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業成功,任正非靠的是一幫知識分子。
我們常說「人多力量大」,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人」具體是指什麼?我們看《三國》,開頭說黃巾軍動輒是聚集了數十萬人,但很快就被曹操等人一掃而空。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一盤散沙,烏合之眾,他們沒有接受充分的組織改造。
要知道,世上所有的雞蛋加在一起,也擊不破磐石。我們今天學習華為,就要認知到華為的根本在於「人」,只有在這方面搞正確了,隊伍才能力出一孔,創造成功。
其實,華為從成立一開始就起點很高,雖然華為最初物質條件很差,但創始人任正非是一個專家型人才,或者說是高級知識分子。
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大學生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那時候就是中專生都被視為知識分子。
任正非雖然說自己是因為「生活所迫」走向的創業,可他如果降低要求,憑他的知識水平,還是有不少單位搶著要的。
但因為他主動背負了原單位的債務,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再加上他有強烈的事業進取心,所以才走上了創業這條路。
除了任正非,我們再看華為初期的團隊,從郭平、鄭寶用到孫亞芳、徐直軍、徐文偉、胡厚崑等管理層,再到基層員工,幾乎沒有一個是低學歷的。
這才是華為能夠只用二三十年就實現騰飛的關鍵,華為的隊伍素質是非常高的,當然這不是說學歷,學歷只是一個證明,真正重要的是華為「知識型」人才驅動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