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的核心!關於如何理解愛國?他們有話要說

2021-01-07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武蕾)「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自古以來,捨身為國者榮,賣國求榮者恥,一直都是中國人普遍認可的道德標準。時至今日,經過數千年的沉澱、特別是百年來反帝自強鬥爭的洗禮,愛國主義已然內化成了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構成了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柱。

說起愛國,每個人都有一些發自內心的話語想要表達。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記錄下他們所理解的愛國。

楊崇祥:愛國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的精神力量

「愛國,是指公民對自己祖國最深厚、最神聖、最崇高的情感,尤其是為了國家不惜流血犧牲的高貴品質和擔當精神。」市社科聯原常務副主席、研究員楊崇祥認為,愛國是全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一面旗幟,更是推動國家不斷發展進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歷史上屈原投江、蘇武牧羊、木蘭從軍、楊家將一門忠烈、嶽飛精忠報國的赤子之情不勝枚舉。在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中湧現出的方志敏、劉志丹、左權、彭雪楓;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湧現出的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改革開放事業中湧現出的孔繁森、鄭培民、任長霞,以及抗洪救災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模範更是數不勝數。」楊崇祥表示,這些人都以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對愛國作出了最好的詮釋。

「愛國,就要對自己的祖國,有高度的認同感,真誠的感恩情,永葆一顆赤誠的報國心,始終樹立永恆的報國志,最終落實在務實的報國行動上來。」對於愛國的深刻內涵,楊崇祥表達了自己的見解。

一切情感都會在行動中體現,用行動去愛國,在拼搏中強國。「務實的報國行,需要緊密聯繫國情,了解國際,把握中央的大政方針,把報效祖國的信念融入日常學習工作之中,從熱愛家庭、建設家鄉做起,從愛崗敬業、奉獻社會做起,在平凡小事、點滴細節上培養深厚的愛國情感。」楊崇祥相信,生活中,每個人都能把愛國熱情轉化為立足本職崗位、做好實際工作的自覺行動。

楊志:做一名勇往直前的「逆行者」

國家的長治久安、繁榮昌盛,離不開「逆行者」———消防戰士的忠心履職、鐵血守衛。「愛國,就是要救好每一場火災、救出每一個人、查處整改每一個火災隱患、處理好每個馬蜂窩、剪好每一枚戒指和鋼圈、教會小朋友消防安全知識、保護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消防兵,楊志認為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哪怕前方天塌地陷,只要一聲令下,自己將履職盡責,勇往直前。

入伍六年來,楊志參加的救援行動,已經數不勝數。然而,無論救援的過程多麼艱難,當救出一個又一個被困者時,湧進他心中的自豪感都難以平復。「我為自己感到驕傲,為我們這個集體感到驕傲。因為一切都是值得的,無數次的風裡來雨裡去,無數滴辛勞的汗水和淚水,換來了人民的幸福平安,換來了人民的交口稱讚。」

「警鈴就是命令。消防工作是全天候24小時待命,一旦接到群眾報警,給消防員準備的時間是白天45秒,晚上1分鐘,必須穿好繁瑣的消防戰鬥服登車,前往救援現場。」對於消防員的職責,楊志爛熟於心。「消防員要熟知轄區的所有路線和主要位置,熟記每個單位的重點部位,還要知道附近哪裡有水源;不僅要訓練長跑的耐力、短跑的爆發力和負重登樓的毅力,還要精通各種器材裝備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各種數據;排查身邊的火災隱患,要從建築的審圖和驗收開始……」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曾有朋友勸我說,消防工作有危險,要不換個工作吧。每次我都是一笑而過。」楊志說,消防情已經深深烙在了自己的心裡,無法割捨,自己將繼續「逆行」,無所畏懼。

馮克品:像孝敬父母一樣熱愛祖國 

「愛國是每一個時代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標準,也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道德標準,更是民間評判歷史人物的永恆話題。」致力於公益國學經典閱讀推廣的馮克品表示,單純從理論上來談愛國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但生活中,很多人幼年時就把祖國比喻成母親,理所當然地把愛國與敬愛母親相提並論,這不僅恰如其分,而且淺顯易懂。

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孝經》中有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的說法,這是聖賢對我們的教誨。所以,作為一個人,孝敬父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馮克品說,如同父母給予每個人生命一樣,祖國給予了國人安全的生存環境、良好的素質教育、創業成功的平臺。

在馮克品看來,每個人都應像孝敬父母一樣熱愛祖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熱心為他人提供服務,努力為社會創造價值,竭力為國家增光添彩。「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我們的成功也離不開國家,我們對父母有深情的眷戀,我們對國家就有強烈的熱愛。」他認為,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力所能及地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盡孝,就是奉獻,就是愛國,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合格的「人」。

