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五臺山與隕石之緣

2020-12-14 小白楊隕石

山西簡稱晉,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在古代關於隕石最早記錄記載的事件發生在夏朝(今山西省夏縣北)距今已有4153年之久。還有晉朝,隋朝,唐朝,宋朝,清朝,民國,以及近代,都有所記載,隕落,地名分別有文水,天鎮,忻州,州,大同,高平,壽陽,五臺山。

五臺山隕石原石
山西五臺山大白塔
五臺山萬佛洞院落

我和五臺山與隕石之緣就發生在北緯38度55分至39度66分,東經113度29分至113度39分,607平方千米這塊素有金五臺,華北屋脊的土地上。

當年正值本人弱冠之年,公曆1998年在五臺山工作,一天在南山寺對面公路上見一老僧,慈眉善目,背稍駝,一手持佛珠,一手下垂,步覆悠然自得,我也沒什麼事隨上前一問:老師傳你好!您去哪!師傅答曰去普化寺念經,有法會。我說哪您在哪裡當家?師傅隨手一指在旁邊萬佛洞出家。我說哪行,等法會結束,您回來時,我等你,到您哪轉轉。隨後我說您哪裡用的東西有缺的沒有?師傅低頭一思說也沒什麼。不過昨晚燈泡(閃了)實際是說電燈泡壞了,不亮了。我說哪等您回來,我送過去兩個新燈泡用吧!師傳答曰:好好!

時值深春,下午4至5點的樣子,我在原落等上了老僧,拿了燈泡另外帶了一個開關,一路前行,來到萬佛洞(據記為唐代),師傳打開房門,一米多高的"佛家三聖"高座佛臺,我換了新燈泡,師傅倒了茶水,啦起家常,原來師傅俗姓趙,繁峙縣人(離五臺山不遠)在家排行老二,因當時家貧出家,時年陸十有八,但身體還算硬實,有法會一定要去,管中午飯,並有十來八塊錢的補助。我也說了一下我的工作單位,以及住址等,並說像以後有我能辦的事,您來單位叫我。隨即離開後約一個多月,五臺山中午也是烈日炎炎,單位發了幾個西瓜,我也吃不了,心想何不拿一個大西瓜送於老僧,但當我拿過去西瓜後一看鐵將軍把門,師傅不在,但院旁有一草叢,把瓜放入草叢隨即離開返回,心想回來時一定路過原來的地方,告一聲就行了,果然沒多久看到了老僧。

我說師傅我放一個西瓜在您院子旁草從裡,並說了一下位置。師傅說你還是個有心人,謝謝了!又過半月有餘我正上班,有同事說說有人找你,我出去一看原來是老師傅,他說明天中午去他哪裡坐坐。第二天過去後,請我吃了一些供品點心,並隨手拿出一串念珠送於我,我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謝謝,謝謝!後一看念珠,念珠佛頭的材質不一般,我問師傳這個是什麼?師傅答曰,前此年,他陪香港過來的一名居士,去五臺山東臺望海峰看日出回來的路上,看到一些黑石頭,居士說此石不一般並撿了回來,不過都不大,大的如山燕(土豆),小的有大豆一般大小,圓圓力(五臺山方言)。

回來後留了一些其餘的帶走了,過了一年多居士寫信說這些石頭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非常珍貴,並寄過來一些做成的手串,佛珠,等!你是實在人對我也好,咱們有緣應該送你一串。我問師傅居士姓名,師傅一說我緊跟著說"哪是大家"師傅點點頭,說了一聲嗯!

我低頭仔細端詳,忽然眼前一亮,這不是與我參軍時,團部上校郝總工程師(原蘇聯留學歸國)給我看的隕石一模一樣嗎?參軍時本人在團部當公務班班長,到休息日郝總喜歡拿一挎包,裡面裝(一個精巧的小錘,一個放大鏡,一根鋼針,一杖亮晶晶的磁鐵,砂紙)等小物件,……有一次我好奇問郝總,幹哈去,他說要想問,不如跟我一齊去,我一請假,幫郝總拿上挎包,到較遠的一平灘地帶,看到一個約有100多斤重的黑石頭,但表西一閃一閃銀光,好像在大火上燒過的石頭一樣,而且有小的鐵質表面尤如用手指壓的大小不同的指印,郝總說用放大鏡偏看一下,一看不得了裡面好比星星一樣發光。我不禁大叫一聲"星星"。郝總摸著我的頭說"小鬼不虧是大班長聰明,其實在當時我只是隨口說,根本沒有理解!但隨後幾年,在郝總工的指點,指導下基本能認清一些石頭,或者種類,以及形成,或是一些不能隨便碰的礦物標本,其中隕石了解的最多如石隕,鐵隕,石鐵隕,球粒類,無球粒類,和大致的形成方式,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掌握,和一些標本的認識,等等。時值1994年,而後退出現役,在五臺山工作。

