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李曉哲
老樓安全、黃金地段荒廢、地下車庫被租用開洗車店……7月29日晚8:00,第二期《問政青島》迎來了新的問政對象——市南區。本次問政,關注點依然是民生話題,由區長高健帶領市南區政府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接受問政。問政青島緊緊圍繞青島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社會普遍關切的民生問題,聚焦各級各部門作風問題,進行問政,展開監督。在最後的總結環節中,高健表示下一步將通過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和法律法規的學習,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做好本職工作。
老樓之痛
危險啥時能消除?
居民何時能回家?
此次開篇第一個問題就聚焦在金湖路25號樓。7月18日至19日一場暴雨讓這棟樓的「處境」在網上成為熱點,暴雨浸泡後造成的擋土牆和連廊垮塌讓它露出了樓基。隨即,街道辦組織18戶居民撤離。
對於老樓的問題,街道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給出了答覆,表示對垮塌部位進行永久加固;但居民之後一次次問街道,對方表示說,老樓沒有圖紙,就沒法鑑定,也沒法施工。7月24日、27日兩次欄目回訪發現,除了垮塌之後進行了幾天施工,此後便一直處於停工狀態。
危險什麼時候能消除?居民何時能回家?
一方面是居民的迫切期盼,一方面是市南區各部門對這一工作的不確定。街道辦表示已經上報了區政府,市南區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又表示「找街道」,「這個事兒我沒法跟你說,但這個事兒就是這麼定的」!對於這個問題,高健表示,「從現場反映的情況來講,我們工作人員答覆是不負責任的。」他表示,此前已經兩次找專家進行檢測,結果都是這棟樓是安全的,目前水電氣暖都接上了,具備讓居民回家的條件,但還是想通過居委會與居民協商後再決定何時讓居民搬回來。
問政的第二個案例是位於市南區蘇州路14號的兩層小樓,是有著百年歷史的德式建築,外表看起來非常有歷史韻味,但走進去就會發現這棟樓內破敗不堪。2017年第三方機構對房屋進行鑑定,鑑定結果為D級危房,房屋承重結構已經不能滿足居住,建議立即疏散住戶。此外,市南區黃島路82號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該處也是被鑑定為D級危房。有關報告也交給了街道辦,但是三年過去遲遲沒有回音。
在問政中,市南區副區長張偉說自己也經常從這些地方走過,「每次看到也不是滋味。」政府也在想辦法,還成立平臺公司籌集商業資金,籌集工作正在進行當中。「這個區域我們估算了一下需要60億的資金,本著先急後緩,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不讓百姓生活在危險當中。」
沉睡的「黃金之地」
難題放一放等一等
多個商業區荒涼數年
關注完住房,問政青島接著將眼光放在了發展上。棧橋是青島地標建築,但距離棧橋僅僅幾百米的地方,有一個知名度並不是那麼高的商業區棧橋廣場,這個超過8萬平方米的地方已經沉睡了9年。據了解,這個2011年開盤的商業項目有400多個商鋪,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開盤的時候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但到目前項目許諾的前景並沒有實現,甚至都沒有實現整體運營。
不僅棧橋廣場,同樣是在地標景點周邊,在五四廣場附近不止一處商業項目擱淺。在遠洋廣場的太古購物中心,整個商場空空蕩蕩;一街之隔的金街更加荒涼,荒草叢生。
太古購物中心的擱淺是因為在建設施工中破壞了地下暗渠,2014年被叫停。據了解有關部門已經給審批通過了一個暗渠整改方案,但遲遲沒有推進。「目前暗渠整改比較複雜,都得挨個實測。早晚都要整改完了,就是早點晚點的事兒。」這是市南區城市建設局工作人員的答覆。不僅如此,在市南,百麗廣場、財富中心等項目也或擱淺或停工。如此多的「黃金之地」沉睡,讓人痛心。
高健說,我們也想儘快盤活這個項目。他介紹,棧橋廣場項目目前想結合中山路改造、太平路步行街的建設推進。他說,這個項目複雜在有300多業主,且沒有業委會,還涉及開發商等方面的官司。市南區正在做業主的工作,希望成立業委會。
這些黃金項目沉睡很久,問題到底卡在哪裡了?在回答問政員這個問題時,高健表示,「也確實存在我們工作方式的問題,攻山頭炸碉堡的勇氣還是不夠的。對於難題放一放、等一等,工作態度上有問題。」他表示希望通過工作落實年的攻堅推進,這些項目都能夠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積極推動業主方解決問題,幫助他們招商推介。
沉睡的黃金之地,不僅沉睡的是資源,還有沉睡的是城市的活力。這更需要政府部門真抓實幹,大力解決。
擅改規劃用途管不了?
