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麗人 | 那些殘缺內在下的「正常人」標準

2020-09-09 映話札記


《海綿寶寶》中有一集的情節是,章魚哥希望海綿寶寶變得正常一些。

於是海綿寶寶為了讓章魚哥能夠接受自己,變得和其他人一樣圓滑,日復一日的做著同樣的事情,臉上掛著一成不變的笑容,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去做章魚哥能接受的事情,也就是章魚哥所認為的「正常」的事。

海綿寶寶一段時間後的確變得「正常」了,可也因此失去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這一代人,從小的時候便經常被家長教育:「要聽話,要懂事。」於是我們隱瞞著自己真實的渴望,聽從父母的話,生怕變成他們口中不聽話的孩子。

一直壓抑著內心的我們以為長大就會變好,然而當我們長大之後想要展現不一樣的自我時,又會被身邊的人告誡:「你正常一點。」

正常一點嗎?

正常的標準答案又是什麼呢?

是隨波逐流嗎?

還是把自己變得和別人一樣,仿佛複製粘貼呢?

這所謂的「正常」到底又可以帶給我們什麼?

今天推薦的這部《美國麗人》可能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

-1-

劇中的男主萊斯特完全是當下社會中年男人的真實寫照。

工作沒有起色,十幾年來一直做著底層的工作,自認為兢兢業業,卻每天都在被比自己年輕的上司呼來喝去。回到家裡也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嫌棄。

他被周圍一點一滴的事情壓迫著,每天反覆的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卻找不到宣洩的出口。

在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之後,他遇見了自己女兒的同學安吉拉。

他被這個活潑有朝氣的女孩子吸引了,甚至對她產生了不一樣的欲望,他突然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不能一直這麼活下去。

導演利用推軌鏡頭將斯萊特的面孔拉近,對他的表情進行特寫。加之打在斯萊特臉上的主光,讓他充滿欲望的眼神和迷茫的表情更加明顯。

從而特別強調斯萊特此時想要擺脫以前的活法卻又不知道怎麼辦的矛盾心理,也昭示了他的人生即將發生改變。

於是斯萊特開始健身,開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始硬氣的回嘴。

這樣一個一直順從別人想法的人,有一天突然開始反駁別人,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說了出來,去做一些以前一直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周圍人面對他的改變不問他原因,只覺得他不再像以前那樣的低三下四了,於是高喊著:「你怎麼這麼不正常?」企圖把之前那個老實的人拉回來。

你看,這就是讓人覺得悲哀的一點,斯萊特被壓抑太久的情緒爆發出來的那一刻,不會有人關心他為什麼會這樣,更多的人是會想到他變成這樣會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影響。

人們只關心你正不正常,卻從來不關心你這樣過的開不開心。

-2-

與最開始斯萊特的渾渾噩噩相比,他的妻子卡洛琳在剛開始就是一位光鮮亮麗,事業成功的女人。自認為是成功人士的她在老公和女兒面前產生了很大的優越感,她對他們的態度也是趾高氣昂的。

然而只是表面如此。

實際上的卡洛琳卻是一個因為工作不管怎麼努力,業績始終平平無奇的中介,她甚至會因為賣不出去房子而拉上窗簾躲起來自己一個人哭,一邊哭還一邊抽自己,強迫自己忍住眼淚。

與卡洛琳剛出場時的明亮色調相比,此時的攝影師利用了昏暗的自然光將卡洛琳不為人知的壓抑一面呈現了出來。

明亮的顏色代表著歡愉,灰藍的色調代表著壓抑沉重,使用不同色調的背景更容易讓觀眾們產生情緒的墜落感,從而讓他們更加理解卡洛琳的內外反差

通過顏色差異的對比,這讓觀眾從視覺上就能明顯的體會到卡洛琳的心態正在逐漸的走向崩潰。

卡洛琳這樣的人在生活裡也並不少見,為了讓自己能夠跟上這個「快餐世界」,他們不會讓自己的情緒外露出來,他們永遠在笑著面對其他人,永遠在吞下自己內心的苦楚,他們戴上面具讓自己看起來與別人一樣在正常的生活。

