抑制得到加強,能夠發揮自己身體的各項潛能!
內外合一的「外」
「外」指的是皮肉、筋骨、勁力(肌肉),外功訓練方式有排打法、鐵臂功、掌指功等等。
外功的練習可以讓筋骨更加強大、皮肉更加緊緻、肌肉更加有力!外功的練習還能夠讓自己的運動幅度、硬度、靈活性韌性,以及勁力的爆發和適應性等等得到增強!
外練之法能夠讓你的攻擊水平更高,攻擊強度更加犀利!
內外合一的「合一」
內練和外練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內外都是相互作用,互為依存,內外都是相輔相成的!
形意拳講究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為外三合!這種將意念、呼吸、勁力相融合,如此才能稱得上武術練到了上乘境界!
古武中還有這麼一句話:功以法致用,法以功為基。這就是內外合一,也只有內外融為一體,才能發揮出武道真正的威力!
三尖、六合、十二節
萇乃周的《萇式武技書》中的《論用功》中詳細解釋了三尖、六合、十二節,這也是武術中關於「內外合一」其中的一種論述!
「三尖」指的是頭、手、腳。萇乃周還說:「眼神所注,手之所打,腳尖所進,須一齊俱進,一齊俱到!」這也是外練的一種體現!
「六合」這裡講的六合與形意拳的六合有相似之處,原文是這麼說的:「學拳腳與手合,手與眼合,眼與心合,心與神合,神與氣合,氣與身合」!這句話再一次闡釋了內外結合的要義!
「十二節」是一項需指,指的是全身的骨節,如原著所說:「手有肩肘腕三節,腿有胯膝腳腕三節,左右並共十二節......手之能握,足之能步,全賴乎此。」還說了武術的技擊秘法,內外合一的技擊秘技!具體的用法是「肘心氣填於上,手腕氣翹於上,肩俱脫,膝彎後凸,氣填於後;腳脖伸展,氣填於前;胯俱內收,氣頂於內」!
「三尖、六合、十二節」是內外合一技擊之法的理論基礎,也是萇氏武學的精髓之一!
小年武術觀
武術修煉是沒有捷徑的!
無論是武術中的內練,還是外練,都需要大把的時間和精力!
武術修練到一定程度,是不斷的堅持和學習的動力!真正能夠帶給你成長的,正是你在武術中學會的堅持和自信!
本文由小年學習武術原創,資料來源《明清武術古籍拳學論析》、《萇式武技書》、《習武練功500問》、《明清武術古籍拳學論析》等。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大家評論區留言!
小年學習武術,熱愛武術,喜歡傳統文化,關注小年,獲得更多的功夫秘籍,武林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