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學期已過完多一半,不少同學發現小學的許多學習方法不靈了

2020-12-06 帝都中考

初一上學期期中過後,前來找我們進行學業診斷的家長開始多了起來,雖說每個孩子的個體情況各有不同,但我們在為學員和家長服務過程中還是總結出了許多的共性。

在這些共性當中,大家感受最深刻的還是『不少同學發現小學的許多學習方法不靈了』,但由於慣性他們繼續沿用小學的做法,可是到了初一後發現副作用開始逐步顯現,我們把這些現象為大家歸納如下:

一是,學生原來憑課堂聽講就可以輕鬆完成作業的做法,到了初一後不靈了;二是,小學時做題喜歡多用腦子想,不願意動筆的同學,到了初中後步驟分丟的沒有了脾氣;三是,明明感覺知識點都背會了,記住了,但考試最後遇見大題時發現需要思考很久很久,還不一定能找到突破口,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應該說,初一上學期是從小學到初中進行過渡的一個關鍵期,之所以定義為關鍵期,就是要強調學生進入初中後的學習模式和方法等都要從新起點出發,逐步適應中完成轉變,從而為接下來能夠更好的駕馭初中學業任務做好觀念和方法上的轉變。

伴隨著學生身心的不斷發育和成長,進入初中後的學生自主意識開始覺醒,這是青春期即將要開始的節奏。在學業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的增大、內容更加抽象,對思維活動能力要求更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各類考試頻次的增多,而且成績開始一天天分化,有些學校初一上學期期中結束,就開始著手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這一系列現象都會給學生內心帶來很大的衝擊,並帶給他們壓力。

隨之而來的,我們能看到的就是,學生會經常的出現較大的情緒起伏,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對於自己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地位愈發重視,很在意他人的眼神和態度……可許多時候,學業成績未能達到預期,導致心理落差產生,進而引發了情緒的波動,一連好幾天的不開心又反作用於學習,並帶來一段時期的負能量。

在這些內外因素交織影響下的學生,往往很難專注精力於學習本身,小小年紀,時常也開始出現身心俱疲的現象,這些都是需要成人在考查和評價學生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要很好地適應初中學業,並且想取得較好的成績,就必須立足新時期的需要,主動尋求從小學到初中學習模式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儘快地走出這段過渡期,自信和平穩地迎接接下來兩年多的初中學業生涯。

在這裡我們為同學們提供三點建議,期望大家能結合自身情況,適當參考和融合,至少可以讓你們少走不少的彎路,借用一位智者的至理名言『聰明的人總善於從前人走過的道路中借鑑那些寶貴的經驗為己所用』!

首先,比起課堂聽講更重要的還要做適當的預習、複習和記筆記

由於初中學業內容增多和思維難度的增大,而且現在中考全科統考,不存在原先所謂的主科、副科之分,外加各類開放性科學和綜合性社會實踐活動的增多,各個學科都在切分學生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單憑課堂認真聽講是不能保證新知識的充分理解和掌握的,一旦掌握不充分,一知半解的就去做練習,不但效率低,質量還不高,久而久之還會產生很強烈的挫敗感。

但是,若學生能適當地學會提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並做好隨堂筆記,那麼就可以大大提升學習效果,從而產生一順百順的帶動作用,作業效率高了,測試成績好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度高了,這些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心態和更加有利的學習環境。

其次,一定要重視步驟的學習、領會、練習和規範使用

許多同學不理解,我結果正確不就可以了嗎,為啥非要我寫步驟?對此表現得很不理解。顯然,這些同學沒有看到要求步驟背後的實際好處。

一是,初中理科類科目考試中,尤其是計算題目沒有步驟呈現,即便結果正確也不會得到滿分,而對於文科類科目,在回答論述題目時,不能簡單表態認可或不認可,關鍵是要寫出支持其觀點的若干要點(也可以理解為步驟);二是,針對步驟的考查是檢驗學生學科內容掌握全面與否的關鍵所在,目的在於引導學生端正學業態度,真正掌握知識的來源過程。

以數學為例,所有的學科營養大部分都蘊含在解題步驟當中,並且在完成步驟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嚴謹性才會更好的得以發展和加強。

最後,攻克大題能力的關鍵還要靠紮實的基礎知識積累

有不少學生很有勇氣挑戰大題,大題通常分值相對比較高,拿下大題也能顯示自己學業能力非凡。但許多同學發現往往到了最後的大題時,時間不夠用了。另外,大題的第一問相對輕鬆回答完後,再往下就常常是找不到感覺了,腦子裡天馬行空,思緒很亂,找不到突破口,這是為何?有什麼妙招嗎?

