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元朝」和拔都的「欽察汗國」有怎樣的歷史?誰版圖更大

2020-12-24 歷史縱橫帝

導讀:其實除去成吉思汗分封的朮赤、拔都的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以外,就剩下拖雷的封地和蒙古大汗的直屬領地了。自從拖雷一系的蒙哥汗繼承了汗位後,拖雷一系也不需要什麼封地了。從遙遠的中東地中海沿岸到遠東的太平洋都是拖雷系大汗直屬領地。再加上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時把大汗直屬領地中許給旭烈兀的西亞部分組件的伊爾汗國總計是四大汗國加大汗直屬領地元朝版圖。如果按照面積從到小排列如下:元朝>欽察汗國>伊利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其中元朝的版圖面積將近1400萬平方公裡,而拔都的欽察汗國雖然橫跨歐亞但是面積也僅有600萬平方公裡。

元朝作為我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從元世祖稱帝建立國號大元開始到元順帝離開大都共享國98年,經歷十一為帝王。在王朝末期被常遇春和徐達組建的大明北伐軍橫掃,元順帝被迫從大都向草原逃竄。而朮赤、拔都父子建立的欽察汗國(也翻譯為金帳汗國)由於遠離中原王朝,所以不常見於我國史書。但是欽察汗國也是橫跨歐亞,包含多民族面積達到600萬平方公裡的強大汗國。下文我們來做一下詳細闡述:

元朝、北元、蒙古大汗歷史

從蒙古崛起後,蒙古政權的首領成為大體經歷以下步驟的衍變:蒙古大汗(從鐵木真到蒙哥)--->元朝皇帝(從忽必烈到1402年韃靼去帝號重新稱可汗)--->蒙古可汗(韃靼、瓦剌相互爭鬥,擁立黃金家族傀儡可汗)。其中元朝在中原的98年的歷史我們基本耳熟能詳,所以我們著重介紹元政權撤出中原到1402年去帝號重新稱呼可汗這一段北元的歷史。

元朝在1279年滅亡南宋後統一中原,由於蒙古帝國徵服地域廣所以元朝雜糅了伊斯蘭文明、蒙古文化、漢文明等等多種文明形式。元朝的立國始終沒有放棄遊牧民族本色實行半農耕半遊牧的治國方式。也是因為這個基礎,元順帝才能在保留建制的情況下退回蒙古祖地。元朝商業和海外貿易發達,龐大的國土凸顯了文明的多樣性。元朝高達1400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國土間接催生了後來廣泛使用的行省制度。

領土廣袤富庶且極具商業活力的元朝本應該國祚長一些,但是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導致上層一直不穩定。高層一直在位爭奪皇位競爭,地方官員貪汙腐敗也就蔚然成風。這才導致元朝僅僅98年變退出了中原,在草原上延續北元政權。

退回蒙古草原的蒙古政權依然保持了元朝的國號,皇位傳承依然按照按照中原漢式的年號、廟號、諡號傳承。大體經曆元惠宗(元順帝)、元昭宗、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以上有漢式廟號或者諡號)以及卓裡克圖汗、恩克汗、尼古埒蘇克齊汗三個大汗,直到既沒有帝號也沒有汗號的坤帖木兒被處死北元去國號為止。

而北元黃金家族自從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被藍玉擊敗後鬱鬱而終再也沒有廟號和諡號的傳承。藍玉俘虜北元宗室、王子公主三千多人,同時繳獲元庭印信。自此黃金家族對於草原的掌控力迅速下降,直到1402年鬼力赤殺是末代元帝坤帖木兒北元滅亡。

朮赤、拔都父子創建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國祚200餘年

說起朮赤一系開創的欽察汗國還要追溯到成吉思汗對四個兒子的分封領地。老大朮赤的封地的東部邊界在額爾齊斯河西部,至於西部的邊界基本上是打到哪裡自然就算哪裡了。歷史上欽察汗國的西部邊界曾經推到歐洲多瑙河流域的匈牙利、波蘭境內。北部邊界抵達北極圈;南部隔著黑海、裏海和高加索山脈與旭烈兀的伊利汗國接壤。

在這6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河流密布、水源充足;大部分版圖處於溫帶氣候宜耕宜牧。龐大的國土內部既有水草豐美的中亞草原,又有富庶值得開墾的黑土地。更何況境內伏爾加河等河流密布,使處於絲綢之路西部水陸暢通。所以欽察汗國是農耕、遊牧、商業並重的國度,既不缺優良的戰馬和彪悍的戰士也不乏充足的糧食和充足的稅收。所以成為13世紀後期到15世紀末的霸主。

