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經說過:成吉思汗有四個虎子,而我卻沒有這種好運。
蒙古大軍雖被西歐稱為「黃禍」,但成吉思汗的偉大之處,令無數政治軍事家折服。他所創立的四大汗國和宗主國元朝統治了中亞、東亞一、兩百年,直到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國。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現在的俄羅斯東歐一帶,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徵,打敗了羅斯後建立,拔都第二次西徵時擴疆。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國,由於朮赤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確認,在第一次西徵勝利後,他就直接在中亞就藩建國了。之後,成吉思汗聽到朮赤反叛的謠言,起兵徵討時,朮赤的繼承人拔都向蒙古草原報喪了。他是在成吉思汗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第二任大汗是拔都,在窩闊臺時期,他統帥近50萬大軍,發動了第二次西徵,打敗匈牙利後,因為窩闊臺去世,西徵結束。欽察汗國最終分裂成多個小汗國,被興起的俄羅斯公國滅亡。
察合臺汗國
成吉思汗第二個兒子察合臺的封國,在天山南北兩麓。它的領地夾在元朝、欽察汗國之間,因為領土爭端和兩方戰爭不斷,之後分裂成東西兩部,西察合臺汗國被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滅亡。
窩闊臺汗國
由於窩闊臺接替了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國汗位,他的領地被封給了自己的子孫。在貴由汗去世後,拖雷系的蒙哥汗繼承蒙古汗位,窩闊臺汗國被察合臺汗國兼併。
伊爾汗國
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徵後建立,建都巴格達。蒙哥上臺後,任命二弟忽必烈經營漠南,攻打大理,開始了對南宋的徵伐。同時,蒙哥命三弟旭烈兀為統帥,開始第三次西徵,蒙古大軍滅亡了有500年歷史的黑衣大食,一路徵伐到埃及,在與馬木路克王朝作戰失敗後結束。此後,蒙哥汗去世,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因為繼承權而開戰。忽必烈與旭烈兀達成協議,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的蒙古汗位,而忽必烈支持旭烈兀在西亞建國。伊爾汗國之後分裂成多個王朝,最終被中亞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所滅。
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
蒙古人自古有「幼子守灶」的傳統,雖然成吉思汗任命了窩闊臺為蒙古大汗的繼承人,但是幼子拖雷卻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部分軍隊和財產。在父親去世後,庫裡臺大會召開前的這段時間,拖雷作為監國處理蒙古政務。這也造成了自己和三哥窩闊臺、嫂子脫列哥那之間的矛盾,不得已拖雷長子蒙哥作為人質留在窩闊臺家。兩年後,窩闊臺繼位,拖雷神秘去世。
由於父親的神秘死因,拖雷系對窩闊臺家始終耿耿於懷。在皇后脫列哥那的權謀唆使下,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不料他也是個「短命鬼」。海迷失攝政監國,企圖讓自己和貴由的兒子繼位,蒙哥聯合了欽察汗等開始反擊。蒙古汗位從窩闊臺家落到了拖雷家。
蒙哥重用自己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忽必烈治理漠南,旭烈兀開始第三次西徵。有趣地是,蒙古初期的繼承人大都短命,蒙哥也繼承了這一光榮,死在了釣魚臺。幼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就任監國,忽必烈在大都提前登基汗位,兩方劍拔弩張。旭烈兀從西亞撤回到了中亞,聽聞忽必烈登基,並且同阿里不哥因繼承權問題而開戰。
蒙哥突然死亡,引發了三個弟弟的權力之爭。旭烈兀的勢力遠在西亞,因此,他與忽必烈達成協議,放棄汗位,在西亞建立伊爾汗國。忽必烈剿滅阿里不哥後,建立了元朝,都城從和林遷至大都。
十三世紀是蒙古人的時代,從疆域領土來講,蒙古帝國是世界第二大帝國;第一是英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