事實的真相是,基礎知識紮實的積累和掌握可以讓學生面對測試時,大大提升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另外,攻克大題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靠平日每天、每周尤其是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總結和提煉的寶貴經驗得出的靈感和思路,歸根結底還是要加強『新知識探究過程的學習』,這個要點抓住了,突破口也就被你找到了。

除了以上為大家歸納整理分享的內容外,還有一點要提醒,初一學生童心未泯,貪玩兒的特質還會保有一段時期,關鍵在於度的把握,以及如何做好與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也是一個重要的探討話題,留待後續的文章進一步和大家分享。

閱後您若感到滿意,別忘了『點讚』和添加『關注』哦,後續還會有系列內容發布,持續努力為大家奉獻更多的精品。

END,全文完。

文章來源 | 帝都中考

相關焦點

  • 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初一數學怎麼學?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數學學習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數學要學得好,都說是要多做,但我認為還要不僅多做,還要學會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你才能在做其他題目時得於運用。初一的幾何其實不難學,看你勤不勤啦。這是基礎部分,你就把老師上課講的搞懂,課後,先回顧一下,再做作業,要學會運用老師說的。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
  • 為什麼小學的學霸,到初中之後分化嚴重,不少孩子變得很普通了
    這種情況在小學比較常見。所以不少人家裡的牆上,孩子的獎狀也是貼得滿滿的。他們是同學們羨慕的對象,也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好孩子。不過到了初一年級開始,這些小學的學霸們就開始出現了分化,有些一如既往的保持絕對的優秀,依舊是學霸。不過有很大一部分就會變得比較普通了。為什麼會這樣?
  • 初一男生「漫畫式」歷史筆記走紅,同學被圈粉,學習歷史不再難
    長沙剛剛走紅的這個初一小男生就厲害了,他有一份空前絕後的歷史筆記——漫畫式歷史筆記,別說還真靈,一看還真記住了。 這個小男生的「漫畫筆記」值得我們思考一下,學習真的有很輕鬆的方法,「寓教於樂,樂在其中」不是更好嗎?提升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
  • 孩子小學的時候學習了英語單詞的拼讀方法到了初中以後會忘記嗎?
    小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學習了英語單詞的拼讀方法,到了初中以後,不但不會忘記,而且還會遙遙領先,自從2005年我開辦英語單詞快速記憶法培訓班以來,很多小孩在小學的時候在我們這裡學習了英語單詞的一些拼讀方法,通過在黑板上的反覆拼寫訓練,熟練掌握了寫單詞的一些技巧和規律,上了初中以後,英語成績一直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同學很多
  • 談談小學數學的列舉法的學習
    列舉法顧名思義就是羅列枚舉的方法。當我們的答案的可能性過多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列舉法來篩選我們需要的答案。小學數學的教材是螺旋式地通過滲透遞增難度的方式學習。在五年級之前,學生也是接觸過列舉法的,如:一年級的分合就是運用了列舉的方法,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羅列出來,並且在記憶分合的時候,老師也會要求學生根據順序從1開始。小朋友們會發現從1開始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不容易遺漏。列舉法在一年級就已經種了一顆小種子在學生的心裡。
  • 初一作文:感恩我的老師
    他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語文學科,在中學也是如此。在小學我喜歡年輕語文老師那悠揚動聽的朗誦,常常把我帶進那美妙的音樂當中;中學的楊老師呢,他那幽默風趣的語言令我陶醉,讓我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他說:「朱自清老先生把春比作娃娃、小姑年、健壯的青年,咋不把春比作我這樣的小老頭?」
  • 致全體初中生:初一是道坎,初二是個坡!
    教育中常說,孩子的小學時期是養成的教育,是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初中的孩子,學習心態決定一切,不管小學時期成績如何的好,初中階段心態的不穩定將直接導致求學之路的失敗。 尤其在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原來學習好的心態不好敗下陣來,成績不好心態很好成為後起之秀,為什麼會這樣呢?
  • 初一數學不及格怎麼辦?做到這幾點,想不提升都難
    所以家長問初一數學不及格怎麼辦?現在市面上有大量的補習班,家長都看花眼了,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有的時候甚至補完還不如以前分數高了,補課不如補方法,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初一數學常見的問題,和如何學好初一數學,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 中考考不好,90%的原因是初一初二時學生和家長沒注意這些問題!
    其實不然,初一初二是基礎,初三是綜合運用,如果基礎沒打好,初三怎麼可能會得心應手呢? 所以初一初二的同學可以根據這篇文章對照一下自己那個部分還沒有學好,趁著現在趕快補!
  • 一張圖讀懂「初中數學」,請查收這份史上最強學習攻略!