蒙古由於文化習俗和政體的因素,分封成為常見的管理形式。其實欽察汗國也來源於成吉思汗的分封,所以拔都建國後就開始有白帳汗國和藍帳汗國的分封。從1219年建國到1502亡國不斷有領土分離出去,這就讓欽察汗國的直屬領地和西周一樣逐漸縮小。欽察汗國總共有44位君主在位,到欽察汗國最後一任大汗克裡米亞汗國被擊殺總計283年。

兩百多年中分離出去的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裡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先後被被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國吞併。其中喀山汗國亡於1552年;阿斯特拉罕汗國亡於1556年;西伯利亞汗國亡於1598年;克裡米亞汗國堅持的最久,在1783年亡國。詳細情況如下圖所示:

小結:

綜上所述,如果按照版圖面積來說忽必烈的元朝要遠遠大於拔都建立的欽察汗國。但是如果從國祚來說,欽察汗國要比元朝長約百年。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建立的四大汗國,與元朝什麼關係?它們還存在嗎
    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除了四子拖雷的兒子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外,還有四大汗國:長子朮赤的「欽察汗國」(也叫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的孫子海都的「窩闊臺汗國」,拖雷的六子旭烈兀的「伊爾汗國」。這四大汗國是如何形成的?跟元朝之間什麼關係?各自的結局如何?由於其中人物關係有點複雜,人名比較難記,我先將人物關係集中羅列,然後再講故事。
  • 蒙古四大汗國是什麼?它們與元朝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首先要明確的是這四大汗國的汗王其實不是同一輩的,有的是成吉思汗的兒子,有的則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看起來比較混亂。之前說過窩闊臺和拖雷家族爭奪統治權,但在之後的新一輪爭奪中託雷的兒子忽必烈和阿里布哥又進行了爭奪。當時察合臺系和窩闊臺系都選擇支持阿里布哥登基為王,而窩闊臺只有朮赤一系的支持,看起來處於下風。
  • 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都有誰?為何拖雷家,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他所創立的四大汗國和宗主國元朝統治了中亞、東亞一、兩百年,直到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國。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國,由於朮赤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確認,在第一次西徵勝利後,他就直接在中亞就藩建國了。之後,成吉思汗聽到朮赤反叛的謠言,起兵徵討時,朮赤的繼承人拔都向蒙古草原報喪了。他是在成吉思汗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 成吉思汗打下橫跨歐亞的龐大汗國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
    導讀:成吉思汗以及後裔建立的國家大致包含以下幾個:長子朮赤一系建立的金帳汗國;次子察合臺建立的察合臺汗國;三子窩闊臺後裔海都在自己封地上建立起來的窩闊臺汗國;以及老四拖雷一系的建立的王朝,分別是旭烈兀在西亞建立的伊利汗國和忽必烈建立的大元帝國。
  • 欽察汗國統治基輔羅斯200餘年,俄羅斯如何記入歷史?
    歷史有許多機緣巧合,亦如俄羅斯與元朝。元朝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國家,算上四大汗國,差不多佔了少半個地球,但是元帝國版圖面積只維持了曇花一現的浩瀚無垠,如同猴子掰玉米、撿西瓜,最後剩手裡的只有幾粒芝麻。反觀最初俄羅斯連一個蕞爾小國都算不上,只能用村莊來形容,而且村子裡的寵物都互相熟悉。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蒙古國開始了他的第二次西徵,蒙古大汗窩闊臺派遣拔都為統帥繼續西徵,蒙古大軍先是攻打斡羅斯《今俄羅斯》接連攻克今俄羅斯東南亞贊州裡亞贊城,佔領了俄羅斯公國全境,拔都帶領的西徵軍打到了萊茵河,佔領了歐洲許多地方。
  • 成吉思汗和子孫們打下的國土有多大,現在變成了哪些國家
    忽必烈獲得蒙古汗位後,由於朮赤、窩闊臺、察合臺等人的後代不認可他,所以紛紛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這四大汗國都脫離了蒙古帝國,成了獨立國家或元朝的附屬國家。當年蒙古人建立的四大汗國和元帝國,現在都已經消失了。那麼,它們現在都變成了哪些國家呢?
  • 成吉思汗死後,開創的蒙古帝國怎樣了?這一部分如今還存在世界上
    但由於忽必烈是靠武力壓制汗位,多數蒙古貴族拒絕承認他的合法性,導致蒙古帝國走向分裂,大蒙古帝國分裂為五個國家:大元帝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利汗國。窩闊臺汗國,在這五個國家中,最先滅亡。本為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封地,現已分布在新疆北部和哈薩克斯坦東部。
  • 決定「汗位」的忽裡勒臺大會,為何在忽必烈奪汗後就成了「過去時」?
    忽必烈,自幼就很得成吉思汗的喜愛。長大以後,也屢屢被委以重任。因為手中有兵有糧,所以才能在蒙哥汗死後奪得帝位。自從窩闊臺死後,蒙古各部其實就已經走向了分裂狀態。因為蒙古帝國的版圖實在是太大,而黃金家族諸子又都擁有地盤。1.
