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今年將發射的「Mars 2020」與「好奇號」有哪些不同

2020-12-15 淺聊一哥
好奇號與Mars2020對比

看起來美國將要發射的這輛月球探測車跟似乎和好奇號是雙胞胎,從外形上看去沒有什麼區別,雖然這輛的最新的漫遊者借鑑了好奇號的設計但他們有著不同的歷史角色。

在2004年,「隨水而行」、「勇氣號」和「機遇號」登陸火星,發現了火星在變成冰凍沙漠之前曾有流水存在的證據。但是這些在火星上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為什麼會消失呢,科學家對此也很好奇。

2012年,「好奇號」登陸火星,開始進行長達數年的探索,幾年來「好奇號」一直都在狂風的隕石坑中漫遊,當漫遊者登上5公裡高的夏普山時,仍然在尋找與這種環境形成有關的線索(夏普山位於蓋爾隕石坑內,部分由水形成)。

在距離這裡6050公裡的地方,有一個由水形成的三角洲遺址--傑零隕石坑。這個地方將由今年發射的「Mars2020」來完成探索,它的任務可以大概的概括為尋找過去生命的實際跡象或生物特徵,捕捉巖石和土壤的樣本(這些樣本可以被未來的任務回收並返回地球進行深入研究)。

「Mars 2020」
模擬

在攝像方面,好奇號有17部攝像機,但只有四部是彩色相機,「Mars 2020」有23部相機而大部分的相機是彩色的。還有一款Mastcam-Z是好奇號的改進款相機,它具有放大功能據說還將進行高清晰度拍攝和全景照相。

在工具方面,它的機身比好奇號長五英尺,重126公斤(主要還要與它們攜帶的工具有關)。它們機械臂相同,但是機械臂上面的裝備不同,它攜帶了更大的儀器其攜帶的鑽頭將比好奇號的更大,這種鑽頭可以直接取到勘探巖石的完整巖心。

在控制方面,「Mars 2020」具有更聰明的「大腦」它有許多好奇號所沒有的自動駕駛功能,它可以根據地形計算出最快的行駛路程,這樣它就可以更快速的覆蓋更多地面,來完成更多的實驗採集和勘探也節省了地球上的工程師的時間。

輪子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提升,可以更有效的對抗尖銳的石塊。

「Mars 2020」著陸過程與漫遊者基本相同,但多了 一項重要的新技術:地形相對導航。一臺機載計算機將相機的表面圖像與地圖進行匹配,以使太空飛行器保持在目標上。同時,距離觸發可以讓漫遊者在發射降落傘之前離理想地點更近幾英裡。