他們看似強大,內心其實早就千瘡百孔,一點點小事就會讓他們崩潰,然而最終他們也只能選擇擦乾眼淚重新戴上面具,繼續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

-3-

而影片中唯一活出自我的鄰家男孩裡奇,是整部影片中最「不正常」的人。

他被打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旗號的父親暴力對待,他被父親送進軍事學校以學習如何守規矩,他在因為同學嘲笑他的髮型而爆發之後,又被父親送進了精神病院。

他從一個原本想要活出自己個性的孩子,在父親的強制幫助下變成了和其他人一樣守規矩的正常人。

裡奇理解父母的苦衷於是選擇了聽從父母的話,但是在高強打壓之下這種「正常」漸漸變得孤獨,他甚至能夠呆站著看隨風飄舞的白色塑膠袋看整整十五分鐘。

電影中出現的每個事物都有它特別存在的意義,通過這個白色的塑膠袋導演將裡奇內心對於自由的渴望表現出來,這讓觀眾對於之後他會選擇離家出走並不會感到突然。

而將裡奇改造成這樣的他的父親,從影片的剛開始就被定義成暴力、專治、一直辱罵同性戀,讓人覺得他是一個無比討人厭的角色。可當影片最後揭示他其實是同性戀的那一刻,讓人既覺得可悲又覺得難過。

原來他也是一個沒有辦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卻不得不強迫自己要與別人一樣的可憐人

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正常,就希望裡奇也和他一樣正常,他害怕自己做人群中的逆行者,也不希望裡奇去做逆行者。