繳納罰款生意照做
洗車行為何「趕不走」
偉東·尚城小區地下負一層的車位上,有一家開設多年的洗車行,正是這個洗車行成了小區居民的痛。該小區居民約400戶,規劃車位300餘個,全部為地下車庫。原本勉強夠用的車位,在2018年變得捉襟見肘,因為小區地下負一層約150個車位被這家洗車行租用圈佔,小區環境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居民戴先生說,小區居民的車子沒地方停,只能停到小區外邊的路邊、路口,吃罰單是經常的事兒。影響不僅如此,小區地下車庫就沒有設計洗車功能,排水是個大問題,最後洗車的汙水流到了負二層。而負二層是居民有產權的車位,居民的車只能「泡」在水中。從現場畫面看,停車場的牆壁也被水浸泡,很輕易地脫落下來。
居民的訴求在2018年得到了執法部門的支持,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因未經審批違法改變使用性質,逾期未改責令罰款3萬元。然而,讓居民沒想到的是,繳納罰款後被佔車位並未恢復原狀,洗車行的生意照做不誤,照樣紅火。
而在欄目的調查中,市南區各部門再次出現了推諉的現象。市南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香港中路街道中隊工作人員說,對方有營業執照,沒權力叫停;處罰完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基本上結束了。該工作人員還說,牽涉到很多部門,他們把牽涉到的部門都發了函,包括市場監管、規劃、排水管理等部門都發了函,還有汽車維修一個行業管理部門也發了函。
從2018年居民就開始投訴,那麼這個問題到底能不能得到解決?
高健說,「這個問題看了以後感覺我們部門之間聯動出現了問題,也出現了推諉的情況。」他說市南區綜合執法局下了處罰決定,不能處罰了事,執法部門要進一步釐清邊界。他還說這也暴露了部門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後職權劃分不明晰,按照習慣的思維思路去做事,也反映出不務實、推諉的問題。「我們也要舉一反三,對於事中事後監管的問題進行梳理。」他說,結束後市南區將立刻召開專題會議,聯合執法,形成閉環,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連結 上期幾大難題 解決得咋樣了
在節目的一開始,對上期問政中提到的問題後期整改進行了跟進。
對於天津路44號老樓加裝電梯難的問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其他相關區市部門共同組成推進小組,注意落實居民訴求,並對加裝電梯原選址方案和其他替代方案進行論證。目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對本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進行起草修訂,8月15日前形成徵求意見稿定稿。
針對道路打通難的問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責任區市共同明確整改時間表。其中歡樂濱海城規劃橫A2號路已取得國有儲備用地部分施工許可,爭取年內打通;清江支路計劃明年5月主線通車;青特龍湖小區出入力爭10月底完成規劃二路東段建設;春陽路本月內恢復通行;株洲路上橋匝道力爭上半年建成通車;棗山路卡脖子路拓寬改造計劃已經列入李滄區十四五期間道路改造計劃。
針對買房霸王條款問題,兩家房產公司約談後撤銷相關條款,也得到有關部門立案查處。
關於城陽區共有產權房申請資格造假問題,節目中曝光的兩家涉事門店已經摘牌關門立案查處,城陽相關部門也對審批通過的人才住房進行倒查,從嚴查處作假等違法違規問題。
針對即墨區數萬噸垃圾常年堆放問題,成立聯合調查組,對於爭議問題深入調查努力協商。目前垃圾已經啟動外運處理工作,爭取年內解決。
對於沒有最終解決的問題,欄目中也表示將持續追蹤,確保解決。
問政觀察
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填上」行政真空
在當天的問政中,同樣開設了問政團「打分」的環節,15位來自各界的代表用自己手中的一票表達態度。記者注意到當天的問政中,問政團給出的滿意和不滿意票數相對平均,這也反映出相關問題的答覆並沒有完全得到問政團的認可。
的確,在本期問政青島欄目中,眾多的問題都指向了政府作為,欄目的參與人員也多次提到了行政真空的問題。哪家都該管,哪家都不管,拖成了老大難。在金湖路25號樓垮塌後居民回歸的問題中,高健就說,這其中也反映出政府部門有關人員工作不實的問題,推諉確實存在,政府做了事情也沒跟百姓解釋到位。