相關焦點

  • 第一節 愛國:民族精神的核心
    愛國精神的現狀、問題及其對策 人們有一種預期,那就是中老年人由於經歷過民族國家危機的年代,或者受到較多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情感相對較為強烈;而青年人因為沒有反面的經驗,又成長在多種社會思潮激烈碰撞的新時期,愛國主義的情感可能相對較弱。
  • 愛國:民族精神的核心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最穩定的文化基因。自古以來,捨身為國者榮,賣國求榮者恥,一直都是國人普遍認可的道德標準。時至今日,經過數千年的沉澱、特別是百年來反帝自強鬥爭的洗禮,愛國主義已然內化成了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構成了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柱。
  • 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張吉明 摘  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是凝聚人心、確保中華民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始終保持國家統一繁榮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 「每日一習話」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這段話出自2019年4月30日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愛國主義是熱愛和忠於自己祖國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總和,是對待祖國的一種政治原則和道德原則。在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年的血脈中,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是流淌其中的主旋律。
  • 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指出,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陸遊的愛國名句「位卑未敢忘憂國」,就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
    這種民族精神對於整個民族的統一穩定和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有著超越時代的深遠意義。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創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業績,日益鞏固和凝結成為中華名族的優良傳統和崇高道德責任。如陸遊本人就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一生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投降主義,堅持收復中原、統一祖國。
  • ...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主義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在...
    原標題: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主義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是愛國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不僅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而且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 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如何理解「漁陽裡精神」
    漁陽裡舊影「漁陽裡精神」提出的歷史依據有三:一是漁陽裡作為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陣地,是先進的中國共產黨人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初心之地」;二是漁陽裡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開創了中共黨史上的許多個「第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三是漁陽裡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的落腳地,是肩負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歷史使命的奮鬥之地。
  • 六盤水監獄開展「紅歌唱響迎國慶民族精神代代傳」愛國歌曲大合唱...
    為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歌頌黨的偉大成就,激發罪犯熱愛祖國、熱愛黨的革命情懷,喚醒罪犯積極改造的內在動力,六盤水監獄在獄內教學樓五樓多功能廳舉辦以「紅歌唱響迎國慶民族精神代代傳」為主題的愛國歌曲大合唱比賽,來自全獄6個參賽隊共200餘名罪犯參加了此次活動。下午14時,六盤水監獄教學樓五樓多功能廳內秩序井然,氣氛熱烈,燈光璀璨。
  • 2020年10月時政熱點分析:弘揚愛國精神 共植夢想之樹
    2020年10月時政熱點分析:弘揚愛國精神 共植夢想之樹 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人民的奮鬥。一個民族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
  • 愛國電影《情比山高》:致敬李文亮,致敬那些民族大義的捍衛者
    在疫情當下,李文亮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個合格的吹哨人,他的愛國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曾忘記和學習的精神,就如同今天講的這部電影,它帶給我們的精神內涵。在抗日戰爭時期,有這樣一群人民,有這樣一條公路,為這次戰爭的勝利,為反法西斯的最終成功貢獻出他們的力量,成為歷史中不曾磨滅和被緬懷的記憶。
  • 厚植愛國情懷,培養愛國精神
    為了深入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厚植學生愛國情懷,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12月8日下午,駐馬店市第九中學召開了以《學習一二.九運動精神堅定愛國意志》為主題的主題班隊會。十二.九運動又稱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12月9日,北平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
  • 瞭望周刊:顏曉峰:抗戰精神激勵民族復興
    抗戰精神是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楊靖宇、張自忠、戴安瀾、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中國共產黨人和所有抗日愛國將士,挺起民族的脊梁,衝鋒在抗戰最前線,矗立起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形象,澆鑄出光照千秋的民族魂。  抗戰精神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 面試技巧:讓「名言警句」類題目有話可說
    一些題目不需要很高深的知識積累,亦或是我們已有知識也能回答得很漂亮,但學生往往不知道怎樣去挖掘和組織知識,導致「感覺會,但無話可說」的局面。怎樣積累知識,在這裡就不做過多贅述,今天,中公教育專家重點談談名言警句類題目的思考角度,怎樣讓考生能夠用已有知識也能有話可說。
  • 蔡志忠:用漫畫呈現《孫子兵法》的核心精神
    「我有兩個任務:第一,我自己要精確知道它表達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第二,我要帶領讀者邁過一個門檻,讓他們知道哲學其實並不遙遠,所以我要用通俗、幽默的說法,讓他們大膽進入到那個領地中。」每次創作,蔡志忠都會站在讀者的角度上,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去幫助他們理解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概念,伴隨這個過程,也就要判斷與選擇——讀者聽得懂這段話嗎?讀者需要知道這段話嗎?
  • •愛國統一戰線】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
    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說:每個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裡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強調「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的實質,就是要使宗教信仰問題成為公民個人自由選擇的問題,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
  • 「曉維說考研」考研政治名師押題、英語作文核心主題詞
    ④ 在抗疫鬥爭中和日常生活裡,都要遵循科學規律、秉持科學精神。角度二:如何理解「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答案速記】① 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② 科技革命會引起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的進步。③ 科技的發展標誌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對社會有推動作用。
  • 歷史上的異端,思想升華的先驅,屈原的愛國精神需要傳承
    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屈原前輩。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
  • 弘揚愛國精神,爭做愛國少年——我校小學部舉行主題班會比賽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大氣做人|大志做事 選擇通遼新城第一中學 接受最適合你的教育 實現自身最大的提升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 北大精神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二、北大精神雋永深厚,引領學生成長成才一百多年前,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是北大學子英勇地走在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的前列。他們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他們以愛國為己任,將青春和熱血與國家和民族緊緊聯繫在一起。這種勇氣和責任源自北大精神的浸染和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