《無聲告白》中有一句話講的很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們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並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而《美國麗人》就是將這樣的幾個人組成兩個家庭放在一起當成鄰居,讓生活中瑣碎的事情產生連鎖反應,然後無限擴大,將隱藏在內心的生活,最原本的樣子呈現出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殘缺的藝術品更有價值?真的只是因為「殘缺美」麼?
    生活中,我們渴望一切完美無缺的東西,而殘缺形態則會讓我們夾雜著複雜的情感,想修復之意一直長存於心。但有些和藝術掛鈎的東西,卻因殘缺而顯得尤為珍貴,因為渴望完美而不得,只能想像殘缺復原後的樣子,才讓它們在不完整的形態下成了真正的「完美」。
  • 《美國麗人》驚豔世人,幕後推手竟然是史蒂文·史匹柏
    薩姆門·德斯飽受打擊,他發誓,再也不去舔那些投資人的屁股。敗也蕭何,成也蕭何。因為他是舞臺劇導演,很多人不敢給他拍電影的資金,而世界上最知名的導演卻給他拋來了橄欖枝。也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這麼交好運吧?他想不到的事情還有很多。
  • 《美國麗人》:從平庸的生活裡尋找美麗和希望
    從《美國麗人》中,我們看到了列夫託爾斯泰這句真理後半部分的影子。生活有時就是一位嚴肅的老師,一旦你表現出傲慢,我行我素,他就會判定你的行為不及格。影片講述了兩個看似成功光鮮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有著各自難以調解的問題,更糟糕的是,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似乎都失去了對解決問題的熱忱,最終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 都市麗人借用平安知鳥打造標準化銷售強軍
    另一方面,龐大的門店數量讓都市麗人沉澱了很多零售的標準和體系,需要對上萬員工進行標準化培養,因而成立了"都市麗人商學院"。隨後,都市麗人通過企業培訓數位化轉型,將銷售終端人才培養體系與戰略需求緊密相連,建設統一的人才標準,培養銷售強軍。
  • 《美國麗人》你正抱怨生活呢,可那正好
    記得那些海報上說過,"每一天都是你一生的開始?"是呀,只有一天不是,你死的那一天。01私以為《美國麗人》翻譯並不精確,它美豔的海報令我曾一度以為這是一個美國風情女子的故事,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才發現並非如此。
  • 都市麗人線上線下齊發力 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來源:時刻頭條當前,我國服裝品牌正在邁入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數位化階段,都市麗人不斷加碼新零售,線上業務走勢強勁。財報顯示,都市麗人第三季度線上銷售同比增長約35%。通過和各個主要平臺的緊密合作,包括阿里巴巴(例如犀牛智造)、京東及唯品會的緊密合作等,預計2020年下半年度都市麗人的線上銷售繼續呈現良好增長。為更大程度豐富現有的消費場景,都市麗人還進一步探索多元營銷探索,成效明顯。公告顯示,在八月及九月份,都市麗人共進行了三場直播,為線下門店引流,推動新產品銷售,總共創造了約3500萬元的業績。
  • 盤點動漫中那些驚豔的男裝麗人,吾王與炮姐,你選誰?
    一提起男裝麗人,相信許多男同胞們的內心都會激動不已。尤其是在動漫之中,當那些可愛的美少女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穿上男裝的時候,英氣與俊美並存,讓人不禁為之怦然心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動漫中那些男裝麗人驚豔的瞬間吧!
  • 培育新零售精英,都市麗人獲平安知鳥2020企業培訓領創者「最佳運營...
    新零售促生新標準,助力養成銷售精英  22年以來,線下門店數量迅速增長,為都市麗人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但超速擴張也帶來了標準、體系難統一的弊端。為應對這一問題,都市麗人建立了「都市麗人商學院」,並在之後引入平安知鳥,成功實現培訓的數位化轉型。這為都市麗人企業培訓尤其是銷售團隊強化、統一標準的建立和傳導提供了絕佳契機。  建立標準是執行統一培訓的前提。
  • 從《公民凱恩》到《美國麗人》
    1999年橫掃奧斯卡的《美國麗人》, 已經開始直接用旁白的形式「替」觀眾理解電影意象的作用,並且交代了意象和全片的聯繫。 此片全球大熱,卻引發另一種聲音: 如此淺顯明白,那電影意象的意義是不是被弱化了呢?
  • 我是逐夢舞臺的歌手李予溪 我是都市麗人
    逐夢歌手李予溪,眼中的都市麗人是怎樣的?  堅持熱愛,追逐夢想,無懼年齡,就是我所理解的都市麗人的信念,這和都市麗人時尚內衣的品牌「初心」不謀而合。22年來,都市麗人一直在打造最適合中國女性穿的內衣,並把這份精神延續至今,舒適、自在、黑科技……用最大的誠意關愛女性的身體。
  • 英劇《正常人》原著小說來了