市民代表段超也說,安全是重於一切的,本來不適合居住的房子,政府不是只有監管的職責,而是負有一定的責任。希望政府能夠積極想辦法,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等到事故出來了再倒逼政府作為。
高健也表示:儘管有法,還要有情。他在總結髮言中說:作為我們來講,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欄目結束後,我們會立即召開整改會議。能解決的事項立即解決,解決需要時間要給出時間表、路線表、責任人,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答覆。同時要舉一反三,不能再犯類似的問題。也誠懇地希望市民一如既往地關心市南工作,通過多種途徑給我們市南區提意見建議,我們也將立即整改,把市南區建設得更加美好。
政務服務要有溫度,要以人民為中心
特約觀察員陳維民在談到政府部門行政問題時說,從片子中的問題看出,政府部門都有自己的規則、依據,遇到事情都有「理」,推諉踢皮球,給人的感覺缺少必要的溫度。「有些工作人員的回答,讓我們感覺到太冷漠了,沒有溫度。」他說,在新形勢下,推進政府體制改革,就是要把情和法結合起來。要學習深圳的有關做法,要做到「街道吹哨,部門報導」。他說,我們缺的是這個流程再造的具體的措施。
再比如老城區改造的問題,陳維民說,全世界所有的老城市的通病就是老城更新。不能說市南區不重視老城區改造的問題,其推進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但由於資金、產權等問題限制了整體工作的進度。「但我總覺得這裡邊還有指導思想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我們對城市工作的根本思想是什麼,城市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
尤其是在洗車行的問題上,陳維民說,這恐怕不是一個往前進一步的問題,也不是綜合協調的問題。從依法行政的角度上,各個相關部門都能依法對這家洗車行做出處理。有關部門都回去看看自己的職責,回去看看國家法律和地方法律,只要監管到位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陳維民說,放管服改革是新課題,在激發市場活力上有很大的作為。但「放」「管」「服」三者是系統工程,組織起來才是政府行政的主體。如何搭建放管服協調有機生成的系統,正是當下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
盤活資源提升活力,看深圳如何做
針對黃金之地沉睡的問題,陳維民說,這其中有歷史遺留問題,在東部發展的時候,沒有做好相關的規劃,沒有做到錯位發展,仍然搞時裝等產業。他說,要科學論證,並建議認真研究借鑑好成都寬窄巷子、太古裡的發展模式。陳維民認為,城市發展理念發生了根本變化,城市管理者也要跟著變化,之前追求經濟,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山路的改造就是例子,要抓住其文化的內核才能發展起來。「我們缺乏那種像李雲龍式的幹部,缺那種敢打硬仗的魄力和韌勁兒。
對於這個問題,深圳市電子商務協會監事長、深圳市福田區金融+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宋磊巖作為線上觀察員談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面對類似的問題,深圳將如何做?「我們可能有幾個角度去做。」他說,首先當務之急,從法律層面上要明確產權關係,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才能推進廣場建設。第二,現場辦公,把盤活資產,增加利潤增長點作為主攻方向,同時明確責任人和期限。「用深圳的話是敢於碰硬,敢於破局,馬上就辦。」第三,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要請有關專家論證如何盤活和解決,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把這種方案通過媒體公布給全區的市民,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第四要築巢引鳳,要吸引國內外企業資本加強投資,如國際知名旗艦店、主題電影院、劇場、創意產業園、青年公寓等等,同時在解決問題時福田區做好綠色通道全程服務,包括讓利、減息、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