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馬未都稱讚的陶瓷設計師,他創作的瑞獸在等你認領

2020-12-14 器十二

「萌」這個字,

不知何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萌物可不是只有現在才有,

在古人的世界裡,

也有很多看上去很「萌」的物什。

最近備受歡迎的《國家寶藏》裡

展示的一些珍貴也被網友們

稱作會賣萌的文物。我們器十二的神獸系列

也因為「萌」而受到了廣大朋友的喜愛。

馬未都曾在自己的節目裡對瑞獸進行過解讀:

「瑞獸是一個泛稱,

我們認為中國古代很多你叫不出名字的

都可以稱之為瑞獸,

簡單地說是祥瑞之獸,

每個動物它都有它祥瑞的一個成分在裡頭。」

2016年,馬未都先生在他的景德鎮之行中

對我們陶瓷設計師謝成龍

手工瑞獸雕塑瓷作品予以了很高的評價,

他的作品《守望》現被馬未都收藏於北京。

謝成龍,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雕塑專業,

碩士時期師從於一代陶藝大家姚永康老師,

他的作品繼承了姚老師既富前衛性

又具有民族特色的風格特點。

作品神獸鰲

是他為器十二的老朋友們創作的作品

他所創造的各種瑞獸及動物雕塑作品,

既富有創意又不失中國傳統的寫意。

鰲的神態栩栩如生,

毛髮飄逸充滿著生命力,

一掌可握的大小使它能夠

作為萌寵置於茶臺之上,

陪伴茶人每天的生活。

謝成龍因為熱愛陶瓷雕塑

而選擇了留在景德鎮這座城市,

他的身上有著匠人

所獨有的安靜而專一的力量。

在他看來,

雕塑的成形過程可以

看成是減法與加法的分配過程,

傳統雕塑更多是在做減法,

而陶藝捏雕作品主要做的是

一種加法塑造的方式,

這種過程就好比像是在搭積木。

將不同的部分堆疊組合,

每做一個細節都需要思考,

這也使得整個創作過程充滿了偶然性,

這也是捏雕作品之所以

獨一無二以及它有趣的地方。

雕塑的材質有很多,

比如不鏽鋼、金屬、

石材、木材等等,

而泥巴這種材質最為特殊,

因為泥土與人具有天然的默契,

比其他材料更具親和力。

它同時又易於成形,

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

它可以不通過模具的情況下燒造成形,

這種特點讓它能夠最大限度地

保留手工的痕跡。

對瑞獸形象的情有獨鍾

來源於設計師從小對於動物的喜愛,

鰲是龍頭龜身麒麟尾,

相傳龍之九子鰲佔頭,

所以又有「步步高升,獨佔鰲頭」之意。

瑞獸往往這樣,

造型抽象,形態各異。

他嘗試用古人的想像,

天馬行空地將各種日常中的

動物重新組裝塑造,

再賦以人類的各種美好願望,

一尊尊威風凜凜或萌態十足,

肩負神職的瑞獸便誕生了。

因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以及

內心充滿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摯愛,

他的作品才會如此受到馬未都先生的青睞吧。

器十二也會同我們的設計師一起

將更多的珍奇瑞獸帶進大家的生活。

猜你喜歡

器十二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有一件明代銅瑞獸鎮,寬吻蒜頭鼻,額頭還長了個獨角
    馬未都桌上的袖箭由此可見,馬未都收藏路子之廣。在馬未都的「收藏帝國」中,有一件明代銅瑞獸鎮,具體是什麼時期的,沒有過多的信息。至於馬未都什麼價位撿漏的,也是沒有做過多介紹,但看起來確實是能夠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馬未都的10幅鋼筆字作品欣賞,筆法飄逸,網友:他的字還沒入門
    馬未都馬未都的鋼筆字,或是他的毛筆字能不能稱之為書法,我想還有待商榷。書法是什麼,是不是用毛筆寫得出的字都叫書法呢?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馬未都的鋼筆字,從字體上我們可以看出馬未都的字,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筆法雜亂無章,結字更是看不出力量。當然了馬未都的字還是值得讚揚的,他沒有仿照一些明星精選書法創新,搞個不倫不類的字體來,給自己鍍金,把自己當作文化人。書法的含義,是按五千年中華文明為標準,方塊字,公正,端莊,秀氣,靈動。不是以某些人的形式為標準。
  • 無償捐贈文物給我國,馬未都為其稱讚
    而這一位日本女人,卻讓人由衷的欽佩,連馬未都大為稱讚。這個日本女人做了什麼?她是誰?馬未都是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的創立者,而個叫作小山美秀子的日本女人不僅是日本曾經的女首富,還是日本最大的私人美術館——美秀美術館的創立者。她曾經還向中國捐贈了一尊珍貴的被盜文物——北魏的石刻菩薩立像。
  • 馬未都:從工人到富豪,他是見證時代的京城「老炮兒」
    生活雖然黑暗,但馬未都沒有放棄希望,迷茫的歲月裡,他在艱難的條件下抓住每一個讀書的機會,精神上得到滿足,是一個人在困境中前行的動力,當磨難成為了經歷,希望也就埋下了種子。他後來總說: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永遠沒有受不了的罪。正是這樣日積月累的沉澱,為馬未都的文學創作打下了根基。
  • 馬未都新書《國寶100》首發,講國寶是換種方式看歷史
    日前,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新書《國寶100》首發。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線上首發
    2020年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創作的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書中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僅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在抖音直播之前,馬未都接受了記者微信採訪。馬未都說,自己講述國寶,並不是作為文獻資料而寫作,而是將自己與國寶的故事寫了進去,這是與別人講國寶的不同之處。