這時的我雖在沉恩,但對隕石的影子又過了一遍,很老僧說是"石隕石"老僧點點頭說對了,居士的信上也是這樣寫的,隨後拿出信與我觀看。並說出具體位置,讓我有時間再去找找,哪時剛剛二十出頭,說幹就幹拜別老僧後,騎一摩掄車到目的地仔細察找,確實找到一些!高興之餘對山的走勢,和隕石的分布確信應是由東南往西北走遇一土坡進行了阻擋,前多後少,前小後大的隕落過程,找到的十有五六,送於眾人,留了一些給自己。這樣又過四年,有一些原因不在五臺山工作,南下深圳,但,隕石在我腦海已經非常深刻,而後工作之餘,過年放假時不時買讀一些與礦物,隕石,化石等有關的書籍和節目,探索於發現要經的起理論實踐,不可隨口而說,這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不是哪樣?哪樣又是什麼?日出日落,時光如梭,年輕小夥變成了孩子的父親,但事至今日,我依然熱愛隕石,能想起郝總工,和悠然自得的老阿彌與大約已經發黃的居士墨寶!而今我又因為隕石認識了五臺山張總董事長!

欣然,藉此拙文,發表我對隕石的熱愛!對故鄉五臺山隕石的熱愛!願此寶廣集善緣!服務大眾!謝謝大家!

