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熱播劇《不完美的她》又把大家拉回了關於原生家庭的熱點話題當中,這部電視劇吸引我的不是因為周迅、趙雅芝、惠紅英三大主演陣容,更多的是劇中談及的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
劇中周迅扮演的林緒之一直在探尋自己是誰,她把生母當初拋棄的責任怪罪在自己身上,所以,她才會讓人親近不得,連最好的閨蜜一個擁抱她都要拒絕。
而劇中另一個主人公——穆蓮生,6歲的小女孩,跟著單親媽媽和媽媽的男友生活,卻遭受著媽媽男友的精神虐待,小小年紀的她為了自保,會討好人,自己被裝到紙箱裡被媽媽找到時,她還會和媽媽說:"被你找到了。"看得觀眾都很是替她心疼。
看過這部劇之後,讓我想到了在果媽閱讀聽過的幾本有關原生家庭、自我療愈的書籍,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的把自己愛回來。
第1本:《當我遇見一個人》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關注母嬰關係的書。母嬰關係就像人生的背景色,孩子越小,與撫育者的關係對其一生的影響越重大。
孩子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
這本書講述如何為孩子的一生奠定溫暖紮實的人格基礎。這個基礎就像定海神針,無論外界的風浪有多大,都能穩住中心,化解度過。
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每個人看清自己的童年故事,從自己內在的痛苦模式中解脫。
我們透過對母嬰關係的理解,來覺察自己的現狀,從而對自己和孩子多一分允許,少一分評判和要求。
你將收穫:
通過作者李雪的很有力量的文字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母嬰關係。
早期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內化成我們的性格,決定了命運。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輪迴童年的幸或者不幸。
童年經歷如木馬程序一般寫進每個人的潛意識,精準控制著人生輪迴。打破輪迴從看見自己和孩子開始。
當「我」足夠清晰,「我愛你」才可能真實有力。藉由一本書穿越回自己的童年,也看到孩子的當下,用豐盛的愛款待兒時的自己和身邊的孩子,撫慰那個從不曾離開自己的、躲在陰影裡的小孩。接納並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種傳遞,當自己杯滿之後,孩子自然會順著對的方向一路蔓延。
第2本:《與內心的小孩對話》
市面是不乏有很多內心小孩的書籍,通過這本書,很好的梳理了自己的童年,與內心小孩對話,治癒你的童年創傷。這本書告訴我們,擁有不理想的童年,其實你並不孤單。
很多父母因其自身的人格障礙而把欲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各類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在很小的年紀就承受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對於外界事物感到害怕恐慌,產生童年陰影。
本書即是治癒童年創傷的良藥。作者從過去、現在、將來這三個時期入手,深入剖析了童年陰影產生的原因,並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逐步治療,幫助你克服各種心理障礙,重建自我。
第3本:《為何家會傷人》
本書為經典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的全新升級版,新增6萬字,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從業10年最暢銷代表作。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該書出版七年來,在讀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蕩,好評如潮。在本書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訂,並新增六萬字內容,細緻入微地揭示出中國家庭的運行機理。
作者用最溫暖有力的文字貼著當下讀者的心,憑藉十年行業經驗,帶領為家庭關系所困的萬千讀者一起踏上自我治癒與尋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這本書從心理學角度教我們同內心的父母和內心的小孩和解。
這本書不只是給父母看的,除了親子教育、青春期叛逆等話題外,它還討論了很多婚戀領域的成人話題,如激情式戀愛的本質、緣分的心理學解釋、一見鍾情的幾種方式等。身邊的故事加上新銳的分析,令人頓生「天啊,竟然是這樣的」的醍醐灌頂之感。
第4本:《家庭系統排列入門》
家庭系統排列是由伯特·海靈格創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結合了家庭治療、精神分析和完形治療等多種治療理論。
其主要特點是從當事人的家庭系統入手,試圖尋找出每個家庭中所隱藏的,不為當事人所知卻對其有著深刻影響的家庭動力,或稱家庭秩序。
海靈格的書籍,理論性很強,作為原生家庭主題的閱讀,需要給大家構建家庭系統排列的知識,於是烏沙莫博士的這本著作成為了首選。
這本書在德國熱銷15萬餘冊,被認為是家庭系統排列最佳的入門書,特點是淺白易懂,對系統排列的原理、應用和背景都有清晰的闡述,特別適合初學者。
閱讀本書後,家庭系統排列是否科學?工作坊上為什麼會發生那些現象?已經不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海靈格的洞見本身才是震撼人們、幫助人們改變的關鍵所在。
更為難得的是,在中文版中,作者根據自己在中國的工作經驗,就中國的家庭系統專門寫了一章,使中國讀者讀來更加有親切感。
第5本:《把自己愛回來》
痛,帶來改變的力量
你唯一的任務就是:勇敢把自己愛回來
臺灣敘事王子周志建所著,一本你不可不讀的心靈療愈隨身書,這裡面是一位敘事治療師走向自己、把自己愛回來的精彩療愈故事。
我們總會說:聽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人生。聽故事就是在自我療愈,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或許會幫我們的生命找到一個「出口」,把我們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給喚醒、翻轉過來。
「是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當自己的好父母,把自己重新愛回來。愛,是唯一的救贖。你,別無選擇。」
第6本:《故事的療愈力量》
《故事的療愈力量》是一本講述敘事療法的書。這種療法有別於傳統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它擺脫了將人視為問題的治療觀,通過講故事,使人變得更自主、更有動力。
它比較注重平等的溝通,通過講故事,讓個案將隱藏在其內心的話講述出來,在講述自己生命歷程的過程中,將過去零散的記憶與經驗進行統整,藉此理解自己生命的意義,通過個體經歷的故事化,從而達到問題的外化與解構,並重建自己的生命故事,讓個案通過重塑自己的經驗,開發出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通過一個個故事的外化,將問題呈現出來並解構,重建自己的生命故事,在後現代心理治療的敘事、隱喻、自由書寫中療愈自己。
第7本:《擁抱不完美》
本書獻給所有不完美的父母、所有受苦的孩子及所有不放棄自己的靈魂,本書以「擁抱不完美、做真實的自己」為主題,通過講故事的方法,深入淺出地分析追求完美這種心理傾向的內在原因,幫助讀者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本書既是一本敘事療法的大眾讀本,也是一本廣泛意義上的心靈勵志書。
在這本書裡,作者說了很多關於自己不完美的母親、不完美的自己的故事。讀者從這些故事裡可以看見自己,也願意開始說故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的療愈在於讓我們得以重拾生命中的每個碎片,然後把它們拼起來,使生命變得完整。
這個歷程,就是自我接納,就是你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的過程。一人故事,眾人故事。我們能夠在這些故事裡,看見自己,療愈自己,領悟人生。
只要把積壓在自己心底的「故事」勇敢的說出來,我們就會更清晰、更釋然。接納自己,就是與自己和解。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