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各地的餐飲逐漸復甦,今年3月初濟南逐步放開堂食,如今已有月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走訪十餘家餐館發現,餐飲復工以來,燒烤業備受追捧,偏快餐類、年輕群體為主的餐飲復甦快,營業額恢復至五成以上,而正餐類恢復速度相對較慢。此外,通過觀察走訪發現,消費者在一些消費細節和結構上,也發生著變化。
一天賣1萬多串燒烤c位復出
4月8日,周三,下午5點20分,位於泉城路的老金燒烤迎來晚上的第一桌客人。登記、量體溫,客人一落座,廚房也開始動起來。
下午6點以後,客人漸漸多了起來。晚上7點到8點半之間迎來顧客高峰期,人數達到150人次。該店店長武峰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復工以來,每天前來就餐的顧客在300人次左右。
「現在每天能賣15000串左右,周末的話更高一些。」武峰介紹,現在的銷量相比往年少了很多,「以往這個時候,每天的就餐人數能達到700人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一直到晚上10點多,店內的客人始終沒有坐滿。截止到晚上10點,根據前臺的數據,當天就餐人數246人。據店長介紹,最初復工,只營業到晚上10點,現在顧客多了已經延至到凌晨兩點。此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當天晚上,老金對面的老胖串店客座率也在5成以上。
在3月中下旬,不難發現,大街小巷的燒烤店就已經熱鬧起來。3月20日,在山大路老金燒烤店,顧客就已經坐滿。3月27日在,老胖串店,有顧客排隊半小時才落座。
對於這種現象,山東同逸餐飲管理集團運營總監李寧認為,這個與季節有關,也和濟南人對燒烤的特有的情懷有關。3月中旬,山東同逸餐飲管理集團旗下的老金燒烤自營直營店陸續復工,到目前為止,各店營業額平均下來已經恢復到七成。她表示,受這次疫情影響,各類餐飲都受到很大影響,燒烤行業也不例外,目前集團的虧損已經達到500萬,不過相對於其他的餐飲品類,燒烤在這次復工中算是回暖比較快的。「本身每年的3月份都是燒烤行業抬頭的月份,但今年整體往後延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通過美團數據發現,現在燒烤店都已將原來的營業時間延長到了凌晨以後。
顧客就餐變化:洗手不再是打開水龍頭衝兩下也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社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兩天時間採訪了幾十位顧客,大部分已經不是第一次堂食,一起就餐的一般是家人朋友或者關係很好的同事,吃飯時也會格外注意衛生問題。
在老金燒烤店有一對母女,在吃飯前母女二人先拿出之前買好的消毒紙巾擦手。「以前吃飯也會洗手但很隨意,而現在會反覆用消毒紙巾擦手。」張女士認為,即使疫情完全過去,大家以後就餐也會更講究衛生。
在不少飯店的門店前都擺放著免洗消毒液,顧客在進入飯店前不用店員提醒都會主動消毒,還有一部分顧客自己攜帶消毒紙巾。
在採訪中,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還發現,這段時間,不少消費者在人際交往方面也發生微妙的變化。
「很多不必要的社交都免了,就只是關係好的才會出來一起吃飯。」顧客李先生說,「以前礙於面子和各方面原因,現在出於安全考慮不熟的人吃飯就免了。」
偏快餐類、消費群體年輕化的復甦快正餐類營銷額卻只恢復了三成
4月9日,下雨天,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恒隆商場發現,整個商場人流量並不多。一直到下午一點多,位於商場二樓的莫小莉餐廳只去了兩桌客人,而其隔壁的大吉烤鴨卷餅店也只有五六桌。
「今天雖和下雨有一定關係,不過復工以來一直不是很理想,工作日營業額一般在三四千左右,周末也只能到七八千。」莫小莉店的負責人表示,現在的營業額平均也只能達到當初的三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在恒隆商場的餐飲門店,一些快餐類以及年輕化群體的餐飲客座率相對高一些。當天下午1點多如半天妖烤魚,烤肉店姜虎東白丁,以及麻辣香鍋類的客座率都能達到一半,假期也曾出現過滿座甚至排隊的情況。半天妖的一名店員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工作日,店裡顧客也不少但是坐不滿,一到周末人很多,甚至會出現排隊的情況,銷售額相比以前只恢復了五成。