  • 馬未都出新作《國寶100》:清楚國寶根源,才知道我們來自何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首發。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講述100件國寶的100個故事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高凱)觀復博物館創辦人、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新書《國寶100》3日晚在線上首發。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
  • 人文|自帶流量和創意,馬未都和他的「觀復貓」
    不過,馬未都並沒有指望將這些收集來的寶貝出手變現,書寫更魔幻的造富神話,而是為它們建起了一個個舒適的窩,供人們欣賞。馬未都曾任職於出版社,那十餘年裡他發表小說、報告文學等上百篇,並結集出版。改革開放後,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屬器等。上世紀90年代初,馬未都已經開始辦收藏品展覽,只是沒有相對固定的場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 獻給馬未都和他的搖滾朋友臧天朔!
    當我見到我心中最仰慕的收藏家馬未都出席搖滾圈裡大哥級別的臧天朔葬禮確實有些驚訝!收藏家馬未都確實是很具權威的收藏家和國學大師!上過百家講壇和電視鑑寶欄目常駐嘉賓!北京郊區開的觀復博物館的藏品也是全國乃至全世界中國古玩藝術私人博物館數一數二的!
  • 100件國寶 100個故事 馬未都新作《國寶100》出版
    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隆重首發。書中,馬未都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國寶100》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
  • 致設計師 丨 雙十二活動字體已備好,趕緊來認領啦!
    致設計師 丨 雙十二活動字體已備好,趕緊來認領啦! 最近設計師們真的有點忙吧!剛剛過完雙十一,還要激流勇上備戰雙十二,設計師大大們表示,已經不能做個快樂的打工人了。
  • 可永久保存,陶瓷材質80版猴票,國家郵政總局限量發行,奇貨可居
    1979年的一天,著名畫家黃永玉正在家中為剛逝去的愛寵小猴傷心,他的學生——國家郵政總局前總設計師邵柏林,登門拜訪。也許是冥冥中自有天定,邵柏林是來邀請黃永玉繪製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套生肖郵票,不是別的,正是「猴票」。為了紀念愛寵,平常特別隨性的大師,竟欣然應允。沒多久,一隻充滿靈性、活潑可愛的「金猴」便被他畫了出來。
  • 馬未都私人博物館的盜竊案,他自己破了!
    90年代他靠著倒賣藥材賺了不少,之後用賺到的錢幹起了淘古董,一直延續了好多年,後來中國經濟發展起來了,他就把收藏的古董去拍賣,就這樣,財富日積月累,身價過億。之後在1996年成立國內第一家私人博物館——上海觀復博物館,裡面多是寶貝,監控的非常嚴密。那曾想博物館居然會發現失竊事件。而這幅丟失的價值2000萬的《上海少女》,是著名雕塑家陳逸飛的作品,十分尊貴。
  • 馬未都的起家史:為啥偏偏不收中國字畫?王朔:撿破爛的能沒點數
    從上面這些事情我們看得出來,馬未都並不是安於現狀的人,也不是追尋平常的人,他總是在不停地追尋自己的愛好,探索自己前進的方向,他曾經在文學領域探索過,甚至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當他發現自己的愛好在收藏之後,又立馬轉戰收藏界,總之,他的人生是多元而精彩的。
  • 馬未都新書《國寶100》首發線上接受採訪 挑選100件國寶講述100個...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9月3日,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歷經兩年研究創作的重磅新書《國寶100》在線上隆重首發,此書以馬未都精挑細選的100件中華文明瑰寶為主線,以100件國寶,100個故事,講述中國歷史的魅力。其中不光講述了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還講述了馬未都在收藏圈、文物老饕們之間打聽到的各種趣聞,著實豐富了這本書的內容。
  • 馬未都:不要小瞧了盜墓者,一眼定穴,高手在民間
    馬未都奇人奇事馬未都在他的欄目上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他說,當時盜墓比較猖獗的地方,主要在河南和安徽等地,比如轟動一時的曹操墓。現代盜墓賊馬未都何人在考古界,馬未都稱的上是一個富有爭議的名人。他多年收藏經驗撰寫的《馬說陶瓷》,直接影響了一代人的文物啟蒙。
  • 陶瓷茶寵成動畫電影主角 胡可稱讚:歡樂之餘有思考
    陶瓷茶寵成動畫電影主角 胡可稱讚:歡樂之餘有思考 2017-07-15 19:53: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劉江逝世,馬未都發文悼念:他的一生,唯獨沒學會這一個字!
    劉江逝世,馬未都發文悼念:他的一生,唯獨沒學會這一個字! 提起劉江,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但如果說起大名鼎鼎的《時尚》雜誌,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劉江就是這本中國第一本高端雜誌的創始人,在3月9日晚間,他因為急性白血病在北京逝世,娛樂圈眾多明星都發博悼念,而身為劉江好朋友的馬未都,自然也不會缺席。
  • 男子拿「魂瓶」鑑寶,自稱藏在床底15年,馬未都:你膽子可真大!
    這不,有位男子曾花高價購買了兩件宋代瓷器,找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幫自己鑑寶,期待著能得到認可。 男子藏床底15年,馬未都聽後十分驚訝 很有信心的上臺後,男子拿出兩件瓷器,他介紹這是多年前在廣州出差的時候高價購買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