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都有誰?為何拖雷家,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2020-12-09 牧卅

拿破崙曾經說過:成吉思汗有四個虎子,而我卻沒有這種好運。

蒙古大軍雖被西歐稱為「黃禍」,但成吉思汗的偉大之處,令無數政治軍事家折服。他所創立的四大汗國和宗主國元朝統治了中亞、東亞一、兩百年,直到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國。

四大汗國與元

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現在的俄羅斯東歐一帶,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徵,打敗了羅斯後建立,拔都第二次西徵時擴疆。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國,由於朮赤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確認,在第一次西徵勝利後,他就直接在中亞就藩建國了。之後,成吉思汗聽到朮赤反叛的謠言,起兵徵討時,朮赤的繼承人拔都向蒙古草原報喪了。他是在成吉思汗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第二任大汗是拔都,在窩闊臺時期,他統帥近50萬大軍,發動了第二次西徵,打敗匈牙利後,因為窩闊臺去世,西徵結束。欽察汗國最終分裂成多個小汗國,被興起的俄羅斯公國滅亡。

察合臺汗國

成吉思汗第二個兒子察合臺的封國,在天山南北兩麓。它的領地夾在元朝、欽察汗國之間,因為領土爭端和兩方戰爭不斷,之後分裂成東西兩部,西察合臺汗國被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滅亡。

窩闊臺汗國

由於窩闊臺接替了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國汗位,他的領地被封給了自己的子孫。在貴由汗去世後,拖雷系的蒙哥汗繼承蒙古汗位,窩闊臺汗國被察合臺汗國兼併。

伊爾汗國

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徵後建立,建都巴格達。蒙哥上臺後,任命二弟忽必烈經營漠南,攻打大理,開始了對南宋的徵伐。同時,蒙哥命三弟旭烈兀為統帥,開始第三次西徵,蒙古大軍滅亡了有500年歷史的黑衣大食,一路徵伐到埃及,在與馬木路克王朝作戰失敗後結束。此後,蒙哥汗去世,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因為繼承權而開戰。忽必烈與旭烈兀達成協議,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的蒙古汗位,而忽必烈支持旭烈兀在西亞建國。伊爾汗國之後分裂成多個王朝,最終被中亞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所滅。

蒙古帝國初期大汗

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

蒙古人自古有「幼子守灶」的傳統,雖然成吉思汗任命了窩闊臺為蒙古大汗的繼承人,但是幼子拖雷卻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大部分軍隊和財產。在父親去世後,庫裡臺大會召開前的這段時間,拖雷作為監國處理蒙古政務。這也造成了自己和三哥窩闊臺、嫂子脫列哥那之間的矛盾,不得已拖雷長子蒙哥作為人質留在窩闊臺家。兩年後,窩闊臺繼位,拖雷神秘去世。

由於父親的神秘死因,拖雷系對窩闊臺家始終耿耿於懷。在皇后脫列哥那的權謀唆使下,自己的兒子貴由繼位,不料他也是個「短命鬼」。海迷失攝政監國,企圖讓自己和貴由的兒子繼位,蒙哥聯合了欽察汗等開始反擊。蒙古汗位從窩闊臺家落到了拖雷家。

蒙哥重用自己的兩個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忽必烈治理漠南,旭烈兀開始第三次西徵。有趣地是,蒙古初期的繼承人大都短命,蒙哥也繼承了這一光榮,死在了釣魚臺。幼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就任監國,忽必烈在大都提前登基汗位,兩方劍拔弩張。旭烈兀從西亞撤回到了中亞,聽聞忽必烈登基,並且同阿里不哥因繼承權問題而開戰。

蒙哥突然死亡,引發了三個弟弟的權力之爭。旭烈兀的勢力遠在西亞,因此,他與忽必烈達成協議,放棄汗位,在西亞建立伊爾汗國。忽必烈剿滅阿里不哥後,建立了元朝,都城從和林遷至大都。

