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文/泰山怡人
幾年前,因工作生活的壓力,我心情一直鬱鬱寡歡,打不起精神,聽朋友說,五臺山是佛教聖地,去一次,可除去人間所有的煩惱,相當於修行五百年。
於是,2014年七月,我隨君子木的陶然行,踏上修行之旅。
車子剛入景區,陣陣涼風便撲面而來,好不愜意。
視野裡,綠山逶迤,雲霧繚繞。低頭吃草的群馬和潔白的羊群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就像入了仙境一般。
行至東臺下,冷風呼呼直往骨縫裡鑽,帽子被掀飛,身上的單衣被風吹得鼓了起來。我們趕忙換上隨身帶來的抓絨衣褲,開始徒步東臺。
剛踏上東臺的小道,突然變天了,狂風卷著迷霧一陣陣撲來。遠處,濃霧如飄帶纏繞在山腰,悠然在半空飄呀飄……我不由地在心裡唱起歌來:「雲霧滿山飄,海水繞海角,人都說那五臺好,好的景致都在那雲裡飄。我啥也看不到」。
都說五臺山天氣,變幻無窮,真是眼見為實,走著走著,遠處的山峰宛如害羞的新娘,先是隱約露出一角,而後,羞答答掀起了蓋頭,一點點露出絕世的容顏。
四周全是綠色的山巒,層層疊疊,無邊無際。一條條小路像是銀色的鏈條蜿蜒而去。漫山遍野綠草茵茵,朵朵單瓣黃花頂著露珠像顆顆黃珍珠散布其間,嬌豔動人。間或有頭牛或一匹馬站在不遠處與你對視,眼神散淡清澈,神態自若,或臥或立,周身毛髮柔順,不染一絲塵埃。
五臺山,果然是座神山,連山上的牛,都如天界下凡的牛郎星一樣,面對來自塵世的凡夫俗子,這樣的淡定從容。
東臺坡度緩和,很快到達了峰頂。一座石牌坊昂然屹立在沙土路正中,上書:「東臺頂望海寺」幾個紅色大字。
望海寺,雖不怎麼巍峨,在純淨蔚藍天空的襯託下,卻顯得瑰麗而神秘。我在聰明文殊菩薩前做雙手合十的深深叩拜,懷著虔誠的心祈求菩薩,保佑自己心願達成。
下了東臺,開始向北臺進發。隨著雲霧散去,陽光直直照射下來,雖然刺目,卻絲毫感覺不到炙熱,氣候依然清爽宜人。
石板做成的路標順著小道一路鋪展開來,成群的馬兒在藍天白雲下,悠然地甩著馬尾,啃食著地上的綠草,朵朵金蓮花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極目遠眺,東臺宛如一顆珍珠鑲嵌在峰頂。
北臺是華北最高峰,有華北屋脊之稱,海拔3058米。峰頂的靈應寺,雄偉壯觀,頂天立地,內供奉著無垢文殊菩薩。
我在佛前留下了自己虔誠的氣息,惟願佛拂去我在城市摸爬滾打沾染的滿身塵埃,祈求佛還我一顆純淨淡然的心。
在北臺午餐時,寺院裡給遊人和信徒備了西瓜和烙餅,西瓜很甜,是自己排隊取的。看到烙餅的隊伍太長,實在大餓,我和同伴便拿出自備的食物準備先吃點,聽說寺廟裡不能食葷,我們只帶了黃瓜煎餅和小鹹菜。我們剛打開包,抬頭見一小和尚,穿著紫藕色袈裟,面含微笑,略帶羞澀地站在我們面前,手裡託著幾塊餅。我們趕緊站起來,接了過來,哦!真的特別感動!這是幾世修來的福氣,吃到僧侶親手遞上來的,沾了仙氣的神仙餅。
餅,太香了。一點調味品都沒加,純粹的面香,那單一的純香,直抵靈魂。
趕往中臺時,同伴們個個疲憊不堪,無奈下坐上了途中的中巴車。中臺的翠巖峰,海拔2894米,臺頂遍布著龍翻石,一花池裡,種滿了盛開的金蓮花,金蓮花,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黃,卻並不明豔,不招搖,不浮誇,內斂,含蓄,秀雅,此花只配仙界有。
臺頂演教寺內供奉儒童文殊,朝拜可使人忠孝。我再次在菩薩面前,雙手合十,深深地叩拜,願天下為人子孫者,對長輩,孝,敬,順。
在中臺休整停留片刻,我們起包繼續向著西臺進發。
走下中臺,踏上去西臺的小道後,遠遠地,西臺看起來似飄在雲端的一輪明月,法雷寺的簷角像一串風鈴掛在潔白的雲朵間。此時,白雲像棉花糖一樣,變幻著姿態在藍藍的天空悠然飄蕩,星星點點的野花像是五彩繽紛的小眼睛,一路追隨著我們的腳步。
我們在西臺的寺廟留宿,和僧侶們吃住在一起,體驗到了苦行僧們簡樸艱難的生活和至純至淨的心靈。
早上醒來,風驟雨急。我們穿好雨衣,起包往最後一個臺——南臺奔去。
豆大的雨點砸在雨衣上,發出唰啦啦的響聲。風吹得我們站立不穩,我們拿著手杖盡力穩住身體,艱難地走著。
這段是公路,泥濘不堪,十分難行。走了不遠,便見松林繁密,濤聲潺湲,路邊,繁花盛開,陣陣松香撲鼻而來,令人心曠神怡。
所有的勞累,都被這美景,驅散了。
到了吉祥寺,雨停了。我們叩拜過燈籠文殊之後,繼續南下。
途徑獅子窩時,14人一起雙手合十,拜塔,轉塔,掛經旗,然後繼續前行。
出了獅子窩,再次坐上中巴,一路顛簸著向前。
車窗外,時而密林遮目,松濤陣陣,時而青山裹著白雲,羞羞答答和我們捉迷藏。
南臺的錦繡峰,海拔2485米,站在觀景臺上,轉經拜塔完畢,站在牆角眺望其餘四臺,一溜排列著,像文殊菩薩的一雙雙智慧、無垢的眼睛在注視著來到此地的芸芸眾生。
南臺的景致最美,峰巒疊嶂,奇峰林立,煙色凝翠,百花竟開。如夢似幻,令人有天上人間的奇妙感受。在途中遇到那些磕長頭的虔誠信徒們,被他們堅強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精神所感動。
本次朝臺,不但賞了美景,還淨化了心靈。
山上一日,人間百年,朝臺歸來,我已修行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