有了「Mars 2020」之後也能為未來的人類登陸探測火星進一步鋪設好基礎。

相關焦點

  • NASA「毅力」號即將發射,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這將是「阿特拉斯」號火箭第 11 次發射火星,也是繼 2005 年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2011 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013 年「馬文」號軌道飛行器和 2018 年「洞察」號著陸器之後,阿特拉斯五號的第五次發射。
  • NASA堅毅號啟程奔赴火星,本屆火星賽季圓滿落幕
    但它需要驗證在一顆遙遠星球上保溫、充電、自主飛行、拍照等諸多技術,如果測試順利的話,甚至能為堅毅號偵查地形和規劃路線。靈巧號計劃飛行1-4次。 如果靈巧號能成功完成測試,這將意味著人類探索其他星球的方式再次得到了拓展:探測器們將不僅能在固態星球上巡視馳騁,還將能在火星這樣的有大氣的星球上御風而行,用無人機開拓我們的探測視野。
  • 好奇號最新自拍照
    從規模上說,探測器的車輪直徑為20英寸(50釐米),寬度大約為16英寸(40釐米)。這張圖片只是一幅更大的全景圖中的一部分,全景圖可從如下網頁瀏覽http://photojournal.jpl.nasa.gov/catalog/PIA19807。
  • 好奇號著陸7年後的新發現
    「好奇號」的任務還遠未完成,它剛剛從火星表面鑽出了第22個樣本。再過幾年,它的核動力系統就會退化到嚴重限制其運行。在那之後,通過對其能量進行仔細預算將允許探測器繼續研究這顆紅色星球。「好奇號」目前正在穿過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內夏普山(Mount Sharp)一側被科學家們稱為「粘土承載單元」(clay-bearing unit)的區域的一半。數十億年前,隕石坑裡曾有溪流和湖泊。流水改變了湖泊中的沉積物,在該區域留下了許多粘土礦物。
  • NASA毅力號直播攻略來了!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
    這將是「阿特拉斯」號火箭第 11 次發射火星,也是繼 2005 年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器、2011 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2013 年「馬文」號軌道飛行器和 2018 年「洞察」號著陸器之後,阿特拉斯五號的第五次發射。在發射後大約 50 至 60 分鐘(取決於實際發射時間),火星 2020 號飛船將與運載火箭分離,獨自完成剩餘的火星之旅。
  • 毅力號火星車來了!你的名字,他和她的品質
    與前任們相比較,它在技術上有繼承更有發展。比如,進入、下降和著陸階段將使用地形相對導航等技術,以確保安全、精確著陸至預定地點;採用新的、功能更強的車輪設計;以新的緩存策略收集、保存樣本;攜帶火星制氧實驗裝置,驗證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技術,為未來載人登火做準備。
  • NASA 核動力火星車帶上無人機探索生命!1090 萬人訂了票的「毅力號...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30 日 19 時 50 分,世界各地的網友在屏幕前用不同語言道出一聲「祝好運」,而屏幕裡,則是本年度火星探測窗口期 3 號選手的發射現場。若順利的話,人類將首次聽到火星上的聲音。同時,「毅力號」沿襲了其上一代火星車「好奇號」(Curiosity)的核動力驅動設計。「毅力號」的核動力源「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 MMRTG」由美國能源部提供,質量為 45 公斤,將利用鈽 238 原子核衰變釋放的熱量來產生 110 瓦的電能。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1、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要實現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做到一次發射同時完成環繞、著陸、巡視3種探測目標。這個難度相當之大。從地球發射開始,需要經歷地火轉移、減速變軌、著陸火星、釋放火星車等等步驟,全程大約5500萬公裡行程,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意味著任務失敗。而好奇號則不同,它的任務主要是確定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並且搜尋火星當中含水的證據,就是為了日後人類登上火星做鋪墊。它登陸火星已經有六個探測器成功登陸的經驗可以借鑑,難度相對較低。
  • 與美國「好奇號」相比,有何不同?
    與美國「好奇號」相比,有何不同?中國在世界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雖然中國是一個後起之秀,但是在後來的發展當中也成為了一個航天大國。一艘又一艘的火箭衛星成功發射,也讓中國在國際上佔有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多。
  • 機器狗將先人一步登上火星
    機器狗將先人一步登上火星  CHEN • 2020-12-18 17:58:41 來源:前瞻網 E2079這種機器狗可以以典型輪式漫遊車(如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和最近推出的堅韌號)永遠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活動。科學家在AGU上表示,新機器人的敏捷性和彈性與傳感器相結合,使它們能夠避開障礙物,在多條路徑之間進行選擇,並為身處地球的操作員構建地下隧道和洞穴的虛擬地圖。
  • NASA毅力號火星任務二度推遲發射
    美東時間6月24日,NASA公布消息:由於地面支持設備遇到汙染問題,2020火星車毅力號探測任務發射將推遲到7月22日。 NASA發射任務主管聲稱,這是最樂觀的推遲時間表。並不排除有可能延長到8月15日的發射計劃。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好奇號探測器通過將化合物分解成碎片來分析化合物, 而今年7月即將發射的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可以用它的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來進一步分析,它不像好奇號那樣使用破壞性技術。除了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外,美國宇航局同樣也在今年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
  • NASA好奇號火星車的夏季公路旅行已經開始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在2020年2月24日(任務的第2685個火星日,或太陽)的斜坡上發現了它們。學分:美國宇航局/JPL-加州理工學院/MSSS但是在火星車和那些硫酸鹽之間,有一大片沙子,好奇號必須開車四處,以避免被卡住。
  • NASA旅行者1號和2號飛船的主要成就
    行星第一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號在與外太陽系氣態巨行星的相遇中帶來了許多驚喜和發現:木星, 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者2號在1989年8月離開海王星後為星際空間設定航向,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進入星際空間。旅行者們一起向我們傳授了很多關於太陽影響的程度,以及我們行星以外的空間的本質。
  • 高分十一號02星成功發射 「長四」今年很忙
    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本年度長徵四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發任務,拉開了2020年度該型號連續高密度發射的序幕。
  • 航天要點200字:發射「毅力」號火星車的宇宙神5火箭完成溼彩排
    -時間緊迫,只看乾貨-發射「毅力」號火星車的美國宇宙神5火箭完成了燃料加注後的全面測試,也就是所謂的溼彩排(Wet Dress Rehearsal,WDR),從而排除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子級加注了液氧煤油會一直保留到火箭發射當天;半人馬座上面級加注了液氫液氧,發射當天還會再同樣操作一次;還包括給各子級通電、導航系統測試、地面系統準備等。下一步「毅力」號火星車將吊裝於火箭頂部,目前是不早於7月30日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