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譯成40種語言,《百年孤獨》預言式結尾太精妙

2020-12-06 紅衣記史官

豆瓣評分9.2,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譯成40多種語言暢銷全球,這部治癒了無數孤獨患者的小說,講述的卻是全人類的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說:《百年孤獨》乃是過去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傑作。

這部《百年孤獨》便是馬爾克斯在1967年發表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全書用了26萬字的篇幅,將時間跨度設置為一百年,講述了住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榮辱。

有人說這本書太過深奧,而它的藝術魅力就在於其魔幻色彩、孤獨主題與悲劇意蘊。它將幻想與現實融合,所營造出的魔幻之境是那樣的引人入勝,最後,卻又都回歸為一句話:

除了孤獨,沒什麼能夠永恆。

有很多人愛《百年孤獨》的開場白,我卻對它的預言式結尾情有獨鍾。

在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開場白: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短短一句話,我們卻能讀出三個不同的時間:"多年以後"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這是一種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似乎是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藉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

因此,很多人稱這個開場白為"《聖經》般的開場白"。

而我卻對它的預言式結尾情有獨鍾,馬爾克斯在最後寫道:

"他沒等最後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會再走出這個房間,因為可以預料這座鏡子之城將會在奧雷裡亞諾·巴比倫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載的一切,自永遠到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故事的最後,家族的第六代奧雷裡亞諾解讀出羊皮卷的關於家族的預言,從第一代被捆在樹上,到最後一代被螞蟻吃掉的命運,這是一個極具深意的神話寓言構思,這個故事就像是從地球的一個角落挖出一塊化石,這塊化石記錄了一個空間的歷程,從創建到繁衍,到最後到毀滅的整個過程,這樣的一個寓言不僅僅是發生在拉丁美洲,而是整個人類世界。

正是有了這一層深意,《百年孤獨》被《紐約時報》評為"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評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

當你讀完這本書書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和平靜。

倘若,你覺得這個星球的書太平庸,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 1984年,當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書店看到盜版《百年孤獨》時,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活著》的作者餘華說:"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再寫了……

讀不懂他的人說太難體會,讀懂他的人無不被震撼。

從《百年孤獨》問世到現在,沒有哪本書籍能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人,《百年孤獨》做到了。