小白楊隕石

相關焦點

  • 遊記:五臺山,我和叔叔山西自駕遊
    希望我的遊記,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帶來興趣!大同的天好藍呀!我和叔叔大概下午四點在大同站回合,住在大同市南部的一家快捷酒店,義烏批發市場附近。吃完晚餐,開車在古城裡轉了轉。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的碑文,簡述了菩薩頂的歷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臺山時的經歷,書法字體流利,氣勢不凡。菩薩頂現存建築,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參照皇宮官制式,顯得富麗堂皇,尤其雕刻藝術,最值得珍視。據說這一塊小路,是由韓紅負責打掃的!
  • 禮佛五臺山
    進入東漢王朝後門,天竺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臺山,並為佛道之爭進行了激烈的辯論,雙方劍拔弩張,激戰三日,巧舌如簧。這次辯論的意義重大,不僅關係著五臺山的宗教歸屬,也深刻影響著佛道的未來。兩位高僧終究憑藉高超縝密的思辨為佛教和五臺山帶來千年香火。攢動的人群穿梭於顯通寺中,而顯通寺即兩位高僧主持修建,原名大孚靈鷲寺,獨尊五臺山。
  • 五臺山是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的道場,你盡可在五臺山奉獻你的虔誠
    來五臺山,流連於香菸繚繞、鐘磬悠鳴的古寺,走過熙熙攘攘的佛事、法會和道場。不退初心,還原真心,永存善心,五臺聖境,殊勝,阿彌陀佛……我每年都要來數次五臺山五臺山,我不知道是是因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是因為對順治皇帝出家五臺山傳說的吸引?還是文殊菩薩的智慧?還是五爺的神靈?還是因為對本能的佛教勝地的虔心?複雜的情感交集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所謂的五臺山情結。
  • 風雪五臺山,紅塵靜謐處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但五臺山不是一座山,它是由五座平均2000米的山峰組成。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五臺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這正好與佛經中的『清涼山』、『五頂山』等文殊菩薩傳法的道場相吻合。中國歷史上的北魏孝文帝、隋煬帝、宋太宗、元成宗、元英宗、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清仁宗等9位皇帝,先後18次至五臺山巡幸拜佛。
  • 我在五臺山,修行五百年
    (原創)文/泰山怡人幾年前,因工作生活的壓力,我心情一直鬱鬱寡歡,打不起精神,聽朋友說,五臺山是佛教聖地,去一次,可除去人間所有的煩惱,相當於修行五百年。於是,2014年七月,我隨君子木的陶然行,踏上修行之旅。
  • 文殊菩薩的「道場」——山西:五臺山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它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在山西省五臺縣屬於太行山系的北端,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的峰頂地勢平坦所以稱之為舞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傳道的場所,歷代都在這裡廣建寺院,傳揚佛教文化。
  •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地區五臺縣東北隅,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以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華山而齊名。五臺山位於「華北屋頂」上,最高海拔3,058米。這裡的山峰和山脊連綿,山巒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裡。五臺山被五座山峰環繞。
  • 跟我遊:五臺山「大朝臺」之旅
    但是五臺山的大朝臺之旅是例外,這條路,我一定還會再去走走的,不僅是說說而已。五臺山與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去過五臺山,是您修了七輩子的福報!
    我說,去五臺山。他家離五臺山比較近。現在救父親法身慧命要緊,人的生死自有定數,不必擔心。如果法身慧命都死了,活多久也沒有意義。 夢參老和尚一百多歲,在五臺山弘法,他說,能來五臺山,起碼要修七輩子的福報。這很不容易啊。佛經說了,縱然你百返生於兜率天的人,也不如一日去想五臺山。天上的福報有享受完時,而去五臺山,文殊菩薩加持你成就阿諾多羅三藐三菩提。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佛教名山五臺山山西五臺山,是一座佛教名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同時與印度鹿野苑、拘屍那伽、菩提伽耶和尼泊爾藍毗尼花園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同時也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
  • 佛家聖地,清涼世界~山西省五臺山遊記
    自此以後,五臺山的佛教也逐漸興盛起來,在隋唐時期達到高潮時期。中國有四座佛教聖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臺山和四川峨眉山。其中以五臺山居於首位,因五臺山屬於文殊菩薩道場,而文殊是佛教四大菩薩之首。
  • 循循善誘——五臺山僧人
    循循善誘——五臺山僧人(2020-08-30 05:44:06)轉載▼1、這是我在五臺山顯通寺拍攝的一個僧人。他當時正在回答一個信徒的問題。我立即換了一個中長焦鏡頭,悄悄地抓拍他的神態,一連拍了好多張,直到覺得滿意了才放下相機。回到家中在電腦上看放大的片子,人物臉部的光線也很不錯。請看細部:2、紀實人像最重要的就是神態,要形神具備。
  •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文殊即手持智慧之劍)《華嚴經》中有佛說文殊在清涼山講經說法,而五臺山以氣候清涼、地兼五頂,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則天「二聖」的授意下,就把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信徒或遊客前來五臺山朝臺禮佛,亦或觀賞佛地風光,許願、還原顯得更加功利化、世俗化。
  • 為什麼說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歷來被佛教徒視為文殊師利菩薩住持顯聖的道場,受到佛教信眾的朝拜,來山巡禮建寺,修學弘法等事業者絡繹不絕。佛教奉五臺山為文殊師利道場是有經典依據的。第一,東晉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
  • 佛教四大名山地形圖:有沙灘的普陀山,五臺山,九華山和峨眉山
    比如說從明代開始,在我國出現了佛教四大名山的說法,國人認為九華山是地,峨眉山火,五臺山是火,普陀山是水。究其原因無非是國人對照印度佛教中的四大聖地而產生的。九華山,峨眉山,五臺山和普陀山對應的分別是地藏、普賢、文殊和觀音四大菩薩。現在這四大名山因為風景秀麗加上悠久的佛教歷史和文化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我們就從 這四大名山的簡易地勢圖,來了解一下這四大名山。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坐落於山西省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不僅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它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還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在這座歷史悠久,多姿多彩的古建築群中,無數善男信女來此進香,無數中外遊客來此消夏。關於五臺山,它還有一個流傳千載的傳說一直被人們廣為傳頌。相傳,五臺山原本氣候惡劣,酷熱難當,漫山遍野的飛沙走石。讓當地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 五臺山佛塔寶剎(一)
    英宗和成宗巡幸五臺山時,右丞相巴思也曾居此。現存殿宇為明代遺構,自南而北的中軸線上依次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和後殿,佔地面積還有9800平方米。可惜就是育王古塔蕩然無遺了。三、石塔,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塔是雕造於北魏天安元年(466)的朔州崇福寺的四角九層樓閣式塔,而五臺山現存最早的石塔則是建於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禪寺的四角五層樓閣式塔。四、鐵塔,鐵塔出現於鑄造技術發展的唐代。據《古清涼傳》所載,唐貞觀年間(627—649),忻州道俗為五臺山造鐵浮圖一座,高丈餘。這是我國最早的鐵塔,可惜已毀。
  • 「輕閱讀」百年前的五臺山
    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臺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於當時五臺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因此奏知漢明帝。漢朝廷為辨別佛教與道教的優劣高下,讓僧人與道士表演、說明、驗證,因此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完好如初,故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寺院落成後,以其山形命名為靈鷲寺。
  • 明朝僧人與五臺山各寺的故事
    萬曆一朝,在五臺山大建寺院,重建和新建的寺院就有10餘處:萬曆七年(1579),修了大塔院寺和大白塔,舉辦了無遮和飯僧大法會。萬曆二十六年(1598),修復了五個臺頂獅子窩等處,在獅子窗興建了洪福萬壽藏經閣舉行了弘福萬壽報國佑民吉祥大齋,並在澡浴池舉行了大施會。萬曆二十七年(1599),在舊路嶺龍泉寺重建了萬聖閣,在五座臺頂作了祝延聖壽道場。
  • 五臺山經典自駕線路推薦
    是五臺山古建築中最為古老的建築。根據大殿橫梁上題記可以確定,大殿重建於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佛光寺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