十三世紀是蒙古人的時代,從疆域領土來講,蒙古帝國是世界第二大帝國;第一是英帝國。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臺為何不直接即位,為何要讓拖雷監國兩年?
    蒙古帝國政權交替,繼任者窩闊臺在拖雷監國兩年繼位的原因涉及到蒙古帝國的兩種傳承理念:一是「忽裡勒臺」,二是「幼子守灶」,分別對應國事、家事。鐵木真原本只是蒙古其中一個部落的大汗,公元1206年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源頭召開「忽裡勒臺」大會,這才擁有尊號「成吉思汗」。他臨死前親口指定窩闊臺為繼承人:「如果你們要享受君權和財富,就要像我不在那樣對待窩闊臺,他是我選擇的繼承人,帝國將交到他的手中。」
  • 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也都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大分裂,不過帝國分裂的種子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埋下。1、窩闊臺與拖雷成吉思汗有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蒙古舊俗是幼子繼承制,即父親在世之時將年長的兒子分出去成家,而幼子留在家中。四子之中,拖雷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同時戰功赫赫,深受鐵木真喜愛,按蒙古舊俗本來最有可能繼承汗位。
  • 為什麼忽必烈一即位,蒙古汗國就四分五裂,他究竟幹了什麼?
    您頂柱般的御體一倒,象群雀般的國民由誰來管?」成吉思汗嘆道:「雖是婦女,也遂的話是對的。世上沒有長生不老之人,是到了確定後嗣的時候啦。」成吉思汗當下召見諸子及胞弟,議定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不過,成吉思汗雖然表達了他希望窩闊臺做自己繼承人的願望,但事實上誰能做汗,還是要由蒙古的忽裡臺(即諸王及貴族參加的大會)推舉決定。
  • 成吉思汗寵愛拖雷,為何不把帝位傳給他,是害怕蒙古帝國分裂嗎?
    長子朮赤對拖雷帝位的繼承一點阻礙都沒有,因為他的出身一直被當時的人詬病,也就是說大家都懷疑他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因為他的母親早產,而且還被敵人搶走過一段時間,後來才生下朮赤,鐵木真一開始就不信任他,當然也不可能把帝位傳給他。
  • 聊聊蒙古帝國的分封制中的一個關鍵詞:兀魯思
    作者:陳二虎忽必烈當上皇帝(蒙古大汗)後,面對複雜的宗藩投下舊有的習俗開始改革,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藩(宗王)權,從開始的溫和到後來的強硬,最終也造成蒙古大帝國的分裂。成吉思汗立國,稱號是「也客蒙古兀魯思」,也這就是大蒙古國的意思。
  • 草原王子復仇記:一心繼承成吉思汗的海都,一手毀了忽必烈的帝國
    美顏軟體效果對比就在1251年,蒙古帝國改宗換代,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之子蒙哥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下,從窩闊臺系奪取了汗位,從此直到元朝滅亡,託雷系都是蒙元正朔。那麼,這個人是誰呢?四大汗國簡圖蒙古四大汗國中,除了拖雷系的伊爾汗國未參會,其餘三個都在會上達成了共識——忽必烈已經背離了蒙古傳統,做了中原漢人的皇帝(當時已自稱「朕」、取年號「中統」,到
  • 成吉思汗的萬裡江山:當年差點佔領日本,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
    有詩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打下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現在世界哪些國家曾是蒙古帝國的領土?今天蛋總就來聊一聊。蒙古帝國總共經歷四次大規模擴張,前三次擴張都大獲成功,唯獨第四次擴張失敗,最終導致了大元王朝的衰落和滅亡。
  • 忽必烈消滅南宋居功至偉,為何元朝不足百年而亡?一個原因要重視
    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皇帝,他出生於1215年9月23日。從血緣關係來看,其祖父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木真,其父親名叫拖雷。在金庸先生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中,拖雷跟郭靖是結拜兄弟。這部小說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後,拖雷的形象也跟著生動了許多。
  • 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忽必烈只是元朝的第一個皇帝,但並不是大蒙古帝國的第一個皇帝。開始的時候,眾所周知,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蒙古統一政權。這個帝國開始了四面八方的擴張。先後經歷四個皇帝,或者說可汗,他們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元憲宗蒙哥,據說還有一個元睿宗拖雷,這裡有總共4到5個可汗時期,直到蒙哥死之前的這一段歷史,是大蒙古帝國的歷史,不屬於元朝的歷史,因為這中間有一個節點,這個節點把大蒙古帝國歷史和元朝帝國的歷史一刀兩斷,切分開來。
  • 歷史探秘:成吉思汗非常疼愛元睿宗拖雷 為什麼沒讓他成為可汗?