  • 成吉思汗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哪些國家?
    但我認為,元朝是因為太過暴擊、血腥,並且基本都是侵略他國的事跡,這與愛好和平的人們倡導的價值觀相牴觸而才不予過多宣傳。這也很好理解,這就和日本不可能把當年的侵華戰爭做成影視而給國民了解是一個道理。提起元朝,最先映入腦海的肯定就是元朝擁有一個超級大的、比現在中國國土面積大4倍的版圖。
  • 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建立元朝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九十九期】(歷史系列第683講)元朝的四等人、初夜權和蒙古帝國:1271年12月18日大蒙古國可汗忽必烈下詔改國號為「大元」,元朝建立。
  • 鐵木真黃金家族西徵途中所建立的蒙古四大汗國,實力如何?
    蒙古族12世紀初方形成,然而13世紀便成了草原的霸主,在「成吉思汗」鐵木真的努力下鬆散的部族才開始聚合,建立起具有強大力量的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一共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上帝之鞭」),在這途中便分封了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四人。
  • 草原王子復仇記:一心繼承成吉思汗的海都,一手毀了忽必烈的帝國
    伊爾汗國開國大汗旭烈兀《史集》是西亞伊爾汗國的史書,伊爾汗國本身就是託雷系大汗蒙哥的弟弟旭烈兀所創,長期與拖雷系的元朝交好,如果要篡改歷史,也只會歌功頌德,絕不會刻意偽造對拖雷系不利的證據1259年蒙哥在重慶合川釣魚城暴斃,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展開了漫長的內戰,失去了監管的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為爭奪外高加索地區,也開啟了百年戰端,具體可參見拙作:旭烈兀怒懟別兒哥:黃金家族決戰高加索,蒙古世界徵服就此終結大蒙古國亂成了一鍋粥。
  • 國家版圖太大也是問題,後代無能根本守不住,此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至此,元朝,在中國歷史上佔據著獨特的位置。眾所周知,歷史上,每個王朝的疆域都有些許不同。關於元朝的疆域,名義上包括「大汗之國」和各「宗藩之國」的統治區域,但是,實際上是不是這麼一回事呢?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詔令,重新編修全國輿地圖志,負責此事的是秘書監,專掌國家藏書與編校工作的機構。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西方人根據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認為「成吉思汗是將中國變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認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而對忽必烈的結論是「把蒙古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表明認可忽必烈是中國人。具體來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
  • 元朝是中國正統朝代?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先後經歷四個皇帝,或者說可汗,他們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元憲宗蒙哥,據說還有一個元睿宗拖雷,這裡有總共4到5個可汗時期,直到蒙哥死之前的這一段歷史,是大蒙古帝國的歷史,不屬於元朝的歷史,因為這中間有一個節點,這個節點把大蒙古帝國歷史和元朝帝國的歷史一刀兩斷,切分開來。
  • 亞歐大陸上的曇花一現——蒙古西徵與四大汗國
    四大汗國的前世今生蒙古帝國從1217年到1258年前後近半個世紀的三次西徵,使其版圖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位後蒙古帝國在實際上開始分解,除了統轄中原的元朝外,另有四個蒙古政權,分別是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兒汗國。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
  • 成吉思汗和子孫後輩打下的國土有多大?如今都變成了哪些國家?
    然而到了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大蒙古國也隨之解體,原屬蒙古帝國的封地各自走向了獨立,分別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史稱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又叫金帳汗國,其版圖範圍東起額爾齊斯河西部,西到斡羅思(今俄羅斯)西北部、多瑙河的下遊,南起黑海,土庫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極圈附近,國土面的達到了600平方千米。
  • 成吉思汗子孫中最出名的是忽必烈,最優秀的卻是另外兩人?
    根據參考文獻:《元史》、《新元史》記載,成吉思汗的子孫中人才輩出,其中最出名的人物是建立了元朝的忽必烈。但是在個人能力上,以及對帝國的貢獻上,他都遠遠不如成吉思汗的兩個孫子,蒙哥和拔都。 成吉思汗所創造的蒙古帝國在最巔峰的時期,橫跨歐亞大陸,是人類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