    豆瓣評分8.8的英劇《正常人》今年在全球熱播,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攜手群島圖書推出了這部電視劇的原著,全面還原了劇中主人公的內心衝突和人際關係的細節。《正常人》是愛爾蘭作家薩莉·魯尼出版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她出生於1991年,被譽為「千禧一代」的代言人,《正常人》在全球被翻譯成46種文字出版。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於2020年4月由英國BBC、美國Hulu聯合推出,風靡全球,近日被提名第72屆艾美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
  • 都市麗人滿足你對貼身衣物的超高要求
    要求自己時刻完美的「小作精」,最怕的就是被「內衣跑位」莫名暴擊,這可不符合「且作且美麗」的一貫原則,注意咯,都市麗人超感3D立體模杯內衣才是你的「菜」,弧形下扒穩穩貼合人體曲線不亂動,跑跳蹦扭無壓力,叉腰伸手全放心。
  • 中國「內衣第一品牌」再遇困境,都市麗人轉型計劃迎逆襲?
    近年來,在電商渠道頻繁革新、消費者對品牌款式偏好百花齊放的消費大環境下,工廠老闆們強烈感到,是該「改變」的時候了。同樣面臨大變革的還有工廠老闆們的大客戶——「內衣第一品牌」都市麗人,這家在全國擁有超過6,000家門店的港股上市公司,正在面臨上市後第二次轉型的嚴酷考驗。
  • 斷臂維納斯推為藝術典範,殘缺美是真的美,還是被迫接受不完美?
    酷愛藝術的小白:人們常提到「殘缺美」,是真的認為殘缺的很美嗎?還是因為「酸葡萄」心理,因為做不到至善至美,於是就說殘缺的也很美,沒必要追求完美無瑕,被迫接受殘缺美?比如有裂縫的地板、斑駁的牆壁和缺損的水壺才是入畫的,那些不完美的地方才是生命之光。19世紀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最早有意識地把 「醜」運用到造型藝術中,並明確提出「醜陋美」、「殘缺美」、「矛盾美」等理論概念,打破了自古希臘以來流行的「美在和諧整一」、「醜在殘缺畸形」說的單一美學研究模式。
  • 7個正常人被送進精神病院4年,後來怎麼樣了?
    這些定義的標準,科學嗎?這樣的質疑不是今天才有,大約50年前,美國曾就有一名心理學家,做過質疑醫學界鑑定精神病患標準的實驗。1.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醫護人員不知道病房裡有假貨,反而是那些真正的精神病患發現「新病友」們不對勁。在118名患者中,有35名公然說他們是假貨:「你沒瘋,你是記者還是教授?」事實上,假病患發現,那些真正的精神病患似乎也沒瘋,只偶爾會出現異常行為。
  • 都市麗人科普:內衣也有保質期
    都市麗人告訴你,內衣也有「保質期」,過期內衣體感不適,胸型被拖累,甚至還有致病的風險,不扔,留著過年嗎?姐妹們,你覺得一件內衣能穿多久?許多女生不停購買新衣服,可在內衣上卻持「節儉」態度,能將就就將就,不壞就不扔(反正穿在裡面,你們看不到,沒所謂)。都市麗人溫馨提示,內衣也有保質期。
  • 《琉璃》褚璇璣為什麼六識殘缺?鮫人亭奴和璇璣什麼關係?
    袁冰妍在劇中飾演的褚璇璣是修仙五大派之一的少陽派掌門人褚磊二女,她天生六識殘缺,身帶異相,根本不懂什麼是情愛,然而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她與禹司鳳相識,兩人在相處的過程裡互生情愫,展開了一段十生十世的曠世奇戀。《琉璃》的劇情橫跨了好幾世,原著記載褚璇璣上輩子是魔煞星羅喉計都,後來她的心魂是被白帝關在琉璃盞內,元神化成了戰無不勝的戰神。
  • 都市麗人「刷新」中國內衣產業:以女為本,「軟」「硬」兼施
    在湯淺勝的帶領下,截至2020年6月,都市麗人的專利總數達到164個,包括發明專利9個,實用新型專利136個,外觀專利19個。這將考驗都市麗人的供應鏈能力。美國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裡斯託夫有句名言,「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用數位化重構人貨場,構建快速反饋的柔性供應鏈,是都市麗人二次創業的必經之路。
  • 內衣吐槽大會 都市麗人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不是你的"內衣黑歷史"太多,而是你沒遇到都市麗人內衣吐槽大會正式開始,今天都市麗人就來把大家的日常迷思好好盤一盤,逐個擊破大家的"內衣黑歷史",讓都市麗人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打破迷思,靠TA——都市麗人防風保暖系列 風隔暖保暖內衣都市麗人防風保暖系列 風隔暖保暖內衣曾大眼 30歲 老師每天和壓力對抗"勒緊了有壓力,放鬆了又很鬆,說是肩帶的問題吧又不是,可這胸前的壓力不管怎麼調整都還在,真挺累人的。"
  • 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都市麗人打造完美購物體驗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在內衣這一細分的服裝市場,由於產品複雜、功能性強,內衣品牌對消費者洞察的要求更高,新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結合線上線下,整合庫存,形成全品類智能倉儲,為消費者打造完美的購物體驗。   零售場景變革:線上、線下相融為一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說,體驗和服務是零售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