這個珍藏版精裝版本的《百年孤獨》是50周年紀念版,也是唯一授權的版本,只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讓你感受到人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聖經般開頭,預言式結尾:《百年孤獨》以一滴水珠映射整個世界
    而在一定程度上,《百年孤獨》就被認為是拉丁美洲的《聖經》。除了有《聖經》般的開頭,《百年孤獨》還有著預言式的結尾。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結尾處寫到:「他沒等最後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會再走出這個房間,因為可以預料這座鏡子之城將會在奧雷裡亞諾·巴比倫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
  •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逝世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逝世 曾獲諾貝爾文學獎 2014-04-18 11:36 來源:Time 作者:
  •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中國生活40年,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
    諾貝爾文學獎對於很多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最高的殿堂,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必定在文學領域有著非常之高的成就,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她是一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可是卻在中國生活了40年,並且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這個人就是珀爾巴克,可能這個名字大家並不熟悉,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她就是賽珍珠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那些鼎鼎大名的陪跑者們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法規規定,被提名人名單從不向公眾發布,被提名人本身也不會得知自己被提名。提名記錄封存50年。這些「陪跑」作家均由業內預測或者各博彩公司對於獲獎人員競猜的賠率榜而來。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代表作《有使女的故事》等,曾獲布克獎、阿斯圖裡亞斯王子獎、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近年來她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我死後150年不授權中國《百年孤獨》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百年孤獨》究竟多偉大?也正因如此,《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也憤怒的說下了「在我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出版我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獨!》」。是什麼讓馬爾克斯如此氣憤?中國又是如何獲得《百年孤獨》的正版授權呢?故事的開始還要從1990年馬爾克斯的一次來華訪問開始。
  • 《百年孤獨》成功離不開一個女人
    就這樣,在卡門·巴爾塞斯成為馬爾克斯的經紀人之後,力挽狂瀾:1967年,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出版,便在文學已不再流行的年代,颳起陣陣閱讀狂潮,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據說,《百年孤獨》全球賣了超過5000萬冊。《百年孤獨》被《紐約時報》評為「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評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
  • 諾貝爾文學獎經典書單,拯救你的書荒
    「沒能痛痛快快的去旅遊」成了大多數人今年的遺憾。既然「遠方」不成,那就一起讀「詩」吧。畢竟,腳步雖限,但靈魂自由。恰逢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新鮮出爐,為你獻上這份經典諾貝爾文學獎書單。讓靈魂幻化為飛鳥,重新穿梭於廣闊世界。
  • 1901_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都是誰
    1933年作品《米佳的愛》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1934年 路伊吉·皮蘭德婁(1867~1936)義大利說家、戲劇家。一生創作了40多部劇本。主要劇作有《誠實的快樂》、《六個尋找劇作者的角色》、《亨利四世》、《尋找自我》等。
  • 很多人都讀不懂的經典巨著《百年孤獨》,到底講了什麼?
    那時的馬孔多是一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落,泥巴和蘆葦蓋成的屋子沿河岸排開,湍急的河水清澈見底,河床裡卵石潔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許多事物還沒有名字,提到的時候尚需用手指指點點。」——《百年孤獨》提到著名作家馬爾克斯的這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百年孤獨》,總繞不開它的經典開篇。
  • 《雪中悍刀行》對標《百年孤獨》!諾貝爾文學獎對標中華網絡小說
    沒人否認百年孤獨的成功,沒人否認一位毫無爭議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一本能把七代人興衰寫得如此惟妙惟肖的作者,成功的不只是作品,或許他想讓讀者們社會的進步不能只看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的不幸者,更多的是在看到歷史長河中不幸的人們的遭遇之後能改善當代社會中的自己。
  • 諾貝爾文學獎預測,最有希望得獎的韓國詩人,卻因性騷擾英名盡毀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公布,根據官方消息,10月5日起至12日,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會陸續公布,文學獎將在8日揭曉。回想起2012年莫言得獎的時候,真是盛況歷歷在目,作為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及其作品在此後得到了更多更熱烈的關注,能取得這一成就是不易的。
  • 《百年孤獨》將首次被拍成電視劇,由馬爾克斯之子當製片
    據《紐約時報》報導,3月6日,Netflix宣布準備將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改編成電視劇,並將用西班牙語講述這個故事。這是該小說在1967年出版以來,第一次打算要改編成影視劇。馬爾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
  • 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魯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魯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2020/10/09 08:01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單暉 瀏覽:15420
  • 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諾貝爾文學獎(五)
    194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S.艾略特&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英】T.S.艾略特
  • 十個八卦,告訴你《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
    引言《百年孤獨》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從1967年出版以來,已經被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為什麼這本書這麼牛呢?「得到」總編輯李翔,創作了這篇清單。不說這本書的具體內容,而是用十個八卦,告訴你《百年孤獨》到底有多牛。1.跟《百年孤獨》這本神作聯繫在一起的,是一個詞: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簡單來說就是講的事情非常魔幻,但又讓你覺得,哎呀好真實。這種感覺我們中國人其實挺熟悉。所以,魔幻現實主義也有自己的中國門徒,其中最著名的人你可能知道:莫言和閻連科。
  • 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獲諾貝爾文學獎 因其詩意般的聲音
    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獲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晚7點(北京時間),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來自美國的女詩人路易絲·格呂克(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路易絲·格呂克也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的第16位女性作家。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85個經典名句,每一句都是人生
    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英國現代傑出的現實主義戲劇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長幽默與諷刺的語言大師,同時他還是積極的社會活動家和費邊社會主義的宣傳者。他支持婦女的權利,呼籲選舉制度的根本變革、倡導收入平等、主張廢除私有財產。1、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2、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 你讀完《百年孤獨》了嗎?
    《百年孤獨》自1967年問世50多年以來,已被翻譯為44國語言,全球正版銷量超過了5000萬冊。馬爾克斯更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其文學大師的地位,被譽為「影響小說走向的文學巨匠」,中國著名作家莫言、餘華、三毛等都是他的粉絲。20多萬豆瓣網友則給予了這本書高達9.2的評分。而讀者關於《百年孤獨》難讀、讀不下去的聲音也從未消失過。
  •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
    《百年孤獨》中的恐怖女人 嫉妒使她由「天使」墮落成「魔鬼」"他(馬爾克斯)是『繼塞萬提斯之後最偉大的語言大師』"。智力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紐約時報》:《百年孤獨》是"繼《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
  • 為什麼說諾貝爾文學獎需要鮑勃·迪倫
    1點在瑞典學院宣布,2016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美國歌手鮑勃·迪倫。我對諾貝爾文學獎不太熟悉,或說沒拿這個獎當個什麼獎。因為文學作品的評選太主觀了,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歷史雜合在一起沒法說哪個好哪個壞,就像外國蔬菜沙拉和東北的蘸醬菜一樣,沒法比較。再之,語言的翻譯是個大問題,特別是中國的語言文字,想讓外國人完全明白那是痴人說夢。別說外國人,就是中國各地區的語言也沒法完全翻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