    許多基礎不夠紮實的同學,在九年級下半學期開始複習時會突然發現:現在複習的東西真的是我曾經學過的嗎? 03 初中數學的那些坑 ◆ 初一痛點&解決方法 很多同學如果是剛升入初中,必然有很多不適應,學習方法也不能參考小學。
  • 經驗分享:小學語文學習方法
    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篇關於小學語文學習方法的文章,在本文中介紹了三個方面: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要培養勤於背誦的習慣、要培養勤於實踐的習慣,下面就一起來看吧。一、要培養勤用工具書的習慣工具書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
  • 初一鐵、初二鋼、初三才能響噹噹!附初中三年提升攻略!
    一、初一適應不好,影響整個初中 初中學習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不僅僅是課程增加、難度增大,而且老師上課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都應該做適當調整,否則,就會被適應能力強的同學遠遠甩下。
  • 初一到初三的不同時期,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什麼?
    關於初一: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積累。 小學生進入初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不會聽講、不會記筆記,會的做不對。小學知識比較簡單,偶爾聽一耳朵就能明白,沒養成聽講和記筆記的習慣。
  • 語文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小學三個階段,學習語文的方法是不相同的
    語文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小學三個階段,學習語文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小學階段,同學們的水平相差不大,中學後就會開始拉大距離,再其後,進入更大的集體甚至社會後,語文所影響的表達力、溝通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甚至各種健康的心理狀況都將清楚體現出來,在這一階段
  • 初一男生用漫畫記歷史,同學都被他圈粉,網友:原來還可以這麼學
    筆記無論是直接寫在課本上還是寫在另外的筆記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初一男生用漫畫記歷史,同學都被他圈粉長沙一所中學的一個初一年級的學生,卻用了自己獨特的記筆記方法,一改前人對歷史筆記"枯燥乏味"的印象。胡天智在記歷史筆記上,有著自己別出心裁的想法:以漫畫的形式記歷史筆記。
  •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 重點必考疊詞分類匯總 電子可列印版
    小學語文,重在詞語的積累,有了好的詞彙礎才能在初高中脫穎而出。而疊詞詞語,又是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及難點。它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詞彙現象,使用非常普遍。今天,小宋課堂就給大家總結了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學期階段必學且重點必考的疊詞形式匯總,供小朋友們學習~當然了,喜歡拿著A4紙抄寫學習的小朋友,家長也可以主動找小宋課堂要完整高清電子版列印另外,家長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去運用這些疊詞
  • 初一男生把歷史筆記畫成漫畫,同學全成「小粉絲」,老師:有天賦
    初一男生把歷史筆記畫成漫畫,同學全成「小粉絲」眾所周知,歷史並不是一門簡單的科目,要是沒有興趣加持很難很快掌握,這就需要一些外物來支撐。很多孩子在課堂上並不能很好的掌握,便會整理筆記,以便課後還能及時鞏固背誦。
  • 初一男生把歷史筆記畫成「漫畫」,同學秒變粉絲,歷史不再難學
    初一男生把歷史筆記畫成「漫畫」,同學秒變粉絲,歷史不再難學大家都知道,學習歷史也是需要記課堂筆記的,但是歷史需要記的內容多,學生們的歷史 筆記總是厚厚的一大本,複習起來非常不方便,有這樣一個初中生名叫「胡天智」,他記筆記的方式有點特別。
  • 別人家的暑假作業:杭州一中學初一新生手繪「九九八十一難」
    所以,每每說起西遊故事,許多孩子都是信手拈來。大家都知道唐僧師徒4人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取到真經的。可具體是哪些「難」,真的有「八十一難」那麼多嗎?今年暑假,杭州市文暉實驗學校的初一新生,重讀《西遊記》後,手繪「西天取經路線圖」,發現,書裡的歷險故事一張紙根本畫不下,「八十一難」果然沒水分——這幅Q版西遊取經路線圖的小作者,是文暉實驗學校新初一學生趙佳樂。在她筆下,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怪,通過層層關卡,儼然是一副妙趣橫生的闖關玩具棋。
  • 孩子小學成績好,到了初中卻倒數,怎麼鼓勵孩子
    學習中的孩子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小學成績好不代表初中成績就好。因為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小學的學習,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只要是課堂好好聽課,把書本內容該記背的知識點過關,那考個九十分左右很簡單。孩子升入初中以後,完全靠記背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就拿語文來說,閱讀理解就很傷腦。作文也不再是像小學記流水帳一樣的簡單,託物言志類的作文在初一就要寫作,難度較小學上了一個大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