    其子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後追上尊號,諡「英武皇帝」,廟號「睿宗」。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孛兒只斤·忽必烈在位時,被改諡為景襄皇帝。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基本簡介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兒帖生有4個兒子:長子朮赤、次子察合臺、三子窩闊臺、幼子拖雷。
  • 拖雷去世後,窩闊臺為什麼不吞併他的軍隊和財富?
    話說窩闊臺成為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後,繼承父親成吉思汗的遺志,繼續蒙古帝國的對外徵服,他需要用不遜於父親的武功來證明自己是合格的繼承人。除了派親信能臣西徵現在的伊拉克、伊朗等地外,他還御駕親徵大金國。在公元1234年,蒙宋聯軍攻入金國都城,金哀宗自縊身亡,金國宣布滅亡,蒙古帝國終於在窩闊臺汗時代實現了消滅世仇的夙願。
  • 為何在元朝滅亡後,蒙古人不能再創造忽必烈時期的神話了
    為何蒙古騎兵在元朝滅亡後的六百多年中,不能再創造忽必烈在位時期稱霸世界的輝煌?這點其實從元朝稱霸時的大環境就能看出來。由於當時特殊的國際形勢,才能讓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有稱霸歐亞的機會。即使蒙古騎兵異常強悍,但其中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夾雜在裡面。
  • 蒙古帝國的汗位,為何在窩闊臺家族傳了兩代,就轉入拖雷一脈?
    但是他有兒子,然而,此後,窩闊臺家族卻突然一蹶不振,汗位到了拖雷的後代手裡。蒙古帝國的汗位,為什麼在窩闊臺家族傳了兩代,就轉入拖雷一脈?其實四個嫡子中,成吉思汗最喜歡的是小兒子拖雷。但是他並沒有盲目的就選擇拖雷為接班人,他也是意識到如此大的基業需要一個有戰略眼光的政治家。
  • 蒙古帝國、大蒙古國與元朝三者之間有何聯繫?它們分別是誰建立的
    圖片:蒙古資料截圖一、蒙古帝國、大蒙古國與元朝許多人到現在也搞不清楚,蒙古帝國、大蒙古國以及元朝三者的概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先來說說蒙古帝國,其實它並不是一個朝代,而是由西方歷史學家下的一個定義,蒙古帝國是大蒙古國解體之前的政權,它包括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
  • 蒙古四大汗國是什麼?它們與元朝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提到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這是什麼原因呢? 據有限的資料記載,在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去世後,龐大的蒙古帝國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內部鬥爭之後,蒙古帝國的權力中心從窩闊臺一系轉移到了託雷一系,即之後的元朝一脈。
  • 決定「汗位」的忽裡勒臺大會,為何在忽必烈奪汗後就成了「過去時」?
    因為手中有兵有糧,所以才能在蒙哥汗死後奪得帝位。自從窩闊臺死後,蒙古各部其實就已經走向了分裂狀態。因為蒙古帝國的版圖實在是太大,而黃金家族諸子又都擁有地盤。1. 帝國離亂,家族離析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兩人,背後都有相應的支持者。
  • 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導讀:其實除去成吉思汗分封的朮赤、拔都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外,就剩下拖雷的封地和蒙古大汗的直屬領地了。自從拖雷一系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後,拖雷一系也不需要什麼封地了。從遙遠的中東地中海沿岸到遠東的太平洋都是拖雷系大汗直屬領地。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追尊廟號定宗,諡簡平皇帝,在宗廟中列祭於第七室,排在忽必烈之父託雷後、忽必烈之兄蒙哥前。 (1)生平 早年參加徵伐金朝,俘虜了其親王;又曾經參與西徵歐洲。
  • 鐵木真黃金家族西徵途中所建立的蒙古四大汗國,實力如何?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一共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上帝之鞭」),在這途中便分封了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四人。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漢位,使得大蒙古國四分五裂,四位封地大佬實際上取得了獨立的能力,乘勢便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合稱「蒙古帝國」。
  • 成吉思汗死後為什麼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其實從本質上講,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臺僅僅只是繼承了汗位,但是大部分軍權和戶口都是由拖雷繼承,隨後拖雷還進行了為期兩年的監國,只是最後被窩闊臺設計殺害,窩闊臺這才掌握了蒙古帝國的大權,成為真正的大汗。這裡就要提到蒙古的風俗「幼子守灶」,其實這個傳統不只是蒙古人才有,其實草原民族都有這一特點,那就是其他兒子先分家立戶,由最小的兒子再繼承父親剩餘的財產及社會地位。這種風俗也是蒙古帝國公認的習俗,所以成吉思汗也會遵守這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