正餐類的門店,如莫小莉、閆府私房菜等門店,顧客人數要明顯少很多。不只是恒隆商圈,在市中萬達商圈以及和諧廣場的商圈,記者通過致電多家餐飲門店,情況差不多。
營業額恢復七八成才能保本現在最頭疼房租和員工工資
莫小莉屬於濟南茉莉時光酒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該公司運營總監田迎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公司僅在恒隆就有五家店,復工以來根據品類的不同,銷售額的恢復程度也差的比較大。莫小莉營業額恢復只有3成,而像大匠日料、椒豔時光等營業額恢復在五成以上。
「這和餐飲品類以及消費群體都有關。」田迎介紹,莫小莉屬於正餐,這一類的餐飲恢復速度都很慢,而像椒豔時光麻辣香鍋這類快餐產品回暖的速度要快很多。這些店不但堂食速度快,價格低,並且適合外賣。「再比如大匠日料是一個網紅店,消費群體主要是年輕人,恢復的也快些。」
田迎表示,儘管一些餐飲營業額能恢復到五成,但還是在賠本,「對餐飲企業來說,盈利就在營業額最後的百分之二十,所以營業額恢復到七八成才能保本。」
「現在企業的戰略重點說白了就是現金進帳,支出減少。以前從來沒有頭疼過房租以及員工工資,但現在這是最頭疼的地方。」他介紹,因為生意不景氣,現在只有三分之一的一線員工在崗,房租方面,除了國企央企,其他的力度都不是很大。
不只是這家公司,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很多餐飲門店的一線員工復工率都沒達到百分百。
現金流是餐飲企業的命門,現在無論是濟南茉莉時光酒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山東同逸餐飲管理集團還是其他餐飲企業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
「希望政府多關注餐飲企業,幫大家挺過這段時間。李寧說。
消費結構和細節變了午餐佔比超晚餐
記者在走訪的過程中發現,除了燒烤類的餐飲,不少門店客流量都出現了中午反超晚上的情況,還有一些門店中午和晚上持平。在朝山街的醉得意,有店員就表示,復工以來,中午的就餐人數一般多於晚上,而以往都是晚上要多於中午。在和諧廣場的幾家餐飲店員也表示,現在午飯和晚飯客流量已經沒有明顯的差距。
「原來正餐類的門店晚餐銷售額佔到全天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午餐營業額佔到全天的百分之六十。」田迎也發現了這種現象,在公司旗下的幾家門店都出現了中午客流反超現象,一開始大家還覺得奇怪,後來就明白了。「白天大家在外上班,到了中午,吃飯是剛需。而晚上,受疫情影響,少了很多聚會等非剛需消費,客流就下來了。」他表示,現在顧客還是沒完全放下心來,再者,受疫情影響,大家口袋的錢變少了。
「不過,無論午餐還是晚餐,總體的客單量還是很低。」田迎稱。
在莫小莉就餐的一對夫妻直言,兩人在商場逛街,準備就餐時發現這家店人少就進來了。「現在出門吃飯,顧客太多店還是不太敢進,白天在外面吃飯就選擇人少的,晚上沒什麼事就在家裡吃。」
在姜虎東白丁烤肉就餐的一名顧客也表示,以前看到排隊的店猜測可能會很好吃也跟著排隊,現在看見人多的地,心裡還會有一點擔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還發現,餐飲門店都有自己的公筷公勺,就連老金燒烤都在為數不多的菜品中加了一把公勺。
未來轉型打造線上自營系統
談起這次疫情帶來的思考,李寧講道,以前覺得燒烤主要是線下體驗,門店線上的營銷佔比非常小,而這次打擊,公司下一步要在打造線上方面下大功夫。
田迎也表示,疫情帶來的比較大的變化,就是消費者從大量的線下體驗式消費轉為線上,並且以後也有這種趨勢和方向,「以前覺得線上對餐飲門店來說就是錦上添花,主要還是靠線下。現在觀念得轉變,要線上線下聯動起來。」他介紹,打造線上商城,線上銷售系統,外賣小程序自營系統,這是不同於只藉助傳統的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外賣平臺扣點很高,有的到兩個點,對商家來說根本不盈利,錢都讓平臺賺走了。
據了解,目前很多連鎖類的餐飲企業都在布局自己的線上平臺。
通過採訪不難發現,打造自己的線上自營系統,是很多餐飲企業在這次企業中的未來發展方向,此前,在採訪濟南市工商聯餐飲協會會長韓震時他也曾表示,這次疫情給餐飲企業帶來思考,是否可以藉助網際網路平臺,在突發情況不受如此大的壓力。
打造線上需要大量的資金並不是一件易事,未來餐飲業的線上將會如何走向,是否能走好,用田迎的話,「就是泥濘草地也得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雲鶴